從洛陽宮到神都(洛陽紫微城往事)

2021-01-20 洛陽網

在洛陽,有一個地方非常著名,卻不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紫微城在哪裡?就在隋唐洛陽城的西北隅。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

大唐洛陽盛世長卷(局部) 寇衡 畫

  在洛陽,有一個地方非常著名,卻不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

  紫微城在哪裡?就在隋唐洛陽城的西北隅。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

  對,紫微城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名字。現在,我們來講講和它有關的那些往事。

  唐太宗巡幸洛陽宮

  唐滅隋後,唐太宗將隋東都改稱為洛陽宮。為避免重蹈隋煬帝的覆轍,他放棄了重修殿宇的念頭,每次巡幸洛陽,就住在紫微城的舊宮室中。

  宮室雖舊,人卻是新的。唐太宗在這裡做了幾件不一般的事,其中就包括將14歲的武則天召入宮中。

  當時是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長孫皇后已經去世。唐太宗巡幸洛陽,聽說故荊州都督武士彠(yuē)的女兒才貌雙全,就召其入宮,立為才人。他沒想到,因為自己的這一決定,唐王朝的歷史差點兒被改寫。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武才人入宮數年,並未獲得唐太宗的過多關注,倒是一位高僧從西域取經歸來,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

  對,這位高僧就是玄奘。

  玄奘俗姓陳,洛州緱氏(在今偃師)人。他生於公元600年前後,10多歲即在洛陽淨土寺出家,一心要「遠紹如來,近光遺法」。唐太宗貞觀初年,他不顧禁令西行求法,一路歷盡艱辛,直到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初才回到大唐。

  當時,唐太宗正在洛陽,準備親徵遼東。玄奘將帶回的經書、佛像等留在長安,便風塵僕僕地趕赴洛陽。唐太宗在紫微城的儀鸞殿召見了他,從早到晚問了很多問題,仍意猶未盡。

  見玄奘氣度不凡,才學出眾,唐太宗冒出一個想法,讓玄奘還俗輔政。玄奘不願還俗,只想到嵩山少林寺清靜譯經。唐太宗拒絕了他的請求,讓他把譯經場所放到長安,並儘快把西域之行的見聞寫出來,為朝廷經營西域提供服務。

  玄奘無奈,只得在一個月後回到長安。他口述了自己的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書寫,一年多後著成《大唐西域記》一書。該書記錄了西域諸國的地理、氣候、物產、風俗及傳說故事等,尤其保存了有關印度的大量史料。

  公元649年,唐太宗病逝,太子李治繼位,就是唐高宗。身為唐太宗的嬪妃,武則天已入感業寺為尼,唐高宗卻將她迎進後宮,後來又力排眾議,將她立為皇后。

  隨後,洛陽宮被改稱東都,紫微城的重修和改建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

  唐高宗頒詔建東都

  唐高宗改洛陽宮為東都,是在顯慶二年(公元657年)。

  這一年,他行幸洛陽,頒布了《建東都詔》。在詔書中,他稱洛陽地處天下之中,自古就為王都。朝廷應兩京並重,因此「宜改洛陽宮為東都」,並擴大其範圍,將周圍的汜水、河陽、新安、澠池等縣皆納入。

  與此同時,他又命人重修紫微城,並對司農少卿韋機說:「兩京,朕東西二宅,來去不恆,卿宜善思修建。」

  則天門(即今應天門)是紫微城的正南門,唐初曾被唐太宗下令焚毀,唐高宗命人對其進行了重修。公元660年,名將蘇定方平定百濟,將百濟王扶餘義慈等押送至洛陽,獻俘儀式就是在這裡舉行的。

  當時,唐高宗登上則天門樓受俘,對百濟王等進行了責問,然後將他們釋放。扶餘義慈此後便定居洛陽,去世後也葬在北邙山上。

  就在受俘這一年,33歲的唐高宗李治患了風疾。他苦於風眩頭重,目不能視,只好將政事交給皇后來處理。武則天比李治大4歲,生性機敏,很有才幹,她不僅參與治國理政,還極力勸唐高宗到泰山封禪。

