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入關時全族只有二十萬人,究竟用何手段能統治中原四千萬漢人

2020-12-12 歷史飛凡觀

首先,明朝經過了276年的統治,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爆發了許多農民起義,所以從一個王朝的壽命上來看,尤其是古代中國三百年亂治循環怪圏,明王朝的滅亡是必然的。

明末形勢圖

其次,滿清政權的前幾代君王才能還比較出色,尤其是皇太極、順治(其實掌權的是攝政王多爾袞)、康熙和雍正這幾代君王,徹底鞏固了滿清對漢族及中原的統治。

皇太極

皇太極時期雖然沒有能夠入主中原,但是滿清多次叩關,從中原擄回大量財富和人口,人口為滿清的農耕提供大量勞動力,財富使滿清和山西晉商的交易中有支付能力,幾番循環之後,滿清本族男丁逐漸成為脫產的專業戰士,在冷兵器時代一個全民皆兵的民族是很恐怖的,這也為迫降關寧軍事集團提供了武力保障。

多爾袞

到了多爾袞攝政時期滿清開始揮軍入關,為了避免消耗,滿清軍隊總是驅使漢軍作戰,孫之獬提出的「剃髮易冠」更是成為滿清統治漢族的一個妙招,比較有血性的人在當時基本就被清除了,所以才有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抗清運動傳說。

康熙

到了康熙時期,滿清的科舉也吸引了大量漢人士子前往應試,包括于成龍、張英、高士奇等漢人都成為滿清政府高官,康熙表面上「滿漢一家」的舉措也拉攏了大量漢族官僚地主,他們成為既得利益集團之後,一起壓榨底層的漢人百姓。

康熙年間吏治腐敗貪汙成風,所以康熙選擇了一位雷厲風行的阿哥繼承大統,於是四阿哥胤禛即位是為雍正帝。

雍正

雍正繼位之後,改革吏治打擊貪汙腐敗,提出了「火耗歸公」的地方財政管理辦法,對邊遠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加強了中央政權對邊遠地區的統治,對士紳實行一體納糧,減輕了底層勞動人民的負擔,緩和了民族矛盾並且充實了國庫,為後來乾隆「十全武功」中的平定準噶爾提供了資金上的支持。

最後得益於新型糧食的傳播,土豆、地瓜和玉米等高產作物的普及為「康乾盛世」立下了汗馬功勞,「康熙康熙,吃糠喝稀」,畢竟這個年代勉強還能度日,而在明朝末年的小冰河時期,某些災區已經到了易子相食的階段了,但凡有口吃食,老百姓也不至於去造反,所以勉強能度日的漢族百姓選擇了隱忍,繼續接受滿清政權和漢族官僚地主們的剝削和統治。

袁世凱

以上各種條件相加,使得滿清也獲得了269年的國祚,雖然末代三位君王都是傀儡皇帝,但是掌權的畢竟還是滿人勢力,即使中興四大名臣都是漢人,直到辛亥革命的成功加上袁世凱的助攻,滿清政權才退出歷史舞臺。

康熙皇帝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敗筆是什麼?

為什麼很多朝代的名相一人可興國,北宋名相眾多卻搞成了爛攤子?

蜀漢父子二人皆是實力派影帝,都成功施展「假痴不癲」之計保命

宋朝文人互相為難,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四人恩怨糾纏

朱元璋對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動,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相關焦點

