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vs馬斯克,誰能延長人類壽命?

2020-12-20 康斯坦丁

前些日子,馬雲和馬斯克在上海舉行的人工智慧大會上進行了一次非常有深度的對話,「二馬」就人工智慧、火星移民和人類壽命延長等領域親切地交換了意見,都是High-level的討論,但又比較貼近實際。作為阿里巴巴創始人,間歇性的中國首富,馬雲常常語出驚人,比如他說:自己對錢真沒有興趣,只對花錢感興趣,但不得不承認,他創建的電商平臺,給很多老百姓帶來「自己做生意、當老闆」的機會;馬雲大帥雖然長相不帥,但整體形象有著非常高的審美性,特別是其精闢、幽默的人生哲理,經常被編輯成冊,成為機場、火車站裡的暢銷讀物,而且在面對金錢、權力、職位的時候,他有著相當豁達的態度。

在人工智慧大會中,馬雲表達了對AI機器人的感性看法,他覺得人類要坦蕩地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AI,也不要牴觸把「地球」交給機器,特別是把「工作崗位」交給機器。相比於漫無目的地探索宇宙,倒不如研究人類自己,我們生下來不是為了工作,更不是為了受苦,而是為了快樂,做感興趣的事兒,唯有這樣,才會更加長壽!

工作、欲望、地球環境,是什麼吞噬了人類壽命?

相關科技研究表明,人類的自然壽命是140歲左右,但99.999%的人類都會死於意外和疾病,而且要在最後時間內飽受痛苦折磨,這促使人類不斷完善現代文明避免意外,同時,提高醫療水平控制疾病侵蝕。馬雲談到,最早的封建時代,人類的壽命只有30歲到35歲,古代人在面對疾病時,顯得非常無能,比如一場瘟疫來了,大家能做的只是燒香和等待,等著產生抗體,不再有人去世而已,又比如封建時代沒有B超,女人生孩子之前,不知道是臀圍還是頭位,常常因難產而出現意外,惡婆婆只會怪兒媳婦兒是不祥之人。

現在到了資訊時代,醫學科技也出現過好幾輪的革命,人類的平均壽命已經延長到70歲。在現代醫療體系下,我們可以做手術、器官移植,在心臟上搭橋,在骨頭上裝配鋼釘等等,但顯然,環境汙染以及太過於雜亂的食物體系,使得人類很難達到自己的自然壽命,況且,我們對「大腦」這個最精密器官,還是有種「束手無策」的無力感,腦血栓一小塊,或者溢出一點點血,都是非常嚴重的事兒。

事實上,人類下一輪的科技革命,主旋律之一就是生命科技,人類要更深刻、合理地了解自己,建立起相應的社會制度,才會活得更加「通暢、寫意」。

一般來講,現代人的壓力來自於社會制度,無窮無盡的攀比和欲望,我們不停地上班、不停地加班,最終有損生命。在這方面,馬雲的認識比較感性,精準地切中要害,他認為人類不能把「大多數時間」都花在工作上面,如果人類更長壽,卻要延遲退休,意義不大;如果我們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還要每天去上班,這簡直是一種災難。有鑑於此,馬雲早早地就公布了自己的退休計劃,而且就在9月10日,自己生日那天,正式辭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職務,至少從操作形式上來看,馬雲的人生態度是豁達的,沒有長期眷戀權力和職位,而是充分發展著自己的爰好:學英文、拍電影、教書育人、做朋克演唱,還會跑到阿里客服當起了接線員,比起一些每天忙到猝死或者得淋巴癌的人,要明智太多。

毫無疑問,人工智慧,新興科技會搶走人類大量的飯碗,但這不就是「傳說中」的好事兒嗎?未來,人類就是要把更多的工作「交給」機器,省下的時間用來「做人類」自己,如情感、藝術、挑戰身體等等。唯有這樣,生命才會更長,更有意義。

移民太空,人類會成為跨星球生物嗎?

