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國軍事力量的發展,各種武器裝備層出不窮,其中海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航母,而空軍中除了五代機之外,戰略轟炸機的實力也不容小覷。自進入本世紀以來,全球當中只有5個國家擁有戰略轟炸機,即中美俄印伊,可以說戰略轟炸機在某種意義上是空軍實力的象徵之一。
而奠定戰略轟炸機的地位最早可以追溯到前蘇聯,在上個世紀,蘇聯研發出了一款起飛重量高達138噸的戰略轟炸機,即米亞4轟炸機,堪稱世界戰略轟炸機的「祖先」,與當時其他國家幾十噸的轟炸機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這款戰略轟炸機是由前蘇聯設計局研發而成,空重在80噸左右,最大航程遠超8000公裡,在如此體型巨大的情況下,其發動機配備有4臺AM-3A渦扇發動機,最大推力高達343千牛。
然而米亞4誕生之後,曾被拿來駝105噸的暴風雪號太空梭,不過並沒有成功,後期更是遭到「拋棄」,被用來做一些空中加油、運輸的活,而且還曾扛過長度為40米的巨型罐子滿天飛,據悉,罐子當中裝的是天然氣,實在有點大材小用。
前蘇聯前後共生產了一百多架米亞4轟炸機,數量遠不如另一款轟炸機圖16,而且因為米亞4的發動機是用的渦扇發動機耗油量高的緣故,再加上服役期間並沒有什麼出彩的戰績,所以在後期被改成空中加油機,最終在1993年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