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人,小趙一家

2021-03-03 西部文旅在線

儋州的家鄉河流

  儋州,海南的一個城市,距離三亞約300公裡。小趙,37歲,菊妹的老公,兩個孩子的父親。平日,小趙的兩個孩子住在儋州農村外婆家,小趙和菊妹就在三亞討生活。小趙開滴滴車,菊妹在海灘為遊人拍照。

儋州東坡書院中的芒果樹

  小趙和菊妹都來自儋州農村,小趙13歲時,父親就因病過世。於是,小趙就承擔起家裡的重任,一個人外出到廣東打工。打工掙的錢除了貼補家用外,還要負擔當時正在讀書的哥哥和弟弟的學費。小趙在打工期間,認識了同是儋州人的菊妹,相似的經歷,相同的命運,多年後,小趙與菊妹結為夫妻,且孕育了一雙懂事乖巧的兒女。

儋州家裡的情懷

  冬日,三亞溫暖的陽光照在小趙和菊妹目前居住的地方。房子是小趙買了三亞農村當地人的地,自己再借了一部分錢,花了十幾萬修建起來的。小趙的房子建在三亞的城鄉結合部,縱橫交錯的泥路與橫拉豎扯的電線被柏油馬路邊高大椰子樹遮掩。有房才有家,是中國人千年不變的情懷。談到目前不斷飆高的三亞房價,此時的小趙從褲兜裡掏出一隻香菸抽起來,緩緩地說道,現在比先前好了很多。十年前,他們才到三亞時,只能用塑料布簡陋地搭建一個棚,沒有水沒有電,這個被稱作「家」的地方,若遇颱風,「家」就被吹的七零八落。菊妹生女兒時,剛好就遇到颱風,菊妹坐的「月子」是坐在風裡度過。「苦」這個字從小趙的回憶述說中多次提到。

儋州家鄉荒蕪的土地

  飛機從湛藍的天空中划過,和煦的暖風吹拂著黃土中的樹苗。那些三亞擁有的崇樓華堂和星辰大海對小趙一家人來說,生活就如菊妹煮的這碗儋州「米爛」,五味雜陳。

儋州特設食物「米爛」

  儋州是小趙的原鄉,雖然驅車前往只有兩個多小的車程,但儋州的氣溫比三亞低了許多。不知道當時已是年邁體弱的蘇東坡再次被朝廷所貶時,是如何到達儋州的。蘇東坡自知「垂老投荒,無復生還之望」的情形下,還是以開闊、豁達的天性,在儋州建學堂、勸農業、破迷信。可以說因為蘇東坡的到來,對當時蠻荒流放之地的海南,是一大幸事。他推動了海南的文明進程,是福澤海南的一代宗師。

飛機從三亞的藍天飛過

  「東坡書院」就近鄰小趙的家鄉。乾涸的土地,靜靜的河流,小趙家建造那棟粉色的小樓,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分外突兀。小趙的母親早已不記得自己的生日,也不知道自己現在多少歲?因為修建這棟粉色小樓時,傷了脊椎骨,從此身體不能直立,只能彎腰駝背行走。看見我們到來,熱情中不斷用方言絮叨著什麼。小趙母親聽不懂普通話,也不會說普通話,只能說當地方言。平時,小趙母親一個人留守在粉色小樓裡,與這個全部趙姓的村落的人們一樣過著簡單而又質樸的生活。堂屋裡掛著的那張主席像,想必承載著他們的感恩與信仰;牆面上粘貼的學習獎狀想必是他們的喜悅與希望。

