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
筆者對今年淮安的公民同招,一開始抱有很大的期望,因為這是均衡淮安基礎教育的一個良好契機,但後來的發展卻變成了學區房的狂歡;這直接導致兩個結果;
1,可能繼續拉大校際差距;
2,開明系學區房的暴漲,導致淮安房價環比9個星期位列全國第一,房產政策收緊的壓力倍增,這對緩解我市的高負債相當不利;
今年的公民同招主要有兩個看點,一是公辦學校的空額怎麼處理,二是定向指標生的降分幅度是否擴大;
公辦空額
省裡文件規定公辦空額應該電腦隨機派位,但淮安公辦空額的去向至今沒有明確的說法,都是小道消息,可以確定的是沒有電腦隨機派位;
淮安頂級學區房的價格已經來到4萬每平方,這樣的學校,一個學位至少價值30萬以上(只是合理估計,不會出現買賣學位的事情);現在大家疑惑的是:這些學位有多少,是以什麼方式分配的,什麼標準,政策依據是什麼;
明年怎麼分配,用什麼標準衡量,期待說明,我們家長和小孩也好準備,畢竟是公辦學校;
今年公民同招最大的意外是不允許淮外跨區招生,並且在多個縣區搖號結束後出臺這個政策,讓人大惑不解,這也間接導致了市區學區房的上漲;
筆者前幾天看到一份喜報:
這是筆者截取的某機構喜報,公民同招文件規定義務教育必須平行分班,不得設立任何形式的快班;而這份喜報顯示2020年某校依然分快慢班,如果其他學校平行分班,三年後這個學校的中考成績必然要高出許多,真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看來我們的基礎教育也想追尋「馬太效應」;
定向生降分
淮安均衡義務教育最大的殺手鐧,是擴大淮陰中學定向生的降分幅度,這也是檢驗我們均衡義務教育決心的試金石,因為那樣各方的利益都將大幅度調整;
弱勢學校受益最多,特別是浦東,北京路和啟明;
對老開明,新城淮中毫無益處,他們定向生本來就不夠用,相對的學區吸引力下降,創新班的定轉統錄取人數下降;其他幾家開明好壞參半,多了幾個定向生錄取,少了幾個創新班錄取的虛名;
淮陰中學將會接收更多的次高分考生,教學難度加大,新淮,清中和各縣中將錄取更多的優質生源;
政府賣地的開明學區指揮棒,威力下降;
綜上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虧本的買賣」,沒有大決心是做不了的;但淮安是全省定向生制度最嚴苛的地區之一,形勢比人強,這天遲早要來;
再多的開明中學分校在筆者看來,更像是在均衡利益(有些偏激哈),開明分校六家,除了新城。清河,清浦,開發區各一家,但聊勝於無吧,期待清江浦中學儘早加入淮中集團;
均衡教育
在市教育局大會和清河開明成立十周年大會上,市委和市政府領導都強調了優質均衡的教育;
江蘇省教育廳認定了首批優質均衡教育的三個地區,無論從省裡還是市裡對義務教育的要求都是:優質均衡;
筆者認為經過2017年的中考改革和新淮的創辦,淮安教育已經解決了高中錄取的公平問題,而均衡是現在淮安義務教育的首要難題,也是廣大市民的期盼所在;
義務教育階段,優質均衡應該放在首位,教育的均衡發展,就是要將過往發展中產生的學校之間資源不均、質量不平衡的情況,通過政策調控、資源的再分配等舉措,實現相對的均衡;
過分強調公平是對薄弱學校和底層群體的漠視,高考相對公平但中考應兼顧公平與均衡,義務教育更應將均衡放在僅次於優質的位置,這也應該是未來幾年淮安教育的著力點和突破點;
呵呵,這也許只是筆者一廂情願的自說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