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黃綠色極光閃耀南極中山站上空

2020-12-11 央視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這幾天地球迎來了較強的地磁活動,在南極中山站上空也出現了多次極光大爆發。正在南極中山站越冬的科考隊員用高清相機記錄下了震撼的一幕。一道道黃綠色的極光如同翻卷的流雲,籠罩著整個中山站的上空。覆蓋著冰雪的地面也被染上了一層綠光。

極光是一種在地球南北兩極附近地區高空出現的絢麗多彩的發光現象,其發生是由於太陽風,也就是太陽帶電粒子流,進入地球磁場,使得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而產生。

相關焦點

  • 南極極光爆發 畫面超級震撼
    這幾天地球迎來了較強的地磁活動,在南極中山站上空也出現了多次極光大爆發。正在南極中山站越冬的科考隊員用高清相機記錄下了震撼的一幕。一道道黃綠色的極光如同翻卷的流雲,籠罩著整個中山站的上空,覆蓋著冰雪的地面也被染上了一層綠光。戳視頻,看絕美極光看完是不是很激動?想去看極光?
  • 鏡頭記錄南極科考 在中山站看極光
    鏡頭記錄南極科考在中山站看極光 (1/2) "← →"翻頁
  • 南極中山站夜空出現美麗的極光
    南極中山站夜空出現美麗的極光 2月29日凌晨,在中國南極中山站夜空出現美麗的極光。記者 阮煜琳 攝   中新社南極中山站2月29日電(記者 阮煜琳)2月29日凌晨1點左右,在中國南極中山站夜空出現美麗的極光,肉眼清晰可辨,形態位置變化莫測。  極光是一種發生在極區的自然現象。
  • 中國南極中山站絢麗極光令人痴迷
    4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夜空出現神奇壯麗的極光,這也是南極入冬以來,爆發的最大一次極光。極光是發生在地球高磁緯地區的一種大規模放電現象。由於中國南極中山站特殊的地理位置,一天穿越兩次極光帶,而且周圍空曠無物,視線開闊,是世界上進行極光觀測的最佳場所之一。
  • 南極今年首次出現肉眼可見極光
    原標題:南極今年首次出現肉眼可見極光 當地時間2月23日23時左右,中國南極中山站的上空出現極光,這是今年首次出現肉眼可見極光。 據悉,極光出現於星球的高磁緯地區上空,是一種絢麗多彩的發光現象,而地球的極光來自地球磁層和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使高層大氣分子或原子激發(或電離)。
  • 仲冬節:連線南極中山站
    仲冬節:連線南極中山站「過了這一天,南極的極夜漸漸消失。仲冬節預示著一年中最黑暗、最難熬時期將要過去,光明就在眼前了。目前,我國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隊19名越冬隊員正在中山站堅守。極夜裡他們的生活什麼樣?開展了哪些科研工作?現在,讓我們實時連線中山站,看看戰鬥在暴雪極寒環境中的科考隊員現在怎麼樣,聽「南極人」聊聊過去和現在的故事。
  • 南極中山站的特殊考場 試卷從上海傳真而來
    中新社南極中山站12月24日電 題:南極中山站的特殊考場  中新社記者 阮煜琳  24日早晨凌晨3:20分,中國南極中山站站長韓德勝就起床了。今天是南極中山站第27次南極考察越冬隊員劉建軍參加位於上海的隸屬於國家海洋局的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公開招聘考試的日子,早晨4點,韓站長要接收上海傳真來的試卷。
  • 【關注南極科考】極光「守望者」:我與極光的80天
    【關注南極科考】極光「守望者」:我與極光的80天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將要回家的中國第32次南極越冬隊員一共19人,來自全國12個省市地區,15個單位。他們在南極的科研項目各有不同。
  • 與企鵝接觸、在長城站看極光……明天起,南極歡迎你
    近日,自然資源部網站發布《赴南極長城站開展旅遊活動申請指南(試行)》,開放赴南極長城站旅遊申請。擬赴長城站開展旅遊的企業,可在每年9月15日至9月30日期間的工作日,向自然資源部遞交申請。在中國的南極科考站裡,感受南極美景,將很快實現!
  • 應用於南極中山站的光伏支架的研究
    南極的資源豐富,對其進行科學考察與研究、環境保護及資源利用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目前,中山站、長城站等南極科考站仍利用柴油發電來解決科考站的供電、供熱問題,而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南極的生態環境。比利時、挪威、巴西等國均開展了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為科考站提供綠色能源的相關研究,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1]。
