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花小豬」:滴滴新馬甲,打車版「拼多多」

2020-12-15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黎明

來源:燃財經(ID:rancaijing)

滴滴披了一件新「馬甲」,並衝向下沉市場。

這一次,它不僅帶來了更低的價格,更大的補貼,還帶來了更低的準入門檻,更猛烈的市場攻勢,以及,拼多多式的社交裂變玩法。

在山東臨沂和貴州遵義,一個今年剛上線不久、叫做「花小豬」的網約車平臺,打著「全網最低價」的旗號,上線不久就搶走了當地不少快車訂單。它主攻下沉市場,主打一口價模式,「便宜」是最大標籤。它在宣傳材料裡稱,正計劃在全國130個城市推行「百億補貼」。

重要的是,不僅是滴滴司機,還有那些不符合網約車資質要求(沒有車證和人證)的私家車主,都開始向花小豬轉移。有滴滴司機說,「花小豬要搶滴滴的市場了。」也有滴滴司機控訴;「臨沂的網約車市場,都讓花小豬攪亂了。」

然而,很多滴滴司機不知道的是,這個「花小豬」,或許只是滴滴在下沉市場的一個分身。

有業內人士透露,花小豬是滴滴內部孵化的一個新項目,承擔的使命是為滴滴尋找新的增長點,目前還屬於保密階段。對於花小豬跟滴滴的關係,燃財經詢問滴滴公司,截至發稿,滴滴方面未予回應。

一個最明顯的破綻是,有滴滴用戶在用完滴滴打車後,卻收到了花小豬發來的簡訊,內含5折優惠券和花小豬連結。這讓這位用戶對滴滴跟花小豬的關係感到困惑:「我還能不能有隱私了呢?」

天眼查數據顯示,花小豬的運營主體——「北京鴻易博公司」,已經在今年3月全資收購了一個叫做「遼寧途途網約車」的公司,這讓它獲得了稀缺的運營牌照,瞬間獲得了近百個城市的準入資格。

一位接近花小豬的人士向燃財經透露,花小豬買下遼寧途途網約車的殼,一期付款5000萬元。

神秘的花小豬,蹊蹺的下沉市場戰略,滴滴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低配版」的滴滴打車

今年4月,孫虹在遵義市的計程車後座上,看到了花小豬的廣告。廣告不是很「上檔次」,是那種類似於傳單的廣告紙,宣稱打車一口價。

已經習慣用滴滴的他,下載了花小豬App,並在第二天下了第一單。

接單了,車沒來。

孫虹在樓下等了十分鐘,App顯示司機就在附近,但始終一動不動。他電話撥過去,司機沒接,App彈出「司機掙錢不易,請先支付」。

付完錢,車還是沒來;再次打電話過去,掛了;再打,無法接通;投訴,發現App沒有投訴入口。

那是花小豬剛剛上線時的場景。3月23日,花小豬登陸臨沂,3月29日登陸遵義,主打「新人首單打車1元起」,用全網最低價作為噱頭,吸引了不少用戶嘗鮮。

跟滴滴不同,花小豬的模式是「一口價」。用戶下完單,花小豬就會顯示全程價格,這個價格不受行車路線和時間影響。也就是說,訂單只要確定了起點終點,行程中不論司機怎麼繞路、開多久、堵車堵多長時間,都是按這個價格計費。

花小豬補貼力度很大。在遵義剛上線的那段時間,用戶在市內打車,算上各種優惠券、補貼、滿減等,基本只要幾塊錢甚至幾毛錢。

這種低價策略很對遵義這種地級市人民群眾的胃口,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價格敏感型用戶。「全都跑去打花小豬了,每單便宜個兩三塊錢,換我我也打。」一位花小豬司機說。

孫虹打了幾次花小豬發現,在不堵車的情況下,不算新人首單和活動補貼,花小豬的價格跟滴滴差不太多,但是50公裡以上的長途花小豬要更划算。

燃財經在6月底測試發現,在臨沂市打車,15公裡以內,花小豬跟滴滴價格差別不大,100公裡以上的長途,價格相差30元以上。

在運力端,花小豬同樣用補貼的方式拉攏司機。比如,花小豬有新人籤到獎、高峰衝單獎、全天衝單獎,司機完成特定任務,可以領取10元-50元不等的現金。這吸引了很多滴滴司機,以及一些私家車主加入。

