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拉美︱三種主義與委內瑞拉危機

2020-12-13 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2019年4月30日,委內瑞拉加拉加斯,小股軍人在首都加拉加斯發動政變,政府出動士兵應對和挫敗政變。 東方IC 圖

在美洲大陸,有三種主義在美洲國家組織(OAS)各國間的外交政策上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第一種是門羅主義,1823年由美國總統門羅(James Monroe,1758—1831)首度闡述,主要原則是反對歐洲殖民主義幹涉美洲大陸,以便把兩個大陸的勢力範圍分開。門羅主義最終融入羅斯福推論(Roosevelt Corollary),依羅斯福推論,倘若一個美洲國家具有公然的經濟或政治越軌行為,那麼歐洲列強就有進行軍事幹預的正當理由和合法性。(羅斯福推論,由1901至1909年在任的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1904年國情諮文中提出。——編注)

第二種是埃斯特拉達主義,1930年由墨西哥外長埃斯特拉達(Genaro Estrada,1887—1937)提出,本質上是對墨西哥19世紀和20世紀部分國際關係的反思,因為墨西哥歷史上充斥著戰爭和侵略,以及大國對墨西哥國內政治鬥爭的明顯幹涉。這一主義對其他政府的合法性問題保持中立的態度。

委內瑞拉民主之父羅慕洛•貝坦科爾特(Rómulo Betancourt,1908—1981)。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第三種是貝坦科爾特主義,1959年由委內瑞拉總統羅慕洛•貝坦科爾特(Rómulo Betancourt,1908—1981)提出。此主義試圖通過做出一種大陸共同防禦的承諾,即通過斷絕外交關係和組織建立「封鎖警戒線」(cordon sanitaire),在發生合法政府遭篡奪或外國幹預的情況下,維持民主的機制。貝坦科爾特主義反對美國和蘇聯在冷戰時期的幹涉主義。可以看出,這一主義支持建立集體行動的外交機制,譴責美洲大陸的違憲衝突。

目前,我們正在見證一場關於如何解決委內瑞拉國際危機的激烈辯論。每一個捲入其中的美洲國家都以基於以上某一主義的框架或明或暗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其他大陸的很多國家也給出了它們的答案。無論這些國家是否意識到上述主義,它們的決斷都將進入這三個主義之間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當前狀態之中。因此,無論是在法律上還是事實上,必須考慮哪一個主義將來能在國際舞臺上佔據主導。

委內瑞拉的多重危機,涉及激烈的權力鬥爭、社會關係的崩潰、政府執政的孱弱和腐敗、來自其他國家地緣政治特權的幹涉,以及跨國公司對委內瑞拉資源的覬覦。這場危機的嚴重性和複雜性表明,上述任何一種解讀對委內瑞拉來說都是一場嚴重的災難。

國際迷宮

國際難題是這樣: 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麗卡莫蓋裡尼(Federica Mogherini)對歐盟旗下處理委內瑞拉事務的國際聯絡小組(ICG)採取了「軟外交」態度,其行為和對策儘可能迴避了加劇政治局勢惡化的相關譴責。同樣,在蒙得維的亞(烏拉圭)正在推行的「外交機制」是由墨西哥和烏拉圭提出的,並得到了玻利維亞和古巴的支持,目的是就如何根據埃斯特拉達主義解決政治危機達成一致。

然而,委內瑞拉國內對立派別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目前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臨時總統胡安•瓜伊多(Juan Guaidó)擔心在烏拉圭推行的外交機制是一個詭計,有關協商解決問題的討論只是在無限拖延時間,類似同聖多明哥(多米尼加共和國)對話,實際上是在桌子底下鞏固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Nicolás Maduro)的行政權力。此外,一些參與這一外交策略的國家對馬杜羅政府的經濟和政治利益也提出了譴責。

俄羅斯已展示,它能在聯合國安理會對美國採取強硬外交策略,支持馬杜羅的政權。歐盟和美國還沒有就如何統一立場應對委內瑞拉危機達成一致。儘管如此,美國特別代表艾略特•艾布拉姆斯(Elliott Abrams)今年4月中旬在裡斯本與葡萄牙和西班牙官員舉行的會晤表明,一些歐洲國家可以為解決這些分歧提供補救辦法,或提供國際協調的可能性,並向馬杜羅政權提供政治庇護。

