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醉駕」無罪 拷問「醉駕」一律入刑

2021-01-09 澎湃新聞

「隔夜醉駕」者何其多

目前,「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已成社會共識,但仍有一些人抱有僥倖心理,如「隔夜酒駕」「隔夜醉駕」等。

2019年6月26日,河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對5起酒駕醉駕案例進行了曝光,其中之一是計程車司機李某隔夜醉駕案。

6月12日晚上8點多,李某在鄭州市管城區一飯店和朋友吃飯時喝了半斤白酒,然後回家休息。6月13日早上6點多,李某駕駛計程車從住處出發行駛至鄭州市中州大道上橋處時與一輛小轎車剮蹭,發生交通事故。

出警的鄭州市交警四大隊民警發現,李某坐在車裡躲躲閃閃,車廂內瀰漫著一股酒氣,遂立即對李某進行酒精呼吸測試。因李某拒絕測試,民警只得將其帶至鄭州一家醫院進行抽血檢測。經檢測,李某體內血醇含量為227.87毫克/100毫升,超過醉駕臨界值近兩倍,屬醉酒駕駛營運性機動車,李某也向警方承認了昨天晚上喝酒的事實。

因李某醉酒後駕駛營運機動車並發生交通事故,6月20日,鄭州交警四大隊對其刑事拘留。李某不僅被吊銷機動車駕駛證,終生禁止駕駛營運機動車,還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從今年年初至6月22日,江西省高速交警直屬一支隊一大隊共查獲酒後駕駛違法行為100起,其中因為隔夜酒駕被查處的有35起。

6月11日上午11時30分,該大隊民警對一輛小型越野車進行檢查時,發現司機黃某有酒駕的嫌疑。民警立即使用呼氣式酒精測試儀對駕駛人進行酒精檢測,檢測結果是34毫克/100毫升,屬酒後駕駛。經查,黃某昨天晚上喝了酒,睡了一覺後開車上路。黃某因酒精未全部分解導致「宿醉」,構成酒駕。

「隔夜醉駕」被判處刑罰的案例也不少。如江西省德安縣毛某因「隔夜醉駕」,被法院判處拘役。

2018年4月2日晚上,毛某和同事一起吃飯喝酒,3日晚上8時30分許,毛某駕駛汽車經過德安縣某路口時,被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查獲,經醫院抽取血樣檢測:毛某的血樣中檢出酒精成分,含量為139.13毫克/100毫升,屬醉酒駕車。

毛某因涉嫌危險駕駛罪被當地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後被逮捕,德安縣人民檢察院以危險駕駛罪對其提起公訴。檢方認為:被告人毛某雖於被查獲的頭天晚上飲酒,次日晚上才開車上路,但其血液酒精含量為139.13毫克/100毫升,屬醉酒駕駛機動車。

德安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和罪名成立。被告人毛某到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可從輕處罰。根據被告人的犯罪情節、悔罪表現,結合社區矯正機關認為其符合社區矯正條件的調查評估意見,可依法對被告人毛某從輕處罰並適用緩刑。最後,德安縣人民法院以危險駕駛罪判處被告人毛某拘役2個月,緩刑3個月,並處罰金5000元。

有「隔夜醉駕」者獲無罪

資料顯示,《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前,我國每年有近10萬人被車禍奪去生命,而其中60%的車禍都是由於醉酒駕駛引起的。在此背景下,2011年5月1日生效的《刑法修正案(八)》增設了危險駕駛罪,其中規定:「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6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因飲酒後駕駛機動車被處罰,再次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的,處10日以下拘留,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吊銷機動車駕駛證。」「醉酒駕駛機動車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