馬雲是一位文科生,看待事情會比較感性一點,最起碼,他在思考本質之後,在公眾場合發言時,常常激情澎湃,感性十足。相比之下,馬斯克就像一位理科生,他在談論人工智慧和人類未來時,更注重數據和邏輯,他認為現在AI的智商還不算高,也就是一個嬰兒的水平,畢竟,相比於人類大腦幾十億個運算細胞,如今的人工智慧運算速度和內存實在是太可憐了,但重點邏輯在於,人工智慧是持續發展的,而且它們在對抗疾病、適應環境、配件更換方面比人類更有優勢,況且,在單純的計算、信息存儲記憶方面,它們早就遠遠超過人類。在可預見的未來,人類僅有的工作就是「編程」,而在最終的未來,機器人也會自己編程,從而讓人類獲得更大量的時間,維護身體、探尋宇宙。

如果說馬雲使人類長壽的秘訣是理解自己、豁達心態,那麼,馬斯克則更喜歡探索宇宙,他一直希望能找到「第二個地球」,以使得人類在把地球破壞得千瘡百孔之後,能有地方避難,顯然,馬雲採取了一些控制人性、壓抑人性的辦法,而馬斯克卻試圖利用新開發出來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性的需求,理念之差正體現著中西方文化差異。

在過去十年,馬斯克在探索宇宙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他成立了一家公司叫Space X,取得的一些成就,比起美國NASA來,一點都不遜色,他表示會繼續研究「火星移民」的可行性,希望收集到更多的人類數據以及宇宙環境數據,從而建立起一個新的火星城市,把更多的地球人帶到火星。如此探索的意義,目的不局限於找到「地球備案」,更在於嘗試讓人類成為「跨星球」物種。要知道,我們在其他星球上的「生命邏輯」可能完全不同於「在地球上的生命邏輯」,有可能無法生存,但也有可能基因突變,生命得以大幅度延長。當然,作為理科生,馬斯克對現有技術還是非常感興趣的,相信基因可編輯,預言人類的大腦和機器有朝一日會結合起來,到了那個時候,人類可以保存住自己的最佳狀態,正如電腦存儲年輕照片和快樂視頻一樣,換句話說,人類將擺脫「時間和年齡」的限制。(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相關焦點

