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雪花糖 | 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2020-12-26 家在耀州

編者按:

耀州,山水形勝,人傑地靈,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紅色文化、養生文化、耀瓷文化、民俗文化、書畫文化、非遺文化、佛教文化,灼灼其華,燦若星河,可謂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絢麗奇葩。文化志願者走基層進萬家,以文化人,揚文化自信,鑄民族靈魂,將耀州靚麗的文化符號傳遞到四面八方。這裡是千年的耀州,這裡有詩和遠方。今天開始,耀州文化帶您穿越古今,走進耀州華章,細細品味耀州文化那一抹清香。

「耀州城,四方方,雪花糖,味道香。」這是耀州流傳的關於雪花糖民謠。雪花糖在過年的時候最為暢銷,是當地人走親訪友必不可少的禮物。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耀州體育場「大平糖坊」,了解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雪花糖。

三年的高中生活,我對這裡既熟悉又陌生,直到今天,打電話給張老師詢問糖坊的地址——渠岸巷32號,才得知這個我曾經路過無數次的地方就是傳說中的體育場的「大平糖坊」。

從巷子進來,這裡還像是一個農家院,和街面上的建築風格完全不一樣。院子裡滿是釀醋的大甕,雖然層層裹蓋但卻醋味飄香。走進房間,看到牆壁上做糖的畫面和各級的榮譽證書,不由豎起大拇指,也很想知道雪花糖到底是怎麼做成的。

從張老師的兒子——大平糖坊的第四代傳承人口中得知,張老師做糖已經有30多個年頭,一直以來堅持傳統的手工技藝,他說雪花糖現在不僅僅是作為一種食品而熱銷,而是耀州的地域文化符號。

張老師熱愛雪花糖技藝,潛心研究、努力實踐,衷心傳承。2010年促成耀州雪花糖被評為銅川市非遺保護項目,2013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看完這些獎牌,帶著一種對大師的敬仰,我來到傳說中的老作坊,這裡熱氣騰騰、香氣瀰漫,土灶臺,大鐵鍋,一切都和網上流傳出的照片一樣,此時的張老師正在為釀醋做一些前期的工作。

冬天做糖,夏天做醋,周而復始,從未間斷。夏天來到作坊看不到做糖的畫面,但無論做糖還是釀醋,前期的工藝是相同的,都是將精選的穀物碾製成米,浸泡之後便上蒸鍋開始蒸,一般要兩個多小時。

在蒸米的過程中,火候很關鍵,火候的把握全靠經驗,把握不好,米就蒸得不好,中間會加水翻攪,按照傳統的工藝和步驟,張老師三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著。

做糖是將糊狀的大麥芽和蒸好的米胚拌勻,放入保溫缸發酵大概2小時,之後裝水,淋糖汁,當地窖裡清澈透明的糖汁倒進大鐵鍋後,用炭火翻江倒海般久久地熬。

等到糖汁被熬成黏稠的膏狀,出鍋冷卻,然後由兩個力氣大的漢子開始你拉我拽,隨後在蒸汽鍋上繼續拉拽,氣喘籲籲百十個回合後,糖胚就形成了。

糖胚過夜變脆後切割,然後入鍋烘焙,摻進芝麻、核桃仁、花生仁等輔料,出鍋壓餅再切割,香噴噴的雪花糖這才算做成了。

由於雪花糖製作工藝流程多、手工操作難度大,且只能在冬季生產,所以在夏季的時候,釀醋便是他的又一個手藝。據張大平師傅講,做糖最遲兩天就可以見到成效,而釀醋要結合天時地利人和。

釀醋是將糊狀的大麥芽和蒸好的米胚拌勻,放入保溫缸發酵之後裝水淋汁,之後裝入翁中封蓋再次發酵,需經過三個多月的發酵才能釀製而成,等到後半年做糖的時候,前半年的米醋便開始走向市場。

