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們用一首詩,致敬自己的節日

2021-01-14 精彩襄陽

110,這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組數字,每當我們遇到危難、需要緊急求助時第一時間就會想起這串數字。

1月10日

這串數字首次成為一群人的節日

中國人民警察節

今天,在湖北襄陽,有這樣一些基層民警,依然值守在崗位上,他們用質樸的詩詞,為這個節日發出心底的誓言。

2021年1月10日

是我們所有警察值得驕傲的日子

是我們所有警察值得銘記的日子

因為,我們從此有了自己的節日

這個節日是用忠誠鑄就的

我們守護著共和國

一路披荊斬棘

從千瘡百孔到繁榮昌盛

不管遇到多少風雨

我們都用忠誠去守衛

這個節日是用熱血鑄就的

我們守護著人民的安全

風霜雨雪鑄就了我們

堅強的品格

永不退縮鑄就了我們

不屈的意志

服務人民是我們

永無止境的追求

110、它從誕生的那一刻起

從城市到農村

從幼童到老人

沒有哪一串數字

讓她們如此熟悉

沒有哪一串數字

讓她們充滿希望

三十五年了

從沒有哪一串數字

象這樣的深入人心

110,它是一串神奇旳密碼

它連接著白天與黑夜

它寄託著希望和夢想

無數個警察在這個連線裡

用耐心去詢問

用道理去勸解

用真情去感化

用威嚴去震懾

有多少感人的故事催人淚下

有多少至深的情懷

讓人們念念不忘

三十五年的歲月裡

它經歷過無數個風雨

我們用熱血和生命

把這張名片擦得閃閃發亮

它凝結成我們的節日一一中國人民警察節

這是人民的心聲

這是所有警察的榮光

這個節日不是輕鬆

因為它和"110"連在一起

它更多的是責任,是擔當

這個節日不是鮮花盛開的季節

它在最寒冷的冬天

它在提醒著我們

要時刻給人民送去溫暖

那盛開在人民心底的花

就是對我們節日最美的祝福

相關焦點

  • 你好,警察節|這一首詩,致敬首個人民警察節
    你好,警察節|這一首詩,致敬首個人民警察節 2021-01-07 2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母親節,在外漂泊的遊子用一首唐代詩《遊子吟》致敬母親
    母親是天底下對兒女最好的人,她無條件地用畢生呵護著自己的兒女,卻很少為自己著想。因此,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偉大的母親,兒行千裡,最牽掛的是家中的母親;而母親也是最擔心兒女的那個人。記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外出打工,臨行時,母親的嘴上說放心去吧,可她的眼睛裡卻流露出不舍的眼光。而我雖然在外每天不停地工作,但是心總是懸著的。
  • 外賣員有了自己的節日!江蘇藍騎士一首詩感動全場
    多年下來,王計兵一共寫了4000多首詩,有40餘首發表在省級刊物上,所創作的《棉花》獲得了徐志摩微詩大賽三等獎,《白紙黑字》獲得了第二屆微詩大賽金寫手獎。在幾千首詩作中,有一首《趕時間的人》,那是王計兵寫給外賣小哥的。有一次他給一家人送外賣,顧客寫的樓棟號有誤,王計兵趕到後,對方告訴他送錯地址了,拿著顧客給的新地址,王計兵趕忙跑進另一棟樓,卻還是錯的。
  • 毛澤東的最後一首詩,字雖不多,但讀來滄桑心碎丨可讀
    毛澤東一首不到50字的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寫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 《訴衷情》。 如今天下紅遍, 江山靠誰守?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歲時寫給周總理的。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好,疾病纏身,周總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經預感到,革命將發生曲折,他和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夙願將要「付與東流」。他問自己,也問周總理,社會主義的紅色江山究竟「靠誰守」?這首詞,字數雖然不多,但情感真摯,讀來滄桑心碎,令人潸然淚下。
  • 今天,是屬於他們的節日!
    他們是這座城市裡醒得最早的人   披著星辰出發   出現在城市的每個角落   公園裡,街道邊……   用雙手帶走髒亂、扮靚城市   今天,10月26日   是屬於他們的節日   ——環衛工人節   今天下午,我縣舉辦第二十四個「浙江省環衛工人節」慶祝大會。
  • 致敬母愛|比肩《遊子吟》的一首詩,卻很少有人知道
    在之前的文章裡我們介紹過白居易的一首《燕詩示劉叟》,全文以雌雄雙燕做比喻,歌頌父母撫養孩子的艱辛,讀後讓人深思。那麼今天我們在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的時候,將母愛歌頌到底。感謝她無私的愛護,在新年團聚之時,請為母親端一杯謝恩的美酒。
  • 蔣勳│留18分鐘給一首詩
    這應該是在月圓的時候朗讀的詩。 從小讀詩、寫詩、唸詩,總是會感到心虛,不知道詩在這世界上,應扮演何種角色。 如果到處是戰爭、飢荒,到處有人與人的仇恨與廝殺,那一首詩能挽救什麼? 我不停地在懷疑自己所做的這件事。
  • 「和詩以歌」——《經典詠流傳》致敬建黨百年
    「和詩以歌」——《經典詠流傳》致敬建黨百年湘江用優秀的文藝創作濃墨重彩地記錄英雄、塑造英雄、傳頌英雄,引導大眾尤其是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是文化創新的一項重要使命。新一季節目立足「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圍繞「獻禮建黨百年,唱響英雄之歌」這一主題,將華夏文明中具有民族精神和英雄情懷的歲月經典「和詩以歌」,陪伴觀眾沿著詩詞的燦爛長河,重走英雄的淬鍊之路,追尋他們偉大的足跡。創新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經典詠流傳》,在這一季更強烈地激蕩著觀眾對於崇高精神的體驗和對於人生價值的思考。
