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反課綱學生再拋神言論:馬關條約「合法」
不僅獻出了一場充滿錯別字的抗議活動,還拋出了不少逆天「神言論」,比如「部分慰安婦是出於自願,不應在課本中加入『被迫』二字」;「如果被日本政府知道(寫日本殖民臺灣),他們會不會憤怒?會不會覺得不公平?」 1月3日,微博網友@斯圖卡98 發布微博稱,一臺灣高中生在電視節目中稱「馬關條約是合法的」,後又改口稱「不能說合法,它是一個契約,(日本)是在法理上取得土地(臺灣)。」
-
臺灣反課綱學生再拋神言論:二戰後光復臺灣在法理上不合理
2015年夏天,臺灣高中生在街頭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課綱鬧劇。不僅獻出了一場充滿錯別字的抗議活動,還拋出了不少逆天「神言論」,比如「部分慰安婦是出於自願,不應在課本中加入『被迫』二字」;「如果被日本政府知道(寫日本殖民臺灣),他們會不會憤怒?會不會覺得不公平?」
-
臺灣「反課綱」學生:教科書寫日本殖民臺灣 日本人會不會憤怒?
臺灣高中生「反課綱」風波愈演愈烈。據臺媒報導,一位臺灣「反課綱」學生在接受採訪時反問:「如果說這件事(臺灣課綱微調)傳到國外去,被日本政府知道(寫日本殖民臺灣),他們會不會憤怒?會不會覺得不公平?」難怪課綱微調召集人王曉波說,「這些學生應該多念點書。」有網友評論道:「看到臺灣的下一代,我放心了……」
-
臺灣「立法院」就反課綱達成共識 被諷「合演退場大戲」算計學生
反課綱事件鬧到臺灣「立委」上場了。4日,「立法院」協商後達成共識,民進黨、臺聯撤銷召開臨時會提案。然而,對於這一「共識」,臺灣很多人並不買帳。《中國時報》評論員楊毅將之稱為「朝野虛晃一招,合演退場大戲」,認為這一共識不過是藍綠政客新的收編手段,背後是滿滿的政治算計,這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吳嬛嬛的觀點不謀而合。
-
臺灣學生擔心課本寫日本殖民日本人會生氣
2015年8月6日訊,臺灣高中生「反課綱」風波愈演愈烈。據臺媒報導,一位臺灣「反課綱」學生在接受採訪時反問:「如果說這件事(臺灣課綱微調)傳到國外去,被日本政府知道(寫日本殖民臺灣),他們會不會憤怒?會不會覺得不公平?」難怪課綱微調召集人王曉波說,「這些學生應該多念點書。」
-
臺灣節目再出現神言論:臺灣是人類的祖先
臺灣節目再出現神言論:臺灣是人類的祖先
-
在幕後煽動反課綱微調運動 民進黨染指高中生被批
去年、今年爆發的這兩場有「臺獨」傾向的學生運動,背後都有民進黨及其外圍團體操弄的影子,民進黨已把政治黑手伸向大學生,現在連高中生都不放過。 臺灣的高中校園 政治味越來越濃 高中生一般介於十五六歲到十八九歲之間,本是較為單純的年華,不過近些年臺灣高中校園的政治味卻越來越濃。
-
宣揚反課綱黑箱 臺灣高中生環島苦行抵彰化
為宣揚反黑箱課綱,2名高中學生展開環臺苦行,彰化縣政府教育處處長林明裕今天和學生見面,並表明支持反黑箱課綱。 林明裕說,除了支持反黑箱課綱外,彰化縣仍然實施舊制的95課綱,至於縣內其它所公立高中,相信老師會做出明智的抉擇。
-
臺灣課改「去中國化」 台歷史老師:以後學生知道武則天恐怕要謝...
在臺灣,講赤壁之戰,有學生會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東風」當成麻將中的「東風」。因為臺灣現行教材中,關於赤壁之戰的內容只有三行,52個字,講陶朱公範蠡和西施,學生首先想到的卻是「豬公」、「檳榔西施」,因為課本上根本沒有這些,也沒有勾踐復國、臥薪嘗膽等典故。
-
臺灣專家再現神言論:大陸人買不起電腦
如皋新聞網訊 「大陸人民吃不起茶葉蛋」、「大陸產婦不坐月子」、「臺灣人在深圳火車站吃泡麵引起圍觀」,這是出自臺灣新聞和綜藝節目的言論。今年年初,微博爆出一個帖子,帖子內容為近年臺灣新聞及綜藝節目截圖,節目主持與嘉賓暢聊自己在大陸的經歷和對大陸的印象,高談闊論中充滿誤會和諷刺,網友看了截圖哭笑不得,驚呼「臺灣人是有多不了解大陸」,並反擊臺灣節目嘉賓為「井底之蛙」。
-
反靖國神社代表高金素梅登陸:臺灣當局抗戰紀念沒我座位
蔡英文為李登輝媚日言論拋出的所謂「尊重理解差異史觀」,高金素梅質問蔡英文是不是認同李登輝?對於蔡博士變動自如的歷史觀,高金素梅堅決不認可,「我們必須牢牢記住那一段的史實,我們必須警惕世人,不能再發生這樣的事情,這就是史觀的重要性。虛構的錯誤史觀,將會引起重複的災難。」 前一陣,反課綱微調運動正盛,高金素梅接到電話稱,如果不籤署反課綱聲明書,就公布她為「拒絕表態」。
-
臺灣女星神言論:杭州到北京公交車5小時
都市快報:【臺灣女星神言論:杭州到北京公交車5小時】近日臺灣某綜藝節目中,臺灣藝人何嘉文稱在大陸拍戲時去看故宮,從杭州到北京坐公交車只需5小時,並吐槽:「讓我震撼的是司機大哥跟全車人都能聊,大家此起彼伏超大聲」,甚至還說,這是「差不多10年前的事了」。
-
羅鼎鈞:日本嘲笑臺灣媚日,臺灣青年怎麼看?