大多數西方國家承認瓜伊多是委內瑞拉合法的臨時總統,但同時也心知肚明,馬杜羅是實際上的執政者。瓜伊多在大約六十個國家的支持下繼續鞏固其合法性,這些國家包括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利馬集團(14個美洲國家)、加勒比國家的一些成員國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這些國家中的大多數已經接受了瓜伊多指定的大使與代辦處。瓜伊多因此正在取得重要勝利。

然而,最重要的任務仍然懸而未決,即正式承認瓜伊多在聯合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合法性。今年4月1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在委內瑞拉政府有明確的合法政府出現之前,所有來自委內瑞拉的金融交易請求都將暫停,這意味著馬杜羅政權的合法性受到了挑戰。

在聯合國,委內瑞拉資深外交官迭戈•阿里亞(Diego Arria)與美國高級外交官正在進行艱難的談判,但由於俄羅斯的幹涉,談判結果還不明朗。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半島導致俄羅斯與歐盟和美國之間外交關係緊張,這在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的嚴厲經濟和外交制裁中得到了具體展示。同樣,委內瑞拉在天然氣和石油領域有自己的全球戰略,如果馬杜羅繼續掌權,最可能的情況是委內瑞拉的天然氣和石油產量永遠無法恢復,這意味著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市場份額將流向俄羅斯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因此,對俄羅斯來講,委內瑞拉的局勢可能出現兩個結果。首先,歐盟和美國繼續利用外交和制裁手段就克裡米亞問題向俄羅斯施壓。其次,主導國際石油和天然氣價格是俄羅斯軟實力戰略的重要一環,由於委內瑞拉是美國和歐盟在拉美能源計劃和投資項目上的戰略盟友,所以委內瑞拉將成為俄羅斯進行剝奪的工具。

在委內瑞拉的這場危機中,中國展現了一如既往的公正與耐心,表明了中國是委內瑞拉人民的朋友。然而,委內瑞拉人民正在失去時間和耐心,日益增加的不安全感和遍布全國的苦難是難以下咽的苦果。因此,這場危機引發的問題是:混亂的國內局勢和混沌的國際勢力博弈何時才能帶來一個明確的結果和光明的未來?

一個雙頭元首國家中的魔幻現實主義

在委內瑞拉的內部權力鬥爭中,如果瓜伊多不履行政治承諾(即在今年年內組織一個過渡政府),那麼他作為反對派領袖的地位將受到嚴重損害,進而可能瓦解反對派聯盟。馬杜羅政權可能會藉此操縱反對派內部的少數政治力量,並與他們達成協議,通過這些政治力量來鞏固自己執政的合法性。

因而,瓜伊多要想取得政治鬥爭的勝利,必須獲得軍方對其臨時總統身份合法性的認可。據說,為分裂執政聯盟,瓜伊多與軍方達成了一項正式安排,非但確保實行特赦(已由國民大會批准,但就如何在國際法以及禁止對侵犯人權行為實施特赦和豁免總統的委內瑞拉憲法第29條框架之內操作,具體細節尚待釐清),同時確保軍方參與過渡政府的政治和經濟收益。此外,馬杜羅統治集團的一些成員遭到美國司法部、委內瑞拉國民議會和總檢察長路易莎•奧爾特加•迪亞茲(Luisa Ortega Díaz,目前流亡)的譴責和正式起訴,罪名包括賄賂、共謀洗錢和販毒。這些指控和正式起訴的嚴重性可能使馬杜羅的執政聯盟無法破裂,因為要達成一項讓所有相關黨派都滿意的法律協議十分困難。

這是委內瑞拉的難題,也是委內瑞拉反對派現在最大的危機。因為,在瓜伊多的反對黨聯盟內,就是否允許軍方參與過渡政府,是否全面特赦腐敗指控和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目前尚無一致意見。

為解決這一棘手難題,兩位政治競爭者都必須展示出自己最大的真誠。然而,過渡是有代價的:爭端中的失敗一方必須接受結果,並承擔隨之而來的政治代價。但這一代價沒有人願意且準備好承擔。

