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福建長汀:首府客家菜 千年宴猶酣

2020-12-24 騰訊網

臺海網3月25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三角豆腐餃被端上桌,豆腐皮在箸尖微顫,鮮甜味在舌尖開花。春日傍晚,在長汀縣店頭街,記者慕名品嘗了正宗長汀客家菜。

「客家菜講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單豆腐就能變出許多花樣,餐餐嘗新,一個月也能不重樣。」長汀烹飪協會會長俞琦斌說。在去年12月長汀舉辦的名城保護日系列活動中,包含108道菜品的「豆腐宴」讓人大開眼界。

一桌「首府菜」一部客家史

吃飯,歷來是農耕民族的頭等大事。歷史上,客家先民為避戰亂數度南遷,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尋找一張平靜的餐桌。

南遷漢人帶來了中原的飲食文化。「此前,土著居民的食物比較單調、粗陋。融入北方地區的製作手法與新食材後,當地的飲食結構為之一變。」俞琦斌介紹說。

唐開元年間置汀州,此後直至清末,長汀作為汀州府城,一直是州、郡、府、路的治所。因此,長汀菜在民間客家菜的基礎上,又融入「官宴」的特色。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形成了代表客家特色、品類豐富的「首府菜」。據《汀州府志》記載,在州府長汀,「酒食競為奢華」。

汀水金粉,汀州夢華。今天翻開典籍,依然可以在張九齡、張籍、朱熹等人的詩作中找尋到關於汀州味道的蛛絲馬跡。古今交融、南北融合、官民結合的長汀客家菜成為客家文化的濃重印記,見證了客家人的遷徙、開基、發展……

走進童坊鎮龍坊村,這裡正舉行「百福宴」,記者看到盛菜碗碟的直徑足有40釐米。「客家人聚族而居,所以菜的分量很足,盡顯豪邁熱情。」村支書張向梅說。

據了解,長汀客家菜的小吃代表菜有芋子餃、豆腐餃、芋子糕、仙人凍、燈盞糕等,幾乎家家會做。大菜中,燒大塊、白斬河田雞、釀豆腐、麒麟脫胎等最為有名,客家人待客之道盡在其中。

俞琦斌表示,客家菜依據客家人聚居分布,主要分為三大流派:閩西流派、梅州流派、贛南流派;在閩菜中,閩西菜與閩東菜、閩南菜三足鼎立。無論是閩西流派還是閩西菜,長汀客家菜都佔據重要地位。

突出主料、原汁原味,是客家飲食最顯著的特色。眼下春風又至,百草豐茂,食材盡在山野之間。《永樂大典》中就有關於汀州府貢品「慄」的記載。過去,汀江兩岸沙灘多種慄樹,以板慄為原料,做成秋令食品慄糕,口味特佳,名揚海內外。

在長汀,還有「無雞不成席」的說法。河田雞是中國五大名雞之一,《中國菜譜》載:「河田雞起源於福建長汀縣河田鎮。」如今,河田雞養殖已成為長汀最重要的特色農業之一。據相關數據統計,去年長汀河田雞出欄量達1500萬羽。

一方水土成一方菜。閩西地處山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相對封閉的交通環境讓長汀客家菜受外界影響較少,菜餚特色得以保留和延續。

一條改良路 一顆傳承心

改革開放以後,長汀外出打工、經商的人數激增,對外交往日益頻繁。同時,東風吹進了閩西大山,五湖四海的菜系悄然改造著本地人的味蕾。

長汀客家菜館「皇廷一號」位於長汀縣城,廚師長付桂水在業內頗有名氣。「我剛入行時是我們做啥鄉親吃啥,現在大家品嘗的菜系多了,對味道更加挑剔,變成了顧客下單我們定製。」從業20多年,他見證了這些年長汀客家菜的變化。

付桂水介紹說,包括長汀菜在內的客家菜「野、粗、鹹鮮」特點顯著,許多食材取自大山中的野味,分量大且擺盤簡單,菜品口味單一,以鹹鮮為主,「客家菜相比花樣繁多的閩南菜、閩東菜,精細度不夠」。

在一次廈門的廚藝交流中,計位銷售的蔥燒海參對付桂水觸動很大。回來後,他將淮山糕等大份菜改為計位甜點,樣式也更加精緻。付桂水說,如今在長汀,動輒用盆裝的大份菜已很少見,折射出的是顧客導向、健康至上的烹飪觀念。