  其實,早在唐太宗貞觀年間,就有人提出封禪之議,但因種種原因,最終沒能實現。公元659年,大臣許敬宗曾向唐高宗上表,提議封禪泰山,武則天深表贊同。她說服唐高宗後,朝廷便對封禪一事進行籌劃,定在數年之後舉行。

  營建東都的工作也在持續進行。公元665年,則天門的改建已經完工,在紫微城正殿乾陽殿的舊址上,規模稍小的乾元殿也已建成。這年十月,萬事俱備,唐高宗便率文武百官從紫微城出發,踏上了封禪之路。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封禪有皇后及命婦參加,隨行的還有波斯、百濟等許多國家的酋長和使節,隊伍連綿數百裡不絕,聲勢十分浩大。一路上走走停停,到當年十二月底,大隊人馬終於抵達泰山腳下。

  武后封禪與定名神都

  何謂封禪?封是祭天,禪是祭地,封禪就是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通常由皇帝率文武百官參加,皇后是沒有機會露臉的。

  不過,武則天不一樣。就在出發之前,她向唐高宗提出,祭地是太后配享,因此皇帝行過初獻禮之後,應由皇后而非公卿行亞獻禮,這樣才算合乎禮儀。

  唐高宗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因此,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正月,在祭地大典上,唐高宗為初獻,武則天為亞獻。由皇后率命婦參加亞獻之禮,這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封禪歸來,武則天的威望越來越高,唐高宗的身體則越來越差。公元674年,朝廷下了一道詔書,尊皇帝為天皇,皇后為天后,由此形成了二聖臨朝的局面。

  隨著風疾加重,唐高宗痛苦不堪,自顧不暇,一度想讓天后攝政,由於宰相反對才作罷。

  武則天還想封禪嵩山,但因唐高宗多病,遲遲未能成行。公元683年,唐高宗在嵩山奉天宮病情加重,回到紫微城貞觀殿靜養,宰相以下的大臣皆不得見。十二月的一天,他欲親至則天門樓宣布改元,但因氣逆不能上馬,只好將群臣及百姓召到殿前,宣讀赦令。

  當天夜裡,唐高宗駕崩於貞觀殿,時年56歲。他留下遺詔,命太子李顯柩前即位,宰相裴炎輔政。軍國大事有不能決斷者,由天后定奪。

  李顯即唐中宗,是武則天與唐高宗的第三子。他登基後以為大權在握,不聽宰相勸告,很快觸怒了武則天。次年二月,武則天在乾元殿召集百官,當眾宣布廢李顯為廬陵王,並讓人扶他下殿。李顯黯然離開了洛陽紫微城,算起來,他這次在位只有短短兩個月。

  廢黜李顯後,武則天改立第四子李旦為帝,就是唐睿宗。唐睿宗性格較為懦弱,平時居於別殿,朝政都由武則天說了算,這樣母子倆才相安無事。

  武則天在洛陽臨朝稱制,不欲再回長安,遂將關中之事託付給西京留守劉仁軌,稱:「昔漢以關中事委蕭何,今託公亦猶是矣!」

  當年八月,唐高宗入葬乾陵。九月,武則天大赦天下,改元光宅,「旗幟皆從金色。八品以下,舊服青者更服碧。改東都為神都,宮名太初」。

  也就是說,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則天改東都為神都,稱紫微城為太初宮。在這裡,她將開啟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時代。(記者 張廣英)

