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窮到吃土的國家——海地

2020-09-16 南叔的環球旅行日記

海地是加勒比海北部的一個島國,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海地的工業非常不發達,失業率也極高,三分之二的工人沒有固定的工作,明明在美國的家門口卻窮的吃土,還被某大國領導人稱為糞坑

海地雖然很窮但是它的風景不窮,比如拉巴第,海地最美麗的島嶼,純淨、無汙染的原生態環境和濃鬱的異國情調,洋溢著加勒比海特有的休閒氣息

在這裡,可以享盡私密海域所帶來的陽光假期,這裡沒有其他的旅遊海島的嘈雜喧囂,加勒比海如水晶般碧藍清透,拉巴第的海岸線非常奇特,沙灘很平坦,風平浪靜,遊客多在這邊漫步、曬太陽、遊泳或浮潛

搭乘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公司花費7億英鎊打造的「海洋綠洲號」,每周周六出發,島上開設了許多旅遊商店,可盡情挑選加勒比風情的紀念品。

雅克梅勒是海地最富特色的小鎮,這裡吸引了不少情侶來這裡遊玩,保留了全部殖民地趣味的彩色石屋和木房,還有女商販和牽著騾子閒逛的人,雅克梅勒與國內處於隔絕狀態



海地島是加勒比海中第二大島,地島可分為北科迪勒拉山脈、北部谷地、中科迪勒拉山脈、中部平原和山地、聖多明哥沿海平原、南部谷地、南科迪勒拉山脈等七個景觀區

這裡雖然很窮,但是這裡的人都十分的熱情也很注重對他們的印象


相關焦點

  • 黑人國海地,從富得流油到窮的吃土
    窮的吃土,這是中國網友們調侃的自己收入低的一句話。但在加勒比海的黑人島國海地,真的有人吃土!海地人吃土不是什麼減肥餐,也不是什麼營養餐,而是真的因為窮而吃土。中國網友的調侃,在海地卻是一個現實!海地人真的吃土。
  • 海地——一個窮得只能吃土的國家
    海地的領海線為12海裡,毗鄰區為24海裡,專屬經濟區為200海裡。 經濟 海地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評價中,海地在177個國家中名列第153位。
  • 海地——一個窮得只能吃土的國家
    海地的領海線為12海裡,毗鄰區為24海裡,專屬經濟區為200海裡。經濟海地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類發展指數評價中,海地在177個國家中名列第153位。海地的失業率極高,三分之二的工人沒有固定的工作。海地政府曾致力於發展旅遊業,並曾經設立了專門的旅遊部。到1956年,海地的外國遊客已經達6.6萬人,主要是來自北美的遊客,他們為海地政府帶來了除咖啡出口外的第二大外匯收入(1961年為1000萬美元)。1962年後,由於政治動蕩和愛滋病,來自外國的遊客數量大大下降。
  • 曾是拉美第一個獨立國,如今又是窮到吃土,海地都經歷了什麼
    那麼,海地又是如何從一個富裕的國家,變到現在窮的只能吃土了呢? 1、太子港的建立 最早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的西班牙人,並未能將所掠奪的財富作為原始的資本積累,也就直接導致後世的落敗,並且將現在海地的所屬地區讓於法國。
  • 南美洲有個國家,窮到以土壤為主要食物,真的過著「吃土的生活」
    於是,各種飯圈文化應運而生,如真香、吃土等詞,傳遍了網絡,成為很多人的口頭禪。說到「吃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的意思,就是一個人瘋狂購物之後才能吃土。當然,這只是人在生活中自嘲的一種方式,並不是真的吃土。隨著旅遊業的火,很多人也喜歡出國旅遊,因為在旅遊的過程中,你會看到其他國家獨特的飲食習慣。
  • 世界最窮的國家,全民實現「窮到吃土」,超一半人沒有固定工作
    導語:世界最「窮」的國家,全民實現「窮到吃土」,超一半人沒有固定工作當我們的內心感覺疲憊的時候,旅行是最好的治療方式,背上行囊,到世界各地去看看,能釋放心中的煩惱。走過一座城,跨過一片海,大自然的美景讓人應接不暇。
  • 美洲最早獨立的國家,窮到真吃土,網友表示不會消化不良?
    大家經常說自己已經窮得吃土了,用來形容自己生活拮据,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只能吃土,這其實不過是一句網友們的一句玩笑話,用來調侃自己的,但是沒想到在一個國家這句話竟然是真的,他們是真的「吃土」,不是說說而已。
  • 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吃土已經是常態,當地很多人一輩子沒吃過米!
    在我們現在的這個世界,有著很多十分富有的國家,好比如說德國,人均GDP就已經比我們高個幾倍了,又好比荷蘭,人均的年薪甚至已經超多30萬,而且還不用幹什麼活,自然的世界上十分貧窮的國家也有很多,這個國家甚至已經淪落到吃土了!
  • 世界上最窮的兩個國家,一個每天吃的是土,另一個幾天掙不到1元
    你是不是也經常聽到有人哭著說自己很窮?一到月底,那就是各種月光族狂歡哭窮的時刻了,是不是經常還能聽見很多人這麼形容自己:「窮的只能吃土了!」窮的只能喝西北風了!只不過,這兩句話對於我們來說顯然是玩笑話,但其實,它們對於有一些國家來說,是每一天的日常,這世界上真有窮到吃土的國家。
