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讀經典 麗人秀旗袍 黃龍峴裡年味兒濃

2020-12-16 荔枝網新聞

  今天(1月26日)下午,江寧區在中國最美休閒鄉村黃龍峴舉辦「誦讀中華經典、邂逅靚麗旗袍」活動,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展示中華經典詩詞和傳統服飾魅力,為市民獻上一份文化大禮包。這也是江寧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之一。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活動中,區內近百名青少年身著漢服,用一首首古典詩詞引領現場觀眾一起回眸歷史,感悟傳統,也為黃龍峴增添富有豐盈內涵的文化名片。據了解,2017年,江寧區成功創成「江蘇省詩詞之鄉」,目前正瞄準創建「中華詩詞之鄉」目標,大力推進詩詞進社區、進鄉村、進企業、進機關、進學校、進景區,使詩詞走進基層、走進網格、走近百姓。

  娃娃讀經典,麗人秀旗袍。活動現場,多支具有不同特點的旗袍團隊逐一登臺,200名身著不同樣式的旗袍人員行走在萬畝茶園中,讓時尚典雅的旗袍與清新自然的瑰麗山水、風情文化完美融合。在這其中,一支平均年齡都在70歲以上的隊伍引起了觀眾的注意,雖然她們中年齡最大的已經83歲,但這依然擋不住對美麗的追求,她們的表演組合秀《風箏誤》讓觀眾一致叫好。此外,《旗袍美人》、《優雅茶水香》、《水墨蘭亭》等逐一上演,她們身姿挺拔,氣質端莊,再加上美麗的妝容,精緻的旗袍,臺下熱烈的掌聲一波接著一波。

  舞臺上的節目精彩,舞臺下的文創集市同樣火爆,近20家文創企業和非遺項目現場進行展銷,有讓遊客感受傳統技藝魅力的糖畫、藕粉酥,也有讓遊客一飽口福的新疆大棗、洛南核桃,還有當地特產黃龍四寶,吃的、用的一應俱全,讓遊客在這裡感受到江寧濃濃的年味。

  2019年春節,江寧區精心組織和策劃,圍繞「我們的節日」主題,結合打造的各景區資源稟賦和特色,推出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帶遊客重溫兒時過年記憶,弘揚春節傳統文化。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丁鳳雲 編輯/趙恩婕)

