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正值年終歲尾,如一闕恢弘壯麗的樂章,還剩最後幾個尾音。
回望2017年,農業領域政策頻出、熱詞不斷。這一年,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大力扶持「三農」的政策背景下,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大量湧入,促進農業現代化駛入快車道。農業品牌、畜禽糞汙治理、「一帶一路」倡議、農村「雙創」……這些關鍵詞正詮釋著中國農業發展的新變化、新特點和新機會。
回首這一年,長沙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步伐鏗鏘,收穫滿滿,更蘊含著湧動的成長力量,以待來年。有哪些農業領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又有哪些變化會影響到你我的生活。紅網長沙站【2017 驚豔的時光】系列報導,今日攜手長沙市農委推出美麗鄉村篇。
嶽麓農趣谷中,儘是一派農田趣味。
瀏陽市永安鎮坪頭村華山屋場皮影戲臺。
湖南省美麗鄉村示範村。
望城團山湖村全景圖。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劉露 通訊員 劉帥 長沙報導
寒冬時節,在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的學士街道學華村附近,平坦整潔的小街小巷縱橫交錯,美觀時尚的二層樓房整齊劃一,四季常青的行道樹鬱鬱蔥蔥。近年來當地的居住環境逐步改善,讓當地的居民們滿懷自豪。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是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美景,也是嶽麓「農趣谷」的現實景象。
在瀏陽市永安鎮坪頭村華山屋場,乾淨整潔的村組道路,錯落有致的江南民居,隨處可見的亭臺樓榭、花園小品,構成了居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元素」;屋場積極探索出一條「能人帶頭、全民參與、因地制宜」的「幸福屋場」建設新路子;中和鎮荷花博覽園以瀏陽古八景之一——「蒼坊清蓮」為創意,突出胡耀邦同志身上的清廉文化為重點,致力打造「蓮韻蒼坊」美麗鄉村示範點,以帶動周邊農村配套故居發展農家樂、民宿等旅遊服務業。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近年來,長沙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題,大力推進農業轉型,改善人居環境,豐富文化生活,培育良好風尚,有力推動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一幅幅美麗鄉村的壯美畫卷,詩意般舒展在星城大地。
讓鄉村之美在長沙升華
「在我的鏡頭裡,長沙鄉村的色彩是斑斕絢麗的,四季是風光別致的:大圍山綿延百裡的杜鵑,是春天裡熾熱濃烈的紅;關山果園藤架上的葡萄,是夏日裡垂涎欲滴的紫;溈山清新自然的茶園,是秋光裡滿眼青翠的綠;松雅湖畔環繞的梧桐大道,是冬日裡嫻靜溫馨的黃。濃得化不開的鄉愁,氤氳在官渡鎮的花海裡、炭河古城的晨光裡、黑麋峰的雲海裡……」
這是一位攝影師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說到了他眼中的長沙美麗鄉村。
長沙的鄉村之美在於他的內涵。
美在一個「新」字。
創新驅動,發展速度在加快。佇立在長沙縣果園鎮潯龍河生態小鎮,映入眼帘的是粉牆黛瓦的江南民居、層巒疊嶂的青山含翠、綠美相融的自然生態景觀,好一幅美麗鄉村的清新畫卷。
不到3年,潯龍河如何從一個省級貧困村蝶變為省級生態示範點呢?答案是四個「雙輪驅動」創新了美麗鄉村建設的理念、路徑與方法。這就是創新與改革的雙輪驅動、政府投資與市場資本投資的雙輪驅動、產業發展與民生發展的雙輪驅動、新型城鎮化建設與現代農村綜合發展的雙輪驅動。
美在一個「淨」字。
整治由表及裡,鄉村面貌在改變。寧鄉堅持由點到線到面搞好環境整治,由初級到中級到高級逐步提升品質,由表及裡嚴格保護環境,從城鎮到鄉村、從山林到田間、從集鎮到庭院、從市場到門店,全面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做到統籌改善人居環境、美化亮化鄉村和發展美麗經濟,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生態、保護歷史文明實現「千村千面、各美其美」。
美在一個「韻」字。
挖掘文化韻味,千年古城魅力在重現。望城區對靖港、喬口、銅官、新康、書堂山、丁字六大古鎮(街道)進行統一規劃,按照「一鎮一特」的思路,充分挖掘靖港的歷史文化、喬口的農耕文化、銅官的陶瓷文化、新康的戲曲文化、書堂山的書法文化、丁字的石材文化,串點成線、連線成環,打造高品質的環湘江古鎮文化旅遊群。
「與心回合,慢生蓮花。」
在嶽麓區蓮花鎮,現代農業公園建設如火如荼,集現代農業、生態景觀、文化創意、健康養老和鄉村旅遊於一體,具有山水田園風光、湖湘民居風格、和諧人居環境的「蓮花慢谷」正款款走來。