在國內,時間對馬杜羅政權比對瓜伊多更有利。如人們經常提到的那樣,馬杜羅政府不得不繼續指責美國(非常嫌疑犯)是這個國家現在所有問題的根源。對瓜伊多來說,他必須儘快實現他的政治承諾,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軍方的承認。

但是從外部情況看,時間卻不那麼青睞馬杜羅政權,因為對石油收入和金融業的制裁正在從經濟上扼殺他所領導的政權。同樣,他也面臨越來越多的國際圍攻,包括逮捕令、沒收個人金融資產和房地產,並且,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禁止馬杜羅政權的人員進入它們的領土。從外部看,時間對瓜伊多更為有利,因為他沒有面臨任何制裁,而且幾乎獲得了所有西方國家的支持,委內瑞拉在這些國家建立和發展了大部分的外交、經濟和私人關係。

法律視角下的危機

現在,我們必須根據委內瑞拉的實際情況來思考門羅主義、埃斯特拉達主義和貝坦科爾特主義。

委內瑞拉是《美洲民主憲章》的籤署國,也是聯合國成員國,而聯合國於1948年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和《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這些條約都由委內瑞拉國家籤署和批准。美洲國家組織或聯合國內部做出的某項決議符合委內瑞拉憲法,所以並不是幹預,而是一項具有法律約束意義的義務。因此,埃斯特拉達主義不宣布支持或反對政府合法性的原則不符合委內瑞拉憲法第23條所陳述的憲政框架,該框架賦予這些國際條約憲法上的效力。

委內瑞拉著名的憲法律師和總檢察長迪亞茲表示,委內瑞拉正經歷前所未有局面,即民主秩序遭到了違憲的中斷,出現了憲法上的混亂(constitutional anomie)。

2015年底,反對派在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席位。2016年1月11日, 國家最高法院判決國民議會蔑視法庭。2017年,最高法院暫時剝奪了國民議會的憲法授權並將這一授權移交給行政當局。然而,因受到國內和國際壓力,最高法院迅速撤銷了這一判決並繼續維持之前藐視法庭罪的判決,該判決廢除了國民議會的所有法案。自2016年以來,由於最高法院和行政當局接管了國民議會的憲法授權,國民議會喪失了監督經濟和立法的權力。這違反了委內瑞拉憲法第187條的規定。

一些憲法專家和總檢察長指出,委內瑞拉法律不允許這種一個國家機關篡奪另一個國家機關職能的行為發生,因為這違反了分權原則。因而,據認為,司法權對立法權實施了一場政變。憲法學者認為,在篡奪立法權期間所作的所有決定都是無效的,這是委內瑞拉憲法第138條所規定的內容。

2018年5月20日,國民議會、總檢察長和政治反對派共同譴責總統連任過程不合法,因為國際社會的很大一部分不承認這次連任,且主要反對派政黨被禁止參加選舉。在馬杜羅於2019年1月10日宣誓就職總統前後,他的政府宣布了解散國民議會的意圖。在激烈的政治對抗氣氛中,所有這些因素匯聚在一起,為瓜伊多於2019年1月23日宣誓就任臨時總統創造了條件。

瓜伊多成為臨時總統是基於對委內瑞拉憲法若干條款的解讀。委內瑞拉憲法第233條確立了這樣一個原則:在新總統任期開始時,如果存在致其無法長期履職的原因,其權力應該授予國民議會主席。解釋這一憲法條款的困境在於,「篡奪」一詞沒有被明確提到。然而,委內瑞拉憲法第138條規定:「被篡奪的權力是無效的,其行為是無效的。」第350條規定,人民應拒絕任何侵犯民主價值和人權的行為。此外,第333條規定,在非法行為妨礙憲法的遵守時,每一位公民和政府公務員都有權恢復憲法效力。瓜伊多與承認其合法性的國家一道,在委內瑞拉憲法和《美洲民主憲章》框架內做出了尋求恢復委內瑞拉民主秩序的解釋。

委內瑞拉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憲法危機,這場危機引發了經濟危機、衛生危機以及所有你能想到的危機。西班牙政治家拉芒•豪雷(Ramón Jáuregui)曾經說過:「民主有一條黃金法則,那就是接受失敗的可能性。」由於國家機關不再不偏不倚、獨立自主,它們無法向參與選舉進程的所有政黨提供最低限度的民主條件。行政權和立法權處於絕對的偏執狀態,害怕失去自己的權力。因此,

