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一周內三去臺中輔選 提醒藍營當心民進黨抹黑奧布

2020-12-15 中國臺灣網

馬英九一周內三去臺中輔選。

中國臺灣網10月1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馬英九12日南下輔選,為尋求連任的臺中市議員李榮鴻拉票。馬英九提醒競選團隊,投票日逼近,要留意民進黨的奧步,過去有吳敦義的錄音帶,另次是黃俊英的「走路工」,抹黑奧步出現後就透過媒體大力放送,讓候選人措手不及,如果不是這些奧步,國民黨早就贏了,這是痛苦的經驗,大家一定要小心。

馬英九昨在市議員李榮鴻、大甲鎮瀾宮董事長顏清標及「立委」江啟臣、國民黨中常委楊瓊瓔等人陪同下,到鎮瀾宮及城隍廟參拜,隨後前往大甲第一、第二公有市場掃街,為尋求連任的市議員李榮鴻拉票,攤商及民眾爭相握手,要求籤名、拍照,當選聲不斷。

馬英九也親自到李榮鴻競選總部站臺造勢,他表示,這已經是自己本周第三度到臺中市輔選,周日還有臺中市長參選人盧秀燕競選總部成立大會及萬人造勢,他還會再來,可見臺中非常重要。他每次到市場掃街,都深深感受到民眾的熱情,這種熱情也透露民眾的期盼。

李榮鴻也說,經濟不好,什麼都不用談,經濟好,講話才會大聲,他呼籲支持者全力動員、全力拉票,市長換盧秀燕、市議員過半數,預算及市政建設推動才能順利,而中臺灣贏,全臺就贏,2020年大選也會贏。

