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大唐貢茶古道,漫步茶山竹林--花遊戶外

2020-09-05 戶外領隊阿傑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

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鬥新。

自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

這是詩人白居易對貢茶古道的點評,反映了常州、湖州兩地官員同會貢焙,共同督造貢茶的史實。



貢茶古道,唐代運送紫筍貢茶的古驛道,起於水口金山村,止於夾浦北川村。以唐代茶聖陸羽命名的紫筍茶遠勝於陽羨茶而成為當時貢茶,自顏真卿任湖州刺史開始,湖常二州必須向大唐宮廷提供兩地貢茶,而且是湖常兩州刺史的首要任務,每年春季都要在山中親自監製,還必須保證在清明前抵達長安,所以修築用快馬傳遞的古驛道。


金山村盡頭便是貢茶古道的起點

抓住秋天的尾巴,一起來一場有你,有我,也有它的旅行吧

行程安排


7:00-7:30【花遊戶外】隊旗籤到,上車後互相認識,一起玩遊戲,歡聲笑語前往徒步起點


10:00 到達貢茶古道徒步起點。簡單拉伸後,整理好背包,開始徒步穿越古道,一路上沿途溪水潺潺,翠竹青青,更有那斑駁的石板小路述說著數代從此運送紫筍貢茶的故事。


12:00 抵達霸王潭景區,就是項羽年輕時練劍的霸王潭。山水樹木環繞四周 環境深幽而寧靜。景區內還有顧渚貢茶院遺址及南宋摩崖石刻.在此遊覽觀光。



13:00 酒足飯飽之後,繼續前行,經過貢茶古道牌坊、山頂祈福寺!



16:00 左右環線下山到達終點,徒步結束。


18:30 歡喜歸家,期待下次相聚


行程僅供參考,領隊可根據天氣情況、人員體能等情況調整行程

​行程須知

累不?

線路長度約14KM,最高海拔443M,累計爬升約550M,徒步時間約5小時。以古道石板路、野道、土路為主,部分下山路段坡度較大,需注意防滑。身心健康的人一般都能輕鬆走完,適合新人入門及老驢拉練。

吃什麼?

午餐需自帶路餐。

建議:麵包,巧克力,牛肉乾,葡萄乾,果仁,水果等高營養、高能量的食品。

水:礦泉水(2瓶),運動飲料(紅牛,脈動等)適量

註:沿途有1處補給點

穿什麼?帶什麼?

鞋子:高幫徒步鞋/越野跑鞋/登山鞋是最合適的,運動鞋/旅遊鞋也可湊合(鞋底齒紋大,防滑性好,底子不要太薄)

衣服:排汗透氣速幹的長袖,寬鬆、速幹的褲子

戶外襪:厚的,排汗透氣速幹的,高於腳踝(短襪子及絲襪不要穿)

背包:20升左右,用來徒步過程中背負水,路餐,裝備等;

登山杖:建議2根,可以協助平衡,節省體力,同時保護膝蓋;

護膝: 主要用於下山保護膝蓋,建議外綁固定的;

其他可選:遮陽鏡,帽子,手套、防曬霜,相機、充電寶、驅蚊水、個人藥品等

領隊說

穿高跟鞋參加的不如就在山下遊玩;

