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展示的,我所說的……一定要憑你自己的經歷來判斷。」
——約翰·伯格
寫在前邊:
黑龍江小三線「林海兵工八兄弟」從1964年至今已經走過了漫長的半個世紀,能記得那些深藏林海雪原深處的三線兵工廠的,大約只有曾經的三線建設者和三線子弟了。
為了那段歷史不被遺忘,也為了讓三線後人能記住先輩們曾經的路,為了我們的後人能找到曾經小三線,我們曾經的家園。
今天我們一起來到黑龍江省的通河、五常、尚志、阿城,去盤點下我們黑龍江的小三線,去看一下具體的位置和地理環境,因為沒有見過相關的專業定義,不妨把這種行為稱之為「小三線兵工地理」吧。
黑龍江小三線兵工地理的特殊性
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克勞塞維茨曾講過:「你想和平嗎?那麼你準備戰爭吧!」
黑龍江的小三線地理有著其特殊性,因為黑龍江省地處當年「反修前沿陣地」,加上屬於中國的「北極」,這個特殊的位置上也造就了他的小三線兵工地理的特點。
第一、離北方邊境不能太遠也不宜太近
黑龍江小三線建設既然主要是為了防備北方那個大國的,那麼選擇離邊境太近,則毫無作戰地域縱深可言;
如果選擇離邊境太遠,一旦戰事發生,後勤補給線太長,也失去了小三線廠的戰備意義。
因此選擇在黑龍江省的南部山區張廣才嶺一帶的深山密林中是相對合理的。
第二、屯兵深山密林中是必須的選擇
黑龍江省小三線廠之所以選擇在張廣才嶺深山密林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源於特殊的戰略需求。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我們與北方大國從原來的兄弟國家變成了拔刀相對。由於黑龍江當年有著眾多的156項蘇聯援建項目,對北方大國來說可以說是毫無秘密可言的。
另外對方機械化部隊成為我們巨大威脅,選擇在深山密林中更適合遊擊戰的需要,當年北方大國的坦克很難進入山區作戰。
當然在張廣才嶺一帶選址也充分符合上級關於「靠山、分散、隱蔽」的三線建設選址原則。
黑龍江小三線的整體布局:大分散,小集中
三線廠的建設還有「大分散,小集中」的要求,下面我們從黑龍江省小三線兵工地理角度上,來看是如何體現這條原則的。
雖然在黑龍江省的小三線歷史上記錄上,廣泛的使用位於「黑龍江省南部張廣才嶺一代」來描述當年的小三線「林海八兄弟」兵工廠。其實他們真正的距離還是有一些的。
我們三線備忘根據相關記載,從最北端的通河縣前進機械廠(9221廠)到最南端的五常縣朝陽化工廠(5505廠)廠,直線距離足足有230公裡,這也是大分散的一種體現吧。
而從整體上看位於通河的兩個廠子:雙陽廠和前進廠與位於尚志與五常的五個廠又分別形成小集中的狀態。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阿城區平山工農合成廠(9225廠),在兩個相對集中的區域的中間位置。
我們三線備忘的編者有幸得到一位1969年參加工作的9225廠老兵工的指點,他告訴我們:當年的9225工農合成廠是生產硝酸銨炸藥的廠子,設計規模和使用原料量都比較大,所以在靠近濱綏鐵路的阿城平山鄉松峰山下,大火車線附近建的廠子。
兵工地理:林海深處的兵工屯遺址
黑龍江小三線的兵工廠的選址,從兵工地理的角度上看,幾乎都有著「靠山、近水、扎大營」的特點,每一個廠都有「山水的故事」。
直至今日雖然黑龍江小三線「兵工八兄弟」都離開了大山,但留在大山裡的兵工遺址,依然向世人傾訴著他們曾經的歷史。下面我們逐一尋找,曾經的黑龍江小三線兵工遺址。
1、通河縣雙陽林業機械廠(967廠)
雙陽林業機械廠是黑龍江小三線兵工廠中最大的一個,三線規劃之初主要產品為五六式7.62mm半自動步槍。
位於現通河縣北65公裡鳳山鎮境內,距離鳳山鎮政府直線距離15公裡,地圖上至今顯示雙陽生活區。