馬英九也和李榮鴻、江啟臣一起投籃,象徵「票投籃營、票投國民黨」,並且大口吃芋頭角,為大甲著名的農產品宣傳,還有熱情支持者搶麥克風大唱軍歌、高喊當選,場面熱鬧。

編輯:蒙奇

相關焦點

  • 選前夜馬英九將回防臺北 蔡英文欲翻轉臺灣中部
    圖:臺灣《聯合報》    昨天(23日)是選前最後一個星期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右)直搗臺灣中部,她與臺中市長候選人林佳龍(左)在臺中市會合掃街。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1月2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九合一」大戰倒數五天,藍綠將出現「空軍一號」對決「臺灣高鐵」。
  • 藍營力守 臺北臺中
    28日晚的選前之夜,藍營重兵鎮守臺北,為連勝文全力拉票。綠營目標是翻轉臺灣中部,因此蔡英文留在中部輔選。國民黨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28日晚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辦「臺北勝臺灣贏」造勢活動,現場擠滿人潮,場面壯觀。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並未舉行造勢晚會,而是在競選總部前舉行音樂會。
  • 昨今臺灣 韓國瑜多番緩和與馬英九關係 王金平何時輔選韓國瑜?
    綜合自中評社、「中央社」一、馬英九辦公室回應韓國瑜批評2020大選唯一的電視辯論會29日下午舉行,這場辯論會連同前三場政見會,民進黨蔡英文與親民黨宋楚瑜都不約而同質疑中國國民黨韓國瑜勝選可能讓馬團隊「班師回朝
  • 三黨候選人黃金周搶票:朱臺北遊行 蔡高雄宋臺中造勢
    華夏經緯網1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大選」、「立委」選舉投票前最後一個超級星期六,三黨「大選」候選人全力衝刺。國民黨朱立倫從基隆車隊掃街,下午臺北遊行;民進黨蔡英文屏東出發,高雄輔選;親民黨宋楚瑜桃園、臺中都有造勢大會。
  • 臺中補選慘勝 藍委:五天王打一個小孩子!
    有關臺中「立委」補選結果,相較於有些「立委」批馬英九,國民黨「立委」蔡錦隆則挺馬認為,不應該輸了就說馬失能,贏了就說是顏家功勞。(中評社 黃筱筠攝)【環球網綜合報導】臺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落幕,國民黨提名的顏寬恆以1138票小贏民進黨陳世凱,得票率領先不到1%,外界對這次選舉有多種解讀。
  • 藍營評估 黨紀輔選利多大於利空
    臺海網11月2日訊 據臺媒報導,年底縣市長選戰進入倒數衝刺階段,國民黨推出「主席牌」全力拉抬下,艱困區選情已逐漸回穩,宜蘭、竹縣進入五五波;花蓮落後幅度雖大,黨務主管預告「本周黨紀開鍘後,應該拉得上來。」 雖然黨內審慎樂觀,但也透露縣市長輔選經費較在野時期還少,不到五億元,扣除文宣經費,實際投入輔選費用更少,輔選系統也說「年底,要打一場不一樣的選戰」。
  • 國民黨"五都"選舉打ECFA利多牌 "民進黨哪有票"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借著ECFA對臺灣的利多,拉抬藍營「五都」候選人的選情。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環球網7月4日消息,兩岸經濟協議(ECFA)已經升高為藍綠「五都」攻防的軸心,國民黨「五都」參選人昨天會師國民黨中央,祭出ECFA利多集體造勢。
  • 馬英九臺中輔選語帶玄機
    近來人氣升溫的馬英九9日上午來到臺中,陪同中國國民黨臺中市議員候選人陳文政前往北區東興市場掃街拜票,沿途都有許多支持者詢問馬「什麼時候再出來選?」馬都是笑而不答。接受媒體聯訪時,馬英九則強調,臺中市非常重要,2008大選時,他就是從臺中出發,過了10年還是一樣「2018臺中出發」。
  • 2018臺灣「九合一」選舉拉開序幕 專家:民進黨將敗選 但國民黨也很...
    中國國民黨」中央助選團」由吳敦義擔任團長,馬英九、連戰、洪秀柱、朱立倫、吳伯雄等歷任前主席掛名譽團長,成員共計72名。吳敦義在致辭時稱,民進黨上臺2年來, 臺灣經濟並沒有好,而且兩岸關係更是陷入已讀不回的困境,還以「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對國民党進行最兇狠的清算鬥爭,國民黨在艱困財務的狀況下面對選戰,全黨一定要奮發圖強。
  • 國民黨大咖力挺李眉蓁,選前之夜看韓流再起
    新北市長侯友宜、臺中市長盧秀燕9日替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李眉蓁輔選,前任及現任黨主席馬英九、江啟臣也合體造勢,藍營大咖歸隊;據悉,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也表態,基於感情與道義一定幫忙,選前之夜可能站臺輔選。
