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的一天,埃及亞歷山大市的報紙發表了一則聳人聽聞的消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的陵墓找到了!這是波蘭考古學家們的巨大成就!」
消息很快傳遍了全世界。美國《紐約時報》立刻給波蘭考古隊發了一封電報,希望他們就這一偉大的發現寫篇文章,並給予優厚的稿酬。各國記者聞訊也爭先恐後地飛抵埃及。同時,大批旅遊者的湧進使得埃及警方處於戒備狀態。
沒想,消息是假的。原來,發現的並不是亞歷山大的陵墓,而是古羅馬時期的一座劇院的遺址。那麼這位著名歷史人物的陵墓究竟在哪裡呢?他又是怎樣死的呢?為了尋找答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這位能徵善戰的帝王。
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公元前323年),是古代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的兒子。他於公元前336年即位後,大舉侵略東方。在短短的十餘年裡,東徵西伐,建立起東起印度河、西至尼羅河與巴爾幹半島的,版圖廣闊的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曾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英雄,但同時又是一位神秘人物,有關他的傳說不可勝數。遺憾的是,他生前的一些歷史記載沒有流傳下來,而後來的一些傳抄本及書籍又眾說紛紜,矛盾重重,而且帶有極濃重的傳奇色彩。因此,就是在他死後2300多年的今天,這位古代偉大統帥的業績仍令人們十分關注。人們迫切希望發現這位不可一世的帝王陵墓,以求從出土文物中獲得一些有價值的歷史證據。
死因之迷
關於亞歷山大的死因歷來有兩種說法。一是說他遠徵印度時在距離巴比倫不遠的地方,迎面碰上了一些精通天文和佔卜的祭司,他們勸告他不要去巴比倫,否則兇多吉少。雖然他沒有停止前進,但此後心情卻變得十分抑鬱。
一次,他駕駛著戰艦在湖泊上遊逛。突然刮來一陣風,把他的帽子吹走,掉在蘆葦叢中,正好落在古亞述國王的墓上,所有隨從以及亞歷山大本人都認為這是個不祥的徵兆。
派去追趕帽子的水手在泅水回來時,竟大膽地把它戴在自己頭上,這就讓亞歷山大心中的不祥之感更強了,盛怒之下,他當即殺了這個水手殺。不久,亞歷山大身患重病。13天後亞歷山大逝世。他當了12年零8個月的國王,死時年僅33歲。這些瑣事,不過是巧合罷了。其實,亞歷山大的死很可能是由於長途行軍的艱辛,加之多次徵戰,導致遍體鱗傷,在沼澤地裡又感染上了瘧疾等原因造成的。另一個傳說是:亞歷山大之死是因為在宴會上有人往他的酒杯裡下了毒藥。如果這個傳說是真的,那麼亞歷山大就不是自然死亡,而是死於陰謀。
亞歷山大死後,他的部下託勒密將軍(後來成為埃及國王)用靈車把他的遺體運往埃及,安葬在亞歷山大城,並為他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陵墓。
凱撒大帝、奧古斯都皇帝、卡拉卡爾皇帝等歷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曾到此陵墓朝拜過,還在亞歷山大的塑像頭上加上一頂金冠。可是到了公元3世紀,有關陵墓之事,不知為何悄無聲息了。
公元642年,阿拉伯大軍攻佔了亞歷山大城,這裡的輝煌歷史遺蹟使他們感嘆不已。到了1798年,拿破崙的軍隊進入亞歷山大城時,這裡已是一派衰落景象,城中只有6000名居民了,跟隨拿破崙的一些學者還看見不少古建築的廢墟。
19世紀初,這裡開始修建海港,古老的建築遺址成了採石場,許多遺蹟被深埋入地下。亞歷山大城很快成為地中海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可是歷史陳跡卻蕩然無存了。
按照古希臘的習俗,創建城市的國王在他死後一般都要埋葬在城市中心。因而有的考古學家分析認為,陵墓很有可能位於城市東部的皇宮區。也有人認為,陵墓應在兩條街道的交叉點上。
近年來,波蘭考古學家瑪麗亞•貝爾納德對當地出土的古陶燈進行了一番研究後發現,古人在製作陶燈時,在上邊繪製了古代亞歷山大城的模型,因此她對陵墓的位置做了一個有趣的推測,她認為在模型內的許多建築物之中,有一個圓錐形的建築物可能就是亞歷山大的陵墓。奧古斯都皇帝的陵墓是尖頂圓錐形建築,這種墓形很有可能就是在仿造亞歷山大陵。
專門研究古代馬其頓歷史的考古學家安德羅尼克斯發現了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的陵墓。大殿中央停放著高大的大理石石棺,上面設有鑲著寶石的、沉重的金質瓶狀墓飾。
其中有五個用象牙雕刻的雕像,製作得相當精美,特別引人注目。這五個雕像是國王的一家:腓力二世本人、他的父母、妻子及兒子亞歷山大。
這個發現在考古界引起了轟動,被認為是20世紀考古中最偉大的發現。但驚喜之餘,人們不禁要問:腓力二世的陵墓尚能找到,難道他兒子的陵墓就找不到嗎?
人們在耐心期待著。如果一旦找到,很可能會發掘出當時許多民族的文化藝術珍品以及大量的歷史資料,這對考古學無疑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