多年來,張老師一直遵循冬季做糖,夏季釀醋的傳統,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智曾稱這裡全省惟一的「糖醋一家」的作坊。

忙碌之餘,他也正在努力將釀醋的傳統工藝申遺。張老師說,之所以申遺正是因為這種傳統的技藝,所以,不管是做糖還是釀醋,也不管申遺成功與否,都要不忘初心,堅持本真,不偷工減料,要在不失真的條件下做到不失傳。

相關焦點

  • 大書法家柳公權的故鄉 新年要吃雪花糖
    在他的故鄉今天的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有一種非常著名的小吃——雪花糖,俗稱渣子糖,每年入冬雪花飄落時開始生產,因其糖塊顏色白亮,牙咬糖塊時,糖渣紛落,宛如飄雪,故名雪花糖。當地新年時也會拿雪花糖來招待親朋好友,甚至作為饋贈朋友的禮品。據說耀州的雪花糖,味道香,能健胃,能潤腸,止咳化痰功效強。
  • 雪花糖、窩窩面……用銅川人吃出來的「非遺」留住你的胃
    耀縣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縣城,而說到耀州就不能不提久負盛名的美食鹹湯面了。 鹹湯面,顧名思義,是浸在鹹湯裡的面。鹹湯面「筋光韌長銀絲帶,鹹辣香醇琥珀湯,是耀州一絕、美食代表,更是銅川深厚歷史文化的傳承和見證。現已列入第五批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咯~ 好吃的非遺:雪花糖
  • 家鄉味道 天下美味都吃遍 首推耀州窩窩面 銅川美食
    鹹湯面鹹湯面是耀州特有的傳統小吃,經濟實惠,食用方便,人們喜作早餐。鹹湯面,鹹辣出頭,筋韌爽口。  耀州鹹湯面歷史悠久,婦孺皆知。現在耀州國營、集體、個體鹹湯麵館僅城關地區就發展到30多家。西街飲食公司的麵館,經常顧客盈門。
  • 耀州電商扶貧農特產品閃耀西安大明宮
    「銅川耀州特產,蘋果、雪花糖、鍋巴,歡迎大家免費品嘗!」「蘋果不錯,優惠點我訂上100箱!」「這是純正的耀州花椒,國家地標農產品!」 這個周末,西安大明宮萬達廣場5號廳洋溢著一股農特產品的土香味,大紅的帳篷配上各種特色農產品,吸引了眾多的顧客,好不熱鬧。
  • 威海「雪花糖心」蘋果即將上市 豐富冬季採摘遊項目
    為豐富冬季採摘遊項目,提高農民收入,張村鎮實施「雪花糖心」蘋果打造計劃,延長蘋果生長期、延緩採摘期,將更紅更大更甜的蘋果帶給消費者。在肖永琴的果園,紅彤彤的富士蘋果掛滿枝頭,村民們正在忙著採摘。這些蘋果的採摘期比正常的晚了40天左右,又在小雪節氣前後,所以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雪花糖心」蘋果。
  • 銅川市三八紅旗手丨耀州中學教師孫豔萍:春風化雨 情滿師懷
    銅川市三八紅旗手孫豔萍,耀州中學語文教師,三十多年來,她憑藉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辛勤付出,裡外勞作,獲得了黨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多次被評為耀州區、耀州中學先進教師、高級教師,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再有學生杜某因下肢患有脆骨病坐著輪椅,上學困難,她在了解了該學生的家庭狀況和其求學的願望後,組織學生堅持抬了三年,在她的不斷鼓勵和幫助中,杜某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績,圓了杜某的大學夢。她的事跡被耀州中學編排成話劇推薦到省教育廳匯報演出,獲得了多方稱讚。她是學生的良師,也是學生的益友,直到現在,她經常會接到畢業多年學生感恩的電話。
