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未來在南京可以坐郵輪啦!3月2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棲霞山國際郵輪母港片區城市設計進行批前公示,徵詢公眾意見。棲霞山東側長江岸線將規劃客運碼頭岸線,並建設郵輪母港,串聯整合棲霞山風景區、華僑城歡樂谷、江南水泥廠、棲霞古鎮等文旅資源。這裡將打造南京江海門戶形象,進一步完善棲霞山片區城市功能。
△郵輪母港片區的空間結構
在棲霞山東側長江岸線建設郵輪母港
該項目坐落於棲霞區棲霞街道,紫東地區北部,山水廊道交匯節點。城市設計範圍北依長江、南至規劃官窯山路、西鄰棲霞山、東接工農路,規劃用地面積約2.98平方公裡。涉及兩個規劃管理單元圖則修改,面積約1.41平方公裡。
△郵輪母港的區位圖
片區位於棲霞山與峨眉山之間,地勢平坦,土地整理基本完成,現狀建設主要為歡樂谷(在建)、江南-小野田水泥廠、水泥廠家屬區、六八四油庫等,城市道路骨架尚未形成。
國際郵輪母港功能作為發展新引擎,串聯整合棲霞山風景區、華僑城歡樂谷、江南水泥廠、棲霞古鎮等文旅資源,促進形成長江下遊郵輪旅遊產業基地,打造成「國際文化交流的新門戶、港灣休閒的文旅新勝地、山水城林秀美的濱江新客廳」。
圍繞郵輪旅遊,打造五大功能板塊
未來到郵輪母港片區可以玩什麼?片區所在的沿江段約1.2KM岸線為客運碼頭岸線,本次規劃擬結合母港碼頭建設打造濱江活力水岸,以長江生態保護為前提,建設高品質濱江公共活動空間。
圍繞郵輪旅遊綜合服務,策劃郵輪綜合服務中心、濱江活力水岸、郵輪衍生產業配套、專業教育培訓和居住生活社區等五大功能板塊,重點發展郵輪運營和岸上衍生配套活動,推動南京郵輪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打造南京郵輪產業新名片。
具體來說,規劃形成「兩帶兩軸,一T四坊」的空間結構。
「兩帶」是指沿江活力帶、濱河休閒帶;「兩軸」 是指南北人文軸、城市活力軸;
「活力T臺」是指活力節點、活力長廊;「活力街坊」是指人文坊、郵輪坊、休閒坊、樂居坊。
構建環線串聯軌道站點、文旅資源點
在交通上,該片區要打造開放便捷、尺度適宜的街區,提升空間活力。商業街區道路間距約為150- 200米,面積約為2-3公頃;居住片區間距約
為200-250米,面積約為3-4公頃。道路轉彎半徑進一步減小,降低轉彎車速,保障交通安全。
道路系統總體形成「三橫三縱」的主次幹路系統,「三橫」:濱江大道、樂江路和官窯山路,「三縱」:楓葉大道、歡樂大道和郵輪大道。
在軌道交通上,原規劃的地鐵4號線位沿郵輪大道北延至樂江路轉向東保留不變。城市設計結合西側鐵路專用線功能的調整及改造,預留串聯軌道站點和特色文旅資源點、居住社區的旅客自動捷運系統(APM) 環線。
配置1個小學和3個幼兒園
在配套設施上,未來這裡將配置教育、基層社區中心等公共設施,規劃1個居住社區中心、3個基層社區中心、1個小學和3個幼兒園。
沿江片區將居住用地調整為商辦混合用地,增加商業和辦公功能(含郵輪母港航站樓及相關配套功能)。商辦混合用地增加13. 89公頃,商業用地增加2.03公頃,二類居住用地減少18. 50公頃,商住混合用地增加5.28公頃,並優化公共配套設施布局。根據岸線規劃,客運碼頭功能沿江水域範圍經論證可以設置碼頭設施。
在高度控制上,保持和強化山水城林和諧一體的格局,形成100-80-35米的三級高度控制。沿江高度控制100米以下,向南逐步降低至80米和35米,保持基地東西兩側山體之間、南北山水之間有序的城市空間。
圖片來源: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網站
(編輯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