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吃吃喝喝遊寶島——第一天的臺北夜市與鳳梨酥

2021-01-15 菊姐

去臺灣旅行的決定,是和臺灣朋友peiyih坐在鼓山上喝著茉莉花茶聊天時做出的。那日微雨過後,陽光忽隱忽現,坐在山上看著風景,聽peiyih說起臺灣的那些美食,心生嚮往。那時的我剛辦完離婚手續一周時間,很想找個地方去走走,透透氣,就好像《託斯卡納豔陽下》,女人失婚總會想著出去旅行。

決定一個人走,不呼朋喚友,並不為了路上遇見什麼。而是因為我知道,也許今後不會再遇到一個陪我看風起雲落的人,千山萬水都需自己來走,所以不如趁著現在,開始學習一個人的快樂。幸福,終須自己能掌控才最踏實,別人給的,說收回,就收回了。

所幸,一路走來,遇到的皆是好人美景,雖然沒有邂逅浪漫,但遇到了不少美食,7天時間長了6斤,也算是滿載而歸。這次的旅行太多可寫,有些無從下筆的感覺。想了半響,還是按天來寫吧,七天寫完,最後會來一個總的攻略,把一些綜合的信息和去的店名地址都寫到攻略裡。現在,就讓我慢慢到來這七天的旅程。

第一天

上午10點多從福州長樂機場出發,坐的立榮航空的航班,機票是從攜程上買的。單程含稅1270元,後來得知從立榮航空網站買折扣更多。立榮航空的飛機餐很好, 果綠色餐具很漂亮。

下飛機後首先買悠遊卡和電話卡。悠遊卡是臺北的交通卡,坐捷運打8折,去711也可以買東西。手機卡則是臺灣大哥大的,600臺幣包一周的流量,還有通話分鐘數,機場就有大哥大的櫃檯,現場買現場設置很方便。但回福州後得知聯通有一個一卡雙號的功能,辦理完到臺灣就可以按臺灣當地的電話卡享受資費,根本不用換卡這麼麻煩。

機場出來,就開始美食之旅了。臺灣朋友接我們到了一家很地道的臺菜餐廳,胖子小吃。這家店的老闆是一個胖子,笑眯眯的,在這個店裡呆了三十年。雖然我們去時是下午三點,人還是不少,有一桌臺灣男人觥籌交錯喝的起勁。我們點了一些傳統臺菜,味道很好,價格也很便宜。

胖子小吃在忠孝東路的sogo對面的小弄子裡

老闆胖子,長了一張和氣生財的臉。

臺灣小店的價格,這裡都是臺幣,除以4.6就是人民幣的價格,價格跟國內餐廳差不多。





薑絲大腸,這是客家風味的,微酸口味很適口,大腸炒的很脆滑,十分好吃。

這是豆豉蚵,小個海蠣很新鮮。

炒臭豆腐,這是這裡的特色菜,油炸臭豆腐拿蔥和幹辣椒炒炒,還真是蠻好吃的。

三杯雞,沒拍好,但味道卻是非常正的三杯雞。

菜脯蛋,煎得綿軟厚實,臺灣人很愛吃甜辣醬呀。

麻油豬肝,我不是特別喜歡臺灣的麻油系列。

臺灣的生啤酒,保質期很短。

這個一定要試試,鳳梨苦瓜雞,真的非常好喝的湯,清甜鮮美。到臺灣的第一頓飯就讓人非常滿意。讓我怎能不對後來的旅行充滿期待。


從胖子小吃出來,到國軍英雄館check in。這次出遊一個人,住宿費沒有人分攤,所以能便宜儘量便宜,主要乾淨安全就好。peiyih幫忙定了西門町的國軍英雄館,國軍英雄館是臺灣軍方開設的,主要供軍人或軍眷住宿,一天1400臺幣,很便宜,交通非常便利,距離西門捷運只有兩三百米。雖然房間設施陳舊了一點,我也很滿足了。

從國軍英雄館出來,便來了微熱山丘。微熱山丘如今已是鳳梨酥名店,大陸自由行觀光客必到之處,但在三年前卻是新興品牌。那時候我曾在微博上發了環境圖讓人猜這是什麼地方,幾十條回復沒有一個人猜的出來。

進店馬上就有服務生迎來送上茶水和鳳梨酥一塊,並不在你耳邊宣傳,吃完買不買由你。過來試吃的,鮮有不買的,因為確實做得好吃。微熱山丘的鳳梨酥在臺灣算的是前三名了。我本想著回去前買,最後因行李超重只好作罷,留下了一個遺憾。











