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二品高官,為什麼豪宅建得像碉堡,還專門挖了地道以備出境?

2020-12-25 騰訊網

在廣西的欽州,有一片豪宅,那是民族英雄劉永福的舊居,名叫三宣堂,從建立至今,已經保存100多年了。基本上完好無損,氣勢恢宏一如當年,堪稱是欽州市第一豪宅。

我去舊居參觀,卻發現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豪宅嘛,那是人住的地方,按理說建的像一個房子就可以了,滿足居住功能,豪華一點也可以理解。然而,劉永福卻把自己的豪宅,建的非常匪夷所思。

整個房子像一座碉堡。

劉永福舊居的院牆四角都設有炮樓,四周的圍牆高達四米,圍牆上還設有數不清的槍眼,炮樓和槍眼當然都是一致對外。更匪夷所思的是,房子中建有很多四通八達的各種暗道,劉永福的臥室,也建有暗道可以直達炮樓指揮中心,保證他隨時能指揮對外炮戰。

據當地的導遊說,三宣堂底下當年還專門挖有一條地道,地道通向哪裡呢?在三宣堂門前,有一條河,河邊有一座望江亭。三宣堂的地道直通到望江亭。這是幹什麼呢?一旦有緊急情況,劉永福會從地道中來到望江亭,然後乘船遠遁,一去不復返。

只不過呀,一百多年過去了,現如今望江亭的地道出口已經找不到了。那麼,我們就要問了,劉永福,一個抗擊法國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一個頂天立地的奇男兒,他到底在提防誰呢?欽州是他的家鄉,是生他養他的地方,他在家鄉自己的豪宅裡,竟然如此沒有安全感嗎?

事情啊,還是要從頭說起。

(劉永福臥室中的暗道,可以直達炮樓指揮中心)

劉永福出身貧寒,在他青少年時期,父母都永遠離開了他,他成了一個孤苦無依的孤兒,四處漂泊,四處流浪。有一天,他在山間的石板上睡著了,迷迷糊糊夢見了一位高人,那高人鬍子很白,飄飄欲仙,對他說,黑虎將軍,你是陳近南的後人,應該反清起義。

一覺醒來,劉永福頓悟了,他很快加入了天地會。天地會,大家都知道,那是一個反清的民間武裝。從1857年加入天地會,到1866年創立黑旗軍,劉永福從事了將近十年的反清鬥爭。

按照清政府的標準,劉永福絕對是匪,是反政府武裝分子頭目。所以啊,清政府也剿了他好多年。1867年,劉永福不得不撤往越南,在那裡暫時安身,他是被清政府驅逐出境的。

這就是劉永福和清政府最初的關係,他是站在清政府的對立面

(劉永福獨創的北鬥七星旗)

劉永福一手創建了黑旗軍,請注意,這是他自己的部隊,是私家武裝,堪稱是劉家軍。堂堂大清帝國,竟能允許民間私人武裝的存在?沒有辦法,當時的大清帝國衰落了,自顧不暇,廣西欽州又是天高皇帝遠。

劉永福的軍隊叫黑旗軍,他的旗子也有問題,大清帝國的旗子是黃龍旗,劉永福的黑旗軍,卻是北鬥七星旗和八卦旗,身為大清國土上的子民,居然敢和朝廷打不一樣的旗子,劉永福這是明顯的有反骨啊。

所以,大清帝國是不能允許劉永福存在的,一直不停地圍剿他,一直把他趕出國境去,開除了他的國籍。只是沒有想到的是,轉戰到越南的劉永福,居然越打越壯大,還接連打敗法國侵略者,替越南政府收復了不少失地。

牆裡開花牆外香

(劉永福舊居正門,三宣堂)

劉永福在越南的名氣可能還要大於他在國內的名氣。乃至於越南政府封他為三宣提督,主管越南宣光、興化、山西三省軍事,這就是劉永福的豪宅為什麼叫三宣堂的原因所在。

中法戰爭爆發,在民族危亡的關頭,劉永福毅然摒棄私人恩怨,接受清政府封的「記名提督」頭銜,為清政府效力,共同抗擊法國侵略者,名垂史冊的鎮南關大捷,不能只記住馮子材,也有劉永福一份功勞。