任何試圖解決這場危機的內外努力都必須把重點放在國家體制的改革上,而不是支持某個政黨本身

利馬集團、歐盟部分成員國和美國政府正在根據貝坦科爾特主義的國際合作準則採取行動,以外交手段防止民主秩序受到幹擾,從而保障委內瑞拉人民的人權。軍事幹預是一種不能完全忽略的可能性,但在目前,它更像是虛張聲勢的策略,而不是具體的思路。此外,美國和利馬集團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有達成共識。

民粹主義: 必須吸取的教訓

1958年籤署的《菲霍角協議》(Puntofijo Pact)為當時的委內瑞拉三大主要政黨之間達成共識奠定了基礎。該共識是,所有政治力量都必須尊重選舉結果,建立法治政府,防止一黨專政。這項政治協議使委內瑞拉進入了拉丁美洲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繁榮時代。不幸的是,在1970年代油價處在歷史高點期間,民粹主義政策得以推行。但是,1980年代中期油價下跌和主權債務危機以來,這些欺詐政策正在走向終結,委內瑞拉也正在啟動步入市場經濟的轉型。[菲霍角(Puntofijo),是籤署該協議的委內瑞拉三大主要政黨之一「社會基督教黨」(COPEI)領袖位於首都加拉加斯一處居所的名字,也是協議籤署的地點。——編注]

然而,自從政治體制轉變為兩黨爭霸以來,《菲霍角協議》開始失去效力。兩黨體制失去了與人民的聯繫,也失去了人民對經濟增長進行結構性改革的支持。 發生在1989年2月27日的大規模社會抗議,以及隨後烏戈•查維茲(Hugo Chávez,1954—2013)1992年的失敗政變,將改革的實施推到了前途未卜的境地。這次抗議活動顯示了人民對政治建制派的高度排斥,標誌著一個沒有堅實治理計劃的新社會周期的開始。

21世紀早期,在委內瑞拉大肆揮霍其資源型經濟,同時加劇了民粹主義的蔓延。政客們用不負責任的承諾引誘選民,最終導致公共財政崩潰,制度效力受到損害。結果是,原本為推動經濟增長而應在三十年前實施的結構性改革,至今依舊懸而未決。

目前,委內瑞拉正進入另一個社會周期,危機的嚴重程度迫使該國開始實施現實政治。

各方必須達成共識,遵守既定的法律和法規

,比如1958年籤署的《菲霍角協議》。本協議由委內瑞拉民主之父羅慕洛•貝坦科爾特制定,我們都在思考這位傑出政治家的偉大成就,並想知道當前這一代政治家是否能夠效仿他的成就,將國家從民粹主義的誘惑中拯救出來。

