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少華
1
細雨濛濛,路上難得的清靜。打一把雨傘,獨自沿街行走,去尋訪開在細雨惠風中的那一樹樹楝花。
走近洪石路西段,一股幽幽花香飄然而來。那縷縷芳鬱,撲鼻入肺,沁人心脾,只覺得耳聰目明,渾身通泰熨帖。
「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雨中的楝花,靜美,內斂,精緻,文雅,淡紫如煙;一樹樹紫霞如飄蕩的夢,縹緲,朦朧,迷濛,旖旎。
鳥兒躲雨在楝花深處,清幽婉轉地歌唱著。我努力想聽懂它們唱些什麼,可惜沒有公冶長的技能,便無從知曉了。鳥兒大約也和我一樣喜歡這楝花。喜歡,自然要把這種喜悅的心情唱出來。
細雨霏霏,微風輕拂,鳥鳴悠揚,讓楝花更似仙子蕩鞦韆般驚鴻妙曼,洪石路上便飄逸著淡紫色的嫵媚與詩意。看一簇簇紫色花穗上晶瑩的水珠在靜靜地流淌,悠悠往事也如雨水般滴落心間,蕩漾起馨香歲月的遐思。
2
兒時的鄉下,村頭尾巷都是楝樹,初夏時節,那滿樹的楝花一簇簇,一串串,紫霞氤氳,清芬散溢,傳遞著溫馨質樸的農家情思。清晨從楝樹下路過,總忍不住駐足,仰目那紫花在晨曦裡泛漾,直看得人心清氣爽。
那時家家閒院裡大都有幾株高大粗實的楝樹,因為它是製作家具的良好木材。有女兒的人家,便早早栽種好楝樹,等到女兒出嫁時,這棵楝樹的木材可以為女兒打制嫁妝家具。
楝樹木材黃褐,紋理細而美,有光澤,質輕軟,經久耐用。楝樹木板做的衣櫃門,打磨出來不用描繪就是一幅天然圖畫。
楝樹木材有一種天然的藥香,用它做的衣櫃放衣服還有防蟲咬的功能。
據聞舊時江浙一帶的人家,如果生了女孩,會在屋前種上一株香樟樹,嫁女兒就用這香樟樹打家具。看來儘管地域不同,不管用什麼樹做嫁妝,天底下父母愛子女的心都是相通的。
3
楝樹還是一種藥用植物,一到秋日,楝樹上掛著一嘟嚕,一嘟嚕圓溜溜的「楝棗子」,閃著金色的光澤,很漂亮。不僅這金黃果實可以入藥,楝樹皮和花朵經過加工後也可入藥,楝樹的皮和花味道很苦,入藥有祛溼、清熱、止癢、殺蟲的功效。
去年這個季節,兒時的夥伴來訪,送他時路過一株芬芳的楝樹下,發小「睹樹思情」,憶起小時候喝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楝樹皮水。
小時候的他,又黑又瘦且經常肚子疼,那時候醫療條件有限,看了幾回醫生,吃了些藥,都不見效。後來一位老中醫告訴家人一個偏方,媽媽剝了幾塊楝樹皮,用砂壺熬了一碗水,連哄帶騙讓他喝下去。他說那感覺簡直「昏天黑地」,幾天後吃東西都是苦味。不過楝樹皮的苦水真有效,排出很多蛔蟲,肚子再也沒有痛過。
4
當然,在古代文人墨客那裡,楝樹常被視為高潔的樹木。
《莊子·秋水》篇中曾提到,鳳凰的雛鳥「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據考證,「練實」,就是金黃的「楝棗子」。
楝花淡紫,細細碎碎,朵朵淡紫花中綴著纖細的黃蕊。簇簇碎花密密匝匝地擠在一起,渲染得枝頭熱烈、繁茂。
楝花雖小,但香氣馥鬱,令人心曠神怡,因而就踏著平平仄仄長長短短的音律,款款步入驚豔唯美的古詩詞裡。「楝花飄砌,簌簌清香細」;「處處社時茅屋雨,年年春後楝花風」;「楝花風起漾微波,野渡舟橫客自過」;「野老更傳倭豆熟,南風輕颺楝花飛」……
「她」便由明目皓齒、羞羞怯怯、美麗清純的村姑,幻化為紫衣臨風、高貴清雅、風情萬種的美少婦。
5
楝花開時,剛好「夏」立「春」走。「拋盡榆錢,依然難買春光駐」。
正春光瀲灩,柳芽鵝黃;剎那間荼靡花開,「綠樹陰濃夏日長」了。「只怪南風吹紫雪,不知屋角練花飛」。
楝花這浪漫的紫色雖說帶給人們春末夏初的驚喜,但也最是傷春懷物,惹人鄉愁。故而蔣捷詩云:「歲歲春光,被二十四風吹老;楝花風、爾且慢到。」
今晨的雨,輕盈,活脫;如絲,如煙,如夢,如幻;飄飄灑灑又纏纏綿綿。
雨中的楝花,似鄉下女子那月下清雋剪影,搖曳生姿。
「此樹婆娑近淺塘,花開飄落似丁香。綠陰庭院休回首,應許他鄉勝故鄉。」
楝花飄飄散散,輕落知多少?淡淡的幽香觸動著我心靈深處的漣漪,兒時院落裡那一樹紫色雲霞,飄蕩升騰在眼前。往昔的歲月值得珍惜;悠然的生活值得回味;這既是詩情畫意,也是煙火生活的楝花鄉情更值得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