粉色的房子是小趙儋州的家

為三亞海邊遊人拍照掙錢的菊妹

  小趙家現在沒有了土地,整個村子的土地被一家文旅公司長期承租下來用來種植花卉搞開發。小趙一家四口人,一年除了得到約2000元的土地佔用補償金外,再也沒有其他額外的補償。看著這片荒蕪少有綠意的土地,小趙似乎也沒有什麼眷念。小趙的哥哥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在鎮上的一所中學教書;小趙的弟弟從農大畢業後,在儋州的國營單位工作。小趙的哥哥、弟弟按村裡的規定,每年至少要繳納200元的教育基金,為幫助和鼓勵還在上學的趙氏後人,努力學習,力爭考上大學。這個約400戶人家的趙氏村莊,據小趙講,每年能考上各類大專院校的莘莘學子就有20餘人。文化的滲透,文明的開啟,或許早因蘇東坡的到來,就埋下了慧覺的種子。

全家福

小趙站在家鄉的土地上遙望遠方

  在歲月的跌宕起伏中,改變總是悄無聲息。如今小趙的一雙兒女已開始在儋州市的學校寄宿學習,靦腆羞澀的面容中,多年後會不會也是金榜題名的春風少年?

三亞的落日

粉色的房子是小趙儋州的家

  中午強烈的陽光照進小趙家的小院裡,為他們拍攝的全家福也不是自己滿意的照片。但一半陽,一半陰的光影突然覺得預含了這個家庭生命的彈性與張力。

小趙的一雙兒女

小趙母親與村裡老人的日常

  揮手告別再也不能挺直身軀,直立行走的小趙母親,那粉色的小樓在我們無言的感動與喟嘆中,貯存著小趙一家櫛風沐雨的生活夢想。海南環島高速護欄邊的三角梅開的奼紫嫣紅,奔馳的車流迎著夕陽。層巒疊嶂的如畫美景從車窗飛速划過,而小趙無心看風景,只想早早回三亞,繼續開車掙錢,過生活。

