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在寺院客堂門口的嬰兒車。 者 張泰來 攝
圓覺寺的法師與孩子在一起。 (資料片)
「天冷了,敬請為青州圓覺寺小孩子捐衣。」今年9月底,出現在網絡上的一條募捐啟事,讓這個在建寺廟收養「棄嬰」的消息浮出水面。
濟南嬰兒安全島「滿月」後鎖門迎客的情景歷歷在目,這個為生命敞開的佛門之地瞬間在網絡上引起多方關注。發出求助帖的短短幾天裡,來自四面八方的衣物數量很快滿足了寺廟方的需求,但也迅速超出了寺廟方的預想。
日前,本報記者前往青州圓覺寺,對這個寺廟的育嬰「實驗」進行了探訪。
不到一周,全國各地寄來衣物
在10月的中旬,走進濰坊青州的山區,漫山秋葉趨於金黃,遍植的柿子也愈發透紅。距離青州縣城大約15公裡的駝山風景區南部,緊鄰龍興寺,有一座仍在建設的寺廟叫做「青州圓覺寺」,佔地183畝,是我省唯一一所女眾佛學院。
也許是因為國慶小長假剛剛過去,駝山景區的遊客稀少,但圓覺寺門前一點兒也不冷清。
「你們也是來看孩子的?」
「給孩子帶了些衣物,知道送到哪裡嗎?」
下午2點左右,五六名年輕人行走在寺內一條尚未硬化的道路上,他們這樣詢問記者。見記者搖頭之後,一行人在寺院裡走了好幾個來回,直到看到一名身材矮小的年輕僧人出現,他們這才湊上去。
顯然他們是被寺廟方發在網上的求助帖吸引來的。「師父,我們從微信和網上看到你們收養了孩子,他們在哪兒?」幾個人提著手中的衣物圍了上來,這名年輕的僧人指了指旁邊一棟紅色的房子說,孩子們和居士以及法師都住在裡面,因為寺院是女眾寺院,住的都是女性,男士不能進去參觀。
在這名僧人的帶領下,一行人來到寺院客堂。兩間平房的外間供奉著佛像,裡間則是知客法師和義工的辦公處。
外間的沙發上已經被愛心人士送來的衣物佔據。其中光衣服就有三大包,細心的捐贈者還用紙條在上面標註著「夏季衣服」、「冬季衣服」。而沙發旁的地面上則堆放著成箱的零食和玩具。當天下午,還有兩撥人開車送來衣物。
「又送來這麼多衣服,師父一個星期前就說夠用了,不讓再收了。」說話間,另一位僧人趕來,與這名年輕僧人一道把物品裝了滿滿一板車。
「寺院有一部分錢,但專款專用,不能隨便挪用。」知客法師介紹,寺院收養了十多名嬰兒,一直都是獨立撫養,但前一段時間寺院遇到困難,又不能挪用專款,住持印潔這才想到上網發帖求助,「求助帖發出後,不到一周時間,全國各地寄來的衣物已經足夠孩子們穿用。」
「衣物已經夠用了,不用再寄了。」記者造訪期間,想要救助的電話幾乎不到10分鐘就有一個打進寺廟,而義工都會告訴對方不要再寄衣服,如果家裡有保質期長的嬰兒用品,可以寄來。
最多時曾收養近30名孩子
據客堂知客法師介紹,圓覺寺目前收養的十餘名嬰兒,年齡都不超過2歲,其中有棄嬰也有單身媽媽生下孩子後寄養在這裡的,還有個別媽媽跟孩子一起住在寺裡。
寺院是出於何種考慮,從何時開始收養嬰兒的呢?