  • 滿清只有幾十萬人,但卻能接管明朝一億漢人江山,靠的是什麼
    但為什麼接管大明留下的江山,是滿清呢?要知道,當時的女真族,只有區區幾十萬人,如果只算戰鬥力的話,只有十來萬,這點兵力怎麼夠啊。人口佔絕對劣勢、文化又落後的女真人做對了什麼,能實現蛇吞象這一壯舉呢?有人說,清朝入關徵服中原時看不懂其它書,靠看《三國演義》打仗,這其實是荒誕不經的傳言。引進漢人的政治制度,閱讀漢家經典,這意味著在清朝還沒有問鼎中原的時候,就仿照明朝提前建立起了一個能夠適應管理複雜社會的統治機制,引入了漢人的意識形態。
  • 滿人只有300萬,漢人超過3億,為何清朝能統治中國200多年?
    滿清卻因為採用適合漢人的制度,也就是雖說統治者更換,但統治方法卻照舊,才能延續279年。清朝皇族子弟不僅要學習滿語,也要學習漢語,聖旨也大多是滿、漢、蒙三種語言,甚至到晚清,很多愛新覺羅子弟都不會講滿語,其漢化程度極深。所以說,滿清維持統治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仿效漢制」。
  • 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為何只有滿清能接受全盤漢化,原因竟是這樣
    而那時候,宋朝早已山窮水盡,根本無力籌措這筆巨款,所以便同意了金兵的要求,用女人來折扣抵債。具體是這樣的:皇帝的女人值一千兩,皇帝的女兒五百兩,皇族的女兒兩百兩,都是金子,若是婦女,則是相應數目的銀子,比如貴族的女兒一百兩銀子。
  • 滿清政府如何把蒙古收服?滿人的手段還是利用了漢人的智慧!
    北方的大漠草原,一直以來都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從春秋戰國的燕、趙跟北方遊牧民族戰爭,漢武帝封狼居胥,明太祖推翻元朝,把蒙古人趕回草原,修築萬裡長城防禦草原帝國。在中華大地這個舞臺上,北方草原的遊民民族始終是舞臺上的主角。
  • 3億漢人被滿清300萬八旗統治276年,不反抗的四個理由
    滿清原來在中原地區的人看來是缺少農耕文明洗禮教化的蠻橫勇猛之輩,然而滿清最終卻可以以300萬的人力去統治整整3億的漢族人,要不是有歷史為證,誰人有這樣驚人的想像力可以構思如此精絕的故事,然而,歷史無法更改,滿清雖然在近代被列強的鐵蹄踏的無法站立,但是不可否認,曾經滿清以少勝多,把漢人治的服服帖帖,一治理就是276年,這將近300年的時間裡
  • 滿清禁止漢人進入東北致使中國喪失東北大片領土
    從白山黑水間走出的滿清政權,自己都沒有想到能夠進入中原,統治中國。但是歷史就是無數偶然造成的必然,公元1644年,遊牧、漁獵文明培育的八旗鐵騎越過山海關進入中原大地,面對農耕文明、面對成熟的封建主義、面對儒家文化、面對尚未平定的南方,滿清統治階級或許有些恐懼,不敢確定自己能在中原待多久,多爾袞下令,禁止漢人進入東北,也就是禁止漢人進入滿清的「龍興之地」。滿清統治階級之所以這樣做,是為自己留了一條後路,假如自己在中原待不住了,可以回老家繼續當皇帝。
  • 同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權,為何元清兩朝的統治時間相差甚遠?
    那麼滿族與蒙古族同樣是出於漢民族帝國邊疆的遊牧民族,同樣經部落徵伐和南下掠奪而興起,為何在入主中原這一統治華夏文明的事務上南轅北轍呢?其實兩個民族政權,如果從開國到正式滅亡算的話,蒙古政權存在的時間要長於滿清政權,成吉思汗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到1635年察哈爾部投降後金止,大蒙古政權共存在了429年。
  • 漢人王朝無法統治長城南北,遊牧民族為何能統一中原和草原地區?
    在中國古代,純漢人王朝,像秦、漢、唐、宋、明,從來沒有穩定持久地同時統治長城南北的地區。相反,元、清這樣的草原王朝,就能夠做到同時統治長城南北。這是為什麼呢?中原的觀念區別中原漢人王朝和草原王朝,在底層邏輯上有本質區別。在古代中國,什麼是漢人?漢人是根據文化定義的,具體說來就是儒家文化。
  • 滿清是由何產生的,長相為啥與漢人差距大,真是來自通古斯民系嗎
    滿清是由何產生的,長相為啥與漢人差距大,真是來自通古斯民系嗎?滿人和漢人長相差不多,不過也是有明顯差異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衣服,也就是民族服飾。第二個是眼睛,安人類學劃分,漢族血統比較蠢的人的眼睛特徵是眼裂大,內眥贅皮不明顯。
  • 蒙古族在北亞馳騁多年,為何最終選擇臣服在滿清腳下?
    蒙古人,或者說在蒙古高原上生活的遊牧民族,一直以來都是生活在中原地區的漢人,最頭疼的敵人。遊牧民族野蠻粗暴,憑藉自己速度上的優勢,經常南下劫掠中原地區,給中原地區漢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為此,中原地區的政權沒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用於對遊牧民族的防禦或者是徵伐戰爭。
