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世界遺產——自然和文化遺產

2021-01-20 中國法院網

2003-07-04 19:32:20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周建新

  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7屆會議3日決定,將24處世界名勝古蹟收入《世界遺產名錄》中。中國雲南省的「三江併流」自然景觀、北京市的十三陵和江蘇省南京市的明孝陵榜上有名。

  世界遺產分為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必備的條件:具有突出普遍價值、有充足的法律依據、歷史比較久遠和現狀保護較好。

  文化遺產指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物、碑雕和碑畫、具有考古性質的成份或結構、銘文、窟洞以及聯合體」,例如中國的故宮;建築式樣、分布均勻或環境風景結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立或連接的建築群;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及考古地址等,例如中國的長城、秦始皇陵。文化遺產保護區包括:歷史建築、歷史名城、重要考古遺址和有永久紀念價值的巨型雕塑及繪畫作品。

  自然遺產指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由物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為瀕危動植物生境區;自然景觀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域,例如中國的三江併流、九寨溝、武陵源。自然遺產保護區包括:國家公園和其他早已指定的物種保護區。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是指自然和文化價值相結合的遺產,例如中國的泰山、黃山。

  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17屆會議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公約主要規定了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定義、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國家保護和國際保護措施等條款。公約還規定各締約國可自行確定本國領土內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並向世界遺產委員會遞交其遺產清單,由世界遺產大會審核和批准。凡是被列入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地點,都由其所在國家依法嚴格予以保護。

  自1975年公約正式生效以來,已有176個締約國。中國於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迄今為止,全世界共有754處文化古蹟和自然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582處,自然遺產149處,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3處。中國目前已有29處文化和自然遺產被列入名錄。

相關焦點

  • 背景資料: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
    新華社北京7月8日專電(記者閻月凡)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是人類祖先和大自然的傑作,有效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就是保護人類文明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17屆會議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對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分別規定了定義。
  • 背景資料: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世界遺產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與自然遺產和文化景觀四類。
  • 文化|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了!這些珍貴的世界遺產你了解多少?
    今天(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地會舉行豐富的活動,從不同角度讓大家認識到保護各類珍貴文化、自然遺產的重要性。在各類文化、自然遺產中,各項世界遺產無疑備受關注。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讓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概念深入人心
    2016年9月,國務院批覆住房城鄉建設部,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以,今年為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2017年也是我國開展世界自然遺產事業30周年和風景名勝區事業35周年。30多年來,我國世界自然遺產和風景名勝區事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成就顯著,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等國際組織和同行的高度讚譽。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了 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多少?
    中新網客戶端6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地會舉行豐富的活動,從不同角度讓大家認識到保護各類珍貴文化、自然遺產的重要性。在各類文化、自然遺產中,各項世界遺產無疑備受關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了!這些珍貴的世界遺產你了解多少?
    在各類文化、自然遺產中,各項世界遺產無疑備受關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盤點近五年來中國成功入選「世遺」名錄的一些世界遺產,你都了解嗎?資料圖:航拍視角俯瞰世界遺產——遵義海龍屯。2015年7月4日,在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海龍屯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首位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胡璐)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自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我國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其中,文化遺產37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居世界首位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13日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記者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我國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其中,文化遺產37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文化多樣,是名副其實的世界遺產大國。
  • 2019國家公務員公安類考試公安基礎知識: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
    2019國家公務員公安類考試公安基礎知識: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概念 甘肅公安輔警司法群 648534106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是人類祖先和大自然的傑作,有效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就是保護人類文明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 中國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位列世界第一
    5月3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辦的2019「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中國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的數量均位列世界第一,兩項合計佔全球同類遺產總數的6.8%。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副司長周志華介紹,中國於1985年12月加入《世界遺產公約》,33年來,中國的世界遺產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世界遺產申報、保護、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目前,中國共有世界遺產53項,其中自然遺產13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以下簡稱雙遺產)、文化景觀遺產5項、文化遺產31項。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有什麼意義?我們應該怎樣增強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原來,文化遺產日,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的意識到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國務院在2006年專門為提高大家對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保護意識而設立的節日,定為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2017年改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18年的活動主題: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
  •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
    今天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記者13日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我國自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其中,文化遺產37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 定義和標準: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如何區分?
    世界遺產的定義和標準  世界遺產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混合體和文化景觀。世界遺產具有明確的定義和供會員國提名及遺產委員會審批遵循的標準。  (3)獨特、稀少或絕妙的自然現象、地貌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帶。  (4)尚存的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種的棲息地。  3.文化景觀的類型:  (1)由人類有意設計和建築的景觀。包括出於美學原因建造的園林和公園景觀,它們經常(但並不總是)與宗教或其他概念性建築物或建築群有聯繫。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嗎?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嗎?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居世界第一 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最多
    我國世界遺產總數居世界第一 自然遺產和雙遺產數量最多  今天是我國第四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記者13日從國家林草局了解到,我國自加入《世界遺產公約》以來,已成功申報世界遺產55項,其中,文化遺產37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我國世界遺產總數、自然遺產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均居世界第一,是近年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 2014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概念
    2014招警考試公共基礎知識: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概念 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是人類祖先和大自然的傑作,有效保護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就是保護人類文明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
  • 華山申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材料最快明年提交
    華山「申遺」力度不斷加大     1987年「秦始皇兵馬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後,陝西省再也沒有景點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呼聲最大的華山「申遺」也起起落落,眼看鄰省一個又一個景點成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而華山卻仍然徘徊在「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大門之外。     西嶽華山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 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武夷山
    自然和文化遺產  武夷山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區域    提名地區總面積為999.75平方公裡,其中核心區面積635.75平方公裡;核心次區面積364平方公裡;緩衝區面積278.88平方公裡。    武夷山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內容    文化遺產:    ①架壑船棺,距今3750餘年,是目前國內外發現的懸棺遺址中年代最早;    ②古漢城遺址,距今2355±70年,西漢閩越國時期的王城,面積達22萬平方米;    ③朱子理學文化
  • 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多少?|藏語|廣西|梵淨山|自然遺產|世界...
    中新網客戶端6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地會舉行豐富的活動,從不同角度讓大家認識到保護各類珍貴文化、自然遺產的重要性。在各類文化、自然遺產中,各項世界遺產無疑備受關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
  • 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將在浙江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舉行...
    建設浙江大花園——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走進江郎山打造浙江大花園璀璨明珠,探索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6月13日,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10年8月2日,江郎山與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湖南崀山、福建泰寧大金湖、江西龍虎山以「中國丹霞」的名義捆綁申遺成功,江郎山成為浙江省首個世界遺產、江浙滬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