麒麟脫胎是長汀的一道傳統名菜,是在豬肚內逐層填入乳狗、麻雀、野山參等清蒸而成。許多食客不喜野味,又希望品嘗地道菜,怎麼辦?「將狗換成雞、麻雀換成鴿子,保留傳統的烹飪手法,風味不變,結果大賣。」付桂水說。

臨近飯點,記者隨付桂水走進後廚。幾名廚師正認真製作釀豆腐,案上放置著乾貝、魚餡、蝦滑等餡料。「從前釀豆腐的餡料都是豬肉末、大蔥等,這幾年為滿足食客需求,也加入海鮮。」付桂水說。

在付桂水看來,創新的基礎是傳承。他表示,每天都會仔細檢查食材,確保來源正宗,「例如河田雞,就必須檢查雞冠的分叉。持之以恆,把祖宗傳下來的名菜傳承好、發揚好」。

長期以來,長汀客家菜就肩負著傳承客家美食的使命。2016年,長汀成立美食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縣領導擔任組長。「通過加強政策扶持、模式化市場運作、舉辦美食節等,傳播客家美食,助力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丘思百說,近年來,長汀積極招商引資,大量社會資本湧入長汀美食產業。

截至目前,長汀在縣城設立了6家「汀州味道」和「汀州米粉」美食旗艦店,統一規格,標準化建設,打造統一招牌;還在長汀騰飛開發區規劃農產品深加工基地,用於河田雞、長汀米粉、豆腐乾等農產品的標準化生產。如今,長汀客家菜產業從業人員近6萬人,去年年產值突破12億元。在閩菜中,「首府菜」發展勢頭正盛。

一張出海帆 一塊金招牌

外出創業開餐館的長汀人,是推廣客家味道的一股重要力量。

長汀縣大同鎮人周觀榮是長汀客家菜走出去的早期代表。「1998年,我在泉廈高速公路邊開了第一家快餐店,服務過往旅客,定位還比較模糊。」他回憶說。此後,周觀榮瞄準家鄉菜,先在泉州市區開了一家長汀客家菜館,隨後在2007年進軍福州,將餐廳命名為「崇三樓」。

「『崇三樓』是清代汀州府的一家老字號,打出這塊金招牌是想傳承好以長汀為代表的客家菜,讓更多人嘗到正宗的『首府美食』。」周觀榮認為,家鄉菜的優勢是食材品質好,為保證質量,擴張也要穩紮穩打。目前,「崇三樓」經過整合升級,在省內已有4家分店。

今日的城市,年輕人已是餐飲消費的主力軍。傳承了上千年的長汀客家菜如何徵服年輕一代的味蕾?

走進位於福州鬧市區的「麥大叔」客家餐廳,時尚的裝修讓人眼前一亮。「我們在裝潢上借鑑了小清新風格,設計了貼合都市生活的菜單,打造適合年輕人的長汀客家菜。」品牌創始人賴其輝告訴記者。

「80後」賴其輝是新派客家餐廳的代表。「有一次我去臺灣出差,參觀了王品集團,深感傳統客家菜餐廳與臺灣餐飲經營上的差距,提升的空間很大。」他說。2013年,賴其輝辭去外資企業高管的工作,投身餐飲行業。

賴其輝說,他的第一家餐廳就開在福州大學旁邊,主打長汀客家私房菜。創立之初,菜式和裝修上都偏傳統。

「時尚健康是現代都市餐飲業的主流,並且福州人喜歡清淡口味。」賴其輝說。2016年,他以傳統長汀客家菜為基礎,博採眾長,糅合其他派系客家菜的精髓,創辦了新式客家菜餐飲品牌「麥大叔」。

「在大城市做餐飲,特別講究標準化。味道穩定,才能吸引回頭客。」為此,賴其輝定下「食材定律」,即定人定點定方法,根據消費者口味,推出少油少鹽的菜餚;聯合老家的種植養殖基地,定點供應食材;烹飪採取標準化流程。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目前,「麥大叔」品牌連鎖店增至三家。

隨著長汀客家菜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知名度和美譽度也水漲船高。2018年9月,長汀經典名菜白斬河田雞獲評中國菜省籍地域經典名菜。