臨沂司機劉師傅告訴燃財經,花小豬目前的抽傭比例大概是20%,不算補貼的平均客單價要比滴滴便宜三四塊錢。平時他滴滴跑10公裡,能拿到19元左右,花小豬能拿到15元。

在招募司機的材料裡,花小豬並沒有強調司機必須有雙證(網約車運輸證和網約車駕駛證)。燃財經詢問花小豬客服,對方表示「目前平臺沒有強制要求」。

這意味著,過去一年多時間裡,滴滴花了大量的時間進行整改,以使平臺達到合規要求的工作,被花小豬輕鬆繞過去了。按照網約車新政的要求,私家車主加入滴滴等網約車平臺,必須具有雙證,否則就是不合規。

臨沂和遵義的兩位花小豬司機告訴燃財經,花小豬目前對司機的準入門檻很低,「基本想做就能做,沒有太多限制。」臨沂司機劉師傅說,他看到身邊有五菱之光的車,居然也加入了花小豬。而在滴滴上,這種5萬元以下的車型,是完全不符合要求的。

花小豬就像是一個低配版的滴滴打車。它的目標市場是臨沂這類省級以下的3-5線城市,也就是所謂的下沉市場。它的功能不如滴滴完善,合規性不如滴滴嚴格,唯一的是,它價格非常便宜。

孫虹評價:「這個軟體剛開始有很多漏洞,對乘客和司機都感覺不太友好,有的乘客會不付費,有的司機會扣錢不接人,平臺也不管,這些漏洞讓司機和乘客都看了不想評價。」

「剛開始我還以為有人和滴滴競爭了,雙方會有很大的角逐,但後來發現,滴滴的地位還是很穩的。」劉師傅說。

滴滴在「自己打自己」?

讓劉師傅沒想到的是,跟滴滴在下沉市場打架的花小豬,背後的實控人,正是滴滴自己。

劉師傅開滴滴一年多時間,今年4月加入花小豬,兩個平臺同時用。他本來不想用花小豬了,因為客單價比滴滴低,雖然抽傭率不算太高,但總體算下來不如滴滴賺錢。有一次一個6.7元的訂單,他的車在橋上堵了兩個小時,但因為一口價模式,時長不計費。那天他跑了一整天,只掙了十幾塊錢。

但看著旁邊停的車「呼呼」地拉著更便宜的花小豬訂單走了,他坐在車裡干著急。於是,他又打開了花小豬App來接單。而接了花小豬的訂單,他就要把滴滴關了。

目前,不論在股權上,還是在宣傳上,滴滴都沒有宣稱花小豬這個「秘密項目」是它旗下產品。但是有一些蛛絲馬跡,都將花小豬指向了滴滴。

天眼查數據顯示,花小豬的運營公司是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易博」),這家公司的法人兼唯一股東是趙意波,而趙意波是滴滴副總裁。

趙意波是滴滴創始員工,早期地推負責人之一,2012年滴滴打車剛上線的時候,他曾帶領團隊在北京各個計程車聚集的區域地推。

鴻易博這家公司在2019年4月就成立了,但它在成立後的近一年裡,並沒有涉足網約車業務。直到2019年12月,鴻易博突然向國家商標局提交了花小豬、風燕出行、輕行者、特駕出行等商標申請,2020年1月,它又提交了霸王花出行、霸王花打車、南打車、後生仔出行等商標。

從後來花小豬的發展情況來看,鴻易博最終選擇了「花小豬」和「霸王花」這兩個名稱。一位接近花小豬的人士向燃財經證實,花小豬在滴滴內部的項目代號是「霸王花」。

今年3月,也就是花小豬在臨沂和遵義上線試點期間,鴻易博將公司註冊地址,從北京偏遠的房山區,搬到了北京網際網路公司和碼農集中的海澱區,落點在中關村軟體園,而滴滴公司的註冊地址正好也在那裡。

打開花小豬和滴滴的App,這兩款軟體的頁面設計、交互體驗,相似度非常高。一位滴滴用戶反應在用完滴滴打車後,居然收到了花小豬的推廣簡訊,更從側面印證了二者的關聯。

跟網約車行業過去高舉高打的姿態截然不同,花小豬的運營公司鴻易博,低調的近乎反常。

在它的官網上,你都看不到產品之外、任何跟公司或管理團隊相關的信息。在公開資料或工商信息裡,也查不到它有過融資。這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都是趙意波,它的註冊資金只有500萬元。

