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南澳總兵府古今談

2020-12-14 華夏經緯網

  8月26日,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國家海洋局紀委書記呂濱、汕頭市委書記陳茂輝等,在南澳縣(島)明清「閩粵南澳總鎮府」,舉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掛牌儀式。

  南澳島位於粵閩臺交通要衝,是廣東離臺最近處、海上絲路之重要節點、著名臺鄉。明萬曆四年(1576)建南澳鎮城設總兵府,轄閩南、粵東水師,後派班兵輪守臺澎至清結束,曾數次派水師赴臺鎮壓叛亂和抗日保臺。鄭芝龍、鄭成功父子和劉永福也曾屯兵於此。經國臺辦批准,今在總兵府設兩岸交流基地,利用這全國僅存總兵府,以兩岸海防歷史底蘊為基礎,以文化交流活動為重點,以旅遊品牌為特色,以經濟合作為依託,以兩岸胞情為紐帶,圍繞「深化交流,敦睦胞情,謀求發展,共圓中華復興夢」的主旨,按照「突出歷史文化印記,彰顯海洋生態文明,促進互惠共贏」的發展理念,定位打造成海防文化交流示範點、臺澳文化產業園、兩岸休閒度假旅遊區,將深化兩岸經貿、文化往來,提升合作水平,同時吸引臺企來此創業。

  南澳總兵府今為海島旅遊熱點。這裡,不僅是引人入勝的總兵府史料陳列室、明清南澳海防模型圖、剛復建的主座虎節堂,而且有鄭成功石雕像及其招兵樹和清代抗英大炮及碑廊,令人眼花繚亂,似乎進入了一座粵閩臺軍事交往的歷史大觀園。

  抵達總兵府前,先被左、右各豎有大石獅的兩株參天古榕所吸引。右側高大者,相傳是驅荷復臺的鄭成功招兵樹,原豎有鎮政府所立碑記,背刻已故廣東大詩人黃雨所作、深澳人康維安所書七絕:「古榕美號招兵樹,獵嶼長留盟誓場。漫(應是「誰」)道無情真木石,總為志士永旌揚。」樹下,於1998年1月23日,由市政府出資豎立的鄭成功石雕站像,高3米,重7噸多,底座碑刻這位民族英雄的生平。他戴頭盔,披戎裝,佩長劍,目光炯炯有神,宛如」驅逐荷夷復先基「之後,站在臺灣城上眺望大陸的英姿,令人肅然起敬。樹旁有一枚重量在廣東少有的八千斤大炮,鑄文是:』閩浙督協富乂乂,於道光二十年(1840)仲秋,奉閩浙總督鄧(廷禎)、鎮閩將軍保乂乂、福建巡撫吳乂乂奏制,大炮一位重八千觔,督造都司顧德銘,匠首林朝英。」離此10多米遠一古榕下也置有一枚6千斤大炮,是同年仲冬原班人馬所鑄。這是鴉片戰爭前夕,民族英雄林則徐、愛國名將鄧廷楨,重視海防,而趕鑄一批大炮,運進南澳所遺存的,原分別置於深澳鹽場場部、東炮臺舊址地下(1982年2月出土)。觀賞古炮,似見當年軍民抗英衛國的情景。

  左側牆上,嵌著自1982年12月,由縣文博部門集中起來,《南澳鎮城漢壽亭侯祠記》、《右營界址》和城匾《觀瀾》、《望霞》等23道(塊)碑記。閱覽這翰墨騰芳的碑廓,可見南澳雖彈丸一島,卻是漳潮鎖鑰、東南門戶,確係兵家必爭之地。同時,民族英雄戚繼光來島剿寇、澳鎮黃龍靖海愛民、官府制止港口亂收費與禁止辦案索財的碑刻,也一一展示在遊客眼前。

  總兵府原由主座、兩廂、前座、門埕、兩廊、帥旗、鐘樓、鼓樓、東轅門、西轅門等組成,民初作縣署(1927年起移至隆澳即今後宅鎮),1950年後作鄉、公社、區、鎮人民政府辦公處,佔地4000平方米,建築3300平方米。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闢為旅遊點。

  今大門匾額「閩粵南澳總鎮府」為汪道涵所題。進大門,只見有三個展室,其中兩個小展室作廉政教育基地,展出歷任總兵中愛國愛民、清廉為官者之介紹、畫圖,另一大展室是總兵史料陳列室。展帶長35米,分「南澳設鎮前形勢」、「南澳設立總鎮府」、「鄭成功南澳招兵」、「對臺關係源遠流長『、」地靈人傑保海防「5個部分。那103幅照片、12個表、18幅詩詞賦及模型,琳琅滿目,多姿多彩。該陳列由縣博物館製作,縣旅遊局受理,自1997年7月1日以來展出,大受歡迎。

