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在改革後就一直有銷項稅抵扣進項稅的規定(一般納稅人企業才享有),這是給企業的福利之一,很多企業也依據增值稅抵扣而獲得了比較多的利潤。那麼,增值稅抵扣是什麼意思,增值稅抵扣範圍有哪些呢?
增值稅抵扣是什麼意思?
增值稅抵扣是什麼意思呢?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種。增值稅抵扣:應交的稅費=銷項稅-進項稅。
增值稅抵扣範圍有哪些
就是將銷項稅減去進項稅的過程,進項稅是你買東西的時候交給銷售方的,銷項稅是你收到的購貨方交給你的,你買東西是涉及到一次增值的過程,所以要繳增值稅,而你通過加工則使其再次增值,所以購貨的一方要交給你增值稅,但你作為中間方交了兩次增值稅,所以國家規定可以將其抵扣。
簡單的講:增值稅發票抵扣,就是使用購入貨物時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納稅申報時向稅務機關申請抵扣,目的是少繳增值稅,這是國家增值稅法規定的。
增值稅抵扣範圍有哪些?
允許抵扣的範圍和稅額由於增值稅徵稅範圍中的固定資產,主要是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工具、器具,因此,增值稅轉型改革後允許抵扣的固定資產也是上述範圍。
準予抵扣的固定資產使用期限須超過12個月。顯然,房屋和建築物是否包括在內,是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對固定資產處理的主要區別。
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包括接受捐贈、實物投資)或者自製(包括改擴建、安裝)固定資產發生的進項稅額,可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和運輸費用結算單據從銷項稅額中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