「彩陶清溪十裡畫軸,唐風古韻千裡文章。」掛在村口的對聯,是對彩陶源之美的生動寫照。在銅官鎮彩陶源村,一條彩陶溪,蜿蜒10公裡,自東向西穿村而過,猶如「十裡畫軸」;千年古銅官窯遊人如織,品味與體驗著陶瓷中濃厚的唐風古韻。
土地是農民的根,文化是農民的魂。
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保護和傳承是守住文化之魂的前提,要延續鄉土文化的根脈,鄉土文化是美麗鄉村的內核,深入挖掘鄉村的鄉土文化,保存鄉村風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保護與傳承本地優秀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瀏陽市為塑造美麗鄉村的具體措施。
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華山屋場歷來有演皮影戲的歷史傳統,華山屋場位於永安鎮坪頭村,皮影戲在這裡歷經百餘年,伴隨了村鎮的人們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坪頭村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積極開發皮影戲這一鄉愁符號,堅持保護第一的理念,結合本地實際,定製屋場建設計劃,把該保護的自然風貌、歷史遺蹟優先保護起來。將皮影戲舊址復原,定期組織表演、打造頗具本土特色的皮影文化牆,通過將歷史傳統和現代元素充分結合,華山屋場給皮影戲增添更多生命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讓它迸發出新的時代活力。
美景如斯!今天的古城長沙,美麗鄉村之花遍地盛開。
長沙市農委黨委書記、主任吳石平介紹,近年來,長沙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統籌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補齊全面小康建設短板的重要抓手,落實發展新理念的重大舉措,打造品質長沙的重要內容,啟動實施了全域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已鋪排建設了美麗鄉村示範村100個、特色村70個。總體來看,全市美麗鄉村建設有聲勢、有成效、有亮點、有影響,達到了建設預期。
讓美麗鄉村在長沙綻放
在望城光明村慧潤民居,曾經破敗的農家院,閒置的老房子,經過重新設計、翻新裝修,成為時尚舒適的度假民宿。
一晚300-800元的房費定位城市休閒旅遊消費群體,即使並非節假日和旅遊旺季,10多個民宿依然被預訂一空。
是什麼讓一個2004年時還是長沙市建設扶貧村,家家戶戶是土坯房,幾乎沒有水泥路、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80%的人外出打工光明村,在短短幾年內成為星城的一顆明珠?
「謀求村組發展,首先得改善環境,帶旺人氣。」抱著這樣的信念,村上利用山水田園的優勢,通過鎮村合建的方式,建立了湖南首家蝴蝶文化主題生態公園「光明蝶谷」,自2014年開園後吸引了長沙周邊許多遊客前往。
人氣聚了,村民們漸漸看到發展潛力,壩灣組黨小組長秦輝富首先發起籌資籌勞建設美麗家園的號召,最終組上88戶人家捐獻10.7萬元、700天義務工,齊心協力對房前屋後、田邊隙地進行美化綠化,歷時半年打造出一個「同心美麗村落」。
好風氣很快「傳染」開來,雅港、虎型等組紛紛效仿,整個村形成了「自我投入、自我建設、自我維護、自我管理」的美麗鄉村建設模式。「碧梧巢」築得好,「金鳳凰」自然來。目前,該村已成功吸引貝拉小鎮、中華黑茶文化博覽園、快樂車行房車露營基地等18個重大項目落戶,直接帶來就業崗位600多個。
村民吳小波給算了一筆帳,他將自家房屋租賃給慧潤民宿,每年租金2.8萬元,土地流轉費用4500元,妻子在家門口的快樂車行打工、女兒在貝拉小鎮當輔導老師,每月工資共4000多元,他自己承包了營地的一口魚塘,周末還到營地打臨工,一年全家收入十幾萬元。
全域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在星城大地上進行得如火如荼。吳石平介紹說,長沙縣、望城區、瀏陽市、寧鄉市均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了全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和方案——長沙縣在現有32個美麗鄉村示範村基礎上,每個鎮建成了1個以上示範片區,實現美麗鄉村覆蓋率達到100%;寧鄉市正在打造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市;瀏陽市獲批全省首個全域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市。
下一步,長沙將繼續堅持共建共享美麗鄉村的基本路徑,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創新,凝聚建設全域美麗鄉村的最大共識與合力。今年,將建成10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100個特色村,到2020年實現美麗鄉村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