  大量的照片和說明告訴我們,這總兵府,是明萬曆三年(1575)九月詔設「協守漳潮等處專駐南澳副總兵「(康熙二十四年即1685年起升設總兵),『受兩省總兵節制,又制兩省之兵」,即轄閩南、粵東海軍(升設總兵後派兵輪守臺澎),越年建城於此,內建總鎮府,明清共有總兵(副總兵)近200人;南澳對臺關係源遠流長,隋大業六年(610)武賁郎將陳稜率大軍舟經南澳擊流求(臺灣)破之,鄭成功來南澳招兵舉義及其父鄭芝龍(任過南澳副總兵)興臺抗荷,南澳總兵藍廷珍率部赴臺平亂,南澳總兵劉永福率軍赴臺抗日,臺灣嘉義縣人、南澳總兵王得祿,澳人楊瑞等臺灣總兵、澳人蔡安國當澎湖將軍、清戍臺澎故兵忠魂墓各種史跡,熠熠生輝,光照後人。

  到府內高高聳立、雄偉莊嚴的剛復建主座虎節堂觀賞,內正中設總兵升堂處,南畔陳列文物,北畔擺有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恭祝澳鎮周鴻升六十榮壽,貝雕嵌漆畫屏風大幅照片,背貼《榮壽序》全文(屏風及文原件今被巴黎雅克•馬蘭德先生所收藏),光彩奪目,壯麗迷人。該主座於2004年3月復建竣工,建築面積870多平方米,由汕頭古建築師紀傳英設計、承建,投資240多萬元,參照周鴻升總兵榮壽圖屏風所設計,古色古香。

  總兵府址,情牽兩岸。每年都有臺胞前來瞻仰。1998年3月12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1915—2005),偕夫人孫維聰,在汕頭市委副書記盧桂蘭、市委臺辦主任楊琳和筆者等陪同下,興致勃勃,從汕來此參觀,得到縣委書記張澤華等歡迎。他感慨系之,指出南澳島確是對臺窗口,應邀題書:「閩粵南澳總鎮府」、「海峽通道,粵東明珠。」2007年10月29日,臺灣主流新聞媒體《聯合報》薛興國、李春、陳東旭,《中國時報》鄭漢良,「中央社」林於國,中視李錦華,中天電視曾憲豪共7位記者,在省、市、縣臺辦幹部及筆者陪同下也參觀之,越夜汕頭電視新聞節目播映之。

  大陸「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首設於此,它將在新時代為兩岸親緣關係煥發出燦爛的光彩!(林俊聰)