劉永福成為民族英雄。可是,很快,中法停戰了。清政府一連下了九道聖旨,敦促劉永福回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劉永福畢竟是大清子民,現在朝廷接納他了,既往不咎,恢復了他的國籍,還賞賜給他很多榮譽,讓他回國做官,劉永福沒有理由拒絕,也不能拒絕。

清政府千方百計裁撤劉永福的黑旗軍

(大清政府賜封劉永福建威將軍)

最終,在朝廷的軟硬兼施下,劉永福帶著3000黑旗軍踏上回國之路。朝廷卻明君子暗小人,通過各種手段,裁撤黑旗軍。現在大清帝國已經騰出手來了,當然不會允許黑旗軍存在。

到劉永福回到國內,他的黑旗軍僅剩下1000多人。即便如此,清政府仍然沒有善罷甘休,繼續裁撤,黑旗軍最後只剩下300多人,當然無論是對朝廷還是對地方,都已構不成威脅了。

現在大家明白,劉永福為什麼把自己的豪宅建的像碉堡了吧,這叫進可攻,退可守。還在房子下面挖了地道,一旦情況緊急,他就乘船遠遁,出境逃到越南或者東南亞去,再也不回來了。在大清帝國的國土上,雖然官居正二品,劉永福的心裡其實一直都沒有安全感。

一山不容二虎,劉永福和馮子材的恩怨

(劉永福和馮子材)

更何況,在欽州城北還住著另一位民族英雄馮子材。馮子材和劉永福是欽州的老鄉,早年都當過匪,所不同的馮子材歸順朝廷比較早,然後就一直當大清國的官,朝廷已經完全認為他是自己人了。

當年就是馮子材帶著朝廷的軍隊,把劉永福趕出了國境。兩位老英雄有很深的恩怨。後來為了共同的民族利益,兩位老英雄聯手抗法,算是成了朋友。劉永福還把自己的二女兒嫁給了馮子材的第十一個兒子。

他們結成了兒女親家,一個住在欽州城北,一個住在欽州城南。但是誰都知道,這種聯盟是不牢靠的。劉永福內心洞明,朝廷並沒有完全把他當成自己人,一旦朝廷翻臉,馮子材隨時都有可能變成他的敵人。老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所以劉永福才把自家的豪宅建成那副模樣。