為何臺灣部分政治人物不時冒出媚日言論?現在臺灣年輕人怎麼看待日本?種種疑惑,我們姑且從這幾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說起。 學校裡,有著一群瘋狂學習日文的學生。臺灣156所大學,幾乎每間都有日文系,更不用說校外的各種日語培訓機構。臺灣人學日語、考日本檢定,氛圍非常濃厚。筆者也在大學時選修了兩年日文,發現同班的許多同學都是打從心裡想學好日文,對去日本自由行充滿了美好的想像。如果問「大陸和日本時,你想去哪個地方時?」,大部分人都會回答「日本」。
-
觀察:臺灣青年世代不懂《馬關條約》的屈辱感
原標題:觀察:臺灣青年世代不懂《馬關條約》的屈辱感 吳榮元(以下簡稱「吳」):《馬關條約》是關係臺灣命運的一個很重要的歷史事實,省思《馬關條約》不僅有深刻的歷史意義,也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馬關條約》是歷史的傷痛,卻也代表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事實和法理依據,也是因為有這段歷史的原因,間接造成了兩岸之間的對立和隔閡,而不是像蔡英文說的,「臺獨」是年輕世代的「天然成分」。
-
人民日報論《馬關條約》 釣魚島屬於中國臺灣附屬島嶼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人民日報論《馬關條約》 釣魚島屬於中國臺灣附屬島嶼 日前,關於《馬關條約》引起了熱議,人民日報提出日本「竊佔」釣魚島絕非什麼「和平方式」,而是近代殖民侵略的產物,是甲午戰爭中日本戰略的一環。
-
馬關條約二甲子 臺中再現日神社
更令人遺憾的是,直到《馬關條約》籤署滿兩甲子的今天,全臺仍不見有人阻擋此謬誤。 莫非這就是臺灣「慶祝」《馬關條約》生效的方式,也是總結乙未割台歷史的「心得」? 16世紀到1840年之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自給自足,以德服人。它也是一個組織鬆散、不具侵略性的文明邦國。
-
綠營態度轉變 因蔡英文交代:讓學生安全退場
華夏經緯網8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課綱爭議,臺「立法院」昨日表決是否召開臨時會,過程卻「意外順利」,綠營不再堅決召開臨時會且同意以「選書」作為兩方拉扯意見的下臺階。究竟為何讓綠陣營願化幹戈為玉帛?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乃是因為蔡英文亮出一隻尚方寶劍:無論如何,都得讓學生安全退場。
-
臺灣再現神言論:杭州坐公交五小時到北京
茶葉蛋和韭黃風波還沒過去多長時間,臺灣又出現了神級言論,這次「鄙視」的是公交車司機,號稱從杭州坐公交5小時就能到北京。從網友@long_菲菲曝光的臺灣綜藝節目截圖來看,臺灣一位女演員表示,10年前她在大陸拍電影的時候體驗了一次公交車,司機「特能噴」,從杭州到北京一路上都在跟乘客聊天,足足五個小時。
-
在馬關條約籤訂地憶李鴻章 馬關條約籤約120年
春帆樓在日本人的記憶裡,是日本第一間合法提供河豚料理的餐館。坐在春帆樓的窗前,看著關門海峽咆哮的巨浪,眼前的美味河豚形同嚼蠟。作為設身處地遊覽此地的中國人,不由得想起120年前那個可悲的天朝來客李鴻章,無一絲欣賞的興致。春帆樓,一個帝國的痛點春帆樓在1895年迎來了其歷史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那一年,同樣是乙未羊年。
-
王曉波竭力為臺灣教科書撥亂反正:頭可斷血可流,理不可屈!
2008年馬英九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並未立即著手開展「去臺獨化」工程,直到第一任期即將結束,在臺行政機構前負責人郝柏村等人大聲疾呼「正視中學史地課本」,以及新黨、統盟等強力聲援下,才決定起用統派學者對李、扁造就的所謂「去中國化」課綱撥亂反正。2013年8月課綱微調小組成立,時為臺灣世新大學中文系教授的王曉波就是這個小組的召集人,他同時也參與臺灣高中歷史課綱修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