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回禪修:如何運用觀息法門來養氣?不如去改變飲食,養生運動

2020-12-16 李淵回

回禪修:如何運用觀息法門來養氣?不如去改變飲食,養生運動,文化國學儒釋道佛法李淵回原創

有師兄問:修出息還是入息?有什麼講究?工作很累,氣比較虛

首先來說氣虛的問題

佛家的呼吸法門,包括道家的一些呼吸的方法。準確來說,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對身體會有一定的幫助。

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前期這個幫助是很有限的。最好不要抱有太大希望,因為真正用這個來修,對戒行這些要求都比較高。如果不注意守戒,後面很容易退轉,很容易不上路。

想要這個方法,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至少得修到止息的狀態。要注意這裡說的是很大的幫助,如果不是天分很高,不注意守戒,這種幫助是非常小的,和普通站樁沒啥區別。實話來說,這個是需要好多年功夫的,不要和我抬槓。

真正有很大的幫助,需要到達止息的狀態。到了止息,才能認識到報身氣,長養氣。普通的修一修,就是像氣功一樣玩一玩。效果還不如多吃點山藥小米來的快。

上面說的是實話,也是淵回的心裡話。相不相信都無所謂。聽不聽得進去,主要看自己。禪修實踐本來就不太容易,想不費吹飛之力。想藉助這個東西,達到身體健康的狀態,大部分就是痴心妄想。

實話確實並不太好聽。但是沒辦法,謊話淵回也不願意說。後面說一點,對身體操作性比較強的方法。

重要的一點

第一,要找到氣虛的原因。

就像一個氣球,找不到因為啥跑氣了,你再怎麼吹氣打氣,都是非常徒勞的。

導致身體不健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一些壞習慣,熬夜久坐。或者是嚴重一點的話,就是生活不太檢點。這裡不一個一個說了,自己都做了啥,自己心裡最清楚,找到原因,並且改變它就行了。

這個原因找不到,或者是原因找到了,但是糾正不過來。再繼續進行下去,就是事倍功半。徒勞的白費力氣,消耗身體。所以這個第一步找到原因很重要。

第二,吃補氣的食物。

補氣的食物是很多的,小米補元氣,山藥主要補脾胃之氣。小米的效果可能會慢一點,需要長久來吃。山藥的效果會更明顯,可能吃的比較多的話,吃過飯之後就覺得不太一樣。要注意山藥要買那種細長的中間拉絲特別多的,不要買那種特別粗的菜山藥。

紅棗補氣又補血,黑芝麻平補五臟,這些都要常吃。黑芝麻有個堅硬的外殼,最好是磨成芝麻醬或者打成豆漿。

當然也可以選擇一些黃芪,黃芪泡水補氣。但是,黃芪有些人,有些體質可能不太適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稍微搞點泡茶來喝,看看自己身體舒不舒服。如果喝過之後身體特別爽,特別舒服,沒有其他難受的表現,就證明非常適合自己,可以長期喝下去。如果自己比較難受,那就不要喝了。

如果還出汗的話,可以也用一下浮小麥。浮小麥的話也可以平時煮茶來用。

第三,一定要加強運動。

說運動之前,首先要提一下艾灸。艾灸用好了,可能對身體的恢復幫助是巨大的。下面我們繼續說運動。

一般,胖人比較容易體虛氣虛。或者是小時候很胖,現在瘦下來的人也容易氣虛。過於肥胖的話,體重首先要保持一個正常,這樣才容易去糾正。

打坐站樁,包括太極拳,還有張至順道長的八部金剛功。這些功法對身體氣虛都有非常顯著的療效。但是,一定要練得對。

打坐站樁,只要姿勢正確,沒什麼太大的問題。打坐可能條件比較高一點,姿勢要求也高一點。打坐可以,後期真正要深入修習,觀息法門的時候再用。站樁可以去簡單學一下茶餘飯後稍微站一會兒,身體會非常舒服的。關於站樁的詳細說明,之前淵回也說發了一次文章,可以找來去看。

太極拳和張至順道長的八部金剛功一塊來說。太極拳門檻比較高,即使普通大學生在學校學的很多動作也不太標準。就是掌握其要領,比較麻煩。當然有條件,或者是比較精通太極拳的,可以藉助太極拳。太極拳動中求靜,不僅對身體對人的這個神經方面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這個是非常好的。

由於太極拳的操作性比較高,門檻比較高。所以,淵回在這裡推薦金剛功。市面上流行的八段錦,據說就是當年偷學這個功法,沒有偷學成功,只學到了一點點,那個人就創了八段錦。這個我們不管。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功法一向是道家保密的功法。直到張至順道長他老人家慈悲,把這個功法公之於眾。

八部金剛功,非常簡單。和它的名字一樣,就是八個動作。正常人一會就學會了,稍微慢一點的,一天學一點,一周時間也就差不多了。張至順道長練這個功法,練了一輩子到老。還身體皎潔,外號草上飛。這個絕不是吹牛的!佛家有金剛經,道家有金剛功。一個修心,一個修身,非常厲害!