相關焦點

  • 探秘秘密碉堡 揭開戰時地道的神秘面紗
    【環球網綜合報導】碉堡是軍事上防守用的堅固建築物,它作為一種庇護所,是軍民們在戰爭中的避風港。隨著戰爭的硝煙散去,如今出土的碉堡寄託了人們對烽火歲月的哀悼,更是對歷史的緬懷。那麼,這些碉堡是如何抵禦瘋狂的戰火?它的內部構造又是如何?近日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了全球十大戰時秘密碉堡,讓我們跟隨報導,一同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吧。
  • 探訪那英在北京的豪宅,房子外形是圓形的,乍眼一看還像個碉堡
    探訪那英在北京的豪宅,房子外形是圓形的,乍眼一看還像個碉堡那英也是歌壇老將,而且還是樂壇的人氣天后。那英憑藉著實力影響了樂壇中很多人,而且也給鐵粉帶來了很多驚喜呢!那英還在節目中曬出了她在北京的豪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綠洲海洋的豪華裝修吧!那英的豪宅就像城堡一樣霸氣四射,圓形的造型乍眼一看還像個碉堡,四周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坪,院子的圍牆是黑色鐵藝設計,在大型植物的襯託下散發著很強烈的自然美感。生活在這樣的地方,簡直就像人間仙境,設計以及色彩搭配都很顯成熟穩重。如此大的草坪可以當成休閒娛樂區,而且跑步也很愜意呢!
  • 青山的碉堡群
    泥的厚度應在0.5米以上,因為在碉堡的旁邊,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時挖的地道,這個地道的入口是用紅磚砌的,據丁萬勝講當在1.5米以上,而現在看見的入口只有1米左右。我腿彎不下來,丁萬勝勉強能鑽進去一點點,說裡面黑俅俅的,看不見。
  • 蘇州最神奇的建築:依水而建,還專門挖了一口井取水
    遠處青山翠塔近處熠熠生輝,其中最顯眼的當屬「湖心小島」--天淨閣,它建於石湖中央,因其特殊的外形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凡此種種,太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畫卷。聽朋友說:半年前,天井閣中心池清淤時,工人們在淤泥裡遇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
  • 在抗日戰爭中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摧毀日軍的碉堡
    炮樓應該是碉堡的一種,但是通常我們會將碉堡想像成比較低矮的隱蔽防禦建築工事,而炮樓是相對高一點,能夠檢測遠方的防禦建築工事,就其實質來說,應該都屬於碉堡範疇的。
  • 世界上最「碉堡」的國家,每17人就擁有一座碉堡,還把碉堡當牛棚?
    位於歐洲東南部的阿爾巴尼亞,面積還沒有海南省大,與義大利隔海相望,人口不足300萬,卻擁有大大小小几十萬座碉堡,是人均碉堡數最多的國家。▲羊群與碉堡為什麼一個彈丸小國需要這麼多碉堡呢?在20年間,阿爾巴尼亞修建了超過17萬座碉堡,外界相信,一座碉堡的造價相當於一間兩居室公寓。修建碉堡花掉了阿爾巴尼亞80%的軍費,也使得阿爾巴尼亞成為了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
  • 客家人的土樓為什麼可以當作碉堡?土匪來了怎麼防禦?
    在東漢末年,群雄四起,華夏大地戰爭不斷,富人們不願任人宰割,於是,他們建立了很多防止敵人入侵的建築——塢堡;而隨著客家人大舉南遷,他們就根據當地的地理情況把塢堡改造成集居室、祠堂和碉堡於一身的土樓、圍屋等新式建築。
  • 碉堡之國——不足300萬人的阿爾巴尼亞,為何建36萬個碉堡?
    這種碉堡一般直徑3~4米,主要建築都修築在地下,在地面之上,只露出一個如倒扣的鍋一般的圓頂。這樣的碉堡即便是毫無軍事經驗的普通人,也一眼可以看得出,它存在的目的有且只有一個,那就是軍事目的。阿爾巴尼亞為什麼會在全國修築如此之多的碉堡呢?
  • 抗戰時真實地道戰:三通立體地道網似地下迷宮
    只是文件發出不久,1942年5月1日,日軍採用鐵壁合圍、縱橫梳篦的清剿戰術,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對無險可守的冀中平原進行滅絕人寰的大「掃蕩」,並有計劃地建據點、修公路、挖封鎖溝,進行細碎分割,妄圖撲滅抗日烽火。
  • 土司的碉堡簡直是降維打擊
    說到這場戰爭,還得從元朝開始就存在的土司制度說起。清朝沿襲明朝的地方管理制度,以地方貴族作為地方官世襲管理當地,這就是土司。直到後來乾隆把專門訓練的健銳營調過來,才算是有了一支專業山地作戰的部隊。其實,光是地形和清軍是客軍外還不足以讓清軍崩掉門牙。 最讓清軍難受的是大小金川建的碉堡群。由於當初的碉堡大多讓清軍給炸的和拆的差不多了,我們從僅存的丹巴碉樓群還是能目睹當時碉堡的構造。這種長的像煙囪一樣的土樓,如果放在熱兵器時代,基本上一炮就能給掀翻了。