雙陽機械廠廠區位置在關門砬子山下,周邊群山環繞,向東只有一條路通往山外,當年主要交通工具為森林小火車。
現遺址也是八個小三線廠中留存最多的一個,也是目前東北各個小三線廠中子弟們懷舊文章最多的工廠。
2、通河縣前進機械廠(9221廠)
通河前進機械廠與雙陽林業機械廠距離並不是很遠,是生產7.62mm子彈的廠家,同樣位於通河縣鳳山鎮境內,位於鳳山鎮西北小西河沿岸。
原址1985年搬遷後已經完全廢棄,有三線子弟與我們編者談到通河前進廠時感嘆到:最終一切將回歸自然,原廠址已經被森林覆蓋。
3、阿城區平山工農合成廠(9225廠)
黑龍江省國營工農合成廠(代號9225)地址黑龍江省阿城縣平山鎮太平山(嶺),距離濱綏鐵路四公裡,是八個小三線企業距離鐵路最近的,通信地址阿城55號信箱。
1984年轉產生產高檔奶糖,工廠名稱變更為黑龍江省國營松峰糖果廠,1986年工廠搬遷到阿城,名稱變更為黑龍江省國營松峰食品廠,生產糖果、菠蘿豆、糖漿等。
4、尚志縣興龍林業修配廠(9246廠)
尚志縣興龍林業修配廠(9246廠),原址位於尚志市南部山區,珍珠山鄉境內三合村東南約5公裡雞冠砬子山下,同時此處建有679醫院。
9246廠主要生產輕機槍,文革期間改為:國營紅衛機械廠,文革後改為:國營興龍機械廠。
現廠址基本廢棄,原廠區學校、水塔及部分車間、宿舍尚被村民利用。
5、尚志長林木工工具廠(9229廠)
尚志縣長林木工工具廠(9229廠)位於興龍林業修配廠(9246廠)的東北方向約10公裡,草帽頂子山下。
長林主要為其他各個小三線兵工廠生產配套專用工具為主。八十年代中期,長林廠(9229)分成兩部分搬到哈爾濱(一部分和哈爾濱石油機械廠合併一部分和哈爾濱印刷機械廠合併)。
6、尚志縣向陽林業機械廠(327廠)
尚志縣向陽林業機械廠(327廠)距離興龍林業修配廠(9246廠)的南面約10公裡。
向陽廠(327)搬遷到牡丹江市(一部分和牡丹江空調機廠合併),稱之為北方工具廠。原址交葦河林業局重建,現為衝河林場。
7、五常縣東風機械廠(9203廠)
五常縣東風機械廠(9203廠)最初原址位於:五常市東部張廣才嶺西麓的七峰山下,距離五常縣城東南約107公裡所謂響水河邊。
規劃生產八二毫米迫擊炮彈的黑龍江地方小三線軍工廠。1970年6月根據黑龍江省國防工業辦公室的決定,通河縣567廠與9203廠合併,建設八二迫擊炮彈、六七式木柄手榴彈、槍榴彈三彈合一的小三線軍工廠。
八十年代初期軍轉民後更名為隆華機電廠。1994年,東風廠破產改制,原廠址現被五常市山河屯林業局接管,大部分工廠遺址得以保留。
8、五常縣朝陽化工廠(5505廠)
五常縣朝陽化工廠(5505廠)地理位置位於五常市沙河子鎮西南方向大約5公裡,與五常縣東風機械廠(9203廠)同屬於沙河子鎮,分列沙河子鎮駐地東西兩側,相距約30公裡。
值得一提的是,為什麼叫朝陽廠的原因是,5505廠一開始選址是在遼寧省朝陽地區。後搬到五常地區的,所以叫朝陽化工廠。
朝陽廠的歷程頗為曲折,是黑龍江省八個小三廠中建設較晚,並且最後也未形成生產能力的企業。現原址處有地名為「留守處」,是解散後遺留。
寫在後面:
這篇文章裡羅列的黑龍江省的八個小三線兵工廠,單獨拿出來每一個都應該能寫成一本厚厚的書,雖然在很多人眼中他們都是失敗的工廠,甚至在歷史的發展中就是一顆微不足道的塵埃。
三線建設的拓荒者現在已經步入古稀,時光飛逝間,三線廠的記憶已經沉澱在歷史的洪流底層,甚至因為太過於曲折的原因,他們被刻意忽略。
其實三線建設中的百餘個小三線兵工廠的歷史,確實並不偉岸,但那畢竟是我們父輩走過的歷史。正像我們在文章前邊所提到的那句話 「我所展示的,我所說的……一定要憑你自己的經歷來判斷。」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黑龍江林海雪原深處的兵工戰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