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餃子、獅子頭、點心、水果……這樣的餐食不是在哪個餐廳點菜,而是在萬米高空的飛機上享用。臨近春節,航空出行量猛增,近一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日均旅客量持續在8萬人次以上,日均進出港航班達600多架次。2月11日,記者走進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漢莎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各種飛機餐如何出爐,一探究竟。
探訪飛機餐出爐全流程
萬米高空的美食究竟怎樣「煉成」
南報網訊 (通訊員 呂妍 記者 葛妍)包子、餃子、獅子頭、點心、水果……這樣的餐食不是在哪個餐廳點菜,而是在萬米高空的飛機上享用。臨近春節,航空出行量猛增,近一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日均旅客量持續在8萬人次以上,日均進出港航班達600多架次。2月11日,記者走進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漢莎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各種飛機餐如何出爐,一探究竟。
「不好意思,稍等!」正當記者準備進入操作間,漢莎食品工作人員趕忙走上前,把記者散落在帽子外的幾根頭髮挽了進去。防護服、口罩、手套,帽子,進入操作間之前,各式裝備把全身圍得嚴嚴實實,防止毛髮、灰塵對食品造成汙染。推開一扇門,記者以為第一眼看到的是各種食材,沒想到迅速被「關」進一個密閉空間。原來進入後廚前,還要進行全身消毒,置身其中,仿佛要進的不是廚房而是無菌實驗室。
經過層層「關卡」進入航空食品加工車間,一片忙碌,有的師傅正在顛勺炒菜,有的在洗切食材,飛機上提供的各式中西式菜餚都在這裡出爐。漢莎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詹世民告訴記者:「和一般的廚房不同,我們這裡兩邊都是冷庫,材料都從冷庫裡拿出來,加工後又放進冷庫,保證它的口感性,到飛機上吃的時候再加熱。保證不加添加劑,所以要冷鏈生產。」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航空食品在原料的選擇上近乎「苛刻」,蛋糕、甜品全部採用是天然黃油、香料,沒有人工合成的添加劑,不少航空食品採用進口高檔原料。由於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顛簸狀況,這個時候乘客如果在吃一些有硬物的食品容易噎到、嗆到,所以航空食品要做到「吃魚不能有刺,吃肉不能有骨頭,吃海鮮不能有殼」,還得避開小顆粒、易碎的定型包裝食品。除此之外,味道也是重要考慮因素,比如羊肉加熱後會散發出味道,就被排除在航空餐之外。
「您在做什麼?」記者看到一位廚師手持平底鍋,小幅度來回搖晃。「西式的奄列蛋」。師傅回答。「是給哪個航班做的?」記者問。「港龍863,因為這個是西式早餐,要求雞蛋是半凝固的,不像我們中式的那種蛋炒出來很老。」
這邊西式大廚正在給飛往香港的航班製作早餐,不遠處中式餐食工作檯熱火朝天。熱廚班組長倪文建抄起一口大鐵鍋,行雲流水般,幾分鐘,一份酸辣肉片就盛了出來。倪文建說:「春運開始後,每天的量都在增加,這兩天進入高峰,每天有19000多份接近2萬份,我主要負責維揚菜、廣東菜、川菜。」「你覺得跟在飯店裡當大廚什麼不一樣?」記者問。「食材準備的要及時,有2次加工。我們是冷鏈,炒好了要速冷,酒店是現做現上。航空餐的原材料把控得更嚴格。」倪大廚手裡一刻沒停,見縫插針回答記者的問題。
餐食製作好後,要立刻送進冷櫃進行速凍,半小時後取出,進入配餐車間。在配餐車間,工作人員正在為深圳航空準備中西結合的早餐。倪文建告訴記者,一般每個航空公司餐譜會使用一個月,然後進行更換。「正在準備的是飛往廣州的航班,餐食偏中西結合,一半是中式炒麵,一半是西式炒蛋。有機花菜、蘿蔔條,都是健康食品,中式麵條上面是金針菇、牛肉絲做成的澆頭。」
除了主食,頭等艙的餐食還配有甜品。蛋糕、慕斯、馬芬……都可以在飛機上吃到。所有配餐全部搭配好後,就進入了運輸環節。每次配餐,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倪文建說:「飛機上吃飯可不像去飯店,這個菜沒了,跟客人溝通一下就能換,必須提前跟航空公司溝通。比如甜品,今天做好了,到明天下午上餐,上不完就報廢,有時間限制的。即使是熱食,整個時間流程必須控制在36個小時之內。所以我們做的時候它這個量控制好,不能做的很多。」
據了解,具有「德國血統」的漢莎食品目前為28家國內航空公司、12家境外航空公司,以及公務機、專機,提供20多個品種的航空餐食,並為深航、吉祥航空以及首都航空提供南京基地20多架飛機的機供品保障服務,年配餐量超過600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