相關焦點

  • 江寧美麗黃龍峴
    夢如黃昏黃龍峴清晨,萬籟俱寂當第一縷陽光在山頭緩緩露出慢慢籠罩大地,喚醒沉睡中的黃龍峴黃龍峴當落日與浮雲交會便誕生了一場最美的晚霞霞光燃燒了整個天空讓黃龍峴蒙上一層夢幻之色
  • 黃龍峴:南京最美鄉村遊
    黃龍峴村,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江寧街道東南部,境內山嶺綿延起伏,是個茶鄉,近年來,江寧區將其打造成了一個以茶文化為特色的休閒旅遊村。城裡的人們周末都喜歡去黃龍峴遊玩,因為離市區較遠,目前雙休日從安德門有班車直達黃龍峴。
  • 初冬,遇見南京江寧黃龍峴的小美好
    漫遊醉美黃龍峴 網紅"一壺春暖"在初冬的季節愈顯美好,壺嘴裡流下的泉水冒著涓涓「仙氣」,契合著初冬的氛圍 順著蜿蜒的茶道前行,便尋到了黃龍峴高處的「茶緣閣」。
  • 南京江寧黃龍峴: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樣本
    黃龍峴風景如畫江寧街道供圖黃龍峴村民悠然自得的生活場景江寧街道供圖從南京城區向西南出發,驅車半個小時便可來江寧區的黃龍峴,這裡竹林搖曳、綠水清波、灰瓦白牆,一派魅力江南好風光。老黨員陳建發是黃龍峴變遷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近些年,黃龍峴所在的江寧街道牌坊社區抓牢黨員幹部這個關鍵群體,以田園鄉村建設為抓手,探索了一條黨建引領鄉村富民的新路子。5年前,江寧區啟動美麗鄉村建設,「陳建發」們就開始了見證發展的歷程。不管是到浙江取經,還是回來後動員,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
  • 下午去黃龍峴逛逛
    星期六和老公親戚開車一起去黃龍峴,準備是住一晚,所以先訂的上沿村的民宿。人多選的一棟別墅樓。環境不錯,青石板的路,遠處有山,近處有湖。風景還是不錯的。下午去黃龍峴逛逛,民宿離黃龍峴開車只有5分鐘。人很多,路有點堵。我們還帶的帳篷,老年人打牌的進帳篷,年輕人帶小孩逛逛茶街,真的挺舒適的一天。住一晚,明天繼續。
  • 我的家鄉奔小康|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黃龍峴留住「美麗鄉愁」
    從南京市區向西南走40公裡,黃龍峴就在這裡。  這個小山村位於江寧街道東南部,素有「揚子江心水,黃龍峴上茶」之譽,佔地0.91平方公裡的它擁有茶園2000多畝,當地的茶葉的植被面積佔總面積百分之九十以上。  好生態帶來好發展。
  • 南京江寧黃龍峴人多車多 三條線路助遊客繞行
    國慶假日前兩天,江寧黃龍峴因為景色美麗,導致車多人多,周邊路段也時常會擁堵,車流也是最為密集。江寧交警大隊江寧中隊負責人提醒,前往黃龍峴景區的車輛實行交通管制,措施為單向通行,具體路線為可從正方大道黃龍峴路口及龍銅路黃龍峴路口進入景區,銀杏湖大道黃龍峴入口禁止車輛駛入景區。
  • 同處大城市近郊,從開弦弓到黃龍峴——都是明星村,反差為何這樣大
    但記者5日中午在南京市江寧區黃龍峴茶文化村看到,村前道路私家車依然排隊2公裡長,4個停車場全部爆滿,商業街上人氣還很旺。江寧區旅遊產業集團張彭建介紹,「五一」假期共有4.5萬名遊客來到江寧西部,比去年同期增長27%。如今,黃龍峴已是南京鄉村遊地標景點。可就在10年前,驢友們前往黃龍峴「探幽」,地圖上都難以查到,從南京城到村裡四五十公裡行程,要輾轉一個半小時。
  • 美麗鄉村----金陵茶文化旅遊村黃龍峴(十)舅舅家的苒苑!
    穀雨前的茶葉同樣清香宜人,滋味比明前茶稍許醇厚些,也是愛茶人的優選。我還吃過舅舅種的葡萄,他用紙袋包裹防止蟲害,葡萄也一樣美味多汁,酸甜鮮美。恐怕只能用「鮮」來形容舅舅家的瓜果最合適不過了!       下圖為數年前仙林亞東城動之韻健身隊的好友們去黃龍峴遊玩,對舅舅家苒苑情有獨鍾,當時舅舅家鐵將軍把門,沒人在家,好友們只能在苒苑門前拍照留念。
  • 古村黃龍峴:一杯清茶讓村民品出美麗經濟好味道
    黃龍峴用轉型與蝶變,講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精彩故事。 茶村甦醒,重現千年古村風韻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村頭懸掛的唐朝詩人王建的《雨過山村》,很貼合這裡的田園意境。 相傳黃龍峴的「緣起」,與小紅彤山腳下的千年古官道相關。公元229年,孫權在南京(時為建鄴)稱帝那時起,黃龍峴便成了達官貴族狩獵的去處。又由於它是中華門通往皖南的必經之路,浙商、徽商在此歇腳,漸漸發展出驛棧,此後江浙、安徽的移民沿著官道到這裡安家,村子有了雛形。 依託山水資源,黃龍峴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茶葉種植。
