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我們會有一種錯覺,只要是增值稅發票,就是可以抵扣的進項,能讓公司要交的稅金變少。著實,增值稅進項的抵扣,有一個比較重要的的原則,那就是:必須有票才能抵扣。這個票不一定非是增值稅專用發票,也可能是一些特殊的定額發票,或者普通發票,但肯定是必須要有票的。那除此之外,也會有一些額外的特殊情況,即便有增值稅專用發票,也不能抵扣。
票不合規
如果發票本身就是不合規的,那自然就無法抵扣,典型的有這樣一些場景:
被查出來是虛開的發票,也就是發票業務本身不真實。還有就是,發票是假的,現在有防偽稅控系統了,這種情況比較少了,可能會遇到的是,認證的時候是正常的,後邊又被取消了之類的這種情況。發票管理不符合規定,典型的比如要求365天內要認證的,沒有及時做認證。發票本身有問題。比如,密碼區模糊不清,稅號錯了,公司名稱錯字,蓋章不清楚,沒蓋章,等之類的情況。以上這些情況,往往都有可能導致專票的進項無法抵扣,那公司日常的發票管理,就應該從這些方面注意,畢竟不能抵扣的發票,對公司來說,就是實打實的損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進項是公司的資產,沒管好資產,就和沒管好錢是一樣的。
稅法規定的「不得抵扣」的項目
《增值稅暫行條例》裡,也規定了一些不能用於抵扣的項目主要有這些:
用於免徵增值稅項目,最典型如避孕藥品,銷售是免增值稅的,那製造這些產品的原材料進項稅,就不能抵扣。用於非增值稅項目,以前是指營業稅,現在比較典型的是簡易計稅的項目,進項不能抵扣。用於個人消費,比如買蘋果手機,獎勵給優秀員工。用於職工福利,比如職工食堂採購的發票,非正常損失的項目,非正常損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盜、丟失、黴爛變質的損失,以及被執法部門依法沒收或者強令自行銷毀的貨物。 像315查出來沒收銷毀的偽劣產品,這些產品對應的採購進項肯定是不能抵扣的。再有買回來後在倉庫保管的商品,被偷了,那採購的進項也不能抵扣。以上,就是財務上常說的要做「進項轉出」的那些業務,那也是屬於不能抵扣的情況。這類需要從業務出發進行規範,儘量讓業務核算符合抵扣的要求,如果金額很大的情況,甚至可以是稅務籌劃的重點。典型的比如職工福利的問題,就往往是要結合個稅、增值稅,多方位權衡後的決定。
一些特殊情形
一般納稅人身份的公司,沒有健全的會計核算,簡單說就是帳不清楚,那麼稅務局機關可能會做出處罰:不得抵扣進項。
類似的還有,小規模納稅人達標後,沒有轉登記為一般納稅人,稅務機關同樣可能做出處罰:不得抵扣進項。
以上,就是比較常見的一些,即便有增值稅發票,也不能抵扣的情況。因為稅法一直在變化,也不一定很全面,也歡迎大家補充。最近還聽到一則消息,稅務機關在準備試點專業發票電子化,那未來的發票管理,可能會更高效更透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