青州圓覺寺的官方網站顯示,該寺廟2008年由住持釋印潔發起建立,至今仍在建設之中。在收養棄嬰之前,寺院也曾做過一些到福利院慰問等關愛兒童的活動。
轉折大約是在2012年,知客法師解釋,當時師父發願做善事,救助那些有可能因流產而喪生的生命,後來收養嬰兒最高峰時曾接近30名。
「家長可以隨時來看孩子,也可以隨時把孩子領回家。」知客法師說,目前這些孩子中有健康的孩子,也有身患殘疾的。
在拒絕了記者入室探望嬰兒的請求後,知客法師介紹,只有一個孩子是被家人扔在寺院門外的,其他都是家長送過來的。而這個唯一被遺棄的孩子,後來被查出患有腦癱和心臟病,由一個開診所的義工專門護理。
知客法師說,這個決心要做善事的居士,在得知這個患病的孩子被遺棄後,暫時放下了診所的經營,專門住到寺院裡專心照顧患兒,比如每天給孩子做艾灸香薰和按摩,「雖然沒有收養,但這就是一份緣分」。
隨著圓覺寺收養孩子的事情在網上發酵,青州市民政部門前往寺廟進行了探訪,但被寺院方以怕傳染為由拒絕看望孩子。「寺廟裡有棄嬰,有收養的孩子,也有孕婦。」青州市民政局人士告訴記者,而那名患有腦癱和心臟病的棄嬰,目前已被送到青州市中心醫院接受治療,「我們和寺廟協商好了,這名腦癱孩子出院後,可能會把他送到福利院去。」
孩子怎麼安置還沒有更妥當的方案
仍在施工中的圓覺寺,種植著蔬菜、玉米等糧食作物,核桃樹和柿子樹更是遍布寺院。
「平時我們吃菜都是靠自己種。」寺內僧人介紹,寺院基本保持自給自足,收養的這些孩子也主要靠寺廟和居士共同撫養。
「有段時間收養的孩子很多,出現暫時的困難,這才想起來發帖求助。」知客法師說,她們一開始打算出售寺裡自產的1000多斤核桃,賣了錢去買奶粉,沒想到不僅核桃很快被搶購一空,而且吸引了各地網友來捐贈衣物等嬰兒用品。
許多親自到寺院送衣物的愛心人士都提出想看一看孩子,但被知客法師拒絕,「孩子這幾天都生病了,互相傳染,發燒、感冒的都有,不方便外人探望。」
還有人到寺裡詢問能否領養這裡的孩子,也被寺院直接拒絕了。
「不能領養,我們師父發宏願救助這些孩子,在這兒,孩子們能得到很好的照顧,他們得到的愛要遠遠大於在家庭裡得到的愛。我們既然收養了,肯定會對他們負責。」知客法師說,寺裡已經為孩子建立了「文正書院」,正在培訓老師,要讓孩子從小讀經,接受良好的教育。
目前,除了當地民政部門關注到圓覺寺收養的嬰兒,多個政府部門都已經介入。針對網上有關圓覺寺收養嬰兒的一些疑問,青州市委宣傳部證實,公安通過採集血樣發現,多數被寺廟收養的孩子都能聯繫上親生父母,並不存在拐騙和販賣嬰兒的行為。只不過,對於這些孩子該怎麼處置,政府方面還沒有更妥當的方案。
「那裡全是女眾,收養那麼多孩子,做了一件善事啊。」寺院對面一家飯店的老闆娘說,由於圓覺寺尚未建成,在青州當地,知曉的人也並不是很多,但最近有不少人來打聽這事,打算到寺裡做志願者。
至於孩子們的未來到底會如何,知客法師直言,「我也不知道。」
民辦機構收嬰兒 寺廟尼庵佔七成
2013年1月,民政部經排查統計,全國共有收留孤兒、棄嬰的個人和民辦機構878家,收留人數9394名。其中,寺院、尼庵等宗教背景的收留機構649家,佔74%。
今年5月,民政部、國家宗教事務局發出關於規範宗教界收留孤兒、棄嬰活動的通知,要求宗教界按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充分保障收留的孤兒、棄嬰的合法權益,不得強制其信仰宗教。
此外,宗教界收留孤兒、棄嬰活動,是指依法登記的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經認定備案的宗教教職人員及上述三類主體興辦的收留孤兒、棄嬰機構從事的收留孤兒、棄嬰活動。除上述三類主體外,他人不得以宗教為名從事收留孤兒、棄嬰活動。
民政、宗教事務部門要積極協調公安、衛生計生、教育等部門為宗教界收留的孤兒、棄嬰查找監護人,辦理戶籍登記,適度減免他們的治病費用,幫助他們入學就讀,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權利,減免相關費用。 據新華社
南方寺廟的棄嬰 比福利院還多
福建閩南地區寺廟眾多,寺廟收養現象在泉州市很常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泉州各民政福利系統的孤兒約有五六百人,而寺廟收養的棄嬰,則超過了千人。
泉州沿海地區,只要有寺廟的地方,幾乎都存在收養小孩的現象。而寺廟收養小孩,又以尼姑庵居多。
在廣東潮汕地區,大部分丟棄嬰兒的父母會選擇把棄嬰丟到寺廟門口,如揭陽全市共有棄嬰333人,其中有309名棄嬰生活在寺廟裡。
在官方福利機構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寺院無疑是收養棄嬰、孤兒很好的補充,但與此同時,寺廟裡的孩子在戶口、就學、撫養經費等問題上,一直面臨困境。見習記者 李陽 者 張泰來 宗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