(本文原以英文撰寫,由作者自行改寫為中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深讀拉美|委內瑞拉的石油難關
    深讀拉美|委內瑞拉的石油難關 陳默 譯 趙雅楠 校 2016-01-11 15:41 來源:澎湃新聞
  • 從通貨膨脹看委內瑞拉危機
    然而在2016年,委內瑞拉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嚴重的食物不足,醫藥短缺,區域性斷電成為這裡的生活常態。根據Daily Mail的報導,許多委內瑞拉人沒有足夠的錢去購買食物等基礎生活用品,動物園裡的動物甚至餓成「皮包骨」。
  • 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邊界危機升級 兩國總統吵起來了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杜曉菲】近日,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兩國陷入日益緊張的邊界危機。委政府下令關閉邊境通道和驅逐哥倫比亞人的做法遭到了哥政府的強烈譴責。兩國之間的罵戰也隨之不斷升級。據美聯社9月9日報導,哥倫比亞總統桑託斯當天指責委內瑞拉政府「遷怒」哥倫比亞人,隨後委總統馬杜羅稱其犯了「嚴重的錯誤」。
  • 專家:委內瑞拉危機將成大國博弈新舞臺 美國或騎虎難下
    2月23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在一場集會上宣布委內瑞拉與哥倫比亞斷絕外交和政治關係。2月28日,聯合國安理會就分別由美國和俄羅斯起草的兩份涉及委內瑞拉問題的決議草案進行表決,兩份草案均未獲通過。兩次表決中,俄羅斯、中國、南非三個金磚國家均做出了一致表態,反對美國起草的決議草案,支持俄羅斯起草的決議草案。
  • 委內瑞拉危機多嚴重?去年大約有50萬的委內瑞拉人飛到美國買東西!
    66歲的門多薩在自己的國家——委內瑞拉,買不到這些日需品。委內瑞拉日益惡化的經濟衰退已經演變成一場人道主義危機。委內瑞拉人沒有東西吃,沒有藥治病。與此同時,犯罪率攀升,而高呼「讓馬杜羅下臺」的街頭抗議此起彼伏。在過去的一個月內,門多薩一直和安娜貝拉呆在紐約。這位老人意識到,自己已經失去了正常的生活。
  • 委內瑞拉通脹危機:商店收款給鈔票稱重
    委內瑞拉的通貨膨脹今年預計將達到720%,在黑市上,最大面值的玻利瓦爾幣現在僅值5美分。擁有3000萬人口的委內瑞拉並未定期公布消費者價格指數,但是目擊者稱,該國首都加拉斯加街頭的場景讓人聯想到上世紀最混亂的惡性通脹危機。
  • 委內瑞拉議會一讀通過取消總統連任限制的修憲案
    委內瑞拉議會一讀通過取消總統連任限制的修憲案 2008年12月19日 13:45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委內瑞拉全國代表大會
  • 委內瑞拉 打壓物價(危機面面觀)
    「消息公布之後,飽受通脹之苦的委內瑞拉民眾,當天一早就守在被政府控制的連鎖店外,加拉加斯的分店更是出現了500多人的長龍。大家都希望能趁此機會購入平時買不起的家電。    當地時間11月9日,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在電視講話中宣布,政府已進駐一家主要家電連鎖並逮捕企業負責人,該家電連鎖無視法律非法漲價,企業負責人已被逮捕並將被移交司法。  馬杜羅稱,一些電器商品的暴利高達1000倍,並指責這是美國政府在幕後支持國內富商及右翼政客,對他發動經濟戰爭,政府將予以反擊。他會要求商家將價格降低到合理價位。
  • 外媒:委內瑞拉政府批評歐洲國家對美唯命是從
    參考消息網2月6日報導委內瑞拉政府4日表示將「全面重新審視」與承認全國代表大會(議會)主席瓜伊多「臨時總統」地位的歐洲國家之間的關係。馬杜羅政府指出,這些歐洲國家政府對秉持黷武主義的美國唯命是從,其順從程度之深令人擔憂。
  • 解碼委內瑞拉
    隨著經濟危機的加深,委內瑞拉大批公共衛生機構被迫解散。 圖/東方IC 對於近年委內瑞拉居住環境的每況愈下,在當地工作過六年的小康深有體會。他告訴財新記者,初到委內瑞拉時,當地人「天天吃牛排、喝紅酒」;但漸漸地,餐桌上就變成了雞肉等更便宜的食物。 再後來,就連肉類也開始減少,「直到我走的時候,連基本食品都不能滿足了。
  • 經歷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災難,生活在委內瑞拉,是什麼感覺?
    從2018年夏天開始,有關委內瑞拉經濟危機的報導,佔據了新聞頭條。這個南美國家的崩潰,始於2014年石油價格暴跌。正如BBC所解釋的那樣,委內瑞拉擁有大量的石油儲備。但由於委內瑞拉的石油過剩,由民粹主義總統烏戈·查維茲(Hugo Chavez)建立的社會主義政府,投資於資源,石油出口佔其收入的95%。查維茲從1999年開始執政,直到2013年去世。