「醉駕入刑」,可以說是眾望所歸。然而,對於「隔夜醉駕」,各地的判例結果卻不盡相同。

2016年4月19日晚,新疆哈密地區某單位員工嶽某與高某等人一起喝酒至凌晨2時許。第二天上午11時30分許,高某駕駛機動車接嶽某上班時,將車違章停放在建國南路西則人行道,執勤交警賽買提·艾海提要求將車移至指定位置接受處罰時,嶽某來到現場。執勤交警要求他們出示駕駛證時,嶽某將自己的駕駛證交給了執勤交警,並按照交警的要求,將車移至到馬路對面的執勤檢查點。交警在與嶽某交談時,發現嶽某身上有酒味,遂帶其抽取血樣。經鑑定,嶽某每100毫升血液中含乙醇84毫克,屬醉酒駕駛機動車。

2016年5月10日,嶽某因涉嫌危險駕駛罪被哈密市公安局取保候審。隨後,哈密市人民檢察院以嶽某涉嫌危險駕駛罪向哈密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2016年9月19日,哈密市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嶽某犯危險駕駛罪,免於刑事處罰。嶽某不服,提出上訴。

哈密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上訴人嶽某酒後休息了一個晚上,次日早晨11時許,在交警的指揮下挪動車輛,雖其血液中的乙醇含量剛超過危險駕駛罪的標準,但上訴人通過一夜的休息,並未意識到自己還處於醉酒狀態,交警讓其移車時,也沒有發現上訴人處於醉酒狀態,不具有危險駕駛的主觀故意。且是在交警的指揮下短距離低速移動車輛,其駕駛車輛的危險性大大降低,符合情節顯著輕微的情形,可不認為是犯罪。原判認定基本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但適用法律不當,應予糾正。

2016年12月12日,哈密地區中院終審判決如下:撤銷一審刑事判決;宣告上訴人嶽某無罪。

有評論分析認為,哈密地區中院是人性化執法,彰顯了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理念。

鄭州大學法學博士王世宇認為,對於「隔夜醉駕」是否構成危險駕駛罪,關鍵在於對主觀故意的認定。危險駕駛罪屬於故意犯罪,要求行為人主觀上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可能處於醉酒狀態並駕駛機動車,但不要求行為人準確認識到自己的醉酒程度。

2016年12月31日晚7時至9時,覃某在家中喝酒,2017年1月1日上午8時,覃某駕駛普通小型貨車,往貴州省荔波縣城方向行駛。上午10時18分許,當車行駛至S206省道附近時,覃某被荔波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查獲,經當地公安司法鑑定中心鑑定,其血液酒精含量為92毫克/100毫升,覃某對此結果有異議並申請重新鑑定,經貴州另一家司法鑑定中心鑑定,其血液酒精含量為93.94毫克/100毫升。

據此,2017年2月27日,覃某因涉嫌危險駕駛罪被荔波縣公安局取保候審;同年3月22日,荔波縣公安局偵查終結後向荔波縣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荔波縣人民檢察院認為,覃某犯罪情節輕微,案發後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並且覃某並不是喝酒立即駕駛機動車輛,而是經過一晚上休息後第二天駕駛機動車輛,其主觀惡性不大,社會危害性相對較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可以從輕處罰。同年4月19日,荔波縣人民檢察院對覃某作出「不起訴決定書」。

「醉駕」一律入刑有望鬆動?

《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將「醉駕」納入刑法,因沒有明確規定情節嚴重的前提條件,有觀點認為,情節嚴重與否難以界定,應慎重追究刑事責任。

2015年,湖南省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了這樣一起案件,上訴人陽某因工作需要飲酒後,送重病嶽父去醫院途中被查,測出其血液酒精含量132.09毫克/100毫升,屬於醉酒駕駛。楊某被一審法院判拘役3個月,緩刑4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他不服提起上訴。

永州市中院審理認為,陽某酒後駕駛確係情勢緊急,事出有因,充分考慮上訴人陽某到案後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在庭審中能自願認罪,悔罪態度明顯,且犯罪情節輕微,撤銷原判量刑部分,維持危險駕駛罪,免予刑事處罰。