  • 滿清入關是不是中國歷史的倒退?
    而滿清雖然在關外發展得如火如荼,但始終還是止步於遼東,不能夠進入到中國內地,是李自成滅明使得滿清有了機會,是吳三桂主動放棄山海關的防禦使得滿清有了入關的可能,所以從這個角度上面來看,滿清的入主中原的的確確是充滿了偶然性的,但他靠著他們十幾萬的女真士兵就能夠同時震懾和擊敗李自成與吳三桂,這就是實力,有了這等實力,那滿清的入主中原就不再是偶然了,而是一個必然。
  • 為什麼人們會說: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我國連漢地18省也難保
    說起歷史上的清朝,人們對它總是百般詬病,尤其是在清政府的統治下使得中國遭受了百年的屈辱,期間割地賠款差點葬送了延續五千年之久的華夏文明。然而清朝如此不堪也不算一無是處,有人就說:如果沒有滿清入關我國連漢地18省也難保,也就是說現在的中國就不會擁有這麼遼闊的疆域了。
  • 3億漢人甘願被300萬滿人統治200多年,從不敢反抗到不願反抗
    當時的滿族人口大約是三百萬人,這三百萬滿族人統治著三億多的漢人,統治時間長達270年,清朝之所以能夠實現少數滿人統治多數漢人原因有以下幾點——滿清八旗之所能名正言順地統治漢人,主要是因為漢人沒有反抗,他們或者是不敢反抗,又或者是不能反抗。這要歸根結底於清朝統治者的奴化教育。最典型的就是大興文字獄。
  • 同樣是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為何元朝和清朝結局不同?
    其實我們不妨算一算,從公元907唐朝滅亡,到公元1912年滿清滅亡,期間一共1005年,其中完整的中原王朝只有明朝276年,兩宋雖然有319年的歷史,但實際意義不大,真正能算上主導期的不過百年,在此期間,先後還有李自成、洪秀全等人的部分政權,合計算50年,這樣一算,這1005年間漢族主導期不過420餘年,從時間上講,這一千年是屬於遊牧民族的一千年。
  • 北亞長期受中國統治,康熙皇帝憑啥拱手相讓?背後其實有三大原因
    其中究竟有何隱情呢?在子淵看來,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北亞」的主要部分都是如今蒙古國北部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雖然佔地面積廣大,但並不為古代中國所看重。▲冬季的西伯利亞其次則是統治成本過大。唐朝時,北亞屬於都護府轄境,進行羈縻統治,各個部落年年都會來長安納貢。
  • 漢人與越人的千年戰爭
    於是命令陸遜率大軍攻打山越部落,經過數十年的殘酷徵討,一部分越人被殺,一部分越人歸順東吳,另外一部分越人則逃到了最南方——越南。 公元602年,隋文帝楊堅徵討安南(越南),越人投降再次歸順中原。
  • 在中國消失的白種人民族,二十萬人一夜消失,現有千人生活在俄國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腥風血雨的時期,五胡亂華,北方漢人死得死、逃得逃,數量一度低於胡人。南渡的漢人給華東、華南地區帶來較為先進的文化和農耕技術,促使南方經濟開始成熟。 曹丕篡漢,司馬氏又通過同樣的手段建立了晉朝。從東漢末年延續下的豪門世族,已經發展到可與皇權抗衡的地步。
  • 滿清為什麼要入主中原?沒辦法,天命所歸,不去不行
    一:東北無法獨立於中國之外而存在,滿清政權同樣如此。遼東,在漢朝時便已經設立了郡縣。遼東以北的整個東北地區,在唐朝時曾短暫地納入中央政權直接管轄,而大部分時間是進行羈縻統治。這種羈縻統治,歷經唐遼金元明五朝。
  • 為何3億多漢人會被200萬滿人乖乖統治近300年不反抗,經歷了什麼
    然而,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清朝在前期還是世界,起碼是亞洲的老大,只不過到了中晚清才徹底腐化,給中國帶來了百年的屈辱。其實在清朝鼎盛時期人口有三億多,其中滿人滿打滿算不過三百萬,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區區三百萬人竟然統治了三億漢人276年之久。首先從最直接的武力上來分析。滿清軍隊全是騎兵,後期也有了火炮。
  • 歷史上的沙陀人入主中原的時候,為什麼沒有遭到漢人的反抗?
    五代時,沙陀族曾在中原建立封建王朝,統治北方27年。不過,與遼金元清不同。不管是當時,還是事後,大家似乎都沒把他們「當外人」。如果我們了解古人對「華夷之辨」的態度,這就不足為奇了。入主中原27年,但沒被當「外人」沙陀是北方少數民族,原屬西突厥的別部。在大唐徵討西突厥時,該部歸順大唐,後來還從徵鐵勒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