  • 王如玄臺中首輔選 指國民黨會做事不懂宣傳
    甫獲中國國民黨提名的「副總統」參選人王如玄今天首度下鄉開展輔選形程,首站是臺中市第一選區國民黨「立委」參選人顏秋月競選總部成立。(照片:國民黨臺中市黨部提供)  中評社臺中11月22日電(記者 林谷隆)甫獲中國國民黨提名的「副總統」參選人王如玄今天首度下鄉輔選形程,首站是臺中市第一選區國民黨「立委」參選人顏秋月競選總部成立。王如玄強調,自己是彰化的女兒、嘉義的媳婦,對中南部有深厚的情感,勞工的薪資調漲與保障提升,強調「國民黨是關心民眾生活的政黨。」
  • 蔡英文臺中輔選遭民眾抗議 日月潭婦女訴悲歌
    臺海網10月29日訊 據廈門廣電網報導,距離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不到一個月,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加緊參與輔選。然而,有民進黨人士直言,蔡英文輔選效果已大不如4年前,站臺次數越多,候選人的民調支持度反而越低。  27日晚,蔡英文到臺中出席民進黨首場選舉造勢活動,力挺民進黨籍臺中市長候選人林佳龍連任。
  • 蔡英文臺中輔選遭抗議 日月潭婦女訴悲歌
    臺海網10月29日訊 據廈門廣電網報導,距離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不到一個月,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加緊參與輔選。然而,有民進黨人士直言,蔡英文輔選效果已大不如4年前,站臺次數越多,候選人的民調支持度反而越低。  27日晚,蔡英文到臺中出席民進黨首場選舉造勢活動,力挺民進黨籍臺中市長候選人林佳龍連任。
  • 「立委」補選:臺北綠營何志偉當選 臺中藍營沈智慧強勢回歸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市第2選區士林、大同區「立委」補選,是前民進黨「立委」姚文智為參選臺北市長而辭職產生的缺額,共有5人競爭,分別為「全民無黨聯盟」陳源奇、民進黨何志偉、無黨籍王奕凱、國民黨陳炳甫及無黨籍「柯家軍」陳思宇,藍綠白各有勢力,被外界視為「三腳督」之戰。
  • 「九合一」選前之夜 馬英九回防臺北市全力催票
    選前之夜藍營天王重兵鎮守臺北市,為連勝文全力催票。    據報導,馬英九今早先到屏東瑪家鄉為國民黨屏東縣長候選人簡太郎站臺,接著到高雄、臺南陪候選人楊秋興、黃秀霜車隊掃街,傍晚趕赴基隆為謝立功掃街,再到桃園為吳志揚站臺。
  • [海峽午報]臺灣 馬英九攜高人氣高雄輔選 藍營支持者:今年一定投...
    [海峽午報]臺灣 馬英九攜高人氣高雄輔選 藍營支持者:今年一定投國民黨 臺灣,馬英九攜高人氣高雄輔選,藍營支持者:今年一定投國民黨。
  • 國民黨在9縣市選情領先 臺中將成藍綠選舉勝負關鍵
    藍營輔選高層表示,在全臺22縣市中,國民黨在新北市、桃竹苗等9縣市穩定領先,傳統弱勢的臺灣南部還是落後追趕,與綠營最大勝負關鍵還是臺北市及臺中市能否在最後扭轉劣勢。加上民進黨決定挺鄭永金,也有利營造藍綠對決的態勢,這對基本盤較大的國民黨反而有利。  至於傳統藍營票倉基隆市,輔選人士分析,謝立功支持度與綠營林右昌的差距依然超過20%,選情確實艱困。
  • 馬英九攜高人氣臺中輔選盧秀燕 藍綠決戰氣氛升溫
    馬英九攜高人氣臺中輔選盧秀燕 藍綠決戰氣氛升溫 2018年08月17日 07:2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8月17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天將前往臺中市為國民黨提名的臺中市長參選人盧秀燕站臺,早上8點先前往水湳市場掃街,9點50分再於大福社區民眾活動中心出席「反空汙、反深澳、反核食公投」活動,藍綠「
  • 高雄市長補選藍營無人應答?她出手了
    高雄科技大學專案助理研究員 曾尹儷繼李雅靜今早宣布參與高雄市長補選一役後,曾輔選馬英九、黃俊英及楊秋興,現任高雄科技大學專案助理研究員的曾尹儷也表態爭取為國民黨披戰袍,她說,國民黨應有新面孔、新論述,才有機會開創新局。不過,藍營方面這次究竟派誰參與高雄市長補選仍未明朗。
  • 選前黃金周 馬英九將率巨頭出席臺中大造勢活動
    11月23日國民黨將在臺中太平運動公園舉辦大型造勢活動,黨主席馬英九將率藍營巨頭出席,全力幫臺中市長胡志強催票。 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日前才在工商建研會「國民黨全臺9合1聯合輔選後援會」成立大會上談到,年底選戰是場硬仗,其中「臺北市、臺中市選情緊繃」,但國民黨不畏懼,會動員所有力量贏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