但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在今年3月正式進軍網約車市場,還打出了跟拼多多一樣「全網最低價」的旗號,甚至推出了網約車的「百億補貼」。在臨沂和遵義試水後,接下來它要把百億補貼的範圍,拓展至全國130個城市。對於新用戶和司機,它有豐厚的補貼政策。當然,這都需要錢。

「你應該把它理解為一款產品,而不是一家公司,事實上,它本來就是滴滴公司旗下的一款產品。」一位網約車行業人士說。另外有消息稱,花小豬的實際負責人是原滴滴副總裁、網約車區域總經理孫樞。

滴滴或許是在利用花小豬這款新產品,來搶奪因為要滿足合規性要求,而不得不放棄的網約車市場份額。畢竟對於司機而言,開不了滴滴,可以開花小豬。

但在客觀上,這造成了一種觀感:滴滴就像是在左右手互博,自己打自己。

買殼、裂變、羊毛黨

花小豬顯然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它必須藉助資本的力量。

今年3月,花小豬全資收購遼寧途途網約車運營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途途網約車」),從而獲得了一些城市的準入資格。

途途網約車成立於2016年,在滴滴過去一統江湖的過程裡,這家公司名不見經傳。它的大本營在東北地區,品牌名稱之前叫「途途e約車」,2019年12月升級為「優選出行」,業務覆蓋專車、拼車、城際專線、定製班車等。

3-5線城市的下沉市場,是途途網約車的優勢戰場。「目前網約車平臺很多,大多平臺選擇大城市市區業務」、「取得地方牌照並實現落地運營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公司宣傳材料中,途途網約車這樣說到。

按照途途網約車公開的數據,它在去年12月,已經覆蓋全國136個城市,擁有44個主要城市的線下經營牌照,加盟司機超過3萬人。

隨著收購落定,這些資產全部被打包至鴻易博旗下。花小豬通過買殼買資產的形式,在一夜之間成為地方市場的重要玩家。

燃財經獲悉,目前花小豬和途途網約車正在整合中。6月24日,原隸屬於鴻易博公司的微信公眾號「花小豬打車」,宣布進行帳號遷移,新帳號主體是途途網約車,同時更名為「花小豬打車可以更便宜」。

6月28日,燃財經在臨沂通過花小豬下了一單,付款時顯示收款方為鴻易博;6月29日,燃財經在遵義下了一單,收款方卻是途途網約車。

為了快速擴張,除了資本層面的運作,花小豬還用到了拼多多式的社交裂變玩法,因為對於下沉市場而言,這套打法已經被拼多多驗證過了。

花小豬有個「天天領現金」的活動,用戶可以通過領取好友分享的紅包獲得現金,但是,如果想領取現金,則必須在12小時內累積金額達到100元,否則現金失效。這跟拼多多「幫我砍一刀」的機制非常相似,用戶只有四處拉人頭,才能達到取現的門檻。

花小豬的運營人員成立了「打車福利群」,用戶在裡邊刷屏似的分享紅包連結,大家通過互點,以及不停拉新用戶入群,來達到取現資格。

遵義的花小豬司機龐師傅,對用戶的裂變速度感到震驚。他在6月初開始用花小豬,6月的第一周花小豬搞活動,「生意太好了,突然身邊好多人都開始用花小豬,都是衝著便宜和紅包來的。」

除此之外,花小豬對司機打出「出不出車都賺錢」的口號,鼓勵司機去拉新。花小豬的最新政策是:6月22日開始,司機邀請一位乘客成功掃碼,無需完單,最高返5元;7月1日-14日,邀請一位司機成功註冊,無需完單,即返15元。

在已經被滴滴教育過的網約車市場,似乎一夜之間又回到了當年網約車燒錢大戰的場景。當然,跟燒錢補貼相伴而生的,總會有羊毛黨。

有臨沂的花小豬用戶稱,花小豬的優惠力度剛開始確實是挺大的,有各種活動,他用花小豬的目的,一是拉人頭取現,二是薅「一元打車」的羊毛。

遵義龐師傅一開始跑花小豬,就是為了領獎勵。6月初花小豬搞「高峰衝單獎」活動,他每天早高峰出車,拉夠6單領到50元現金獎勵後,就關了花小豬,改用滴滴接單。

「花小豬單價太低,不如滴滴賺錢,遇到堵車就得把油錢賠進去,不值當。」龐師傅說。

滴滴的兩難

龐師傅搞不懂,為什麼已經有了滴滴,還會出來一個花小豬。在遵義,除了滴滴,還有一些地方性的網約車平臺,但都不成氣候。相比之下,滴滴是規模最大、最合規、最有保障的。

「現在開滴滴查的很嚴,抓到沒有證就要罰款。」龐師傅說。

合規問題是橫在所有網約車平臺面前的一座大山,而合規直接限制的是司機端的運力供給。

一位網約車公司創始人對燃財經分析,運力是核心問題,因為出行市場永遠是需求大於供給的。2017年底的時候,滴滴的日訂單量就達到了2500萬單,如今還是在2500萬單上下波動。因為順風車事件後滴滴啟動合規化進程,限制了運力的擴張,這就是滴滴網約車的天花板。

