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打車平臺,滴滴出行可以說是絕對的霸主。
雖然滴滴出行佔據了網約車的制高點,但滴滴並沒有「掉以輕心」,今年7月份,滴滴出行推出了「花小豬」,將原來基本呈現出寡頭的市場局面再次攪動。
那麼問題來了,滴滴出行已經是國內網約車的霸主了,為什麼又要推出「花小豬」這款產品呢?我們不妨來簡單的分析一下!
滴滴的下沉夢?
自打拼多多在下沉市場崛起之後,無論是阿里還是京東,以及現在的滴滴出行,他們都意識到下沉市場的重要性。
於滴滴而言,滴滴要想完成每天1億訂單的打車量,那麼滴滴就必須要搶佔下沉市場,而主打低價的花小豬就成為了滴滴在下沉市場的先鋒官!
花小豬首先在合規性並不嚴苛的三四線城市中進入市場,吸引大量車主,擴大運力,以低價為驅動,用微信小程序降低用戶使用門檻。
一個品牌不可能包含上中下三路市場,所以滴滴需要推出一款看起來比較「接地氣」的埠,佔領更多的市場。
總之一句話,花小豬的使命就是讓下沉市場的用戶與司機們使用這款產品,至於說後面怎麼發展,目前看不出關鍵!
司機們為何青睞「花小豬」?
我之前就說過,滴滴當前的核心還是司機,滴滴也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滴滴要想辦法提高司機們的收入,同時滴滴也開始和比亞迪合作,即將推出與比亞迪定製的「網約車」!
站在的司機的角度來看問題,現在喜歡用花小豬是因為獎勵多,前段時間用嘀嗒也是因為彼時嘀嗒獎勵多。由此可見,司機對於叫車平臺的忠誠度不高,誰獎勵多,就用哪個平臺。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滴滴目前可以說沒有自己的基本盤,花小豬這樣的獨立業務前期是無底洞,得有穩定、高毛利、優質現金流的2B業務供血,才能把這場遊戲繼續玩下去。
用戶們如何看待「花小豬」?
作為用戶來說,誰都想花少的錢,享受到優質的服務。但從商業實際來說,沒有利潤的支撐,哪來優質的服務。
花小豬推出也快半年的時間了,但用戶們的反饋並不好,花小豬是滴滴下沉品牌,無證得還有車牌不符合的多在跑,兼職賺油錢,風險是出交通事故的話糾紛不少,因為不是營運車輛保險公司拒絕賠付,乘客有風險。
說是首單免費,根本沒有,打車速度慢更不用說了,司機還專挑堵的路線, 用戶想維權的話客服半天無法進入,剛開始就讓你無限次排隊,最後連人工客服電話都沒有,這就叫投訴無門!
寫在最後:滴滴的出發點是好的,一來是想提升司機們的收入,二來是讓下沉市場的用戶接受花小豬,同時滴滴自身也可以受益。
但還是那句話,沒有利潤支撐,就沒有資格談優質服務。從今年開始,滴滴其實走的有點急,無論是花小豬,還是滴滴同城貨運和滴滴跑腿,這些都是滴滴焦慮的表現,因為滴滴現在賺錢能力很差,想上市又上不成,所以滴滴必須講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