這些功法有很多,淵回一時半會也說不完。比如由於一背部的問題,導致氣虛的,就可以藉助少林寺的鐵板橋。來鍛鍊腰部和背部,甚至是腿部。這樣的效果會非常好。篇幅有限,說也說不完。有特殊情況的,我們私下交流。

最後

我們簡單提一下重點,提一下安那般那觀息法門。覺察呼吸用好了,對身體是非常好的。只不過這些東西需要很深的禪定經驗,對新人不是很友好。

就比如,如果戒行不夠的話,就很容易誤入歧途,出現種種的問題。繞來繞去,還不如上面所說的,吃點東西,練一些功法,來的實在,直接就能有很大的改善。

但是,想要後期身體恢復,甚至是達到一個絕對的健康。就必須藉助安那般那觀息法門,藉助打坐禪定的經驗。

所以,淵回建議這個方法也不能丟。以上面的三個步驟為主,以這個方法為輔助。主要的精力放在三個步驟上面,飲食功法運動。後期守戒比較清淨了,打坐比較熟悉了,再用這個深入。好的,這個基本邏輯到現在介紹清楚了。

下面來說深入的問題。首先必須系統要了解這個理論。理論是用來指導實踐的。理論如果出了問題,實踐時一定會走岔路。

淵回這裡建議,最好是用南懷瑾老師所講的禪與生命認知初講這本書來看。這本書南懷瑾老師點名了,修行人的誤區。糾正了觀息,法門中六妙門的流弊。指出了十六特勝的正確道路。

這裡可能有些名詞,有些師兄聽不太明白,沒有關係,直接看這本書就行了。至於後面怎麼樣,還要如何深入,我們有機會在一塊交流研究。這次分享,就先到這裡吧!