  • 李白最「牛」的一首詩,將自己名字寫入詩中,後人至今沒超越!
    李白最「牛」的一首詩,將自己名字寫入詩中,後人至今沒超越!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中國的文史更是他國無法比擬的,在這上千年的文史當中,最具文化色彩的當屬於詩詞文化。古往今來,我國誕生了很多詩人,但是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當屬詩仙李白,作為我國最偉大的一位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豪邁奔放,今天和大家介紹的就是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將自己的名字寫入詩中,後人至今無法超越,接下來和我了解一下吧。
  • 詩人用綢緞跟人換蘆花被,遭到拒絕,用一首詩化解尷尬,得願以償
    我們讀過很多名詩名句,有的已經流傳千年,古代的文人墨客,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學精神財富。古代雖然不可能每個人都會吟詩,但肯定都會受到詩人的影響。人們在崇拜他們的同時,也在拜讀他們的詩作,百姓也能讀懂詩的意思。
  • 為年寫一首詩吧
    他還真出口成「詩」:「又過年了/我很憂傷/媽媽不在了/我是無家可歸的孩子。」也難怪他如此感傷,公婆在的時候,我們每年都會開車回老家(因平時與我父母在一起),路上總是堵得昏天黑地。堵怕了,每次都發誓明年不回家過年。但一到過年時,又堵在了回家的途中,忘記去年的誓言。「時光總是把人拋」,公婆被時光機抓走後,我們終於不用為年而奔波,但卻少了很多年味。
  • 520如何用古詩表白?只要這一首就足夠了,讓你們的愛情天長地久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節日也是越來越多,什么女神節,什麼光棍節,什麼愛情日等等,出現了一系列的節日。其實說到底,這還是由於人們內心空虛,希望用節日來增補。這種來自於民間,來自於底層大眾的節日,有沒有存在的意義呢?
  • 《詩經》中一首千古流傳的詩,乃千古第一首把女人比作花的詩!
    《詩經》是我國偉大的一部先秦時代的詩集,它的內容歌頌著當時的風土人情,歌詠著當時人們辛勤的勞作,歌頌當時民風的和諧,淳樸,其中一首詩《桃夭》,千百年來已經成為了千古名詩,它優美的內涵,辭藻,以及描繪的情景,給了人們美的享受。
  • 29歲寧波姑娘作了一首美麗小詩 為未來的自己寫下墓志銘
    日前,寧波晚報和市民政局聯合發起的以「為生命詠嘆」為主題的墓志銘徵集活動仍在進行中,不少讀者朋友寫來了他們「私人定製」的墓志銘,其中有不少都寫給了故去的親朋好友,也有部分人「穿越」到未來時空,打算為自己撰寫一份墓志銘。  六個感恩,你有沒同感?  胡貞君是個29歲的寧波小娘,現在從事著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工作。
  • 周杰倫林俊傑合唱致敬白衣天使 每一首歌都是醫護人員點唱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周杰倫林俊傑合唱致敬白衣天使 每一首歌都是醫護人員點唱 昨晚, 致敬白衣天使公益雲演唱會直播, 超強嘉賓陣容! 每一首歌都是醫護人員點唱, 演出中募集到的善款, 也將用於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的相關公益項目。
  • 十首經典悼亡詩:用一生換一首詩
    悼亡詩古已有之,早在《詩經》中就出現了悼亡詩。西晉潘安曾寫《悼亡詩》緬懷妻子,後來,悼亡詩多指丈夫悼念妻子的詩。九位詩人,他們的妻子不知名,可因為一首詩,卻讓人深深地記住了她們。潘安五十歲時,妻子去世,他十分悲痛,服喪一年後,作《悼亡詩》三首。看到家裡的陳設,妻子曾經用過的東西,每一件妻子用過的物件都讓潘安覺得妻子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詩中所寫都是日常生活之事,語言平易近人,自然流暢,所流露的真摯、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讓人十分感動。
  • 無名氏寫下一首唯美的詩,用細膩的筆觸,寫出了絕美的春天
    其實我們從這首詩中,最是能夠感受到詩人敏銳的洞察力,還有對於春天細膩的描寫,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一首經典名篇,詩人只是那麼淡淡著筆,寫得有些漫不經心
  • 每個父親,都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
    今天是6月18日,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父親節。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給自己的爸爸送去節日祝福,沒有的話,現在也不遲哦!我的爸爸呢,早上出門前在我房門前說:閨女,我去上班了。然後就出門了。中午呢,我媽媽告訴我今天是父親節,我告訴母親大人,我知道。
  • 火石寨的每一處,都是一首詩!
    春末讀詩 火石寨的每一處,都是一首詩 「春天只剩下了尾巴,夏天即將主宰明天,一首詩送別春天、致敬夏天」。
  • 今天是什麼節日?
    今天是什麼節日?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是什麼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