  • 了解委內瑞拉政治及經濟危機的關鍵
    照片:durdaneda under CC BY 2.0 license不論是對於參與者亦或旁觀者而言,那些使委內瑞拉成為國際媒體焦點的危機及衝突常使人二丈金剛摸不著腦。對委內瑞拉人來說,21世紀查維茲主義(前總統查維茲提倡的一種極左派的激進「社會主義」)的崛起、石油危機、憲法改革、群眾示威等暴力以及經濟危機似乎永不止息。同時,政治動蕩更讓事情益加複雜。
  • 「伊朗史上最大油輪船隊被派往委內瑞拉」
    伊朗約10艘油輪正駛往委內瑞拉,以解決該國的石油危機「伊朗將史上最大油輪隊伍派往委內瑞拉」,「今日俄羅斯」(RT)7日援引彭博社消息,有消息人士稱,伊朗約10艘油輪正駛往委內瑞拉,以解決該國的石油危機。RT強調稱,這兩國目前都面臨著針對其石油貿易的美國制裁。
  • 馬杜羅宣布:與委內瑞拉反對派的談判在島國巴貝多啟動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在國家電視臺直播節目中宣布在加勒比島國巴貝多啟動與反對派的談判進程。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 視覺中國 資料圖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9日報導,委內瑞拉總統尼古拉斯馬杜羅7月8日宣布,與反對派的談判進程在島國巴貝多啟動。馬杜羅在國家電視臺直播節目中表示,「今天是7月8日,在挪威政府的斡旋下,委內瑞拉政府與反對派的對話進程在巴貝多島啟動。
  • 伊朗「史上最大油輪隊伍」正駛向委內瑞拉
    原標題:俄媒:伊朗「史上最大油輪隊伍」正駛向委內瑞拉[環球網報導見習記者邊子豪]「伊朗將史上最大油輪隊伍派往委內瑞拉」,「今日俄羅斯」(RT)7日援引彭博社消息,有消息人士稱,伊朗約10艘油輪正駛往委內瑞拉,以解決該國的石油危機。RT強調稱,這兩國目前都面臨著針對其石油貿易的美國制裁。
  • 委內瑞拉軍艦護航油輪
    美國需要國際局勢的緊張,提振油價,挽救國內瀕臨破產的頁巖油企業,同樣需要利用緊張局勢大肆的出口軍火,從而挽救內部的危機。由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在這種困難之下,先前被掩蓋的矛盾開始爆發了。美國內部的矛盾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很多美國底層民眾已經對未來失去了希望,陷入極度的絕望之中。
  • 法國縱容排外主義將加劇歐洲難民危機
    英國金融時報網16日發表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特別顧問弗朗索瓦·埃斯堡為該報撰寫的題為《法國縱容排外主義將加劇歐洲難民危機》的文章。文章說,你或許認為歐元區危機很嚴重。如今,歐洲面臨的最嚴峻挑戰莫過於大批難民的湧入,他們是為了逃離敘利亞的大屠殺,北非和薩赫勒地區的動亂。
  • 委內瑞拉的病,西方開的解藥還是毒藥?
    根據委內瑞拉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外匯政策,該國可以同時以三種匯率進行交易,政府高官可以輕易買賣美元套現5萬倍差價。這叫做社會主義,還是後現代脫離責任制軌道的玻利瓦爾專制主義?但希望仍然存在:有證據表明委內瑞拉問題可以得到解決,並且政權決策錯誤和腐敗是不可切割看待的。玻利維亞社會情況與委內瑞拉比較相似,但它卻成功實現了類似的政策目標。
  • 委內瑞拉正走在經濟崩潰的邊緣
    然而,在遙遠的南美洲,另一個國家的經濟形勢卻在每況愈下——委內瑞拉恐將陷入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原油價格「腰斬」使得委內瑞拉政府財政收入陷入十分窘迫的境地,財政赤字在去年4000多億玻幣的基礎上還將大幅攀升。國家為了控制赤字增長,不斷擴大印鈔規模,導致通脹率迅速抬高,2014年已經高達69%。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判斷,今年委內瑞拉的通脹率將超過100%。
  • 委內瑞拉議會選舉牽動委美關係
    委內瑞拉議會選舉牽動委美關係繆培源委內瑞拉定於6日選舉新一屆全國代表大會、即議會。執政黨尋求奪回議會控制權。自封「臨時總統」的胡安·瓜伊多代表的反對派聯盟抵制選舉。選舉結果可能會再次攪動委內瑞拉政局,甚至影響美國下一屆政府對委政策。【馬杜羅兒子參選】拉美社報導,107個政黨、1.4萬餘名候選人將競逐277個議席。委內瑞拉議會實行一院制,擁有制定法律、依法監督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門、宣布大赦和審批國家預算等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