本文由李淵回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淵回禪修:如何運用觀息法門來養氣?不如去改變飲食,養生運動
    淵回禪修:如何運用觀息法門來養氣?不如去改變飲食,養生運動,文化國學儒釋道佛法李淵回原創有師兄問:修出息還是入息?有什麼講究?到了止息,才能認識到報身氣,長養氣。普通的修一修,就是像氣功一樣玩一玩。效果還不如多吃點山藥小米來的快。上面說的是實話,也是淵回的心裡話。相不相信都無所謂。聽不聽得進去,主要看自己。禪修實踐本來就不太容易,想不費吹飛之力。想藉助這個東西,達到身體健康的狀態,大部分就是痴心妄想。實話確實並不太好聽。
  • 淵回禪修:如何運用觀息法門來養氣?不如去改變飲食,養生運動
    淵回禪修:如何運用觀息法門來養氣?不如去改變飲食,養生運動,文化國學儒釋道佛法李淵回原創到了止息,才能認識到報身氣,長養氣。普通的修一修,就是像氣功一樣玩一玩。效果還不如多吃點山藥小米來的快。上面說的是實話,也是淵回的心裡話。相不相信都無所謂。聽不聽得進去,主要看自己。禪修實踐本來就不太容易,想不費吹飛之力。想藉助這個東西,達到身體健康的狀態,大部分就是痴心妄想。實話確實並不太好聽。
  • 淵回禪修:打坐觀呼吸容易憋氣怎麼辦?要身體放鬆,金剛念誦解決
    淵回禪修:打坐觀呼吸容易憋氣怎麼辦?要身體放鬆,要金剛念誦來解決。修行安那般那出入息呼吸紊亂。禪修打坐觀呼吸,覺察呼吸,修煉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容易憋氣。這裡篇幅有限,淵回把金剛念誦的方法,說的有點簡略。不過在我們佛家文化中,專門列出了對修行影響非常大的幾條,當做戒律來嚴格要求自己。儒家文化的要求則比較寬泛,因為它是入世的。他們側重點不同,打坐禪修,你就按佛家的方法來,佛家的要求來。
  • 淵回禪修:打坐呼吸意念的配合?航天員太空打坐,南懷瑾提供經驗
    淵回禪修:打坐呼吸意念的配合?航天員太空打坐,南懷瑾提供經驗其實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或者說是體驗。不過都被我們多數人忽略罷了。當我們專注於某件事情的時候,有可能是被嚇的,被震驚的。也有可能是特別專注於某件事情。這個時候猛然一剎那,自己屏氣凝神,沒有了呼吸。
  • 淵回禪修:預告!學佛修道,打坐禪修,生活實踐,相關內容預告
    對淵回了解的師兄都知道,淵回向來十分重視真修實證的實踐功夫。碰到類似實踐的東西,淵回總是會慎重回答。最近交流的師兄太多了,所以淵回決定專門做一個系列的內容,來和大家一同交流學習。一、視頻圖文,多種形式「淵回禪修」這一系列的內容,會有圖文,或者是視頻的形式和大家一塊交流學習。視頻內容和圖的內容會有一定的重複性,大家喜歡看視頻的就多看視頻。喜歡圖文的就多看圖文,這個大家自己來選擇。
  • 淵回禪修:打坐觀呼吸容易憋氣怎麼辦?要身體放鬆,金剛念誦解決
    回禪修:打坐觀呼吸容易憋氣怎麼辦?要身體放鬆,要金剛念誦來解決。修行安那般那出入息呼吸紊亂。師兄請教一下呼吸紊亂練習般就憋氣,如何才能改善?首先來說為什麼會呼吸紊亂?為什麼會憋氣?禪修打坐觀呼吸,覺察呼吸,修煉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容易憋氣。淵回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的影響:1.打坐時候太緊張了。打坐禪修,剛開始一定要有一個放鬆的過程。一定要慎重起來,好多人為了方便直接就去坐。
  • 淵回禪修:修行如何飲食?吃齋吃素,還是無所禁忌?雞蛋能吃嗎?
    淵回禪修:修行如何飲食?吃齋吃素,還是無所禁忌?雞蛋能吃嗎?但是,修行人又應該刻意注意飲食。 這兩個觀點看似矛盾,其實是對立統一的。把他們統一起來了,關鍵就是我們要利用好飲食來輔助我們修行。 首先要求我們不過分,刻意注意飲食,是要我們放下對飲食,對美味的那個執著。 把執著放下之後,我們就應該刻意嚴格來管理自己的飲食,知道什麼該吃,知道什麼不該吃。
  • 淵回禪修:修行如何飲食?吃齋吃素,還是無所禁忌?雞蛋能吃嗎?
    淵回禪修:修行如何飲食?吃齋吃素,還是無所禁忌?雞蛋能吃嗎?修行人不應該太注意飲食修行人一般是為了解脫生老病死,遠離這些俗世的欲望。本來就應該,要求自己減少對這些男女飲食慾望的依賴。所以,飲食吃飯不必那麼太在意。
  • 淵回禪修:修行如何飲食?吃齋吃素,還是無所禁忌?雞蛋能吃嗎?
    淵回禪修:修行如何飲食?吃齋吃素,還是無所禁忌?雞蛋能吃嗎?修行人不應該太注意飲食修行人一般是為了解脫生老病死,遠離這些俗世的欲望。本來就應該,要求自己減少對這些男女飲食慾望的依賴。所以,飲食吃飯不必那麼太在意。
  • 淵回說南:南懷瑾講的觀息法門要參考哪些經典?安那般那呼吸修行