相關焦點

  • 汕頭:南澳總兵府設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最近,經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批准,我市南澳總兵府被設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8月26日上午舉行的海峽兩岸海洋經濟合作交流會上,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向我市「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市長鄭人豪上臺接受了牌匾。  作為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南澳位於粵、臺、閩交界處,與臺灣一衣帶水,隔海相望,在臺灣的南澳籍同胞達10萬多人,超過南澳本島人口,是重要的臺胞祖居地。
  • 南澳總兵府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迎來首批臺灣同胞
    12月2日至3日,以理事長練俊宏為團長的臺灣新竹市廣東同鄉汕潮梅尋根暨經濟文化交流團一行20人蒞島參訪,就進一步深化兩地經貿、文化往來,提升合作水平,引導臺資企業、潮籍企業家回鄉創業進行交流。
  • 嶺南寫真:兩岸遊客粵東南澳總兵府度中秋
    嶺南寫真:兩岸遊客粵東南澳總兵府度中秋 2014-09-06 16:47:01  汕頭南澳總兵府是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秋節假期,來自兩岸三地眾多遊客到此度假。  「試了好幾次,可是『驗兵石』就是沒動靜,還是小心點好,腰別給閃了。」來自臺灣的柯潤澤告訴記者,今年隨父親回鄉過中秋,順便來南澳總兵府遊玩,聽說鄭成功當年在南澳招兵時種下了「招兵樹」,還用這塊「招兵石」檢驗新兵,據說抬得起的人才可以入伍。
  • 海峽兩岸「基層漁業交流座談會」在廣東南澳島召開
    海峽兩岸「基層漁業交流座談會」在廣東南澳島召開2016-12-10 17:1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澳、蘇澳、澎湖基層漁業交流座談會」在南澳島召開,來自蘇澳、澎湖基層漁會代表,汕頭市水產協會、海產品加工企業代表和南澳基層漁村經聯社領導一起共商兩岸漁業發展的大計。
  • 走進中國唯一的總兵府反腐教育基地
    2013年,這塊清代「閩粵南澳總鎮府」牌匾在南澳縣紀委建設總兵府廉政教育基地過程中被發現。這是南澳迄今發現的首塊「閩粵南澳總鎮府」牌匾。攝影 賓語攝影 賓語  在名震中外的汕頭市南澳縣深澳鎮南澳總兵府「二進門」前,看到安徽老鄉汪道涵先生題寫的「閩粵南澳總鎮府」牌匾,心中漾起暖暖的感覺。  全國廉政教育基地眾多,廣東潮州的韓文公祠,中山市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合肥的包孝肅公祠,分別因韓愈「居其位則思死其官」的從政態度,孫中山「天下為公」的指導思想和包拯的「色正芒寒」的凜然正氣而成為全國廉政教育基地。
  • 臺灣澎湖縣照顧服務協會一行到汕頭參訪交流
    圖為參訪團參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南澳總兵府。    10月29日至11月1日,臺灣澎湖縣照顧服務協會一行20人來汕參訪交流,這是深入開展汕澎兩地基層交流活動的又一舉措,進一步推動了澎湖縣與汕頭市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發展。    據悉,社團法人澎湖縣照顧服務協會成立於2003年1月27日,成立最初是由一群接受過居家服務訓練合格人員及關心澎湖縣照顧服務發展人士發起成立,抱著熱愛澎湖與服務澎湖弱勢朋友的精神而成立了該會。
  • 南澳總兵府
    蔡旭  總兵府與我一起,站在南澳島的山上。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中國網廣州12月7日訊  5日,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
  • 浙江象山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浙江象山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2012年12月21日 08:00:00來源:新華網 >   20日,國臺辦正式授予浙江象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牌匾。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花都揭牌
    日前,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暨2020年兩岸青年藝術創作展開幕儀式,在花都區大新文創園區舉行。據悉,本屆2020年兩岸青年繪畫展以「精神通道」為主題,旨在緊密兩岸藝術繁榮,促進兩岸藝術交流,為兩岸青年藝術家創造更廣闊的交流和發展空間,鼓勵青年藝術家的藝術創作,激發他們的藝術潛能,發現優秀的青年藝術家,為社會謀福祉。主辦方表示,期待他們的作品能夠成為跨越海峽兩岸連結世界的精神通道,一起攜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曾衛東:提升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廣度...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曾衛東:提升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廣度與深度 2020年12月05日 17:5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張玲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5日廣州訊 (記者高旭)12月5日,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2020年兩岸青年繪畫展開幕式在廣州舉行。
  • 臺灣電視臺來南澳拍攝的紀錄片,你看過嗎?
    臺灣電視臺來南澳拍攝的紀錄片,你看過嗎? 前言:《回憶南澳 · 老視頻》系列專題文章 ——魅力東方 · 汕頭南澳紀錄片
  • 「巾幗心向黨 禮讚新中國」群眾性宣傳活動走進南澳總兵府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南澳縣深澳鎮總兵府沉浸在一片紅色海洋中,歡樂的歌聲到處流淌,一場別開生面的「巾幗心向黨 禮讚新中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 寧波象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 王輝忠會見
    全省唯一以兩岸基層交流為特色、涵蓋整個縣域範圍的交流基地———象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昨天上午在美麗的石浦港畔揭牌。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王毅為基地授牌。授牌前,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輝忠會見了王毅一行。
  • 國臺辦發言人展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地圖
    舉報   中國日報1月13日電(記者 張怡) 2009年以來,我國已在24個省區市批准設立了79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穗舉辦 推動兩岸青年藝術交流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5日廣州消息(記者林梅丹、謝金鑫、杜兵兵),12月5日,廣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2020兩岸青年繪畫展開幕式在花都區大新美術館舉辦
  • 福建南平朱子故裡受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摘要:17日,國臺辦為朱子故裡福建省南平武夷山市授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近年來,兩岸朱子文化交流活動越來越頻繁,多次舉辦朱熹誕辰紀念、朱子文化研討、朱子之路研習等活動,並舉辦了六屆海峽兩岸朱子文化節。
  • 中山翠亨新區獲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全力建設兩岸交流合作示範區
    3月28日,在2015中山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洽談會暨第二屆中山人才節開幕式上,舉行了翠亨新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局長程金中宣讀了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關於同意在廣東中山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批覆》,並代表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為翠亨新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中山市委副書記鄧小兵代表中山市接受牌匾。
  • 瓷都景德鎮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正式授牌
    瓷都景德鎮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正式授牌 2017年10月19日 08:59:00來源:新華社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17日舉行,這是繼鷹潭龍虎山之後,江西省獲批的第二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海南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昌江王下鄉掛牌成立
    本報石碌1月9日電(見習記者 劉婧姝 特約記者 林朱輝)1月9日上午,「海南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儀式在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浪論村舉行,標誌著昌江在瓊臺交流合作方面走出了堅實的一步,為昌江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