相關焦點

  • 五鳳樓前明月新(洛陽紫微城往事
    在洛陽,有一個地方非常著名,卻不為人們所熟知,那就是紫微城。紫微城在哪裡?就在隋唐洛陽城的西北隅。它的正南門是應天門,主要建築有明堂、天堂、九洲池……有人會說,這不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嗎?對,紫微城就是隋唐洛陽城宮城的名字。現在,我們來講講和它有關的那些往事。
  • 央視中秋晚會上,驚豔世人的洛陽紫微城,深藏功與名
    洛陽新城北倚邙山,南對伊闕(今洛陽市區南的龍門),東面有瀍河、洛水縱貫其間。都城的格局由內向內,依次為郭城、皇城(太微城)、宮城(紫微城)。宮城(紫微城)是都城的核心,是皇帝理政和居住的地方。因而,隋煬帝遷都洛陽、將宮城稱為紫微宮,都是在遵循「擇國之中立宮」的規劃設計理念。洛陽盆地西高東低,西狹東廣,都城的西北角是全城的最高處。紫微宮雄踞此處,可謂高屋建瓴,俯瞰全城,也利於宮城防禦。而且,洛河為東北流向,難以營造建築。
  • 洛陽在唐朝的逆襲之路:從故隋東都被廢到與長安並駕齊驅僅數十年
    唐朝是兩都制的形成也是有一個過程,並不是一貫而終的。初唐以關中為本位,到盛唐早期開始構建兩都制的格局,至盛唐中晚期的唐高宗到唐玄宗時期,唐廷在長安、洛陽之間搖擺數十次,標誌著兩都制格局已經成熟。這種格局的形成有局勢(政治)、經濟、文化(正統觀)等多方面的影響,本文就以盛唐前期(以武則天為界)兩都制形成過程為例,探究兩京(長安、洛陽)地位的變遷史。
  • 中華第一古都,有一座紫微城,是北京紫禁城的6倍大
    比如北京、西安、南京、洛陽、開封、杭州,他們也被稱為中國的六大古都。而有史學家又把他們分成了幾個等級,其中長期作為統一政權首都的有西安、洛陽和北京。而從建都時間和建都朝代上來看,洛陽和西安都是十三朝古都,超過北京的五個,更是遠超其他幾個古城。可以說中國五千年歷史,洛陽和西安就佔據了大半。那如果洛陽和西安相比,究竟誰是中華第一古都呢?
  • 《步天歌》將古代天文學刻畫成詩,三垣第一篇紫微宮
    第一篇文章是《紫微宮》,而紫微宮這個名字不僅浪漫,作為建築也十分壯麗。紫微城,又稱紫微宮,是隋唐洛陽城宮城,隋、唐、武周帝國的大朝正殿,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 位於隋唐洛陽城西北隅,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次年竣工。唐太宗貞觀六年(632年)號洛陽宮,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稱太初宮。
  • 一扇門 重啟神都遺失千年的自信
    >洛陽煙花滿地、揚眉吐氣,源於2020央視中秋晚會主會場落定應天門,幾場稀疏的煙花雨讓洛陽城「肺騰了」(頂你個肺)。 這一切,都源於一扇門——應天門。 應天門落成之前,先期隋唐城復原工程明堂、天堂建成開放,並不受人待見。矮腳如「倭」的明堂,起初帶著「綠帽子」(綠色屋頂),後來變換了顏色,原本三層建築只建了一層,據傳經由於費不夠?
  • 想要7月份到洛陽遊玩,都有哪些地方值得前往?
    7月份到洛陽遊玩,正好是暑假期間,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洛陽位於河南中西部,也是八大古都之一,對於喜歡歷史的人來說,洛陽是一個充滿了古代遺蹟的地方,對於喜歡山水的人來說,洛陽附近有眾多山水,充滿了夏季的清涼。
  • 十一洛陽好去處,洛陽九洲池皇家園林將上演沉浸式實景演出!
    近日有消息 ,十一長假期間來洛陽,又有新的好去處。洛陽九洲池皇家園林景區將上演沉浸式實景演出!赴一場穿越百年的約會,賞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品一段天朝上國的風範,留一幕刻骨銘心的記憶。洛陽九洲池皇家園林沉浸式實景演出,震撼來襲,一場到洛陽必看的劇——九洲池《神都志·幻唐之夜》。
  • 神都洛陽:我的家鄉,我的城
    神都洛陽:我的家鄉,我的城《企業家日報》 記者 羅紅耀我的家鄉很美,她不僅是一座有著古老歷史的城市,文化底蘊深厚,都朝遺址眾多,世界文化歷史遺產深遠我的城市是十三朝古都,歷代皇帝都在這兒安營紮寨留下遺蹟,天堂、明堂、麗景門、天子駕六重現