  • 馬雲和馬斯克的格局誰更大?為何有人說馬雲能拿出手的只有達摩院
    【馬雲和馬斯克的格局誰更大?為何有人說馬雲能拿出手的只有達摩院?】有人說,如果和馬斯克相比的話,馬雲能夠拿出手的只有達摩院。而說到格局,很多人認為馬斯克的格局會更大一些,畢竟從如下幾個角度可以分析:1.Space X。這是馬斯克成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 馬雲VS馬斯克,你站誰?
    大家在地球花非常多的時間,不管人類文明多久,一百萬年,五十萬年,但是每個人在地球上最多一百年的生命,我們不可能把未來所有問題都解決,但是我們必須對未來負責。我們要很關注現在的生活怎麼能夠更好。如果通過AI、通過人工智慧,人類能更好理解自己的話,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提升世界。
  • 馬雲和馬斯克,誰的格局更大?網友:一個「矮子」,一個「巨人」
    馬雲和馬斯克,兩個人誰更牛?網友:差距太大了,一個天一個地!如果要說這個世界上目前最著名的人,或者說是全球最著名的商業偶像,都是姓馬的,在國際上馬雲、馬斯克兩個人是擁有粉絲數最多的商業精英。有人提問說道:「馬雲和馬斯克兩個人,誰的格局更大呢?」有網友說:差距太大了,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一個不愛搭理你,做的事情跟現在的你沒有任何關係,一個天天想著你口袋裡的幾塊錢,巴不得讓你天天上網購物。
  • 馬雲、馬斯克的格局發生了轉變?雙馬WAIC精彩演講誰更牛逼
    去年馬斯克和馬雲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談笑風生,各自表達對探索火星的看法以及探討人和機器誰更聰明,不同的思想和觀點碰撞,至今回味仍然精彩。可以把疫情對世界帶來的改變,當作一種來自大自然、來自未來的信號,馬雲就此分享了自己的三點思考。第一,人類不解決自身問題去哪個星球都有麻煩馬雲認為工業革命以後,對外,我們有能力登月球,建太空站,試著在太空生存,很多傑出的人開始對地球以外的世界有了偉大的探索。而向內探索,人類因為數字革命,真正地了解自身和地球。
  • 如果人類壽命得到延長,地球會變成什麼樣?情況不容樂觀!
    如果人類壽命得到延長,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環境不容樂觀!我們都說,經歷過高考的人才知道多麼緊張刺激,這場競賽被認為是最公平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人類作為所有生物當中智慧最高的一個,人類的野心也絕對不止如此,雖然我們的壽命已經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延長,但是人類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實現在地球上的長生不老,自古以來為了可以實現這一願望,所作出努力的人並不在少數,古代帝王就是最好的例子。
  • 美國主流媒體評論:馬斯克提出AI反烏託邦,馬雲解救我們
    馬雲和馬斯克兩人當中,只有一個是「技術男」,但在AI會不會徵服世界的觀點上,可能那個「非技術男」是正確的——在8月29日馬雲與馬斯克在上海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展開對話之後,彭博評論發出感嘆。圖片:美國主流媒體刊文《馬雲解救我們於馬斯克的AI反烏託邦》在對話期間,兩人交流了一系列問題,精彩的思想碰撞產生了許多金句。面對人工智慧未來會不會超越人類,兩人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觀點。而馬雲秉承了他一貫以來的樂觀主義。「計算機可能聰明,但人類更有智慧。
  • 馬斯克說出終極目標,馬雲:別那麼做!
    例如馬斯克在2003年創建了特斯拉,當時顯然是燃油車的天下,但馬斯克就似乎看到了未來將是電動汽車的時代,僅僅經過17年的發展,特斯拉就成為全球第一大車企,其市值是排名第二豐田的約三倍,但豐田汽車可是發展了83年。馬斯克另一個顯著的成績,就是其太空工程。
  • 人類和蟲子的基因組合,能延長5倍壽命?
    曾經被認為是疑難雜症無法治癒的病症,隨著醫學的發展開始不斷的被治癒,同時人們的壽命在醫療水平發達和生活質量提高的情況下有了大幅度的延長。 雖然我們的壽命有了明顯的延長,但是人類是一種貪心的生物,欲望是無窮無盡的,僅僅是壽命的延長,人類並不能因此感到滿足,作為世界上唯一的高等智慧生命體,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件事就是實現長生不老。
  • 如果「三馬」馬雲、馬化騰、馬斯克重新再創業,你會加入誰的隊伍
    馬雲,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日本軟銀董事、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其傑出的代表作有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阿里雲、菜鳥物流,還造了一個雙11購物節,更值得一提的是阿里的文化建設,非常有特色,滿滿地武俠風。但他也有過不少風波,最主要是支付寶獨立,996福報。