這造成了一個巨大的矛盾:短期內,合規就要犧牲運力,增加運力就增加了合規難度。

來源 / 視覺中國

整改一年多之後,在今年3月,滴滴突然開始高調,內部確立了「0188」的三年戰略目標,要在將來每天服務超過一億單。這是一個非常宏大的目標,按照滴滴目前的情況,要完成這個目標,必須尋找新的訂單增量。

上述網約車公司創始人認為,滴滴推出花小豬項目,就是在為「0188」一億單的目標努力。滴滴在一二線城市已經佔據絕對優勢,用戶也有能力為高價買單,但在下沉市場,還存在數量龐大的價格敏感型用戶,這些用戶可能分散在一些區域性的、主打低價的網約車平臺,滴滴想用花小豬去承接這些用戶。

另外,因為嚴格的合規限制,滴滴過去主動放棄了一些運力,那些證件不全的司機被排除在滴滴之外。但在下沉市場,各地監管部門對合規政策的執行沒有一二線城市嚴格,花小豬可以承接這些流失的司機。

一方面要合規,另一方面要訂單量,滴滴在尋找一個微妙的平衡點,既能加速快跑,同時又要降低風險。

花小豬承擔了滴滴攻打下沉市場的任務,而在品牌上所做的風險隔離,說明滴滴已經很清楚地方市場的遊戲規則。

燃財經獲悉,目前,花小豬已經在臨沂、遵義、阜新、盤錦等城市落地運營,並在全國各地加速開城,已經開始在130多個城市招募司機。

臨沂劉師傅現在每天同時打開滴滴和花小豬接單,他經歷過滴滴整改最嚴的時候,所以了解網約車合規的重要性。「現在已經有滴滴了,花小豬作為一個新的平臺,如果要想做得更好,它應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把滴滴的缺點改一改,做的更完善才是。」

無論如何,網約車市場又開始熱鬧起來了。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應受訪者要求,孫虹為化名。