  •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在日本奈良有一個複製版
    基本就沒遇到幾個可以拍照的室內景觀,博物館是不能拍的(世界上很少有博物館不能拍照),京都三十三間堂那個大場景的佛堂也不讓拍,神社的主殿內部是不讓拍的,二條城二之丸御殿內也不能(雖然裡面都是複製的畫),仁和寺的觀音堂是不能拍的……,太多不能拍了。「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旅遊看似不高端,但拍照,總算是一種記錄。「有圖有真相」,日久天長再好的記性也不會記住旅遊細節。
  • 洛陽市資訊|洛陽的美食都有什麼,你知道哪些?
    洛陽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洛陽的美食都有什麼,你知道哪些?必須是不翻湯啊,湯類食物在洛陽是很受歡迎的,非常有營養,而且味道非常鮮美。既然是「湯都洛陽」,自然不是浪得虛名,牛肉湯必然是洛陽最具特色的早餐了,當然還有其他的比如驢肉湯,羊肉湯。洛陽的湯館很多,遍布大街小巷,並且每個湯館的生意都很紅火。必須是洛陽的麻辣麵,遠近聞名,價格很便宜,但是非常的好吃,又麻又辣的,簡直是人間美食。河南洛陽餡食分類很細,水煎包是最好吃的,用的是發酵面,很有嚼頭。
  • 河南洛陽這個公園,千年前曾是國家中心,面積有北京故宮6倍
    我記得一千年前的隋唐時代是我國歷史上最強的王朝之一,那時的歷史事件對我國和周圍的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唐當時叫長安,現在叫西安,當時叫東京,現在叫洛陽, 武則天統治唐朝的時期,洛陽成為「神都」,成為國家的中心,隋唐王朝洛陽城,非常繁華,但現在很快就死了,留下了很大的遺蹟,等待考古學家們為大眾揭開秘密
  • 這一次 讓所有人看見魂牽夢縈的神都洛陽
    魂牽夢縈赴神都到如今朋友圈刷屏的煙花盛景七十二張圖帶你領略古今風華 盛世華章這一次 讓所有人看到魂牽夢縈的神都洛陽遊二十四個景區 領略山水之形勝古都洛陽不但是西周初年周公「土圭測景,以求地中」的具體地點也是「二十四節氣」的重要發祥地河洛文化與華夏文明「二十四節氣」與洛陽城在時光裡相融共生在歲月中綿延傳承在洛陽
  • 走進「神都」洛陽,一覽「千古帝都」的風採
    洛陽「神都」之名的由來在史學界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陽。洛陽這座城市,是因地處洛水之陽而得其名。自夏朝開始,先後有13個正統的王朝以洛陽為都,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權數目最多、持續建都時間最久都城。細數起來,洛陽有著1500多年的建都史、3000多年的建城史以及5000多年的文明史。提起洛陽「神都」的稱謂,就不得不說到中國歷史上那位獨樹一幟的女皇帝武則天。
  • 神都洛陽到底有多「神」?
    洛邑古城(攝影孤城)▼02獨一無二的「神都」公元684年,武則天臨朝稱制,改東都洛陽為神都,向稱帝邁出了關鍵一步。要讓天下人從心理上接受一個女皇帝,唯一的辦法是讓他們相信這是天命所在,是神的旨意。在這方面武則天可謂用心良苦,稱帝前,她先是給自己造了一個專屬的漢字——「曌」(音zhào,意為日月凌空,普照大地),並以此為名;後又找人在全國各地搞出很多祥瑞,話裡話外都是要有女皇帝降世;最大的動作是在神都洛陽營建天堂和明堂,並向老百姓免費開放。
  • 唐朝西京長安,東京是洛陽,其他幾京在哪裡?
    李淵為何定都於長安?很簡單,李淵當時根本就沒有選擇。公元618年,李淵稱帝,但群雄逐鹿天下,誰笑到最後還不知道呢。李淵的根基是山西,而與山西一山(太行山)之隔的河北,有農民出身的首領竇建德,國號為夏。在河南,王世充佔據隋朝時的東都洛陽,自稱鄭。
  • 紫微鬥數長生十二神——長生
    在紫微鬥數中,有一組丙級星曜稱為「長生十二神」,其中包括十二顆小星,分別為: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在紫微鬥數中,丙級星以下的星曜被統稱為雜曜,在原局命盤中作用不大,但在限運流年盤中作用則不可低估。下面向大家介紹的是,「長生十二神」中的第一顆星曜——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