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洛克群島-南部瀉湖

2020-12-25 好劇一起分享

2012年6月29日,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討論並通過將「洛克群島-南部瀉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是帛琉目前唯一一處世界遺產,且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洛克群島-南部瀉湖」這一密克羅西亞遺址佔地達100200公頃,由445個無人居住的、火山形成的石灰巖島所構成,許多島嶼呈現為獨特的蘑菇狀,在其周圍環繞著松綠色的瀉湖與珊瑚礁。

擁有385種以上珊瑚及各種生物棲息地的複雜珊瑚礁系統為這一遺產增添更多的美學價值。

這裡的珊瑚礁系統還為多樣性的植物、鳥類及其他海洋生物,如海牛及至少13種鯊魚提供了棲息之地。世界上沒有其他地方像這一遺產地一樣,密集著大量的海湖,它們是被陸地屏障與大洋隔開的海洋水體。

以上都是洛克群島獨有特點中的一些。這裡養育著大量本地獨有的物種,並且還有更多的新物種等待進一步的發掘。

相關焦點

  • 「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一帶一路」世界自然遺產專題攝影展現正火熱徵稿中,大家可參考此名錄中的自然景觀挑選攝影作品參展。截至2019年,全球共有252處自然遺產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以下為該名錄:總計世界自然遺產213處,以及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藍色字)39處。國家與地區的排列順序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的世界遺產列表中的排列順序,依國家或地區英文名稱首字母排列;某個國家或地區的遺產項目則按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時間順序來排列的。
  • 世界遺產有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你知道嗎?中國有4處雙重遺產
    中國文化悠久與自然景觀豐富,幾千年的文明史,有眾多文化遺產與自然資源,至今有50多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0多處,世界自然遺產10多處,那有4處即是世界文化遺產還是世界自然遺產,你知道都是哪裡嗎?
  • 泰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1987年12月12日,泰山被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007年3月7日,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越南寧平喀斯特風景區旅遊圖集下冊
    世界唯一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越南寧平喀斯特風景區旅遊精美大圖1。世界唯一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越南寧平喀斯特風景區旅遊精美大圖2。世界唯一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越南寧平喀斯特風景區旅遊精美大圖3。世界唯一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越南寧平喀斯特風景區旅遊精美大圖4。
  • 2021年公務員聯考常識積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又名複合遺產,是同時具備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兩種條件者。早期複合遺產的登錄名單當中,有先被登錄為自然遺產或文化遺產,之後也被評價為另一種遺產,因而成為複合遺產。截至2019年7月6日,世界遺產地總數達1092處,分布在世界167個國家。
  • 世界唯一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越南寧平喀斯特風景區圖集上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世界唯一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越南寧平喀斯特風景區旅遊景點圖片大全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世界唯一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越南寧平喀斯特風景區旅遊景點圖片大全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世界唯一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名錄,越南寧平喀斯特風景區旅遊景點圖片大全3。
  • 波哥帶你看世界: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武夷山,鍾靈毓秀的洞天福地
    環遊世界41個國家和地區,並用手機進行攝影創作。讓我們跟著波哥一起,欣賞全世界的美景吧。第五站,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武夷山。1999年12月,根據世界遺產遴選標準 (Ⅲ)(Ⅵ)(Ⅶ)(Ⅹ),武夷山(Mount Wuyi)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編號911)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成為中國世界遺產之一。我們一起來隨著波哥的鏡頭,看看這個世界聞名的地方,究竟有哪些美景吧。
  • 武夷山——碧水丹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文化遺產雙重頭銜的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是三教名山,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白堊紀晚期的紅色砂礫巖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體,在地質構造、流水侵蝕、風化作用、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地貌,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 我國這四座山,是國寶級景點,屬於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我國擁有的世界遺產多達55項,是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之一。其中含金量比較高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多達4項。他們分別是我國的:泰山、黃山、峨眉山-樂山大佛、武夷山。作為華夏兒女,我們有必要記住這些珍貴的自然資源。一、泰山「五嶽之首」的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4A級旅遊景區。
  • 背景資料:世界遺產——自然和文化遺產
    27屆會議3日決定,將24處世界名勝古蹟收入《世界遺產名錄》中。中國雲南省的「三江併流」自然景觀、北京市的十三陵和江蘇省南京市的明孝陵榜上有名。  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必備的條件:具有突出普遍價值、有充足的法律依據、歷史比較久遠和現狀保護較好。
  • 中國首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不是黃山,被譽「天下第一山」
    世界遺產,是人類罕見且無法替代的寶貴財富,不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更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極高價值的歷史古蹟和自然景觀。世界遺產又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及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其中我國有55處世界遺產位居世界第一。那麼,你知道我國第一個「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是哪裡嗎?
  •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卡卡杜國家公園
    卡卡杜國家公園,是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這裡是獨特而複雜的生態系統,潮汐漲落,衝積平原,低洼地帶和高原,是適合各種獨特動植物繁衍的理想環境。這裡是一個典型的生態平衡的地區,包括那些潮汐淺灘、漫灘、低洼地以及高原在內,為那些大量的珍稀動植物提供了優越的生存條件。有的物種在這裡已經延續4萬多年。
  • 【人類遺產·瑰麗文化】西班牙世界遺產之安達盧西亞篇
    2016年,西班牙安特克拉石墓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西班牙瓦倫西亞法雅節被列為非物質遺產...也許這就是西班牙的魅力所在,不僅有令人嚮往的陽光、沙灘,刺激你味蕾的饕餮美食,還有豐富多彩、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和人文景觀。那麼西班牙到底擁有多少世界遺產呢?
  • 聯合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捷克最美的CK小鎮
    捷克的克魯姆洛夫,即CK小鎮,是聯合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坐落於捷克南部的波希米亞地區,在由於克魯姆洛夫小鎮叫Cesky Krumlov,所以被人們親切地稱為CK小鎮,是捷克除了布拉格之外,最受歡迎也最有名的地方,遊客眾多,幾乎到了捷克的遊客都會前往CK小鎮一睹著童話般的世界到底是如何的美麗
  • 聯合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捷克最美的CK小鎮
    捷克的克魯姆洛夫,即CK小鎮,是聯合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坐落於捷克南部的波希米亞地區,在13世紀時由於處於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上而逐漸繁盛。大部分建築建於14世紀到17世紀之間,多為哥德式和巴洛克式風格,16世紀幾乎是小鎮最繁榮的頂點。
  • 背景資料: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
    新華社北京7月8日專電(記者閻月凡)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是人類祖先和大自然的傑作,有效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就是保護人類文明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17屆會議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對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分別規定了定義。
  • 國內最值得遊覽的名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位居五嶽之首!
    今天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我國地大物博,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寶貴的文化財富,還有在廣袤土地上瑰麗的自然風貌,都是值得繼承和保護的。今天來說說五嶽之巔,也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的泰山風景區。
  • 世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秘魯印加遺址馬丘比丘
    馬丘比丘,位於現今的秘魯境內庫斯科西北75公裡,整個遺址高聳在海拔約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著烏魯班巴河谷,為熱帶叢林所包圍,是秘魯著名的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建於約公元1500年的遺蹟,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圖:秘魯阿瓜斯·卡利恩特斯,遊客參觀秘魯印加城市馬丘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