2017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二)(試行)》(簡稱《意見(二)》)開始實施,要求在全國第二批試點法院對8個常見罪名進行量刑規範改革試點,其中涉及醉駕的量刑意見。「醉駕一律入刑有望鬆動」,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意見(二)》規定:「對於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被告人,應當綜合考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機動車類型、車輛行駛道路、行車速度、是否造成實際損害以及認罪悔罪等情況,準確定罪量刑。對於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處罰;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此前天津、浙江等地已出臺有關規範醉駕量刑的文件。

據筆者了解,2016年年底,天津高院出臺《關於擴大量刑規範化罪名和刑種的量刑指導意見(試行)》(簡稱《指導意見》),其中新增8個罪名與《意見(二)》中規範的8個罪名相吻合,涉及危險駕駛罪。值得注意的是,《指導意見》將緩刑和罰金刑納入8個罪名的量刑規範化範圍。

2017年1月,浙江省高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印發《關於辦理「醉駕」案件的會議紀要》(簡稱《紀要》),明確了可不作為犯罪處理的情形,不起訴或免予起訴的標準有所放寬。

《紀要》規定:對於醉酒在廣場、公共停車場等公眾通行的場所挪動車位的,或者由他人駕駛至居民小區門口後接替駕駛進入居民小區的,或者駕駛出公共停車場、居民小區後即交由他人駕駛的,可以不作為犯罪處理。

浙江省高院刑三庭就「醉駕」審判中涉及的若干問題解答時指出,對酒精含量在160毫克/100毫升以下,並且不具有從重處罰情節的被告人,可以適用緩刑;對酒精含量在110毫克/100毫升以下,不具有從重情節並且認罪的被告人可以適用免刑。

王世宇認為,根據刑法第13條規定:「依照法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此次最高法《意見(二)》的出臺,對下級法院具有指導作用,就是為了規範法官的自由裁量權,防止刑法適用不統一,更好地體現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作者系《東方今報》特稿部記者)

