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法院法官選舉中高票當選的薛捍勤,9月13日在荷蘭海牙和平宮正式宣誓就職,成為國際法院首位中國籍女法官。
當地時間13日上午10時,薛捍勤身穿黑色法官長袍,與其他十餘位法官一同緩步走進國際法院大法庭。薛捍勤在現場約一百名各國外交官、國際法學專家及來賓的注視下莊重宣誓:「我將光榮地、忠誠地、公正地、盡責地履行我作為法官的職責,行使我作為法官的權力。」
各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人士認為,作為中國資深高級外交官和知名國際法學者的薛捍勤就職國際法院法官,表明聯合國成員國高度重視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體現了各國政府和法律界對中國候選人本人優秀資質的充分認可。來自荷蘭一國際法研究機構的克羅斯女士說:「我很高興看到國際法院迎來一位來自中國的女法官。」
精通學術的資深外交官薛捍勤1955年9月出生在上海,成長在北京,出身軍人家庭。
1980年,從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的薛捍勤直接被分配進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其後,她從該司的副處長升至司長。2002年,薛捍勤當選為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8年後成為該委員會歷史上第一位女主席。2003年,她又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荷蘭王國特命全權大使。
2008年12月30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宣布:為推動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的深入發展,加強中國與東協的溝通與協調,中國政府已設立駐東協大使一職,並決定任命薛捍勤為首任中國駐東協大使。設立專項事務大使,表明一國外交中某個領域或某項事務的特殊重要性。薛捍勤形容接到當初任命時的心情是「一驚一喜」——「驚」是沒想到履新外交部這個新設要職的第一人是自己;「喜」是多年奔波在千山萬水之外的自己可以「近距離地為祖國工作」了。
薛捍勤不僅有豐富的外交和國際法實踐經驗,而且在學術上造詣深厚。薛捍勤在國內法律院校兼任教授,出版和發表了很多中、英文國際法著作和論文,在國際法學界獲得讚譽。2005年,她當選為布魯塞爾國際法研究院院士,2009年被推選為亞洲國際法學會會長。
不願被稱 「女強人」按照人們通常的看法,外交官是男性職業,而法律專家、律師亦是。作為一位著名的女外交官兼資深的國際法專家,薛捍勤曾幽默地表示,她確實進入了「雙重的男人世界」。
但薛捍勤這樣告訴採訪她的記者:公眾對外交官的理解多少有些抽象。事實上,工作之外,大使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這位鏡頭前形象高貴的大使甚至舉出了家中裝修的例子。她說,夫妻倆在一些裝修細節的問題上,也會有爭執。
相對於外界的評論,薛捍勤更在意家人對自己的看法。有的媒體稱她為「鐵娘子」、「女強人」,對於這樣在普通人眼中的褒獎之詞,薛捍勤很明確地表示:不喜歡。她說,類似「鐵娘子」、「女強人」之類的說法,表明人們認為女性取得的成功是「非正常的」。
也會挎個籃子去買菜去年6月,薛捍勤作為中國駐東協大使參加在南京舉行的中國與東協高官磋商。她在和當地記者交談時,特別提到她在當地報紙看到的南京一高中女生被網友殺害的消息。薛捍勤顯得非常痛心,因為她自己也是一個母親,也有一個女兒。薛捍勤告訴記者,因為工作的關係,儘管和女兒在一起的時間會相對較少,但在培養方面,她會去引導孩子積極去思考,並形成自己的判斷。
對於時下走紅的超級女生,個性張揚的80後、90後,薛捍勤表現出超出一般家長的寬容。她對記者說:有些人會說這部分群體浮躁、為個性而個性,而你往30歲、40歲、50歲這些群體看,時下哪個群體不浮躁?年輕人正是這樣一個年齡,你要允許他們犯錯誤。
與談及外交問題時不怒自威的表情相比,和薛捍勤聊生活、家庭時,她的臉上更多的是隨和與親切。她對採訪她的記者說:哪天你看見我挎個籃子去買菜,不要有任何的奇怪。
·助讀·1946年成立的國際法院是《聯合國憲章》規定的聯合國主要司法機關,總部設在海牙,因此常被稱為海牙國際法院。
國際法院的職能是依據國際法和正義等原則,和平解決各國向其提交的國家間法律爭端,並就有資格的聯合國機關和專門機構提交的法律問題提供諮詢意見。國際法院由15名不同國籍的法官組成,不得有兩人來自同一國家。法官任期9年,可以連選連任,每三年改選三分之一。
根據法院規約,法官均為「品格高尚並在各自國家具有最高司法職位之任命資格或公認為國際法之法學家」。
國際法院中國籍法官史久鏞於今年5月28日辭職,法院席位出現空缺。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於6月29日同時舉行法官補缺選舉,薛捍勤分別獲聯大150票和安理會15票支持當選。
國際法院1921-1939年,任常設國際法院(國際法院的前身)法官,曾任中華民國政府外交部長、北洋政府司法部長。
鄭天錫1939-1946年,任常設國際法院法官,曾任北洋政府司法部次長。
徐謨1946-1957年,任國際法院法官,曾任國民黨政府「外交部次長」。
顧維鈞1957-1967年,任國際法院法官,曾任國民黨政府「國務總理」。
倪徵1985年—1994年任國際法院法官,為新中國第一位國際法院法官。
史久鏞1994年2月6日,任聯合國國際法院大法官,2000年2月至2003年2月任國際法院副院長,2004年2月6日當選國際法院院長。
(責任編輯: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