    淵回說南:南懷瑾講的觀息法門要參考哪些經典?安那般那呼吸修行南懷瑾老師曾經嚴重的提到他老人家說:我幾十年來,學變了一切法門。只有安那般那觀息法門和禪mi 要法bai gu 觀bu jing觀是真的東西。其他的東西都是「騙」人的,由這兩個法門演變出來的。
  • 淵回禪修:如何到達欲界定?學佛修道,修止觀禪定,多數卡在這
    淵回禪修:如何到達欲界定?學佛修道,修止觀禪定,多數卡在這。打坐靜坐,國學文化,儒釋道,李淵回原創。前言:欲界定要分幾步走?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不只是世間法上,做人做事如此。學佛修道,修止修定,亦是如此!
  • 淵回禪修:如何到達欲界定?學佛修道,修止觀禪定,多數卡在這
    淵回禪修:如何到達欲界定?學佛修道,修止觀禪定,多數卡在這。打坐靜坐,國學文化,儒釋道,李淵回原創。前言:欲界定要分幾步走?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不只是世間法上,做人做事如此。學佛修道,修止修定,亦是如此!
  • 淵回禪修:現代人如何修行?青年人學佛修道的攻略:修行三步走
    淵回禪修:現代人如何修行?但是人本來清淨的那個自心本性,同樣具有天馬行空,亂想雜念的功能。這個時候想要,學佛修道,禪修實踐,恢復到我們原來的本來面目。就好像一個原本乾淨的碗中,盛滿了發黴的剩飯。如何將這個碗,重回清淨呢?
  • 淵回禪修:打坐一定要有師父?靜坐前一定要練氣?關鍵是身體放鬆
    淵回禪修:打坐一定要有師父?靜坐前一定要練氣?關鍵是身體放鬆。南懷瑾老師為啥強調打坐前要練氣?我們去寺院,偶爾會看到那些彎腰駝背的老僧人,像駱駝一樣。這個大家不要笑,真的是這樣,他那個背就做壞了。我們大家一定要注意!這也是很多人說,沒有好的師父最好不要打坐禪修的原因。並不是打坐不好,並不是禪修不好,主要是我們自己犯了錯誤,自己找不出來。如果真的要自己搞這個東西。
  • 淵回禪修:學佛修道,如何睡眠?學習佛陀,儘量少睡,精力充沛
    淵回禪修:學佛修道,如何睡眠? 如果精力受到影響,就應該去嘗試尋找問題,是不是睡的過於少?或者是睡眠質量不高?然後解決問題。 儘量少睡,前提標準就是精力充沛。淵回看了很多人,都是,忽略了正常的客觀規律。覺得學佛修道了不起啦,就可以亂來了。結果刻意地減少睡眠時間,導致出現身體的種種不適。他們自己還不知道哪出了毛病,越修行越實踐越難受。其實往往就是一個睡眠的問題。
  • 淵回禪修:素食怎麼解決家人不同意你吃素?學南懷瑾不要給人煩惱
    淵回禪修:素食怎麼解決家人不同意你吃素?學南懷瑾不要給人煩惱首先,不能用於吃素,給自己給別人造成困擾。星雲法師,曾經分享過一個故事。他和僧眾到某位居士家裡面辦事,到了飯點,這位居士硬要留大家吃飯。實在拗不過去,就客隨主便,聽從主人安排。
  • 淵回禪修:學佛修道,如何睡眠?學習佛陀,儘量少睡,精力充沛
    淵回禪修:學佛修道,如何睡眠?學習佛陀,儘量少睡,精力充沛某師兄問:師兄,有機會講一下關於睡覺的方法。修行人該如何睡覺,如何休息,有沒有子午覺的說法,睡不著該怎麼辦,如何控制睡眠等等問題。睡眠畢竟五 蓋 之一,也是個大問題,望師兄能詳細講一下。
  • 淵回禪修:打坐為啥要注意腰部命門?這是全身氣脈樞紐,靜坐關鍵
    淵回禪修:打坐為啥要注意腰部命門?腿站穩了,力從地起,如何力氣完完全全的從大地上通過身體傳輸到拳頭那一點上,就要靠一這個樞紐的工作。 我們再詳細分析,不只是練武打拳,人走路,包括人的一舉一動,都要用到腰。腰是個全身的樞紐,最經常用到。劃重點,這個身體的力氣,是從這裡發出去的。最好的比喻,腰就像人體的萬向軸。 說這些難體會的話,我們就去觀察一下那些腰痛的人。
  • 淵回禪修:素食怎麼解決家人不同意你吃素?學南懷瑾不要給人煩惱
    淵回禪修:素食怎麼解決家人不同意你吃素?學南懷瑾不要給人煩惱首先,不能用於吃素,給自己給別人造成困擾。星雲法師,曾經分享過一個故事。他和僧眾到某位居士家裡面辦事,到了飯點,這位居士硬要留大家吃飯。實在拗不過去,就客隨主便,聽從主人安排。
  • 中醫養生總以養氣為首,中醫,養生,中醫學,黃帝內經,養氣訓
    中醫養生,養氣「氣」的生成複雜鑑於「氣」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中醫養生保健總以養氣為首務。清代醫家黃凱鈞在《友漁齋醫話》中提出的「養氣訓」,對養氣的方法進行了概括總結。心氣泛指心的功能活動,現代也可特指心臟推動血液循環的功能。心氣不足,會導致一系列病症。《靈樞·天年》:「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人之思慮最易耗傷心氣。《靈樞·本神》:「心怵惕思慮則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