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不能出遠門旅行,但是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把近在身側的風景都看一遍,挖掘身邊的景點成了我近期最愛的活動。如果你喜歡藝術,可以去上海油罐藝術中心轉轉,坐落在城市裡的大大小小油罐,光是巨型油罐外表就是一個值得欣賞的畫面,更別說裡面的藝術品。看過故宮莊重的紅牆,還有成都武侯祠裡面的紅牆竹影,對於國風紅牆有著別樣的著迷,不曾想在魔都,也有這樣古色古香的紅牆身影,就藏在被稱為小故宮的廣富林遺址文化公園裡,喜歡國風的一定不要錯過。
廣富林文化遺址也被成為上海之根,因為這裡涉及了上海從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到宋元時期,可以說是攬盡上海的千年文化。進入大門後往左一直走,就會看到中式庭院,仿佛穿越到北京故宮一樣。當然這裡沒有故宮那樣的莊嚴肅穆,更多了一份江南風的溫婉,不少古色古香的中式庭院元素,馬頭牆、石雕和朱雀門,庭院裡的景色也十分小家碧玉,走在紅色柱子的迴廊上,鮮豔奪目的紅柱尤為吸引目光,在廊道上方還有各種絢爛顏色構成的壁畫。長長的迴廊連接幾座亭閣般的建築,庭院外是悉心栽種的綠植,然後就是波光粼粼的湖水,低垂的柳枝上長著嫩綠的柳葉,靜靜站在迴廊上,也沒有什麼遊客會打擾,可以獨自欣賞這片中式庭院。
除了小家碧玉般的庭院,另一個必須要打卡的就是知也禪寺,與小家碧玉般的中式庭院不同,這裡是大唐的建築風格,最有人氣的還是紅牆。高高的紅牆旁邊栽滿了綠植,陽光透過樹葉縫隙散落在紅牆上的光影,隨著微風拂動,光影也在跳動著,給這面紅牆增添了許多生機。有些紅牆上海爬滿了藤類植物,藤蔓上長出綠油油的葉子,紅色和綠色的強烈色彩對比,有一種說不出的美感。都說日本建築文化是學習中國的,看到大唐建築風格的知也禪寺才發現,富林塔的塔身建築和京都的清水塔非常相似,塔前是一汪碧綠的池塘,遊客走累了就坐在塘邊休息。
在廣富林裡還有婉約派的蘇式建築,白牆黛瓦小橋流水,或許我們在一些古鎮裡也見過不少這種青瓦白牆的建築,但是這裡沒有古鎮的商業化,安安靜靜的才是這種古典園林建築該有的模樣,同樣爬山藤蔓植物的白牆,在這裡卻讓人感覺清幽寧靜。博物館我們見得多,但是坐落在湖面上的博物館建築應該不多見吧,廣富林的水上博物館非常具有現代藝術之美,浮在水面上的博物館外部就像一個露在水面上的人字房頂。博物館裡分為水上觀光臺與水下展廳,走進裡面就能體驗一場穿越時空的老上海之旅。
廣富林遺址文化公園最適合周末假期遊玩,趁著不能遠行的時間,不妨來這裡瞧瞧,穿上漢服還能拍到國風滿滿的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