相關焦點

  • 花小豬打車產品分析報告
    編輯導語:花小豬是滴滴旗下的一款軟體,被稱為「打車界的拼多多」;專注於下沉市場,新用戶有非常高的補貼和優惠,還可以進行社交裂變賺錢,獲取了一大波用戶;本文作者對花小豬APP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滴滴打車又遇到了一個對手?花小豬打車登頂App Store第一名
    如果最近,有打開APP Store看應用下載排行榜,會發現有一款叫做「花小豬打車」的應用一直排名前列,難道又有一家新勢力勇闖打車圈了?花小豬/百度百科圖然而,根據背後的調查,花小豬打車平臺其實是滴滴出行推出的一個新平臺,本來是面向下沉市場的出行服務,現在全面推廣至一、二線城市市場了。
  • 滴滴捧紅的「花小豬」打車司機辱罵乘客、客服形同虛設?
    網紅「花小豬」誕生記近期,一款由滴滴推出的、名為「花小豬打車」的網約車品牌橫空出世。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花小豬的運營公司是北京鴻易博科技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兼唯一股東趙意波為滴滴副總裁。可以說,花小豬背後是滴滴。
  • 滴滴兇猛,2020年開啟「左右互搏」
    打車界「拼多多」浮出水面今年3月,在山東臨沂和貴州遵義,冒出了一款新的打車軟體。4月,這款名為「花小豬」的App,開始搶走很多網約車平臺的訂單。原因無他:價格便宜,能賺錢,門檻低。孫虹在計程車上看到了花小豬的廣告。廣告不是很「上檔次」,但是號稱「新用戶打車1元起」。
  • 網約車市場的「拼多多」將上線,打車從此進入平價時代?
    也就是說,低價+一部分瞄準下沉市場,並不意味著花小豬是一款「減配版」的滴滴打車,二者在具體的市場定位和運營思路上有所不同,更注重差異化的產品體驗。打車界的拼多多?差異化的產品體驗還體現在花小豬的具體「玩法」上。
  • 「滴滴一單、花小豬幾十單」?自我革命背後,下沉市場並非滴滴...
    試運營 4 個月後,滴滴官宣花小豬屬旗下品牌。與滴滴網約車相比,花小豬的最大特點是採用一口價模式,同時間同路徑下,花小豬的價格比滴滴快車略便宜。在乘客端,花小豬選擇了與拼多多類似的社交裂變方式獲客,在司機端,花小豬則借鑑了過往滴滴的經驗,除了招攬既有的滴滴司機外,還通過設置衝單、拉客獎勵等增加運力。
  • 打車屆拼多多是黑車平臺?用戶邀30人助力全是空紅包|凰家反騙局
    財神奶奶告訴大叔說這是滴滴新推出的打車軟體,現在可以邀請好友助力,領取打車津貼,很便宜。這就有點兒意思了!滴滴已經壟斷了打車市場,為啥還要推出個新的更便宜的APP、小程序,來自己打自己?最好的例子就是拼多多!兩三年前誰能想到拼多多可以在淘寶京東的天下大肆攻城略地,迅速搶佔市場呢?現在滴滴推出花小豬應該就是為了防止打車行業的拼多多出現,要自己把這條賽道提前佔上。就像小米推出紅米、華為推出榮耀一樣,留住價格敏感型用戶。從這個角度來說,滴滴還是很有戰略格局的。
  • 效仿拼多多 滴滴、美團的考量
    這是一個扛著「全網超低一口價」、「新用戶打車1元起」的宣傳大旗,名叫「花小豬」的網約車app,自今年3月下旬以來,吳磊所在的滴滴網約車司機群裡就傳開了。「補貼多啊。」吳磊之所以毫不猶豫地註冊了花小豬,主要考慮到其在乘客端設置互動任務外,「一口價」模式讓打車更便宜,「不少乘客被價格實惠打動了」。
  • 滴滴將上線「花小豬打車」,已在多地試運營,新用戶首單0元起
    7月22日,滴滴透露旗下新品牌「花小豬打車」即將上線。今年3月開始,花小豬在貴州遵義、山東臨沂等城市測試運營,後續將推廣到更多城市。AI財經社近日了解到,花小豬7月15日已在西寧推廣試運營。早在一個月前,寫有「下一單打車0元起」及下載二維碼的宣傳貼紙已經貼在西寧滴滴司機前排座椅後方。當地滴滴司機告訴AI財經社,每有一個用戶在車內下載「花小豬打車」,司機就可以獲得5元推廣獎勵,他在近一個月時間內已經拿到300多塊錢。該司機表示,如果花小豬運營得好,他也會考慮轉戰花小豬平臺。
  • 「爆紅」的花小豬盯上90後
    在出行賽道上,花小豬打車正在俘獲越來越多年輕用戶的青睞,數據顯示,花小豬用戶中90後佔比超過六成,花小豬品牌正逐漸成為年輕客群的主要出行方式。今年3月,花小豬正式進軍網約車市場,憑藉低價、補貼等策略迅速佔領市場,有人表示花小豬是網約車版的拼多多,也有人不理解滴滴為何還要推出花小豬品牌。
  • 滴滴「偷師」拼多多,服務下沉市場沒想像中那麼簡單
    在乘客端,花小豬選擇了與拼多多類似的社交裂變方式獲客,在司機端,花小豬則借鑑了過往滴滴的經驗,除了招攬既有的滴滴司機外,還通過設置衝單、拉客獎勵等增加運力。下沉市場在電商領域已經被拼多多驗證成功,但在其他領域卻鮮有突破。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滴滴借花小豬撬開了一角,但以出行為代表的「服務下沉」能像拼多多的「消費下沉」一樣容易嗎?