西部文旅在線

研究 | 挖掘 | 整理 | 保護 | 傳承 

主辦: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藝術協會

責任編輯:楊星逸

合作熱線:15348179430

投稿郵箱:3452823962@qq.com

入會申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儋州故事
    唐朝胤幼年失怙,早年師從儒士梁成(儋州天堂人),明正德間由歲貢中副榜舉人。唐朝胤生性剛毅正直,勇於從善,知無不為。有一次,唐朝胤受友人之託,保管錢財二十金,不幸被強盜劫走,後來他借錢如數還給友人,卻沒有提到被劫之事。明弘治十四年(1501),儋州的土地上戰火紛飛,唐朝胤領義兵衛護家鄉,鄉親們得以免遭兵燹。陳袞任儋州知州時,儋州學倒塌,唐朝胤倡議遷建州學,並親自選址。
  • 【民族團結一家親】趙自學和他的「賒帳」診所
    新疆新聞在線網12月24日消息(記者夏天報導)烏魯木齊市友誼路片區居民趙自學經營著一家小診所,十多年來以「賒帳」的方式為有困難的街坊鄰居提供醫療服務。在烏魯木齊市友誼路社區裡,加帕爾·艾則孜如約推開了鄰居趙自學診所的門。今年50歲的趙自學2002年從河南老家來到烏魯木齊友誼路社區經營小診所。街坊鄰居看病如果一時付不起醫療費,他就記帳先賒著,但卻從來沒有催促過他們還帳。
  • 儋州紅魚,海南人過年的必備年貨
    儋州紅魚乾。  到海南儋州不得不吃的紅魚乾  「儋州鹹魚」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上千年前,儋州人就探索出用粗鹽醃製魚類等海產品的方法,並沿襲至今。紅魚粽製作工藝精巧,一般選每條4公斤以內的新鮮紅魚,海水洗淨,再用小木棍從魚口直插到內臟加鹽,至魚肚飽脹為止。再將紅魚平排放在魚池或魚桶裡,層層碼鹽,最上層以大石堆壓醃製而成。  現今儋州紅魚沿襲了自然風乾的方式,最大限度保存了海產本身的營養,因而被列為優質海產魚類。
  • 儋州一家五口中毒八旬阿婆身亡 或因吃鹹魚所致
    本報儋州6月20日電 (記者林書喜攝影報導)6月18日,儋州市白馬井鎮東山村委會橫村村民陸維國夫婦、老母親、大兒子及小孫子,一家三代五口人先後發生嘔吐、腹痛腹瀉等疑似中毒症狀,82歲的老母親不幸身亡。陸維國夫婦及大兒子及小孫子被送到儋州市人民醫院進行治療。
  • 魅力儋州 第二屆海南(儋州)「熱博會」開幕
    12月28日,第二屆海南(儋州)熱帶農業成果博覽會在光村雪茄風情小舉行市委書記張耕,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洪武,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廉芬和嘉賓出席第二屆海南(儋州)熱帶農業成果博覽會開幕式         儋州新聞中心消息   12月28日,2016年第二屆海南(儋州
  • 這就是儋州!
    今天,請跟隨小編的腳步 從A走到Z認識一個不一樣的儋州ready? go!寧濟廟儋州的天空很藍只要你抬頭,藍天就在那裡,不離不棄這裡每一片白雲都讓人沉醉有藍天白雲,望天,也成為美事東坡書院儋州是一個包容的城市這裡齊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也包括了我跟你
  • 海南儋州:紅魚飄香情意長
    過年時,在家裡掛一條紅魚,寓意著在新的一年裡「鴻(紅)運當頭,年年有餘(魚)」,因此,儋州紅魚注入了意味深長的文化元素,成為當地的文化內涵。紅魚乾是必備年貨  在儋州,幹紅魚是上等貢品,說它是貢品不是指專門給皇帝吃的,而是指它是出自深海的上等送禮佳品,給人送上一條幹紅魚,那算是最好的禮品了。  逢年過節,儋州人愛吃紅魚。
  • 海南儋州:老街巷裡的民生新福利
    先鋒路的強仔排檔是一家小餐飲店,按標準該店重新進行了裝修,店內牆壁都貼上瓷磚,店門口安裝了大酒店才有的防蠅風幕機,後廚也增加了洗滌池、消毒櫃和排水暗溝。該店老闆娘說:「飯店改造後乾淨衛生了,生意也變好了。」
  • 儋州房價多少
    儋州作為海南自貿港的發展重點之一,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較快的發展步伐,吸引了更多關注的目光。儋州作為海南省第四個地級市,是海南西部的經濟、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巨大的潛力讓人們發現了它的價值,自然會有人想在儋州買房,那麼海南儋州房產均價多少呢?
  • 儋州各類景區人氣火爆
    點擊「掌上微儋州」關注公眾號獲取儋州最新信息 最新儋州資訊來自海口的遊客朱先生說,平日通過朋友圈以及《這裡是儋州》等媒體的公眾號了解到儋州峨蔓大自然壯美風光,趁著五一假期,必須要來看看。
  • 儋州圍繞儋州機場建設 提前謀劃交通網絡布局臨空產業