在看

相關焦點

  • 醉駕,2020年不再一律都判刑了!
    該類型的被告人為送生病的家人去醫院急診或者趕去醫院陪同家人急診而醉駕;三是睡覺休息型。該類型的被告人在行駛一段距離後主動放棄醉駕,靠邊停車睡覺;四是隔時醉駕型。該類型的被告人飲酒後將車停放在飯店門口,間隔數小時或隔夜回飯店取車駕駛,但血液酒精含量仍達醉駕標準;五是尚未駛出型。
  • 「隔夜醉駕」被交警抓住,該怎麼處理?
    隔夜醉駕,隔夜酒家說過很多次,有時候周邊朋友晚上喝酒了,第二天都會提醒別開車,萬一查到酒駕或是醉駕多冤枉。但是五一期間還是有朋友被查了隔夜醉駕。「隔夜醉駕」,聽到這消息,本能覺得這事挺嚴重,或許會被拘留,那麼隔夜被查出酒駕或是醉駕到底該接受怎樣的處理呢,今天我想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 醉駕也能從寬免刑?醉駕從寬免刑詳細規定,看完你就知道了
    簡單粗暴地來說,只要「醉駕」,就要入刑。「醉駕入刑」是在公共運輸事故頻發,民眾對醉酒駕車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的背景下出臺的,是對民眾交通安全意識下的一劑猛藥。從法律上對醉駕行為進行規制,確定醉駕行為的犯罪性質,強調醉駕行為的危害後果,明確醉駕行為的刑事處罰,不僅從民眾的思想觀念中,還是從司法實踐中,都對醉酒駕車的行為實現了有效的規制,從而提高了民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已經成為共識。
  • 2020醉駕不起訴標準,法院醉駕免刑六種情形
    法院醉駕免刑六種情形對於醉駕而言,本身就屬於觸犯刑法的犯罪行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只要超過150mg/100ml,就需要從重處理。但具有以下六種情形之一,超過150mg/100ml可以適用免刑。4、隔時醉駕:飲酒後將車停到飯店門口,隔數小時或隔夜回飯店取車駕駛,但血液中酒精含量仍達醉駕標準的。5、尚未駛出:駕駛人醉酒後,在道路上駕車尚未駛出時被查獲。6、被醉駕追尾:醉酒駕駛的情況下,被醉駕的追尾,即便被告人血液中酒精含量較低,發生交通事故,追尾方要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 「隔夜醉駕」沒事?
    記者近日從廣州市白雲區法院獲悉,自醉駕入刑以來,此類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  法官提醒廣大市民,酒後駕駛帶來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一定要謹記做到「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文明交通從我做起。  次日被查處醉駕人員數量增加  在白雲區法院2020年審結的危險駕駛犯罪案件中,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1.醉酒駕駛兩輪摩託車的案件數量增多。從地域上來看,案件被告人多居住在未禁摩的區域內,出行主要方式為駕駛摩託車。  2.次日被查處的醉駕人員數量增加。部分司機存在錯誤認識和僥倖心理,認為醉酒隔夜後血液中的酒精已排出體外。
  • 「隔夜酒」仍是醉駕?
    「隔夜酒」仍是醉駕?黃某某系前一晚上喝酒,已經隔夜了,為什麼第二天還會是醉駕?其實重點不在於是否「隔夜」,而是以人體血液中酒精濃度作為檢測結果,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20mg/100ml是酒駕,達到80mg/100ml是醉駕。酒駕將被暫扣6個月機動車駕駛證,並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醉駕將被吊銷機動車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新考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處理「隔夜醉駕」案件應慎重
    &nbsp&nbsp&nbsp&nbsp□李賀軍石蕾&nbsp&nbsp&nbsp&nbsp「隔夜醉駕」並非法律概念,一般是指飲酒後經過一夜的休息,第二天再駕駛機動車,但血液中乙醇含量仍然超過80mg/100ml的情形。
  • 醉駕入刑九年了,譚明明會成為首個被判死刑的人嗎?
    但是譚明明醉駕案至今,已經9個多月了,如果要判死刑早就判了,不會拖到現在。種種跡象表明,譚明明會逃脫死刑,並不會成為酒駕入刑九年來,第一個因為酒駕被判處死刑的人。你會失望嗎?首先,譚家得到了高人的指點,事發之後的應對措施非常「高明和狡猾」。眾所眾知,譚家從事皮革生意20多年,積累了巨額的財富,是當地的首富,他們可以高價聘請眾多律師和顧問,商討出最優的對策。
  • 今日起醉駕將一律吊銷駕照禁駕5年 並追究刑責
    中新網廣州4月30日電 題:禁用增白劑、醉駕入刑等新規將於五一起實施作者 黃雪琴禁用麵粉增白劑、醉駕入刑、室內公共場所禁菸、商品房明碼標價等一批民生新規5月1日起將正式實施。國民發現麵粉被「增白」、公共場所吸菸者可打電話舉報,醉駕後果嚴重者將追究刑事責任或終身禁駕,這些新規的正式實施體現了政府對百姓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極大關注。近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染色饅頭」事件塵埃未落,「回爐麵包」、「牛肉膏」接踵而來,「墨汁粉條」、「死豬臘肉」又乘勢追擊,讓人觸目驚心。「禁用麵粉增白劑」新規明確,5月1日起,國家禁止在麵粉生產中添加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鈣。