  • 一組罕見的天文照片;南極上空的火星和血月、彩色極光等
    (南極上空的火星和「血月」;「血月」是指月全食,當地球移動到太陽和月球之間的時候,地球表面的大氣層把太陽光散射,將紅光被折射至月球表面,因此呈現出紅橙色,俗稱「紅月」或「血月」。)(南極極光,似「觸龍」下凡 。)二,地球上最好的觀星區域拍攝的宇宙照片。(2016年亞歐大陸光汙染地圖,最好的觀星地點是沒有人類燈光的區域。)
  • 中山站:打造南極溫室「生態園」
    中山站:打造南極溫室「生態園」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2-07 14:41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南極中山站2月7日電(記者 白陽)綠油油的生菜、鮮嫩的黃瓜、珠圓玉潤的小番茄……曾幾何時,吃到新鮮蔬菜是南極科考隊員最為「奢侈」的夢想之一,而今得益於先進的溫室栽培技術,這一夢想正在中國南極科考站逐漸成為現實。
  • 中國第36次與37次南極中山站越冬人員順利交接
    央視新聞12月31日援引雪龍探極公眾號消息,2020年12月29日,經過10天緊張的交接準備,中國第36次南極中山站越冬隊和第37次越冬隊舉行交接儀式,標誌著中國第36次南極中山站越冬隊勝利完成歷史使命,中國第37次南極中山站越冬隊開啟光榮歷程。
  • 絢爛極光!新研究首次揭開弧狀「歐若拉」的神秘面紗
    這項研究利用衛星和我國南極中山站地基觀測,結合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三維磁流體力學模擬,首次揭開了發生在地球南北極的「跨極蓋多重極光弧」的神秘面紗,提出了新的形成機制,將提升人們對極光弧形成的認知。我國南極中山站拍攝的多重極光弧照片(邢讚揚攝)「跨極蓋極光弧」是發生在地球南北極高緯地區(極蓋區)的一類弧狀極光現象,該極光弧經常橫跨整個極區連接日側和夜側極光帶,尺度達數千公裡。
  • 極光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只出現在南極和北極?
    這就是極光。在中國,只有在漠河能看到極光,因為漠河是我國最靠近北極的城市。而極光只出現在地球的南極和北極區域,如果你沒有見過極光我強烈建議你在網上找一個極光的視頻看看,很震撼。極光太震撼,太神奇,很早以前,那些生活在北極的人就用一種非常有想像力的方法來解釋極光。
  • 上海聯通助力南極中山站建設
    本報訊 2019年10月22日,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號」極地考察船從上海出發,中國聯通上海市分公司的兩位優秀工程師陳祖倫、陳冠軍隨船前往南極中山站執行項目建設任務。
  • 張國立和中國首次東南極考察隊隊員們與南極中山站現場連線
    1988/1989年度,116名全體隊員經過奮爭,使中國在南極大陸擁有了第一座考察站——中山站。貢獻巨大,考察隊與「極地」號船,分別被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各榮記一等功。在場隊友,其中一人獲得一等功,四人各獲二等功,三人各獲三等功,每位都有可圈可點的優秀表現。
  • 南極中山站隊員自製月餅過中秋丨猜是啥餡的……
    身在南極中山站的科考隊員們,也自製了月餅。「雖然相距遙遠,我們也可以吃月餅,和家鄉人欣賞同一個月亮。」中山站唯一一名哈爾濱老鄉葉成明,特意從南極傳回中秋祝福,祝家鄉人月圓人更圓。「幾天前就開始準備了,油酥皮和月餅餡料都是廚師現教的。
  • 南極vlog|帶你參觀中國南極中山站
    > 南極
  • 展會現場 視頻連線南極中山站
    觀眾在現場視頻連線,與南極中山站科考人員對話。    9月22日,作為2020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板塊之一的2020東亞海洋博覽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青島世界博覽城開幕。在中國自然資源報社展區內,擺放著巨大的雪龍號科考船模型、蛟龍號潛艇模型和南極中山站科考站模型。來自中國自然資源報社的工作人員王璐琪為大家介紹展區的相關內容,「展區主要以海洋中國、海洋科技為主題,共分為五大塊。分別是南極中山站、雪龍號科考船、北極黃河站、蛟龍號和南極連線五大部分。其中的雪龍號科考船展項中結合了VR科技,能夠更生動地為遊客展現船員的工作和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