    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在發布會上透露,儋州市正在全力爭取儋州機場儘快落地建設,圍繞儋州機場建設項目,儋州已經提前謀劃相關交通網絡、布局臨空產業。  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在發布會上介紹儋州建設發展情況(陳建峰 攝)  袁光平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儋州市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茄」在儋州 「香」飄萬裡——第八屆海南(儋州)雪茄文化旅遊節...
    今年雪茄節融入音樂會、旅遊、婚慶、美食等多種元素,是一場文旅嘉年華,雪茄文化、城市魅力、民俗體驗、城市風光盡在其中,讓人感受到千年古郡煥發出的勃勃生機。「品味」雪茄11日晚,雪茄沙龍在光村雪茄風情小鎮舉行,約150名國內雪茄行業資深專家以及雪茄客齊聚儋州,品雪茄、聊雪茄,共同探討由儋州菸葉作為主要原料卷制的雪茄的發展之路。
  • 千年古郡儋州 美食傳奇
    似茶非茶,似粥非粥,綠油油的色澤讓人眼前一亮,既可食用,又可藥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飢……擂茶的好處真是說不完!王雪林從湖南嫁到海南已有20多年了。她從小便愛吃當地的擂茶,後來又習得廣東擂茶的做法,於是來到海南之後,閒暇之餘也會製作擂茶。她因地制宜,根據氣候和飲食習慣特點,不斷加入了儋州本地的食材。改良後的擂茶,首先得到了王雪林家人的喜愛。
  • 儋州、三沙樓市;夕陽西下的儋州,靠補貼去庫存。海花島名過其實
    每一個房子都是一個家每一個家都是一處風景由於兩市人口過少,儋州、三沙一起說了。儋州是沒有設區的地級市,與中山一樣。儋州轄區有16個鎮。戶籍人口97萬,GDP有357億元,主要是第一與第三產業。根據樓盤網資料,儋州的12月房價是12125元/平。二手房均價是9046元/平。近一年儋州的房價都震動下滑,環比上個月下降1.8%。從環境上看,儋州不亞於海口與三亞,但是前面一個是省會大哥,一個著名旅遊城市三亞,儋州剛好夾在他們中間,人口也少得可憐,同時也是受到海南的限購限售禁令。多種因素綜合,儋州已經不具備投資房產的條件了,換句話說,這裡不能有一個有回報的樓市。
  • 景色優美,文化更吸引人!俄媒記者被儋州深深吸引……
    俄羅斯媒體看美麗海南活動的記者們探訪儋州。(人民網記者吉羽攝)峨蔓古鹽田裡分布著大大小小數千個曬鹽槽,這些鹽槽大的似棋盤,小的似硯臺。在鹽田的最中央,便是製鹽的核心——古鹽滷池。(人民網記者吉羽攝)在五彩灣看龍門山峭壁和濱海礁石,俄媒記者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嶙峋的怪石千姿百態,五彩的海岸熠熠生輝,讓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看過山,攬過海,儋州的美麗鄉村也吸引著俄羅斯記者的眼球。
  • 圖說儋州
    圖說儋州 當前位置:首頁 > 走進儋州 > 圖說儋州
  • 儋州在看丨西出陽關遇故人!這一次,把儋州的美麗說給「陽關故人」聽
    ▲11月6日至8日,為期3天的「2020年千萬人遊海南系列活動暨海南西部旅遊聯盟11月6日至8日,為期3天的「2020年千萬人遊海南系列活動暨海南西部旅遊聯盟(甘肅)旅遊推介活動」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辦,儋州組團參加。
  • 儋州美食文化-儋州小吃,舌尖上的儋州
    圖1:儋州紅魚乾在我國南海的遼闊海域尤其是北部灣漁場,生長著一種南海特有的底層魚類——紅魚。它個體大,肉質厚,味道好,是南海重要經濟魚類之一,每逢漁汛特別是春汛和秋汛,漁民都能捕到較多紅魚供應市場。  紅魚學名叫紅鰭笛鯛,又名紅魚曹魚,在分類學上屬笛鯛科笛鯛屬。這種 魚體呈橢圓形,稍側扁,一般體長20釐米~40釐米以上,體重2公斤~3公斤左右。
  • 儋州中和谷鎮品月餅,東坡書院尋古
    ↓司機師傅拉我們去的一個店,我們沒看好有什麼能吃的,他又給我們推薦了據說是當地最好的一家月餅店。儋州東坡書院,到海南,儋州東坡書院與海口五公祠一樣,是海南重要的歷史人文景觀,是不可不去的地方。東坡書院位於儋州故城中和鎮東郊,是蘇東坡謫居儋州三年傳播中原文化的遺址,是海南獨具一格的文化聖地,被譽為「天南名勝」,明代「儋州八景之一」。
  • 儋州的海邊
    當然,這種命名肯定包含了人的普遍的俗世希願。  渴望現實的成功與俗世的富貴榮華,無可厚非,也是每個人人生的應有之意,我覺得這並不算急功近利,也不能說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切實際」。畢竟,人是社會的,也是群體的,懷有希望與夢想,只要正當、無害於他者,就是美好的。  再去龍門激浪處,情境大致雷同,大海邊上,諸多的打撈者,但顯得嘈雜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