從微熱山丘出來,準備去佳德。路上遇到一個小咖啡館,peiyih介紹這家便是拍36個故事的朵兒咖啡館。我聽了興趣大起,遂停車進店。可惜店內不讓拍照,這是我在臺灣遇到的唯一一家不讓拍照的店。服務生的理由是怕涉及到店內客人的隱私,但你若拍自己或者桌上的東西,可以隨便。

現實中的朵兒咖啡館,自然沒有以物易物的傳奇,但店內的氣氛依舊很好,店內的咖啡品質也很不錯。這家咖啡館是我在臺灣去過的許多家咖啡館中生意最好的,不知跟電影是否有關係。當時在朵兒,店內的咖啡很讓我驚豔,後來發現,臺灣的咖啡館水準都這麼高,這興許是高度競爭下的優勝劣汰。臺北的咖啡業已經是相當成熟的行業。今年讀到新聞,這家咖啡館已經準備歇業,電影裡的場景只能永遠留在電影中了。












從朵兒咖啡館出門,又拐到了佳德糕餅。佳德是臺灣最有名的鳳梨酥店,微熱是以土鳳梨酥聞名,佳德則是以多口味取勝,尤其是夾了蛋黃的鳳黃酥更是招牌。佳德的價格是32臺幣一塊,我買了幾種,味道都相當好。若到臺北買手信,微熱和佳德都是很不錯的選擇。但佳德不能刷卡,若去購買需要支付現金。






臺灣的夜市已成為一種文化,幾乎每個地方都有夜市,臺北甚至有十大夜市。夜市裡品種多,價格便宜,人流量大,銷量多但競爭也很激烈,所以許多商家為了出奇制勝苦心研發新品種,許多有名的小吃都是從夜市流行起來的。許多夜市都有其代表作,比如大腸包小腸是從臺中逢甲夜市出來的,青蛙下蛋是士林夜市的招牌,包心粉圓則是宜蘭羅東夜市的代表作。

臺北諸多夜市裡,士林夜市是最有名的,幾乎所有的旅行團和觀光客都要到士林夜市,但對於臺北市民來說,士林夜市是觀光客才會去的地方。我曾在微博裡討論過夜市,縱觀評論基本上寧夏夜市可算是臺北水平最高的夜市。寧夏夜市位於圓環區域,圓環的麻油雞、滷肉飯,蚵仔煎都是很有名的。在臺北的第一個晚上,我便懷著朝聖的心情掃了一遍圓環和寧夏夜市。

臺灣的每一個夜市都無比多人,臺灣同胞可是有多愛夜市。沒去過夜市,基本上不算來過臺灣。


大腸包小腸,這算是臺北夜市食品的代表作之一,幾乎每個夜市都能見到,連海峽對岸的福州臺灣夜市裡都能見到。饒河裡的大腸包小腸一份50臺幣,很大的糯米腸,很結實的肉腸,滿滿當當的都是肉,包起夾上醬料酸菜,咬一口還真是不錯。這個性價比可是比國內的臺灣夜市靠譜多了。



臺灣本土馬卡龍,看起來也很可愛,還很便宜。只是外皮沒有那麼酥脆。


麻油雞,臺灣朋友說圓環的這家麻油雞是臺北麻油雞前三名,用的是百年老鋪出產的好麻油,所以特別香。麻油雞是臺灣人的補品,男女老少都愛吃。據說立法院晚上開會遲了還派人過來打包了上百份回去當夜宵。可惜食物這種東西的地域性實在太強,就比如鹹豆花和甜豆花曾在網絡上就引起過口水戰,而有人在微博上說福州人西紅柿炒蛋放糖毀了他三觀惹得老福州跳出來罵,西紅柿炒蛋不放糖難道放屁?

臺灣的正宗麻油雞我就完全的接受無力,那個麻油酒味,喝一口就皺了眉頭。還有拌線面,我實在無法接受黏糊糊的拌線面。這已經完全不是好吃不好吃的問題,而是地域的口味性差異。

麻油雞還有做麻油腰子,麻油下水,份量十分充足,雖然吃不慣,看起來還是很爽的。我照片裡的麻油豬腰,是隔壁桌的,因為太誘人,我過去問能不能先別吃讓我先拍幾張。那一桌是幾個長得很橫的中年臺客,喝著啤酒吃著下水很有黑社會的摸樣,竟然笑眯眯的說,你拍你拍。










寧夏夜市裡的魷魚羹,外面一層是魷魚肉打的魚羹,裡面包了一塊魷魚,吃起來很脆也頗為鮮美。湯羹裡放了勾芡,比較濃稠,對於臺灣的魷魚羹和魚丸,我沒有很驚豔,因為福州才是魚丸之鄉啊!