相關焦點

  • 福建長汀為什麼會被稱為客家首府,而不是廣東梅州與江西贛州?
    作為與鳳凰古城齊名的汀州古城,福建長汀是一個非常低調幽靜而又底蘊十足的地方,「客家首府」,顧名思義客家人文濃厚,古蹟保存完整。諾貝爾文學獎作家莫言題字;「客家首府,大美汀州」。因為歷史悠久,擁有眾多文物古蹟與優美的自然景觀,同時體現出深厚的客家文化,長汀被海內外五千萬客家人稱作「客家首府」,並在1994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稱號。長汀縣最能代表客家文化的要數這裡的傳統民居,它繼承了中原的宗族府第式的建築風格,沿中軸線兩邊展開,層層遞進,均呈前後左右對稱之格局。
  • 「客家首府」福建長汀夜色迷人 明清古街品客家風情
    10月26日晚,位於福建長汀縣的店頭街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長汀是「客家首府」,始建於唐代的店頭街是長汀最具盛名的古街,南北走向全長466米,街面寬約3米,是古汀州城最早的商業街區,「店頭」在客家話語中指最好的商鋪。因前頭是店鋪,後頭是住宅,得名「店頭街」。
  • 福建四大名城之一,這座古城被譽為客家首府,它就是長汀古城!
    福建四大名城之一,這座古城被譽為客家首府,它就是長汀古城!長汀縣是福建省龍巖市下轄的縣,保護交通要塞,與江西、廣東省接壤,是福建省的重鎮,地勢險峻,因此被稱為福建省的西門,今天的史蒂芬森州城鎮有一座千年古城——長汀古城, 自古以來,州郡路府的治所設在城市,千百年來留下了無數文物古蹟、動人的故事。
  • 尋味 舌尖上的美食:長汀客家小吃
    在那位國際友人的描述中,福建的長汀與湖南鳳凰齊名,是中國最美麗的兩個小城。 在長汀,當年你要品嘗美食時,熱情的客家人,在催促你動筷子的同時,總會加上一句「趕燒」。「趕燒」是客家方言,意思是「趁熱」。這是一句熱忱的邀約,更是一句暖心的關懷,因為美食在熱騰騰的狀態下,是最能煥發出食物本身的鮮美。
  • 縣長帶你遊龍巖之長汀篇:尋訪客家首府,寄情古韻汀州
    龍巖地處中國福建西部,現轄新羅、永定兩區,上杭、武平、長汀、連城四縣及漳平市。2019年初,在龍巖市委五屆八次全會上提出了「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產業發展布局,將全市的旅遊工作圍繞「紅色、生態、客家」三大文化主題,突出「一縣一特色」,重點打造「七景區」。本期,我們就帶大家走進 長汀。
  • 福建也有一座鳳凰古城,八閩客家首府西大門長汀古城
    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曾說過,湖南的鳳凰與福建的長汀是中國最美麗的兩個山城。長汀縣位於福建省的西部山區,與江西省接壤,距離江西的瑞金僅50公裡左右。古城牆曾有四大城門,朝天門是汀州府四大城門之一,俗稱東門,原名興賢門,明洪武四年進行修葺,以磚石砌之,上有門樓,門固樓高,形勢雄偉,便改名朝天門。清代汀州知府鄢翼明又重修,城樓主體建築與城門高臺之上,層層飛簷,凌空高翥,列為汀城勝跡「東翹舒嘯」。
  • 客家首府大美汀州
    長汀古城又稱汀州古城,位於福建長汀,是閩粵贛三省的古道樞紐和邊陲要衝,被稱為福建的西大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是著名的唐宋古城。國際著名友人路易·艾黎曾說過,中國有二個最美小城,一個是湖南的鳳凰古城,一個是福建 的長汀,湖南鳳凰因沈從文的《邊城》,沱江邊的吊腳樓和濃鬱的民族風情而聞名於世,但與之齊名的福建長汀,卻顯得默默無聞,不過這樣到也是聽到的,以免太多的人到來變得喧囂和過分的商業化。
  • 福建西大門,世界客家首府,福建長汀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長汀又稱汀州,位於福建省西部,地處武夷山脈南麓,是福建省龍巖市下轄縣,自古為閩、粵、贛三省邊陲要衝,有福建西大門之稱。長汀是客家人聚居的第一座府治城市,被譽為世界客家首府、福建美食名城。長汀還是中央蘇區汀州市所在地、紅旗躍過汀江的地方,享有紅軍的故鄉、紅色小上海的稱號。
  • 魅力山城 客家首府
    長汀古城又稱汀州古城,位於福建長汀,地處武夷山脈南麓,南與廣東近鄰,西與江西接壤,為閩粵贛三省的古道樞紐和邊陲要衝,被稱為「福建西大門」。汀州古城建於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歷史上為州郡路府所在地,是連接贛州、梅州的中心樞紐和商貿重鎮,史稱「靡U繁阜,不減江浙中州」。1994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福建四大名城之一,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汀州古城被群山環繞,依山傍水,周邊自然環境極佳。
  • 福建美食名城長汀,這些客家美食你吃過嗎?
    許多來長汀的人都由衷的嘆息。 客家首府,大美汀州。長汀縣位於福建省西部,隸屬於龍巖市。自古以來,它一直是福建,廣東和江西三省的邊界中心,被譽為「福建省西門」。
  • 半山文化|客家首府