  • 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一日三餐靠吃土
    經濟的發展決定了一個國家公民的生活水平,由於近年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現在可以過上如此舒適的生活,但對於一些經濟落後的國家來說,甚至一日三餐都是令人擔憂的,今天我要向你們介紹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如果你一天吃三次土,上廁所不難受嗎?
  • 海地為什麼這麼窮
    美國著名政治漫畫家、美國報刊漫畫家協會主席特德·拉爾撰文,寫下了「為何我們手上沾滿海地人鮮血」這樣的文字,並冠以「海地地震,美國製造」的標題。  百年前「被投資」  海地為什麼會這麼窮?  拉爾說,故事得從1910年開始。
  • 美洲有一小國不和中國建交,卻和臺灣勾結,國民已經窮得吃土!
    有這樣一個島國,它是世界上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國家,有「黑人共和國」之稱。因為地形氣候等原因,它在18世紀時也是全球最富庶的殖民地。讓人遺憾的是,它與臺灣當局卻保持著所謂的「外交關係」,它就是海地共和國。海地是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貧民吃土成常態。
  • 世界上貧困的國家之一,靠吃土為生,有的人一生都沒有吃過米飯
    現在的生活中,網絡似乎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上網的人也衍生出許多有趣的網絡詞彙,如「吃土」。這一網絡詞語小編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指的是一個人在瘋狂購物後,窮困潦倒,只能吃土。
  • 海地在美國家門口,為何這麼窮?
    2018年,海地總人口1200萬的海地,GDP總額只有84億美元,人均761美元。作為海地在伊斯帕尼奧拉島的鄰居,多米尼加人均6772美元,是海地人均的近9倍。海地為什麼會這麼窮?海地人通常會把鍋甩給西班牙、法國等萬惡的殖民者。他們會說:正是這些強盜,才讓海地越跑路越歪,最終栽進陰溝裡。
  • 美洲僅有的兩個黑人國家,為何海地又窮又亂,而巴貝多卻很發達
    文/格瓦拉同志迄今為止,美洲共有2個黑人國家,即海地和牙買加,雖然它們的種族、膚色相同,但國家的面貌卻迥然不同,前者又窮又亂,而後者卻很發達,堪稱全球奇聞。那麼問題來了,同為黑人國家,為何海地和牙買加的生存狀況大不相同?
  • 原來「窮到吃土」不是「Eat dirt」,那怎麼準確表達「吃土」?
    哎呀呀,雙十一剛剛過去幾天,大汪看著自己的錢包,心裡拔涼拔涼的,想著這個月接下來的日子就要吃土了。然再過不久,雙十二也會接踵而至,看來吃土的日子還得持續到年底了。哎,長嘆一口氣,說多了都是淚。本期大汪含淚和大家分享分享和「吃土」相關的英文詞組和句子,讓大家在這個雙十一裡不寂寞孤單。
  • 世界上最苦的國家,每天吃泥餅果腹,很多人一輩子沒吃過米飯
    「吃土」這個網絡熱詞相信大家一定都聽說過,這個熱詞指窮的沒有錢吃飯只能去吃土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沉迷網絡購物,尤其是在某些商家集體打折時,就更是陷入了「買買買」的瘋狂中,紛紛「吃土」。
  • 全球最艱難國家:國民吃「泥餅」度日,大多數人一輩子沒吃過米飯
    每到月底,筆者都常常用窮到吃土來形容自己。「吃土」是如今的一個網絡熱詞,也就是窮到沒有錢吃飯,只能夠吃土,但這也只是一種誇張的自嘲方式。但你們知道嗎?有這麼一個國家,國民們真的是窮到吃土,被驢友們評選為是全球最艱難國家。
  • 這個貧窮的國家,每天吃泥餅充飢,有人甚至一輩子沒吃過米飯
    可能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吃土」不過就是用來調侃自己很窮的一句話,並不會真的是去吃土充飢。今天晨晨說的這個國家真的是用吃土來果腹的,這個地方就是海地,海地這裡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了,而且這裡的貧窮是多方面的貧窮,不單單是單一的一方面產出不好,所以導致海地這裡相當貧窮。
  • 海地,貧窮線下與新冠肺炎的抗爭
    「窮到吃土」不是玩笑據世界銀行稱,海地是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有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人們的日均收入不足2.41美元。然而這裡依然存在著7%的中產階級,最有錢的那1%更是掌握了全國50%以上的財富。有錢人享受著吃喝玩樂,而窮人卻需要「吃土」來果腹。不過,他們所吃的土並不是「就地取材」,而是在高原地區所獲取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