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翻閱杜月笙的一生,你會發現杜月笙這個人很有意思。論出身,他和大上海的乞丐沒啥區別,甚至更慘;早年間父母雙亡,無親無故的,吃百家飯長大。論文化,小時候還讀了幾年私塾,家裡人看他不是這塊料,也沒多餘的錢供他讀書。要說體力,他瘦瘦小小的一個,怎麼可能扛大包?不能出力又沒文化。怎麼看他也不能成功,可杜月笙硬是做成了在上海雄霸一方、炙手可熱的黑幫大佬。
當年他與黃金榮、張嘯林同為上海三大亨,在上海叱詫風雲,那也是響噹噹的人物,不過三個人雖為兄弟,但每個人脾氣鼎性各不相同。黃金榮特別愛錢,張嘯林善於打打殺殺,唯獨杜月笙籌謀和大學士不相上下,會做人更會辦事。
杜月笙在那個時代,上至大文豪、政府要員,下至平民百姓,老上海人,都對他尊稱為「杜先生」。這樣一位江湖混混,能混到這種地步,可見杜月笙社會交際能力有多高超了。
杜月笙說自己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懂理。他一生都在努力洗白自己的江湖氣,杜月笙心裡也明白,要想擺脫自己黑社會的形象,光是靠外表儒雅還是遠遠不夠的,別人也會說這是個表裡不一的人。
他上的那私塾根本不算正兒八經的學校,倒更像現在的幼兒園,只教杜月笙認字,但文章中的意思還是一知半解。杜月笙的知識水平能面前看報,他便專門請了一位讀書、讀報的秘書,每天聽秘書讀書、讀報。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一直詳細追問直到弄懂為止。
他看不懂歷史書,就聽評書,這也算是學習歷史的捷徑了。說書先生從春秋講起,一直到唐宋元明清,杜月笙愣是把兩千年的歷史全部聽了個遍,不止是解悶兒,更是從古人中尋找經驗!
有一次,他應邀請出席一個上海的名流聚會,這來的都是上海有頭有臉的人物,杜月笙仔細觀察,那些出身世家,地位優渥的名人,沒有一個人打扮土氣、像土大款那般穿金戴銀,更沒有一個人帶他手上那種閃閃發光的大鑽戒。
杜月笙頓時自慚形穢,在桌下悄悄給大鑽戒取下,回到家後,直接扔進了保險箱,再也不帶。並且從此一年四季身穿長衫,在外不說髒話,不舞刀弄槍。試問哪個江湖人士,能有杜月笙這樣的悟性呢?
杜月笙這麼低調,是因為深知自己的出身。他曾經對好友說:「看我今天的排場,特別像鯉魚跳龍門,我現在搖身一變已經身價漲了百倍不止。但是你也要知道,我跳龍門比你可難得多,你好比是條鯉魚,修滿五百年就能跳龍門,而我只是小溪流淤泥裡的一條泥鰍,先要修行一千年才能變成鯉魚,再修五百年才有跳龍門的資格,更是因為這樣,我做事才要萬分小心,生怕出錯,只能成功,不許失敗,好比我們兩個人同時垮臺,你好歹還是一條鯉魚,早晚還能繼續越過龍門,而我就只能變成河邊淤泥裡的一條泥鰍了。」
所以,杜月笙時時刻刻對自己的缺陷保持警醒和修補,還有修行的自覺,這點真實難能可貴。
杜月笙第一次到黃公館中,黃金榮本來對他並沒有什麼印象,這個人只不過是一個溫順謙卑的手下而已,這樣的人,在黃公館要多少有多少,根本不算什麼。
沒想到一個毛賊,改變了杜月笙的人生軌跡。一名小混混,趁著黃金榮私下外出,拐走了一袋煙土,執行家法的打手也被黃金榮帶出去當保鏢了,這下好了,黃金榮不在上下也都束手無策,也沒辦法。
杜月笙向林桂生主動請纓單槍匹馬追回這袋煙土,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其實左不過是一袋煙土,但一旦傳出去了,道上的人會怎麼看黃公館?煙土的安全都沒辦法做保證,這以後誰還相信你。
杜月笙絕對不是魯莽之人,他也沒想因為這件事能飛黃騰達,他做事都是有80%的把握,才會做。他頭腦清楚,想著拐走煙土的人肯定不敢去黃金榮的法租界地盤,這入夜後也進不來上海城中心,他只能去英租界。很快,他靠著林桂生臨時給他的一把槍,單槍匹馬地把煙土追了回來。
立了如此大公,杜月笙並沒有得到黃金榮的重用,他也沒有抱怨什麼,仍然盡心盡力幹自己面前的小事。
杜月笙不怕被黃金榮利用,在那個時代也算證明自己的本事了,人家利用你就說明你還有用,一個人只要用自己的誠意做事,而不是計較眼前的得失,不和周圍人攀比自己的待遇,這樣的人遲早都能走向成功,有出頭之日。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形。在上海,政,商,學,社會都混得開,杜月笙還是有一套手段的。其實,關於這個大亨的一生,都被記載於《杜月笙全傳》當中。
在這裡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杜月笙的智慧,為人處世之道。誰不想成為別人眼中的杜先生?在當代社會,人脈資源,社交關係必不可少。如何能夠八面玲瓏?取得自己廣闊的人脈,我們可以從杜月笙身上學習。通過他幹的每一件事,去思考背後的利害關係,自己也去汲取他的思想精華。這樣以後我們在遇到相似的事情,或者相似的人時我們也會很好處理!
現在這本只需39.9元,也就一頓外賣錢,收穫卻無窮。非常值!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