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媒報導,臺灣地區2018年底」九合一」選戰登記結束,選舉將在11月24日舉行,候選人申請登記已於8月31日截止,共有20993位候選人完成登記,將角逐11047個名額。
其中,六都參選人的激烈比拼備受外界關注。臺北市目前確定參選的是現任市長柯文哲,國民黨參選人推出丁守中,民進黨方面確定參選的是姚文智,另外還有脫黨參選的臺大教授李錫錕。
新北市,確定參選的是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和民進黨參選人蘇貞昌;
桃園市則由國民黨的陳學聖對陣民進黨的鄭文燦;
臺中市,國民黨派出了盧秀燕,而民進黨派出的是林佳龍;
臺南市則是三足鼎立,由國民黨的高思博對陣民進黨的黃偉哲,另外還有無黨籍人士林義豐也要出戰臺南;
林義豐、高思博、黃偉哲
高雄方面,則由國民黨參選人韓國瑜對戰民進黨參選人陳其邁,另外,還有無黨籍人士蘇盈貴和中華統一促進黨發言人璩美鳳也登記參選。
衝刺2018
中國國民黨中央助選團成立
9月1日上午,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舉行」2018中央助選團」成立誓師記者會,宣告72人助選團正式成軍,希望在年底選戰贏得勝選。
中國國民黨」中央助選團」由吳敦義擔任團長,馬英九、連戰、洪秀柱、朱立倫、吳伯雄等歷任前主席掛名譽團長,成員共計72名。
吳敦義在致辭時稱,民進黨上臺2年來, 臺灣經濟並沒有好,而且兩岸關係更是陷入已讀不回的困境,還以「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對國民党進行最兇狠的清算鬥爭,國民黨在艱困財務的狀況下面對選戰,全黨一定要奮發圖強。
馬英九則表示, 他從五月下旬開始在臺灣各地輔選,聽到很多民眾心聲,菠蘿農、旅館業者都在抱怨賠錢,還有業者幾乎掉著眼淚要國民黨回來,更有菜販跟他說兩岸關係一定要改善,民怨重重。
據臺媒報導,成立中國國民黨中央助選團,一方面是要宣示國民黨團結勝選的目標,另一方面任何候選人若要推出政策白皮書,都可以向助選團請益,在各地的造勢輔選晚會,也可以邀請適合的助選團擔任貴賓,爭取媒體焦點。
侯友宜領軍決戰2018
藍營喊拿下11縣市
2018縣市長大選,藍營喊出要拿下11縣市,其中臺中、彰化與雲林都是可望翻盤的縣市,讓中臺灣成為藍綠兵家必爭之地。
選情穩定的藍營大母雞侯友宜,也穩紮穩打領軍衝刺,在9月1日臺灣記者節這天秀出兩手友宜拳法,不僅教大家擒拿功夫,也幫辛苦採訪的記者按摩放鬆,展現輕鬆幽默的一面。
以新北市為領頭羊,國民黨2018年喊話拿下11都,除了新北為首的7縣市穩定領先,其他臺中、彰化、雲林等中臺灣縣市最為關鍵,成為藍綠選戰決勝點。
柯文哲效應?
臺北市「無黨籍」議員參選27人創新高
隨著柯P效應持續延燒,北市無黨籍議員參選今年創新高,達到27人,比上屆多了近1成。
其中,臺北市長選情加溫,國民黨參選人丁守中,找來最強吸票機蔣萬安;
另一邊臺北市長柯文哲則是親自下廚,還找大學生玩起自拍,搶攻年輕人市場。
其他無黨籍參選人,還有臺灣大學教授李錫錕,現任臺聯議員陳建銘,士林北投區參選人楊靜宇及中山大同區的林婕麗等。
有參選人表示,市長柯文哲帶來的白色力量崛起,許多選民不喜歡有政黨包袱的藍綠參選人。
陳建銘
海峽衛視時事評論員賴嶽謙認為,就目前的對陣情況來看,民進黨的選情是輸定了。其中,民進黨輸在執政的大環境,民眾怨聲載道,從而影響了地方選舉,目前看極有可能會輸掉宜蘭、嘉義和澎湖的選舉,而國民黨方面則是有失有得。就提名人來看,國民黨大勝亦不容易,其主要原因在於國民黨支持度地,因此提名非常保守,不敢大幅度扶持;而民進黨雖然民調低,但提名策略和步調相當大膽,因此民進黨大敗的局面也不容易出現。
(圖片出處除特別註明外,均來源於網絡,轉載誠請註明出處「今日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