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廈門鼓浪嶼的名宿。龍敏攝
    中新網廈門8月28日電 (記者 龍敏)「雖然今年八月的營業額只有往年的一半,但入住率只比去年下滑了10%。」在廈門市區和鼓浪嶼有三家民宿的業者呂瑄特並不氣餒,「有遊客能來住,是穩住生意的第一步。」
    呂瑄特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讓廈門民宿有了一次洗牌的機會。以往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房源,一下子出現了很多。
    記者登錄飛豬用「廈門民宿」進行搜索,結果多達100餘頁,價格分布極為廣泛,從一百多到幾千元都有。
    民宿是廈門的一張旅遊名片,較多集中在鼓浪嶼及環島路上的曾厝垵、黃厝、鍾宅等區域。
    呂瑄特在鼓浪嶼土生土長,見證了民宿在過去十多年裡在廈門遍地開花。2014年大學畢業後,他嘗試自己在鼓浪嶼做了幾間「公寓民宿」,「收入還是蠻可觀的」。
    到2017年,呂瑄特已經有了一些資本和經驗,他決定在鼓浪嶼找一棟真正的別墅,開一間上規模的民宿。最終好不容易才「搶」到了一棟位於島嶼西側內厝澳路半山腰的四層小洋樓,取名「半山也海景度假屋」,還養了一大堆貓。不久後,他又在鼓浪嶼和廈門其他地段開出兩家民宿,都是自己獨資。
    比呂瑄特大4歲的廈門人陳鴻浩,也是在2014年進入民宿行業。根據鼓浪嶼管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有1600萬人次登島,創下高峰。
    陳鴻浩先是與人合開了幾間民宿。之後,成了本地連鎖民宿品牌「飛宿」的經理人。2017年,註冊資本5000萬元的「飛宿」,改造了位於鼓浪嶼黃金地段的前民國駐美大使宅邸,把這座歷史小洋樓改成汝南別墅,庭院雅致。
    目前,「飛宿」在鼓浪嶼一共有十幾家民宿。陳鴻浩說,「疫情之前,別說節假日和暑期旺季了,就是平時,也基本都是客滿的」。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民宿經營者們的田園牧歌。今年6月,鼓浪嶼上島遊客總量為21萬人次,比上年同期減少72%。
    陳鴻浩說,直到4月底,還時常能碰到「0入住」的情況。不少民宿從年初開始「歇業」,卻從此再未開業。
    冷清和壓力,卻給擁擠的廈門空出了一些新機遇。呂瑄特告訴記者,正在尋找合適的物業,計劃在未來的一兩年裡,至少開出兩棟有特色的新民宿。陳鴻浩和他背後的「飛宿」,同樣也看到了疫情帶來的機會,「所幸我們還有不少結餘資金,未來會嘗試擴張的機會」。
    陳鴻浩說,線上旅遊平臺對廈門民宿的重要性幾乎是決定性的。「線上來的客源,佔到我們9成多,剩下的一成,來自於老客回購和客人間的互相推薦。」呂瑄特說,他的三家民宿「位置都很偏」,所以基本全部靠線上旅遊平臺來獲客。「以飛豬為例,佔了我們大約6成,只要平臺有活動,我們一般都會跟進」。
    多位旅遊專家指出,這樣的大型平臺正在從傳統的流量入口,轉變為深度整合資源的策劃者。
    目前,廈門官方也推動促消費,支持民宿業全面復甦。自8月9日起,廈門市在飛豬發放3000萬元文旅消費券,每套金額400元,可用於在飛豬和淘寶預訂廈門的旅遊產品時直接抵扣。
    呂瑄特這樣的廈門本地年輕人,對腳下的海島和身邊的民宿,依舊滿懷熱情充滿信心。呂瑄特認為,這裡有美麗的風景和人文,民宿終將回歸到昔日的熱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