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公布,北海市鐵山港區南康鎮秋風塘村躋身其中,為北海市再添一份「國字號」榮譽。
「這是鐵山港區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各類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將文明鄉風建設融入鄉村治理取得的良好成效。」鐵山港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傅小萍說,下一步將以秋風塘村獲得全國文明村為契機,紮實推進鄉村治理工作,加強文明實踐建設,加快鄉村振興的步伐,為鐵山港區百姓營造更加良好的人居環境。
在秋風塘村的山羊養殖基地內,脫貧戶譚澤蘭熟練地給山羊餵飼料。「我以前在周邊鄉鎮打零工,收入很少又不穩定。」2017年,譚澤蘭經人介紹進入山羊養殖基地務工。「現在每個月有2600元的穩定收入,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譚澤蘭告訴記者,她去年已脫貧。
脫貧戶譚澤蘭在山羊養殖基地給山羊餵飼料。
近年來,秋風塘村將11個自然村規劃為重點發展區、特色農業區、養殖業發展區和生態保護區,發展生態村莊、新品種水稻、甘蔗、豆角等「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特色農業經濟。同時,利用「支部+合作社+黨員示範戶+農戶」的模式,引導廣大村民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初步形成筏埠村百香果種植基地、秋風塘村甘蔗基地、勞屋村生態雞養殖基地、黃花梨家庭農場。
村民們逐漸富起來了,秋風塘村產業振興的腳步也在加快:將100畝村集體林地承包給企業建設造紙原料林木基地;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資金220萬元支持,發展特色美食小吃街區,打造南康鎮特色餐飲文化休閒娛樂中心……「2019年,秋風塘村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2.4萬元;2020年,預計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5.8萬元。」秋風塘村黨支部書記許子傑說。
村集體有錢了,如何讓村民從中多受益?秋風塘村完善村級基礎設施,讓村民住得更舒心。
秋風塘村委簡屋村楊柳依依,風景如畫。
記者來到秋風塘村委會簡屋村,只見河面波光粼粼,鴨子成群結隊在水中嬉戲,岸旁綠樹成蔭,兩三名村民正閒坐在河邊的涼亭裡閒談……宛如一幅優美恬靜的鄉村畫卷。
「開展創城工作後,對簡屋村進行了改造,昔日破舊的瓦房和土坯房變成了整潔美觀的新樓房,全村道路全部翻新修成6米寬的水泥路,路兩旁鋪滿生態磚,種上綠化樹,村莊變美了。」村民簡阿姨說。
涼亭翼然臨於河畔,亭旁綠樹掩映,風景宜人。
秋風塘村以治理「髒、亂、差」為突破口,全面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整合多方資金,先後實施改住房、改路、改水、改廁、改廚等工程。為每戶村民發放小型垃圾桶,在主要村屯道路口、居民聚集地放置大型垃圾箱70多個,並配置垃圾清運車,實現「戶收集、村清運、統一場所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模式。「現在垃圾都是定點投放,定點清理,村民的衛生意識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許子傑說。
此外,秋風塘村還大力修建便民基礎設施,2018年在糖水鋪、勞屋、李屋等自然村安裝80多盞太陽能路燈,2019年全村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基本形成村村串聯、村組相通的交通路網。
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圖文精美,讓人看了賞心悅目。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勤致富,儉持家,不賭博,不浪費;講衛生,愛環境」……走進秋風塘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面面精心製作、色彩鮮豔的文化牆格外引人注目。
秋風塘村在提高鄉村「顏值」的同時,加大對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讓村民的精神「富」起來。將街巷文化融入文明城創建當中,打造風格各異的主題文化牆,讓村民在欣賞文化牆的同時,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薰陶。興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文藝舞臺、籃球場等一批便民利民設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補齊「軟體」短板。「現在村裡文化生活豐富多了。」秋風塘村舞蹈隊隊長李子秀感嘆道,村民可以到農村書屋借書看報,逢年過節有球賽,還有文藝表演。
秋風塘村一牆一景,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據介紹,村裡還以「一約四會」為抓手,推進移風易俗,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開展理論宣講活動,向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身邊的好人好事、典型事跡。秋風塘村先後被評為自治區文明村、自治區級農村社區建設試點社區、自治區無邪教村、全國文明村等。
審核:鄧 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