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民公園的前世今生,你了解多少?
天津人民公園始建於1863年(清同治二年),至今已有155年的歷史,她見證了天津百餘年的滄桑巨變。她曾擁有過清代鹽商私家花園的榮華與繁盛,也曾經歷過動蕩年代的頹廢與衰敗,而今,她正跟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在從清代私家花園到人民公園再到真正全心全意服務於人民的公園轉變的路上飛奔。
從私家花園到免費公園
人民公園的前身榮園,是李氏一族的私家花園。解放後,李氏後裔將榮園獻給市政府,後經重整園容,更名人民公園。1951年至1978年間,人民公園內建成天津市最大的動物園,成為市內屈指可數的著名公園,為市民休閒娛樂提供重要場所。
自2009年8月1日起,人民公園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正式免費面向公眾開放。自此人民公園完成了從私家花園到免費公園的身份轉變,成為日均接待遊客量1.5萬人次的免費公園。
加強環境建設打造精品景觀
1978年以來,政府加大了對公園建設的投入,按照上級部署,公園每隔幾年都會進行提升改造。經過歷次提升改造,公園形成了東部休閒文化區、南部市民健身區、西部水上遊樂及延湖遊覽區、北部兒童遊樂區和中心區組成的五大功能區,滿足遊客的不同需求。
近年來,公園依照原有江南園林景觀特色,在充實植物品種的同時注重古樹保護,打造了古槐、百年棗樹等精品點位。在保護藏經閣、顯密圓通殿、中和塔三處百年古建的基礎上,陸續新建了玉蘭花海、海棠風韻、竹林幽徑、香月荷塘和九曲蓮翠五處特色景觀,形成貫穿東西,聯合南北的兩條景觀帶。使公園既有江南園林靈秀之美,又具北方園林雄渾之勢,遊客行於園中盡覽如畫美景。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滿足遊客遊園需求
人民公園地處繁華鬧市,四周緊鄰居民區,為了滿足百姓觀光、休閒、健身等需求,逐步更新遊藝器械,添置既安全又好玩的設施,滿足不同年齡階段的遊客需求;為遊藝器械加裝燈帶,配合LED購票指示屏方便遊客選乘遊藝器械;在市民健身區添置健身器械,滿足鍛鍊身體的遊客;增設爆氣增氧泵,建設水循環系統,淨化公園水體;在人流密集處增設垃圾桶、座椅等,方便遊客使用;在五個大門處分別安裝遊客流量計數器,便於根據遊客量合理安排服務及安保人員;安裝150餘個高清攝像頭,做到監控全覆蓋,保障遊客遊園安全;從江蘇引進四艘畫舫,為公園增添江南園林意蘊……
以拳拳之心,深化便民服務
「人民公園為人民」,這是毛主席對人民公園的期望與囑託。為了真正踐行這個承諾,人民公園始終把為百姓服務作為發展的第一要務。2013年,設立了天津市首個便民服務車,為遊客提供開水、地圖、藥箱、針線等十餘項便民服務;2014年,引進津城書吧,為百姓提供閱讀場所,至今累計為遊客提供借閱時長7200餘小時;2015年,購置全自動電開水器,為遊客即時、免費提供熱水;2016年,更換節能環保的LED燈,提高路燈亮度;2017年,開閉園時間調整為早5點30分和晚11點,成為全市開園時間最早,閉園時間最晚的公園;2018年,為了豐富市民文化生活,開設了人民公園公益講堂,讓大家到人民公園不僅瀏覽到優美的環境,更能收穫知識。在這些努力下,人民公園被授予志願服務v站稱號,成為天津市8個志願v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