  • 「醉駕型」危險駕駛適用不起訴之探索完善
    本文就「醉駕型」危險駕駛適用不起訴問題進行探討,以饗讀者。一、關於「醉駕」入刑以來刑罰規制的現狀2008年發生在四川的,全國首例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決的孫偉銘酒後駕駛案,間接推動了「醉駕」入刑,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增設危險駕駛罪,將醉酒駕駛機動車納入刑法規制。
  • 醉駕入刑的第十年,危險駕駛的這些「代價」你要知道!
    今年,是醉駕入刑的第十年,案件數量從2019年起就已躍居刑事案件的第一位。2019年上半年,全國共查處酒駕醉駕90.1萬起,其中醉駕17.7萬起,因酒駕醉駕導致死亡交通事故1525起,造成1674人死亡,分別同比減少20.7%、20.4%,醉駕入刑有效遏制了醉駕類交通事故的發生。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2019年上半年全國法院審判執行數據,在審結的刑事案件中,危險駕駛罪首次超越盜竊罪,排在第一位。
  • 吃這些食物吹口氣可能導致輕則酒駕,重則醉駕入刑?
    酒駕標準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20mg/100ml,小於80mg/100ml屬於飲酒後駕車;醉駕標準豆腐乳120mg/100ml吃粥必備的調味料,但是它的含酒精量屬於醉駕,可以入刑。菠蘿啤0mg/100ml 別看它有啤酒的意思,味道裡面也有啤酒的味道,可是含酒精為0,讓我們有點不敢相信!
  • 部分人大委員質疑刑法草案擬對醉駕一律拘役
    「醉駕被判處犯罪的時候,還是應該更謹慎一些,不僅考慮到醉駕的這個行為,也要考慮到是不是造成了後果。」方新認為這一處罰過於嚴厲,應該設定一個過渡性條款,同時做一些更系統的評估。   其他委員也提到,如果這樣規定,那醉駕的標準是什麼,這一標準是否合理、有公信力,否則也會引發社會的爭議。   「首先我支持危險駕駛入罪,但我認為醉酒駕車也應該有個情節的限制。」
  • 「隔夜醉駕」沒事? 莫存僥倖心理!已有多人被查
    記者從廣州市白雲區法院獲悉,自醉駕入刑以來,此類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以來,白雲區法院共受理危險駕駛案件589件,審結531件,分別同比增長45.79%、53.02%。其中,審結涉醉酒或酒後駕駛機動車案347件,同比2019年同期絕對數增加84件,同比增長31.94%。法官提醒廣大市民,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對他人負責,對家人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珍愛生命,遠離酒駕。
  • 部分醉駕可以免刑責!
    這樣才有了醉駕入刑,自從醉駕入刑以來,酒後駕車明顯大幅度下降,交通秩序和社會秩序也越來也好。酒駕醉駕標準及處罰標準駕駛人員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或者等於20mg/100ml,小於80mg/100ml就屬於酒駕;大於或者等於80mg/100ml就屬於醉駕。
  • 醉駕後想從寬免刑,試試這項服務…
    醉駕後想從寬免刑,試試這項服務… 2020-05-31 0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種情形醉駕怎麼判
    2019年6月10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醉駕」刑事案件量刑工作指引規定,醉酒駕駛機動車,血液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可以在一個月至二個月拘役幅度內確定量刑起點;血液酒精含量每增加60毫克/100毫升,增加一個月刑期。
  • 以案說法 |「隔夜酒」沒事?小心大清早也會醉駕
    以案說法 |「隔夜酒」沒事?李某雖然過了夜才駕車上路,但是依然達到「醉駕」的程度。辦理結果2020年3月20日,該案移送泉港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 刑法修正草案 醉駕/飆車擬列為犯罪
    立法爭議對於這樣的判決趨勢以及最終入刑的建議,支持者有之,反對者亦有之。全國律協憲法人權委員會副主任陳有西就是反對者之一。他主張法律人還是冷靜行事、用法律理性去分析判斷一種社會情緒為好,不應成為這種情緒的弄潮兒。大邦律師事務所主任斯偉江則支持危險駕駛入刑。
  • 【鴻勝說交通】男子涉嫌醉駕被查獲,鴻Sir現場發火靈魂拷問!
    【鴻勝說交通】男子涉嫌醉駕被查獲,鴻Sir現場發火靈魂拷問!切勿抱有一絲的僥倖1END1銀川交警銀川交警微發布銀川交警銀川交警,暖心的政務雙微~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原標題:《【鴻勝說交通】男子涉嫌醉駕被查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