  • 豪宅有五千多平方,為何老百姓不仇富,反而很愛戴豪宅的主人?
    可是欽州的老百姓,從古到今,都不恨豪宅的主人,反而還非常愛戴他,尊敬他。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豪宅的主人叫劉永福。 劉永福出生在欽州,現在他的出生地已經劃給了防城港市,他晚年建的豪宅在欽州市區,是欽州人民的鎮市之寶,現在無論是普通遊人,還是國家領導人,來欽州,不可不參觀劉永福舊居。
  • 蘇州山寨「倫敦塔橋」,耗資1400萬升級,被吐槽像「碉堡」
    蘇州山寨「倫敦塔橋」,耗資1400萬升級,被吐槽像「碉堡」。因此江蘇蘇州的塔影橋還被稱為醜陋的建築標誌,看過塔影橋的遊客,都紛紛表示:花了這麼多錢,還沒抄襲好,之前蘇州塔影橋的外觀像倫敦塔橋,自從升級過後,建得像個碉堡,太醜了,大家以後不要去這裡拍婚紗照了。蘇州也有個「倫敦塔橋」?外形醜陋,被網友吐槽。
  • 如果真的想挖一條地道,該怎麼做?
    而這次墨西哥被全世界圍觀,主要是因為古斯曼藉以逃跑的那條隧道,不僅裡程很長,其中各種設施還一應俱全,顯然是有條不紊的挖出來的。相比之下,前一陣子美國紐約那兩個殺人犯挖的隧道,就寒酸多了。不過,儘管挖地道越獄這種方法古已有之,但如果真的想挖一條地道,幹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下面這幾個問題可一定要注意哦!
  • 戰時河北冉莊建16公裡地道網:似地下迷宮(圖)
    只是文件發出不久,1942年5月1日,日軍採用鐵壁合圍、縱橫梳篦的清剿戰術,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對無險可守的冀中平原進行滅絕人寰的大「掃蕩」,並有計劃地建據點、修公路、挖封鎖溝,進行細碎分割,妄圖撲滅抗日烽火。
  • 玩轉迪山雲頂:東遊響馬寨,北觀碉堡群
    潭中有一條小路通往響馬集市,它將日月潭分為日潭和月潭,日月潭因此得名。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倒影著青山環綠水。日月潭的美,在於山中有水,水中有山,還有那與美景交疊起的遠古傳說。後來明朝響馬大頭領張燕德建響馬寨寨門時,其藏身修煉的巨石被挖,驚擾修行,故大怒。為了化兇為吉,經高人指點在此建廟祭拜。廟宇建好當晚,雷雨交織,兩蛇化龍衝向。十裡鄉鄰前來祈願納福,都說靈驗,聖龍廟因此名聲大震。聚義廳大約15分鐘左右,我們便來到了聚義廳。
  • 小哥徒手蓋豪宅,挖泳池,竟然是給狗住?
    前兩天 在國外網站上發現一個寶藏小哥 人稱「男版李子柒」 這個東南亞小哥 用一雙手,建豪宅城堡
  • 香港的豪宅為什麼叫做半山豪宅?富豪們的世界,你看得懂嗎?
    這次很多人去旅行的時候會選擇香港吧,這裡被稱為購物天堂,很多人喜歡在香港免稅店買商品,雖然一起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最近除了代購之外,還很嚴格,在香港買的人很多,而且香港是比較熱鬧的城市,旅行時可以順便買東西。
  • 抗戰時期,拔掉日軍碉堡代價巨大,我軍有什麼樣的高招?
    碉堡,這對於每一個熟悉軍事歷史的人來說,都不陌生,他一般都是有 鋼筋混合水泥,加上一些磚石建設成的東西,而碉堡這個東西,我們往往會想到抗戰時期敵後,日軍為了對付後方的八路軍新四軍,而專門修建的炮樓和碉堡,給抗日根據地的軍民重大的打擊。
  • 曬曬54歲劉嘉玲上海的家,日子過得像皇太后,連椅子還繡著龍鳳
    曬曬54歲劉嘉玲上海的家,日子過得像皇太后,連椅子還繡著龍鳳 劉嘉玲,相信是很多人都熟悉的女神級香港明星。 劉嘉玲的這套豪宅位於上海的某處半山別墅上,周邊的環境相當不錯,我們透過家裡的玻璃窗,可以發現豪宅的外面就是美麗的山景,現在在這裡居住的時候空氣很好,而豪宅的內部因為劉嘉玲很喜歡鮮花
  • 馮小剛曬自己的豪宅,客廳中間挖個天井,還在裡面做了個花園
    馮小剛曬出自己的豪宅,在客廳中間挖個天井,還在裡面做了個花園娛樂圈中的明星不在少數,不僅擁有著豐厚的片酬,更是有專人一條龍服務,而他們的奢侈程度簡直刷新了觀眾的三觀。今天我們就跟著小編一起走進導演馮小剛的豪宅來看一看,當他曬出自己的豪宅後,竟發現在客廳的中間挖了個天井,還在裡面做了個花園,實在是太奢華了吧。馮小剛是一位遊走在商業與藝術之間的導演,作品風格以京味兒喜劇著稱,他將喜劇精神以及平民精神植入到電影中,為中國電影產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電影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