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人員合影
從左至右:王宏利、張全、史卓琦、劉大成、鞏晨、王博
12月2日,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史卓琦,副院長、財政與金融研究院院長、財政部經濟政策實驗室經濟預測部部長、經濟學博士王宏利,公鐵綠鏈多式聯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全,副總經理鞏晨、王博赴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物流產業研究中心開展調研、座談活動。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對調研團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全面介紹了物流產業研究中心的各項研究成果與發展架構。
「北京的汙染60%來自移動源 其中80%來自重卡運輸」
劉大成介紹物流研究中心重點項目與科研成果
參觀完中心後,雙方進行了座談活動。張全首先介紹了公鐵綠鏈多式聯運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情況,「公鐵綠鏈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推動礦建全程公路電動化運輸的公司。公司雖然成立於2018年11月,但公司的股東團隊在北京建築建材領域有很深的行業積累,這也是我們敢於牽頭推動礦建領域產業升級的重要原因。從2010年開始,北京門頭溝開始建生態涵養區,所有的礦山都要停產。當時我們的混凝土生產方量在北京已經排第一了,在北京私企民企佔大概20%的市場。北京60%的汙染為移動汙染源導致,而傳統柴油重卡運輸在其中佔比不低於80%,這其中30%為建材運輸。也就是說,如果北京建材運輸方式全部實現純電動為代表的新能源化,僅此一項為北京市徹底消除超過14%的空氣汙染源,這也是北京市為何將推動建築砂石運輸方式新能源化提上政府工作日程的原因。早在2016年,我就在思考整個產業鏈綠色、環保的供應問題。直到2018年,開始尋找廠家定做新能源重卡汽車。2018年的10月底開始在安徽測試,2019年的5月17日,第一輛車正式來北京進行多氣候條件下的全場景測試。」張全介紹說。
「立刻回京,車票政府解決!」
座談會現場
2020年有一個極其特殊的春節。2月15日,張全在海南接到了北京市政府的電話,讓他和他的團隊迅速回京,沒有車票政府由協調,為什麼這麼著急?「小唐山醫院的亟需擴建,外地的砂石料路都被挖斷了,外地大司機也不敢來北京,回去隔離14天他受不了,只說讓我抓緊時間回去,隔離的事由政府來給協調。」張全說。
所有人回京面臨著兩個艱巨的任務:小湯山醫院擴建以及通州環球影城工地復工。張全招聘的司機大部分都退伍軍人,回來後每天加班加點推進建設進度。「這一場疫情的突然爆發,北京市政府的負責人就說了一句:當時把礦山留下是非常明智的,北京必須有自己的礦山。」張全接到的緊急任務,也反映出建立礦建材料、工程裝備運輸的綠色供應、綠色礦山、綠色供應鏈的必要性以及緊急性。「三綠」概念是北京市市長陳吉寧提出的。因此,張全決定在密雲把建材領域的綠色供應鏈打造出來。
「每一顆石子的從生到死,都不用一滴油」
所謂綠色供應鏈,排第一的是綠色礦山,公鐵綠鏈在密雲的礦山是經國土資源部和中國砂石協會認定的綠色礦山。第二個綠色是綠色生產,無論是環保負壓廠房、礦卡、電動無人線都沒問題,硬體設施完備。第三個綠色是綠色運輸。第四個綠色是攪拌站混凝土的綠色使用,包括全電動攪拌車、新能源鏟車等。第五是閒置資源,即建築垃圾的綠色回收。
張全舉例子說:「目前100%的建築垃圾攪拌站使不了,硬度不夠,強度不夠,但是如果通過回程空車廂,把建築垃圾還拉回到綠色礦山,通過技術手段重新利用到材料生產中,其他分解出來的垃圾可以統一做成地磚。我的目的是讓一顆石子在北京從生到死的整個循環一滴油都不用。」
張全表示,想要推進建設綠色供應鏈,首先對國家而言一定是有意義的,公轉鐵的目的就是為了節省煤電資源。其次,北京的空氣汙染80%都是移動源,移動源裡面最重的就是柴油車排放的二氧化硫,這條產業鏈的建成,能把北京的藍天白雲還給老百姓。
劉大成對此表示,現在城市中的生活垃圾越來越多,也是各個城市政府最頭疼的問題,但是無害化處理卻又非常難,如果能把建材這部分造成的建築垃圾「吃幹榨盡」,將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而且也符合現在北京市環保、綠色發展理念,我也希望能夠有機會能夠將你的想法向上級領導部門匯報。」
史卓琦表示,首先要做好產業規劃,對政策進行深入的分析研判,而不是去搶政策,目前很多項目都在搶政策的空子,一旦政策紅利吃完之後,最後會剩下一個爛攤子,這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其次,要從源頭開始布局,建立起產業的價值,再搭建起產業鏈條,這兩個立起來之後,下一步就是制定規則,建立統一標準,最後向全國推廣。最後,就是形成一個綠色、環保和可循環發展的生態環境,再根據產業中的重點環節形成小的產業集群,最終形成完整的綠色發展鏈條。
會上,雙方還就其他多個方面的合作事宜進行了深入討論,並決定在明年春天共同召開中國循環經濟綠色發展大會。
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Institute of Internet Industry,TsinghuaUniversity)成立於2016年11月23日,是經清華大學正式批准成立的校級研究機構。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是中國經濟轉型與交叉學科優勢結合的橋梁,是整合清華大學全校力量來輔助中國經濟轉型的高端智庫,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致力於實現交叉學科交叉研發,構建「網際網路+」新興生態圈,以實現知識報國、產業報國。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產研院)是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管的中國經濟導報社主辦、中國發展網發起的專業研究產業發展高端智庫。產研院智庫以整合產業資源為目標,通過實施「開放合作、優化組合、精準對接、踏實服務、創造價值」的發展戰略,在產業發展創新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產研院智庫以整合產業資源為目標,通過實施「開放合作、優化組合、精準對接、踏實服務、創造價值」的發展戰略,在產業發展創新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