臺南鱔魚意面,這道菜在焦桐的書裡讀到過,但他提到的多是臺南的店。鱔魚意面做得好,首先要有好鱔魚,其次火猛鍋快,有家店炒鱔魚的時間是固定在27秒,聽起來就很玄乎。

臺南人和福州人一樣,都好甜口味,所以鱔魚意面也是偏甜的口味,一些臺北人還吃不慣,但我卻是覺得很好吃的。大家想想爆炒雙脆底鋪了吸滿雙脆汁的麵條,該是如何過癮,這鱔魚意面就這感覺。而且意面是炸過的麵條,炸得當中空心了,特別吸汁水,所以炒完面裡吸滿鱔魚汁,十分美味。

不過這家鱔魚意面不是最有名的,鱔魚還是略有一些土腥味,雖然有些美中不足,但起碼讓我領略到鱔魚意面的風味。








圓環邊蚵仔煎,圓環一帶好幾家蚵仔煎,水準都差不多,都很多人排隊吃。臺灣的蚵仔煎裏海蠣量很足,加一顆雞蛋,買60臺幣,合人民幣13元,不算貴。

臺灣蚵仔煎用的地瓜粉,煎完後需軟滑Q算的好,這跟廈門蚵仔煎味道有點類似。我倒是愛莆田蚵仔煎的做法,煎得底部幹焦,十分香。軟軟的蚵仔煎,加上甜辣醬,並不是非常合我口味。這個結論我是後來吃了其他地方的有名蚵仔煎確認不是水準問題後的得出來的結論。這趟臺灣行也證明了一點,一方水養一方人,一塊地養一種胃。





寧夏夜市的豬血糕,也算是臺北比較正的一家豬血糕。我要的正常口味,辣醬、香菜、花生屑沾的滿滿,吃下去十分過癮。這比後來在逢甲吃到的跟果凍一樣的豬血糕比好多了。豬血糕就得紮實,糯米與豬血混合著沾滿花生屑才是好。現在臺灣也有一些商家做改良版的豬血糕,不是純糯米質地,吃起來更像果凍,臺灣朋友說那個都是添加劑,不能吃。








這是夜市裡的香酥芋丸,炸得酥燙的芋丸裡包了很大一個蛋黃,真是戳中我這鹹蛋黃控了。我覺得根本無需吃,只要看那跟疊羅漢一般的鹹蛋黃,我就已經十分陶醉了。


在劉芋仔旁邊有一家麻糬冰,麻糬跟福州的xi很像,就是更大顆更柔軟一些。在鍋裡煮的白白胖胖非常大顆,渾身柔軟的散發出誘惑。大部分人點了麻糬冰,我卻想要吃熱的,給了很充足的花生碎和黑芝麻,真是太實誠了。而且怕客人膩,還很貼心的配了熱茶。










剩下兩張是鹽水雞鋪的涼拌菜,筍非常好吃。還有寧夏夜市的豬血湯,這也是頗為有名氣的,豬血是夠嫩的,但湯頭味道略淡了一些,如果能再濃鬱一點就完美了。



獲取歷史信息:

回復「小龍蝦」查看福州小龍蝦點評

回復「咖啡館」查看福州最有範的咖啡館

回復「日本食遊1」或「日本食遊2」查看日本米其林美食遊記

回復「法國遊記」查看法國巴黎普羅旺斯尼斯遊記

回復「臺灣食遊」查看臺灣美食攻略和遊記

請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菊的思饗生活」



相關焦點

  • 寶島風味名吃鳳梨酥
    來自寶島的風味名吃/臺灣特產專賣 海外網10月18日電 據歐洲旅遊網報導,鳳梨酥早在三國時代就有了,但卻是到60年前在臺中市經過創新,才成為今日的鳳梨酥,這次糕餅業者的動作是希望將鳳梨酥定位為 馬英九說,鳳梨酥全臺各地皆有,臺中鳳梨酥遠近馳名,菠蘿餡則是買新鮮菠蘿自行製作,每日現作現賣,吸引不少外國人光顧。外皮講究酥鬆、具天然奶油香,內餡則得嚼勁適中、甜而不膩,帶有天然菠蘿果香。 鳳梨酥的由來 有個笑話這樣說明了鳳梨酥的由來,巧克力跟鳳梨打架誰輸誰贏,答案是巧克力,因為巧克力棒,鳳梨輸,所以又叫做"鳳梨酥".當然 這只是博君一笑的笑話。
  • 走進臺灣,探究寶島臺灣特產文化之鳳梨酥
    臺灣是祖國的寶島,農產品、水果、高粱酒、工藝品等名優產品數不勝數。其獨特的地形和氣候適宜茶葉以及水果的生長,使臺灣地區贏得「茶葉王國」和「水果王國」的美譽。其中,洞頂烏龍茶被譽為「茶中聖品」,臺東釋迦令人垂涎欲滴。另外,金門的高粱酒風味獨特、清香純正,是臺灣第一名酒。
  • 你以為的寶島真的只是飽島——臺北攻略之美食篇(內含鳳梨酥攻略)
    O、大臺北平價滷味:師大夜市的滷味店裡,清如最推薦的,感覺是師大夜市最好吃的滷味~在師大夜市看到哪家滷味排隊最長就是她了。  五、有關鳳梨酥:1、微熱山丘        陸客中最有名、最有逼格的應該是微熱山丘。臺北只有一家,而且不是很好找,在一個巷子裡,可以自行谷歌。        噱頭是真材實料,可以吃到鳳梨的纖維,價錢也比較貴。進去店裡都會贈送一塊鳳梨酥試吃,還有茶可以喝。實測微熱山丘的鳳梨酥鳳梨味比較重,奶味小,給小夥伴參考。
  • 臺灣特產:寶島有鳳梨酥,大溪有豆乾,高雄有蚵仔煎,而屏東有他
    臺灣特產:寶島有鳳梨酥,大溪有豆乾,高雄有蚵仔煎,而屏東有他都知道臺灣的滷肉飯吧,臺灣滷肉飯可以說是出了名的,反正我是蠻喜歡吃的,雖然我也不知道我吃的是不是正宗的臺灣滷肉飯。臺灣的夜市也很有名,很多從臺灣來的明星,都曾經對臺灣夜市讚不絕口。
  • 微熱山丘鳳梨酥,來自寶島臺灣的貼心伴手禮
    機緣巧合下,十月認識了一個寶島臺灣的朋友,一天他告訴我說等他回臺灣的時候會寄一份伴手禮給我。而臺北曰手訊;謂手之以相問訊也。」僅僅只是伴手禮的出處就讓我感覺到一種很美好的期盼。我們國家為農業大國,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是人情味十足。外出工作返鄉回家或者是從家鄉外出工作的的時候一般都會給親友帶一些小禮物來表達情誼。
  • 臺北代表商品 鳳梨酥再蟬連
    臺北市政府針對網友、外籍觀光客票選10大城市代表性商品,最後毫無意外由近年聲名大噪的鳳梨酥奪下最高票,其次是文山包種茶、夜市、肉製品、故宮、牛肉麵、綠豆椪、101、滷味與小籠包等。     特別推薦 腳底按摩     除了上述10大代表商品外,臺北市政府商業處特別推薦深受日、韓觀光客喜愛的腳底按摩,認為吃喝玩樂後,也可以體驗臺北市24小時不打烊的腳底按摩。     10大品項中多半是食物,商業處表示,食物是最容易聯繫人與人之間的商品,而且品嘗後會讓人念念不忘到訪過的城市。
  • 臺北鳳梨酥成伴手禮
    本報訊臺北市政府4日舉辦「臺北鳳梨酥,健康新氣象」活動,宣布「鳳梨酥」為臺北市伴手禮,現場還有鳳梨酥打造的「臺北城門」及「臺北101」,象徵臺北城的古往今來。4—6日在臺北市府中庭廣場有「鳳梨酥大賽」,37家糕餅業展示上百種鳳梨酥作品。
  • 一個人吃吃喝喝遊寶島——第二天的臺北故宮、淡水小鎮與牛肉麵
    一杯不過80臺幣,若加上冰淇淋也不過100臺幣。實在太便宜。蜂大的傳統甜點也是很好的,桃酥,雞仔餅,放在傳統大玻璃罐子裡,幾十年如一日的誘惑著路人。我要了一份桃酥,果真是小時候吃到的味道,酥,香,甜,配上冰苦的冰滴,恰到好處的融合。
  • 百大伴手禮•臺北鳳梨酥
    出身自糕餅世家高老闆,自創法蘭司烘焙品牌經營十多年來,將傳統的臺灣制餅精神與西點烘焙技術結合,所製作的香酥可口鳳梨酥不僅成為超人氣的伴手禮首選,並連續兩年2009>、2010獲得臺北市政府與臺北市糕餅公會所舉辦的鳳梨酥節大賽金牌獎與金質獎的肯定。