戶外活動請大家注意環保,垃圾隨身帶下山。

相關焦點

  • 「輕奢戶外」貢茶古道~茶香隱匿竹深處 -六八古道~十裡銀杏入夢來,入住五星度假村(11.7/11.14)歡迎團隊訂製
    由於發現的古道正好穿過「懸腳嶺」遺址,被認定這條古道應即為唐代以來溝通蘇、浙兩大著名貢茶產區的重要遺存「茶山路」,可稱之為「陽羨———顧渚貢茶古道。」這是一條承載茶文化的古道,置身山林體驗歷史韻味,這是一次原汁原味的戶外休閒旅行。
  • 滬外遊集:帶上寶貝去徒步,長興貢茶古道遊一遊
    本次介紹「長興貢茶古道」,遊玩時機:每年春季踏青最宜【簡介】貢茶古道分處於浙江長興和江蘇宜興境內,在兩省邊界處的懸腳嶺相匯。由於發現的古道正好穿過「懸腳嶺」遺址,被認定這條古道應即為唐代以來溝通蘇、浙兩大著名貢茶產區的重要遺存「茶山路」,可稱之為「陽羨—顧渚貢茶古道。」
  • 國際茶日,了解一下顧渚山的唐代貢茶
    竹林掩映下的大唐貢茶院始於唐代的「大唐貢茶院」「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唐代湖州刺史張文規的這首《湖州貢焙新茶》描述了紫筍茶的進貢場景。2008年,長興縣政府在遺址上重建了新的貢茶院,位於顧渚山虎頭巖,一組木結構仿唐的建築,整個建築順山勢而建,掩藏在竹林之中,看起來非常宏偉大氣。重建的大唐貢茶院,現在已經沒有制茶的功能,主要是一處可以觀光與喝茶的景點(門票包含茶券)。周圍群山錯落,翠竹層疊,登上紀念茶聖的陸羽閣,可以俯瞰整個顧渚村。
  • 普洱貢茶大鴻興
    位於西雙版納易武茶區的六山之魂茶葉專業合作社肩負著在打造生態普洱茶文化的使命,在2018年開啟普洱貢茶新徵程!易武是茶馬古道的源頭。千百年來,居住在西雙版納山區的少數民族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一份堅持在這裡世代種植茶樹,經營茶葉,他們相信茶葉有靈氣的,把茶葉當作祭品祭祀祖先,可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糧食豐產。
  • 茶馬古道——探秘雲南古六大茶山
    為了給明年的【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熱身,也為了讓全國普洱茶友了解滇藏茶馬古道的源頭,同時也能深入了解普洱茶的核心產地及其自然生態環境,以及普洱茶厚重的歷史文化,擴大【2021年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活動的傳播及影響,我們發起並組織【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探秘雲南古六大茶山之旅活動。
  • 「古六大茶山」的茶馬古道(轉)
    古道起端    由上述茶馬石板古道的分布情況可見證,「古六大茶山」茶馬石板古道起點,西南端是攸樂茨通,正南端是象明曼林或曼嶗,東南最遠端是易比。因而,許多「古六大茶山」、「茶馬石板古道路線圖」都是錯誤的。將「古六大茶山」的茶馬石板古道起點定於易武「龔家大園」山包頂並在那裡立《茶馬古道起點碑》也是欠妥的。
  • 茶山行日記7:古六大茶山倚邦——塵煙之下的貢茶餘韻
    說起倚邦,我們總是覺得惋惜,它曾繁華無雙的貢茶榮耀,連同塵埃一起落在老街上。每一次來到倚邦,一定會先去老街走一走,看看即將消失的茶馬古道和青石板,努力記住歷史留下的蛛絲馬跡,以後也許會站在這座山頂對別人說:你看,這裡曾是普洱茶的集散中心。塵煙四起的歷史到了現在,倚邦留給我們最珍貴的依然是茶樹,在古六大茶山中,倚邦是價格最高也是名氣最大的。
  • 一個鮮為人知的北宋皇家御用的茶山古道
    北苑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宮廷御茶園,北宋皇家的御用貢茶基地就是今天建甌市東峰鎮的鳳凰山。相傳五代十國時,茶神張廷輝將鳳凰山方圓三十裡的茶山悉數獻給閩王,閩王品之極佳。後將鳳凰山被列為皇家御茶園,因該園地處閩都之北,故稱「北苑」。
  • 自古貢茶出倚邦:古六大茶山之首倚邦山的輝煌故事
    作為茶馬古道的源頭,普洱茶的發源地,六大古茶山之一的「倚邦山」一定佔了非常重要的分量。從普洱往南行,沿茶馬古道,經過思茅、倚象、勐旺過補遠江(小黑江)才可進入倚邦山。倚邦茶山面積約360平方公裡,南連蠻磚茶山,西接革登茶山,東臨易武茶山,習崆、架布、曼拱等子茶山都在其範圍內。二:歷史淵源倚邦山在明代初期就已經有成片的茶園了,很多的是少數民族都在這裡以種茶為生。
  • 周末公益徒步——十裡琅璫——雲棲竹徑——領略茶海竹林美景