  • 打車8公裡花1.9元還返現,滴滴「親兒子」拱了誰的白菜?
    8月25日中午,在滴滴快車已有3人排隊的情況下,瑞秋點開花小豬決定一試。然而,初次體驗的瑞秋並未等到司機秒接單,10分鐘過去,頁面上仍顯示需要等待。最終重新呼叫後,瑞秋以1塊9的價格完成了此次8公裡的行程,還返現22元。這也讓她直言,「比坐公交車還便宜,不愧是打車界的拼多多」。但拋開價格,在她看來,花小豬的體驗仍有待提升。
  • 滴滴正式「認親」花小豬:停不下來的滴滴,在講故事給誰聽?
    「你的打車問題,被我承包了」。2020年7月1日,花小豬的官方客服發布了第一條微博。實際上,對於「打車界拼多多」花小豬的誕生,滴滴醞釀一年已久。2020年3月,途途網約車改頭換面成為「花小豬打車」,打出「全網最低價」口號主打,在遵義臨沂兩地試運營後,迅速進軍三四線城市,目前已入駐超130個城市。為了避免與滴滴現有的青菜拼車和快車業務產生重疊,滴滴官方曾為花小豬定下了明確的定位和用戶畫像:不同於原有的快車業務、定位於年輕用戶市場。
  • 被瘋狂薅豬毛「花小豬」能成為滴滴的「小香豬」嗎?
    品牌與明星跨界合作帶來的破圈效應,助力這款打車軟體更快地走向了大眾打車市場。作為滴滴新推出的品牌,花小豬定位年輕用戶市場,致力於打造實惠出行。「花小豬打車,打車可以更便宜」的slogan,簡單明確表明了要走的親民路線,同時也為廣大司機創造了更多的收入機會。
  • 打車屆拼多多是黑車平臺?用戶邀30人助力全是空紅包|凰家反騙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大叔部門最豪的財神奶奶都開始用花小豬砍價打車了,看來消費真的是降級了,人家原來可是只坐神州專車的人。·1· 15天深度體驗花小豬 發現諸多問題大叔看到過不少花小豬的廣告,但從來沒有仔細研究過。財神奶奶告訴大叔說這是滴滴新推出的打車軟體,現在可以邀請好友助力,領取打車津貼,很便宜。
  • 拼多多、美團、滴滴,「決戰」社區團購之巔
    戰場中有拼多多、滴滴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每日優鮮等傳統生鮮;興盛優選等原創性平臺,還有物美等傳統商超。一時間,群雄逐鹿,難分勝負。01 巨頭入場,圍剿「優選」光明頂江湖刀光劍影,美團和滴滴又一次狹路相逢。今年4月初,疫情的陰霾有了漸漸散去的苗頭。
  • 滴滴司機們青睞「花小豬」!為何用戶們對花小豬一片吐槽?
    縱觀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打車平臺,滴滴出行可以說是絕對的霸主。雖然滴滴出行佔據了網約車的制高點,但滴滴並沒有「掉以輕心」,今年7月份,滴滴出行推出了「花小豬」,將原來基本呈現出寡頭的市場局面再次攪動。那麼問題來了,滴滴出行已經是國內網約車的霸主了,為什麼又要推出「花小豬」這款產品呢?我們不妨來簡單的分析一下!滴滴的下沉夢?自打拼多多在下沉市場崛起之後,無論是阿里還是京東,以及現在的滴滴出行,他們都意識到下沉市場的重要性。
  • 滴滴左右互搏,花小豬與快車誰能勝出?
    從宏觀上,花小豬承載了滴滴佔據下沉市場,獲得二次增長的重要一步。事情並未如預期那般順利,主管部門對於花小豬的態度非常強硬。今年7月以來,一度被外界視為「打車界的拼多多」的花小豬,在多個城市,被主管部門認定為非法營運,甚至被貼上了「黑平臺」的標籤。這些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深圳、南京、合肥、青島、鄭州等一二線城市,也包括日照、阜新、保定等三四線城市。
  • 滴滴將上線「花小豬打車」,已在多地試運營,新用戶首單0元起
    7月22日,滴滴透露旗下新品牌「花小豬打車」即將上線。今年3月開始,花小豬在貴州遵義、山東臨沂等城市測試運營,後續將推廣到更多城市。AI財經社近日了解到,花小豬7月15日已在西寧推廣試運營。早在一個月前,寫有「下一單打車0元起」及下載二維碼的宣傳貼紙已經貼在西寧滴滴司機前排座椅後方。當地滴滴司機告訴AI財經社,每有一個用戶在車內下載「花小豬打車」,司機就可以獲得5元推廣獎勵,他在近一個月時間內已經拿到300多塊錢。該司機表示,如果花小豬運營得好,他也會考慮轉戰花小豬平臺。
  • 號稱「打車界的拼多多」,花小豬還能「香」多久?
    近來,北京白領郭女士上下班時都會通過網約車平臺「花小豬」叫車出行,9公裡的路程補貼下來,郭女士只花了9元錢。 花小豬打車真的便宜嗎?會一直便宜下去嗎?滴滴為什麼要做花小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