  • 這個冬天不遠遊,來黃龍峴做一次「山間客」!
    這個冬天不遠遊,來黃龍峴做一次「山間客」!黃龍峴山間有竹,竹盡有室,自然之美糅雜著建築之美,人在宅中,亦能寄情於景。室內設計延續了黃龍峴的茶文化主題,清茶細品滌盡世事塵埃,讓奔波忙碌的我們,在這精美之地得到身心的放鬆~
  • 【美麗中國長江行】南京江寧黃龍峴上演美麗鄉村進行時
    龍峴茶鄉 攝影:章文君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章文君): 南京江寧黃龍峴,是一座以茶文化休閒度假的特色旅遊村。江寧黃龍峴位於古都金陵西南角,與蘇皖交界,這裡住著52戶茶農,有著2000畝茶園,村莊周邊20公裡無工業汙染源。
  • 南京黃龍峴:茶香引來四方客 香茶隨客走四方
    對於黃龍峴的茶農來說,茶葉基本售完,終於迎來了一年中難得的閒暇時光。看著茶園滿坡、竹海起伏,聽著溪水潺潺、空谷鳥鳴,喝一口自己親自炒制的茶葉。小康生活,就是如此愜意。昨天:昔日茶香滿園難銷售駕車進入南京江寧區西部旅遊環線,一路丘陵起伏,綠意盎然。進入江寧街道黃龍峴村,眼前一條條茶壟蜿蜒,空氣中滿是茶園清香。
  • 快樂周末,暢騎黃龍峴
    金秋時節,茶香四溢,美麗的黃龍峴,來場騎行最嗨!從城市到茶村,從喧囂到安靜,黃龍峴的一切美好
  • 周末來江寧黃龍峴 「一壺春暖」笑迎八方客
    黃龍峴景區內,大茶壺「一壺春暖」儼然成了小網紅,作為景區的標誌性景點,遊客爭相與其合影,茶文化風情街上往來遊客不絕,畫糖人、打氣槍、釣魚等小遊戲吸引了大撥小朋友的目光。農家樂更是火爆,人潮湧動,一座難求。黃龍廣場變成了帳篷露營地,家長紛紛帶著孩子前來踏青,小朋友們踢足球、放風箏、滾鐵環,現場一派祥和熱鬧的景象。鄉村牧場更是迎來大批體驗騎馬的遊客,頗有一番一人一馬仗劍走天下的豪情。
  • 當書法繪畫與旗袍麗人相遇,古色古韻之美由此展……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之一,它以襟、領、袖、裙擺等部位的多變風格,展現了女性之美,演繹著別樣的東方風情。   當書法繪畫與旗袍麗人相遇時,會交相輝映出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今日下午,由長沙市總工會、長沙市婦聯等政府單位牽頭,由0731房產網、楊柳美學空間主辦,在梅溪湖建發央著舉行的湘女印象•長沙市第六屆旗袍文化藝術節第二幕之《揮毫潑墨·旗袍書聖》活動給了我們答案。
  • 多重音樂元素演繹「百年旗袍秀」 推廣旗袍文化
    近日,由上海、香港、臺灣三地旗袍文化推廣組織聯合舉辦的「情緣中華——2014首屆兩岸三地旗袍文化推廣主題晚會」在上海商城劇院上演,一百多位來自不同地區,身著不同樣式旗袍的佳麗,盡展嫵媚多姿。  值得稱嘆的是,本次晚會所有的演員均是來自兩岸三地旗袍愛好者,在這之前都未接受過專業的舞蹈表演培訓,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裡,她們經歷了高強度的形體、臺步、舞蹈、等集中訓練,最終為觀眾呈現了一場集古典、民樂、爵士、流行等多元風格為一體的旗袍秀。其中,尤為引人入勝的是由上海旗袍文化聯誼會表演的「百年旗袍秀」。
  • 環南京黃龍峴站來啦!風景最棒的一站,可千萬別錯過
    「揚子江心水,黃龍峴上茶」在遠離南京市區的地方,有一種美景叫做"黃龍峴"!隨著時間的腳步,我們來到了紅葉漫天的冬月,舒適的騎行季仍在繼續,不止騎•2020第二屆環南京自行車賽黃龍峴站,將於11月8日在美麗的黃龍峴茶文化村正式打響!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黃龍峴茶農家門口搞起鄉村茶文化經濟奔...
    美麗鄉村黃龍峴。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初冬的南京,層林盡染。對於黃龍峴的茶農來說,茶葉基本售完,終於迎來了一年中難得的閒暇時光。進入江寧街道黃龍峴村,眼前一條條茶壟蜿蜒,空氣中滿是茶園清香。黃龍峴茶文化村茶農謝瑞武從袋中捏出一小撮「龍針」茶,放入玻璃杯,泡上開水,一根根碧綠、長針芽葉在水中翻滾、舒捲。茶香四溢中,他打開了話匣子。  黃龍峴是個好地方。相傳黃龍峴的「緣起」,與小紅彤山腳下的千年古官道相關。公元229年,孫權遷都南京(時為建業)那時起,黃龍峴便成了達官貴族狩獵的去處。
  • 那會的黃龍峴只是偏僻的山野村落
    記得第一次來這裡,美麗鄉村還在修建,道路也不似現在平整有序,那會的黃龍峴只是偏僻的山野村落,時隔七八年這裡已經是商業氣息濃厚,配套設施齊全的鄉村旅遊示範點了。別的不說,這裡的空氣是真的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