  • 汪氏皮影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很少有人還在喜歡還在堅持我們的傳統文化。書法、古箏、戲劇、皮影……相較於這些,現在的年輕人更愛學一些速成的東西,很少有人去做那些需要匠人精神的行業了。 不過,在汪氏皮影,我又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希望,看到了中國匠人精神的崛起。這裡的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做皮影,堅持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這種精神值得現在的年輕人去學習。
  • 耀州「瓷壺」說法的來歷
    耀瓷的興旺發達帶來了經濟的繁榮,經濟的繁榮奠定了耀州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千百年來,耀州一直是陝西關中北部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歷朝歷代的州府所在地。談及耀州歷史,人們常說,耀州曾經是「一州管三縣」(轄華原、富平、三原)。其實,耀州下轄何止三縣,在耀瓷極其輝煌的黃金時代,耀州是一州轄七縣的地方,有詩為證:「直北鄜坊邏堠明,入山孔道塞夷庚。
  • 2020耀州窯陶溪川美術館啟幕暨耀州窯陶溪川文創園項目籤約儀式在...
    央廣網西安8月25日消息(記者劉濤)為塑造銅川耀州窯文化旅遊新形象,掀起文化旅遊新熱潮,8月25日,由銅川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銅川市耀州窯文化基地管委會共同主辦,耀州窯陶溪川美術館承辦的TXC@Sunday Morning耀州窯國際陶藝邀請展啟幕暨耀州窯陶溪川文創園項目籤約儀式在銅川市耀州窯陶溪川文創園舉行
  • 耀州的古玩店
    耀州的古玩店卡拉是條狗LDY耀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古人傑地靈,歷代賢人輩出,文化底蘊厚重,古蹟遺址多,幾乎村村落落、家家戶戶都會翻出幾件年份久、有滄桑感的老物件。這些開店的有咱耀州的、黃堡的、富平的等,各家店都擺放著瓷器、玉器、石刻、家俱、字畫、碑柘、古書、像章、奇石、錢幣等等五花八門,無所不盡有。耀州城最早沒有專門開店搞這的,都是西安、鹹陽、寶雞甚至洛陽、太原、廣州等地人上門來收。
  • 耀州山壽寺鉤沉
    按:此文為十多年前筆者與原區文物旅遊局劉泰蔭先生合作,實地查看了出土於耀州中學的《山壽寺新建山門記》殘碑、《禪林》斷碣以及耀州中學原校內操場邊遺留的石柱及柱礎等文物,結合先賢張璉、喬世寧的兩部《耀州志》的記載,多方踏勘考證而成,原發表於2009年《新耀州》報。
  • 桃花源2020秋季限定展| 五代耀州窯的「雨過天青」與北宋耀州窯的「色溫溫如」
    「雨過天青」與北宋耀州窯的「色溫溫如」 | 2020年10月13日-10月20日 |提到耀州,大多著意於耀州窯的「巧如範金,精比琢玉」的剔刻花工藝,除此之外,耀州窯對釉色的創造也是它重要的藝術成就,我們展覽這次精心挑選了4件耀州窯的經典「色釉」之作,來跟大家分享耀州之美
  • 耀州窯丨北方的代表性民窯
    耀州窯內瓷器釉色蒼翠、深沉、透亮,如冰似玉,紋飾富麗多姿,構圖嚴謹生動。 又嘗見北客言,耀州黃浦(堡)鎮燒瓷名耀器,白者為上,河朔用以分茶。出窯一有破碎,即棄於河,一夕化為泥。——南宋《清波雜誌》 耀州出青瓷器,謂之越器,以其類餘姚秘色也——陸遊《老學庵筆記》 但在元代時,來自耀州的這抹粗獷的青,卻在史料裡戛然而止。關於耀州窯衰敗的原因,後世眾說紛紜。
  • 巧如範金,精比琢玉——耀州瓷
    耀州瓷是耀州窯產品的統稱。耀州窯遺址位於今陝西省銅川市黃堡鎮南側及陳爐鎮一帶,因宋代屬耀州府管轄,故稱耀州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