  • 國慶遊臺北,品寶島美食,賞寶島風貌
    臺北作為臺灣省省會,自然是包容了臺灣的所有,集大成於一身,那臺北的美食肯定是能夠代表臺灣的美食。在國慶假期這段時間,應該也有不少遊客湧入臺北去欣賞我們國家的「寶島」是何種模樣,去品嘗「寶島」的美食是何種味道。小編這裡就給大家推薦一下臺北的特色美食,滿是臺灣的味道,讓大家了解一下「寶島」的美食是什麼樣的。
  • "接軌國際、中西合璧" 臺北鳳梨酥文化節開鑼
    二十一日,臺北鳳梨酥文化節開鑼,主辦單位臺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特別將一座以鳳梨酥為素材製作的棒球場贈送給「中信鯨」棒球隊隊員。 (記者 曾嘉 董會峰)臺北市政府聯手臺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共同推廣臺北伴手禮——鳳梨酥,以「接軌國際、中西合璧」為目標的「臺北鳳梨酥文化節」系列活動二十一日開鑼。
  • 《囍媽糕點講解課》:鳳梨酥,鳳梨酥每一面的餅皮厚度大小要相同
    臺灣寶島是一個旅遊景點頗多的地區,有我們熟知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還有風情慢慢的九份老街,車水馬龍的墾丁大街等等,在這裡,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風景,還可以看到溫柔且熱情的人們,如果是潮汕地區的朋友去,或許還能聽得懂一些臺灣方言。
  • 鳳梨酥的自白——我不是菠蘿酥
    鳳梨酥,據傳其最早起源於三國時代,閩南話發音——「旺來」,而臺灣地區又以鳳梨作為拜拜的貢品,因此在當地深受喜愛,而現在提起鳳梨酥,多被作為臺灣地區代表性甜食糕點,更是成為諸如我們這些外來者離開時必選的伴手禮之一第一次接觸鳳梨酥是作為交換生前往臺北時,那半年經常被當地的盆友帶去夜市
  • 兩岸直航帶來利好 臺北鳳梨酥銷量狂飆
    兩岸直航帶來利好 臺北鳳梨酥銷量狂飆 2010年12月18日 10:1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鳳梨酥成為臺北「金磚」 年產值約250億元
    鳳梨酥成為臺北「金磚」 年產值約250億元 2012年08月16日 15:2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鳳梨酥成為臺北金磚 年產值約250億元
    中國臺灣網8月16日消息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北市將小小的鳳梨酥打造為「臺北金磚」,經過七年推廣,年產值約250億元(新臺幣,下同)。臺北市長郝龍斌16日出席「臺北鳳梨酥節」記者會時表示,臺北營銷伴手禮不會獨厚臺北市,2012年邀請全臺各地共同參展。
  • 2010臺北鳳梨酥文化節 樂高火車迎花博
    圖片來源:大臺灣旅遊網 營銷臺北「花」招百出,2010年臺北市將舉辦熱鬧的國際花卉博覽會,今年的臺北鳳梨酥文化節特別結合了與花相關的元素,還請來樂高達人打造了菠蘿造型的樂高火車,載著鳳梨酥啟動迎向花博!
  • 陸生返鄉伴手禮:鳳梨酥、圓仔畫冊
    很多大陸學生清一色都說要帶鳳梨酥回去,至於品牌則各有所好,但大江南北各省市都喜歡臺灣的鳳梨酥。交換生章偉還忙著打電話,詢問大陸的同學需要什麼東西,麥芽糖夾餅名列其中。大陸有麥芽糖,但不會用來夾餅乾吃,她的大陸同學對這事很好奇,非要她帶一點回去。  除此之外,熊貓圓仔的魅力不輸鳳梨酥,不少陸生都買了圓仔畫冊要帶回大陸。
  • 臺北調查稱大陸遊客42%指定鳳梨酥(圖)
    鳳梨酥  中新網7月31日電臺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31日表示,根據中國時報旅行社、太魯閣旅行社7月做的問卷調查,有百分之三十一的大陸遊客購買過臺北產的鳳梨酥,百分之四十二陸客的親友指定要從臺北帶回鳳梨酥
  • 廖本蒼:歡迎大陸遊客來臺北吃牛肉麵帶鳳梨酥
    中新社臺北九月六日電 題:「歡迎大陸遊客來臺北吃牛肉麵帶鳳梨酥!」   ——訪臺北市糕餅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廖本蒼  中新社記者 董會峰 肖龍聯  什麼是外來遊客來臺北必買的伴手禮?答案是鳳梨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