  • ...科技圈十大爆語:負責到底賈躍亭,遺憾一生孫宏斌,延長壽命王老吉
    這一基金配備了高規格班子:馬雲任主席,蔡崇信、彭蕾、張勇、井賢棟擔任基金副主席,阿里巴巴集團黨委書記邵曉鋒則任基金秘書長。馬雲表示,阿里巴巴要做的是幫助脫貧,而不是扶貧,「扶貧是授人以魚,脫貧是授人以漁,就是自己能夠造血,自己能夠釣魚。我也堅定相信,今天不管誰,全世界要做的不是消滅窮人,而是消滅貧困。因為窮人是沒辦法消滅掉的,但是貧困,我們是有機會的。」
  • 人類壽命的探索,在未來人類的壽命是否會更長?
    斯達德的觀點 在過去的十年中,動物研究已經發現了數十種能提高壽命的基因。例如,線蟲身上的一種基因變異就足以使其生命延長600%。這些基因包含蛋白質的遺傳密碼,它們控制著能量消耗、生長節律和細胞分裂等基本生理活動。
  • 中美科學家聯手破解衰老密碼,人類平均壽命有望提升500%
    最近,美國芒特迪瑟特島生物實驗室、巴克老齡化問題研究所以及中國南京大學的科研人員在實驗中發現:通過對細胞進行調整,可讓秀麗隱杆線蟲的壽命延長了500%,相當於將人類平均壽命從80提升至400歲。此消息一出,全球「續命」狂人為之一振:「逆轉衰老」的時代就要來臨了嗎?
  • 人類的壽命有極限嗎?我們能突破極限嗎?
    壽命長短因物種而異,蜉蝣朝生暮死,壽命是一天,烏龜的壽命是幾百年,海綿的壽命是上萬年,而燈塔水母從理論上來說是永生的。人類的生命雖然沒有這麼長久,但在我們不斷的努力下,人類的最長壽命也一直在延長。在2000年前,人的平均壽命不足20歲,到了18世紀,延長到了30歲左右,19世紀是40上下,到了20世紀後期,人的平均壽命到了60歲,發達國家平均壽命更是到了70以上。可見隨著發展,人的壽命一直在延長,而且科學家認為,只要我們能突破癌症,那麼人的壽命還能再次延長。
  • 人民日報好言相勸:中國需要自己的馬斯克
    馬雲和馬斯克,誰的格局更大?網友:一個「矮子」,一個「巨人」在之前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中,馬斯克就和馬雲有過一場對話,應該有很多人都看過,內容中談到了人工智慧、宇宙、教育、人類命途等問題的科普。對於科技方面的創新和人類未來的一個發展規劃,馬斯克的發言明顯更加具有前瞻性,而馬雲的商人本質就顯露無遺。
  • 同樣姓馬:賣菜的馬雲輸了,造火箭的馬斯克才是真正的贏了
    尤其是在去年的人工智慧大會上,從馬雲與馬斯克的對話深刻地體現了出來。筆者深刻的記得在大會上,馬雲與馬斯克談到了火星這個問題,但是他們的回答卻高下立判,以下是部分聊天節選。 馬雲說到「聽說你想要去火星?我對火星沒什麼興趣,剛從火星回來,我更對地球上發生的事情更感興趣」。
  • 人類改變生活方式,壽命也會極大延長?
    而受這一發現的啟發,哈佛大學天文學院前任院長亞伯拉罕·洛布竟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人類的壽命可以長達100萬年,會發生什麼?這樣看來,雖然人類無法推遲自然死亡的到來,但是可以設想在未來,只要改變生活方式,人類的壽命將會極大地得到延長。
  • 馬雲說:人類能活到150歲!
    最近,看了馬雲提出來的概念,我們人類很有可能讓自己的壽命大幅延長到120歲-150歲,並且有人還提出了人類可以永生的概念。要知道,在此之前,只有信「春哥」才能「得永生」,現在上上淘寶就給辦了。這話聽起來當然是件好事,無論是誰都希望自己可以活得久一點,但其實也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您想想,如果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已經衰老枯竭的軀體,在無聊中等待死去,這也是一種殘酷。其實人類在漫長追求長生的道路上,曾付出過巨大的代價,比如中國的歷代帝王,有很多都是因為尋仙問藥搭上性命的。
  • 科學家發現延長壽命的秘訣,卻無從下手,原來侏儒的壽命更長
    某些時候,他們多麼希望能夠將自己的壽命無限的延長,獲得更多的時間和機遇,不讓人生留下遺憾。但這僅僅是停留在幻想階段,目前尚未得到實現。如果說飛奔月亮是人類數千年以來的夢想,那麼長生不老同樣貫穿了整個中國發展史。
  • 人類壽命的上限是多少?科學家通過3個公式,算出人類壽命極限值
    其實對於古人來說,之所以痴迷長生,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古代醫學不發達,並且營養也不均衡,所以很多人其實壽命都非常的短暫。到了近現代以來,伴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的壽命也在不斷地生長,比方說目前人類的壽命比一個世紀之前,整整提高了5歲,同時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是世界最高的,平均為83.7歲,而目前中國人的人均壽命則是71.4歲。
  • 未來人類壽命可達到150歲
    目前,一位科學家揭曉了人體減緩衰老的秘密,認為未來人類壽命可延長至150歲。英國抗衰老專家亞歷克斯-扎沃羅科維博士認為,醫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認識的不斷提高,將使得人類壽命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