    現古道仍保持著原有路徑走向和傳統的地面鋪裝雲棲竹徑雲棲,新西湖十景之雲棲竹徑,位於五雲山西面山麓,據說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吳越王在此建寺時,有五彩雲霞飛集於此,遂命名「雲棲」。事實上,這裡山高塢深,竹茂林密,清晨黃昏,塢中常常凝雲四起,彩雲相逐,因此一直被譽為「湖山第一奧區」。
  • 倚邦 | 兩朝貢茶,六山香魁
    倚邦茶山下面有很多寨子,古樹茶都極為優秀,其中倚邦(正寨)、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都是著名的茶葉產區。圖 | 茶馬古道運送茶葉的「馬幫」然而,物有興衰、盛極必反。直至上世紀80年代末,倚邦古茶山恢復制茶產業,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極佳的茶葉品質,以及昔日的貢茶之名,倚邦才逐漸從沉寂中甦醒過來。兩朝貢茶,乾隆代言作為明清兩朝貢茶,倚邦歷史悠久,在雲南茶山史上佔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 徽杭古道-華東十大古道之首,戶外入門級線路,帶你重返徽商之路
    華東十大古道之首,戶外徒步入門級線路重返徽商之路,徒步穿越徽杭古道戶外網紅線路打卡重地行程介紹第一天:杭州---江南第一關---藍天凹---農家客棧07:00-07:30 打鐵關地鐵A口見花遊戶外隊旗籤到
  • 「棲霞山」徒步—漫步古道楓林,賞火之聖景
    觀賞紅葉品種之多:紅楓、楓香、三角楓、黃連木、櫸樹等秋風迎來,楓葉滿地,真是取景聖地湖畔坐落一旁,水景一體千佛巖:佛像坐落有致,造型精美行程安排7:20-7:30打鐵關地鐵站A口見【花遊戶外11:00左右抵達棲霞山,開始漫步楓林,欣賞似火秋色。12:00左右適地午餐,然後楓林湖畔、千佛巖取景拍照。16:00左右乘車返杭。19:30左右抵達杭州,依依揮手告別,下次再約。
  • 《深坑.茶山古道》
    現在各地種茶的面積已大幅減少,茶山變得寂寞,但深坑的郊外的山坡地,仍可看見茶園的蹤影。茶山古道是深坑炮子侖地區與木柵草湳之間往來的古道。古道沿途還有幾戶農家,山中有水田、菜圃、茶園等,房屋則古老的土埆厝及石頭厝,充滿著傳統農家的氣氛。深坑鄉農會所規劃這條茶山古道,沿途可經過農家,欣賞農村田園景色。
  • 揭開皇家貢茶園的神秘面紗……
    板山,是一座富有靈性的茶山。1729年,清政府在雲南普洱茶集團現址上建立了皇家貢茶廠,與此同時,板山茶園成為清皇家貢茶園!歷經近300年的歷史錘鍊,板山茶園成長為古六大茶山之源,成長為清代普洱府最大的貢茶主產區,更茁壯成長為雲南普洱茶集團六大自營茶園基地之首,成長為第五批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
  • 古六大茶山之倚邦茶山
    倚邦茶區內有大葉種茶和小葉種茶,倚邦的小葉種茶有說法是明末清初由四川人帶來的小葉種不像大葉種那樣苦澀濃烈,在六大茶山區種植後既保留了小葉種傳統的香甜柔和,又增加雲南茶區的山野氣韻,倚邦小葉利茶一到清宮內,自然被皇室所看中,定為貢茶,大小叫種混生的曼松茶成了六大茶山中地位最尊,價格最高配茶
  • 一天一點普洱 | 穿行千年茶馬古道,盡覽五朝普洱風雲
    景區依託現有自然資源,沿承普洱歷史文化,進行全方位、情景化的挖掘和復原,從建築景觀、民俗展現、情景演繹等多個方面對茶馬古道進行整體的復原和活化。也是很多遊人的必選項纜車穿過茶山經過第一段索道定波湖已在眼前除了湖岸漫步
  • 2019勐臘(國際)貢茶文化節,遊玩全攻略,速速收藏!▏FM887現場
    其中,勐臘縣的易武鎮,是茶馬古道的發源地,有著「中國貢茶第一鎮」的美譽。  清末至民國時期,是易武鎮茶業的鼎盛時期。  為期三天的2019勐臘(國際)貢茶文化節以勐臘為主會場,易武鎮、象明鄉為分會場,通過祭茶、鬥茶、品茶、尋茶、論茶這五大板塊,帶你全方面深入了解勐臘古茶山,尋茶源,品貢茶。  三個會場都有哪些亮點活動?
  • 我也愛普洱——西雙版納的古茶山之旅
    我們以那一份興奮與那一份源自於茶的感動向茶友們報告。一起邀來普洱茶的超級粉絲們開泡那一款款從普洱茶的原產地帶回的神奇茶品,多少年來一直追尋與期待的山頭純料古樹茶!西雙版納的古茶山之旅,是應西雙版納州發展生物產業辦公室李慶友主任邀請而進行的特別採訪。
  • 易武普洱茶的成名簡史,昔日的貢茶如今依然輝煌
    又以清朝貢茶中最昂貴的頂級茶葉「價等黃金」而名揚天下。 清朝早期,清政府雲貴總督鄂爾泰在雲南設立普洱府下設茶葉局。通過考察比較,認為易武百裡正山的海拔、溫度、溼度、土塘等地質環境是最適合種植茶葉的。於是把易武原有的數百年古喬木茶樹保護起來,列為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