    客家首府——汀州府汀州古城,位於福建長汀,地處武夷山脈南麓,南與廣東近鄰,西與江西接壤,為閩粵贛三省的古道樞紐和邊陲要衝,被稱作「福建西大門」。汀州古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國家AAAA級景區,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建於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1994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福建四大名城之一。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歷史上為州郡路府所在地,是連接贛州、梅州的中心樞紐和商貿重鎮,史稱「闤闠繁阜,不減江浙中州」[1]。
  • 汀籍美女攝影師的《舌尖上的長汀》
    是的,白瓷的大碗,一碗清水。水中一條兩葉的細蔥,長長的帶著蔥白段,浮在清水之上,幾粒乳白色的花生米,點綴其中,小小的枸杞,純為配色之用,與青蔥相映。這碗清水,不是湯,不是菜,它是客家宴席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標誌著宴席接近尾聲,最後一道甜湯,即將上桌。這果紅蔥綠的清水,是給客人滌洗碗筷用的,去腥,讓洗後的碗具帶點清甜,鹹甜口感分開,不能讓舌頭串了味兒。這碗清水湯,給了我很深的印象。
  • 又上央視了!福建4城上榜,龍巖長汀在列
    「中國有兩座最美麗的山城一座是福建長汀「長汀經驗」、「長汀智慧」同時展現名城長汀的獨特風採不知道央視鏡頭下的長汀是不是和大家記憶中的長汀一樣呢今天就和小編一起走進記憶中的客家首府重新認識這座名城的新「身份」吧!
  • 福建有座被人遺忘的小城,地處閩粵贛三省邊陲,世界客家首府
    長汀古城又稱汀州古城,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福建四大名城之一。自古為閩、粵、贛三省邊陲要衝,被譽為「福建省西大門」。走在古城的小巷,耳邊時不時會聽見一些聽不懂語言,這是閩西客家方言:長汀話。客家語是中原古漢語的「活化石」,很有意思。
  • 清新福建自駕之三,長汀古城
    長汀古城,又稱汀州古城,位於福建長汀,地處武夷山南簏,南與廣東近鄰,西與江西接壤,為閩粵贛三省的古道樞紐和邊陲要衝,被稱為福建西大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國家4A級景區,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
  • 福建的千年府城如此低調,伴遊告訴你單憑客家美食就值得去一次
    「中國有兩個最美麗的山城,一個是湖南的鳳凰,一個是福建的長汀。」這是20世紀上半葉,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在足跡遍布中國各地、走過長汀後留下的感言。鳳凰城無人不知,汀州府鮮為人知特色:世界客家首府,中國客家菜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福建省西大門,唐代以來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七閩地、八閩府之一,中央蘇區汀州市所在地。
  • 福建長汀:千年古城夜色迷人
    長汀地處福建省西部,是古代汀州府的所在地,有「客家首府」之美譽,擁有1600多年的建城史、1200多年的建州史,是國務院1994年公布的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福建省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當中唯一的縣級城市。
  • 福建省西部的深山之中,藏著一座寶藏古城,竟還是客家首府!
    從那時起,這客家人聚居的第一座府治城市便被譽為「世界客家首府」。不僅僅作為客家首府,歷史上的長汀,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紅軍故鄉,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長汀作為中央蘇區福建蘇維埃政府,被稱為「紅色小上海」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偉大的革命家都在長汀留下過大量足跡。
  • 長汀客家菜:"首府美食"全力再"出海"
    長汀縣丁屋嶺美食節上,參展廚師展示自己的客家美食作品。東南網7月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唐亞新 通訊員 陳天長 文/圖)2016年,由省餐飲烹飪行業協會主辦的「福建十大名菜」評選活動中,以「白斬河田雞」為代表的長汀客家菜榜上有名。
  • 長汀剪紙,「剪」出客家的文脈
    福建長汀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自唐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設汀州以來一直是歷代州、郡、路、府的治所,地處「客家母親河」汀江的源頭,被尊為「客家首府」。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長汀是中國革命轉折之地,是中央蘇區的經濟中心、中央紅軍正規化的搖籃,有著「紅色小上海」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