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花開處是我家!

2020-12-14 唐詩宋詞天地

作者:朱少華

1

細雨濛濛,路上難得的清靜。打一把雨傘,獨自沿街行走,去尋訪開在細雨惠風中的那一樹樹楝花。

走近洪石路西段,一股幽幽花香飄然而來。那縷縷芳鬱,撲鼻入肺,沁人心脾,只覺得耳聰目明,渾身通泰熨帖。

「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雨中的楝花,靜美,內斂,精緻,文雅,淡紫如煙;一樹樹紫霞如飄蕩的夢,縹緲,朦朧,迷濛,旖旎。

鳥兒躲雨在楝花深處,清幽婉轉地歌唱著。我努力想聽懂它們唱些什麼,可惜沒有公冶長的技能,便無從知曉了。鳥兒大約也和我一樣喜歡這楝花。喜歡,自然要把這種喜悅的心情唱出來。

細雨霏霏,微風輕拂,鳥鳴悠揚,讓楝花更似仙子蕩鞦韆般驚鴻妙曼,洪石路上便飄逸著淡紫色的嫵媚與詩意。看一簇簇紫色花穗上晶瑩的水珠在靜靜地流淌,悠悠往事也如雨水般滴落心間,蕩漾起馨香歲月的遐思。

2

兒時的鄉下,村頭尾巷都是楝樹,初夏時節,那滿樹的楝花一簇簇,一串串,紫霞氤氳,清芬散溢,傳遞著溫馨質樸的農家情思。清晨從楝樹下路過,總忍不住駐足,仰目那紫花在晨曦裡泛漾,直看得人心清氣爽。

那時家家閒院裡大都有幾株高大粗實的楝樹,因為它是製作家具的良好木材。有女兒的人家,便早早栽種好楝樹,等到女兒出嫁時,這棵楝樹的木材可以為女兒打制嫁妝家具。

楝樹木材黃褐,紋理細而美,有光澤,質輕軟,經久耐用。楝樹木板做的衣櫃門,打磨出來不用描繪就是一幅天然圖畫。

楝樹木材有一種天然的藥香,用它做的衣櫃放衣服還有防蟲咬的功能。

據聞舊時江浙一帶的人家,如果生了女孩,會在屋前種上一株香樟樹,嫁女兒就用這香樟樹打家具。看來儘管地域不同,不管用什麼樹做嫁妝,天底下父母愛子女的心都是相通的。

3

楝樹還是一種藥用植物,一到秋日,楝樹上掛著一嘟嚕,一嘟嚕圓溜溜的「楝棗子」,閃著金色的光澤,很漂亮。不僅這金黃果實可以入藥,楝樹皮和花朵經過加工後也可入藥,楝樹的皮和花味道很苦,入藥有祛溼、清熱、止癢、殺蟲的功效。

去年這個季節,兒時的夥伴來訪,送他時路過一株芬芳的楝樹下,發小「睹樹思情」,憶起小時候喝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楝樹皮水。

小時候的他,又黑又瘦且經常肚子疼,那時候醫療條件有限,看了幾回醫生,吃了些藥,都不見效。後來一位老中醫告訴家人一個偏方,媽媽剝了幾塊楝樹皮,用砂壺熬了一碗水,連哄帶騙讓他喝下去。他說那感覺簡直「昏天黑地」,幾天後吃東西都是苦味。不過楝樹皮的苦水真有效,排出很多蛔蟲,肚子再也沒有痛過。

4

當然,在古代文人墨客那裡,楝樹常被視為高潔的樹木。

《莊子·秋水》篇中曾提到,鳳凰的雛鳥「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據考證,「練實」,就是金黃的「楝棗子」。

楝花淡紫,細細碎碎,朵朵淡紫花中綴著纖細的黃蕊。簇簇碎花密密匝匝地擠在一起,渲染得枝頭熱烈、繁茂。

楝花雖小,但香氣馥鬱,令人心曠神怡,因而就踏著平平仄仄長長短短的音律,款款步入驚豔唯美的古詩詞裡。「楝花飄砌,簌簌清香細」;「處處社時茅屋雨,年年春後楝花風」;「楝花風起漾微波,野渡舟橫客自過」;「野老更傳倭豆熟,南風輕颺楝花飛」……

「她」便由明目皓齒、羞羞怯怯、美麗清純的村姑,幻化為紫衣臨風、高貴清雅、風情萬種的美少婦。

5

楝花開時,剛好「夏」立「春」走。「拋盡榆錢,依然難買春光駐」。

正春光瀲灩,柳芽鵝黃;剎那間荼靡花開,「綠樹陰濃夏日長」了。「只怪南風吹紫雪,不知屋角練花飛」。

楝花這浪漫的紫色雖說帶給人們春末夏初的驚喜,但也最是傷春懷物,惹人鄉愁。故而蔣捷詩云:「歲歲春光,被二十四風吹老;楝花風、爾且慢到。」

今晨的雨,輕盈,活脫;如絲,如煙,如夢,如幻;飄飄灑灑又纏纏綿綿。

雨中的楝花,似鄉下女子那月下清雋剪影,搖曳生姿。

「此樹婆娑近淺塘,花開飄落似丁香。綠陰庭院休回首,應許他鄉勝故鄉。」

楝花飄飄散散,輕落知多少?淡淡的幽香觸動著我心靈深處的漣漪,兒時院落裡那一樹紫色雲霞,飄蕩升騰在眼前。往昔的歲月值得珍惜;悠然的生活值得回味;這既是詩情畫意,也是煙火生活的楝花鄉情更值得眷戀……

相關焦點

  • 又見楝花開 - 又見楝花開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民生|客家|...
    讓我憶起苦楝花開的童年。  老家門口小溪邊有幾棵苦楝樹,每年三四月苦楝花開。紫色的花兒,一串串、一簇簇,星星點點,如夢似幻。若來一陣小雨輕風,便可見那淺碧中的點點紫花,如同紫色細雪,片片飄落在泥土。  「楝花飄砌,簌簌清香細。」楝花的香味很獨特,幽幽清香裡似乎還帶著一種淡淡的藥香。我和村裡的幾個女孩,最喜歡在樹下等待落花。
  • 楝花開後風光好,梅子黃時雨意濃
    楝花初開(@辰小山 攝) 南北朝時期根據農曆節氣,從小寒到穀雨,共分八氣,一百二十日,每氣十五天,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如此總結成了「二十四番花信風」,其中以梅花始,以楝花終,楝花的盛開就標誌著夏天的來臨。《全唐詩》中有收錄「楝花開後風光好,梅子黃時雨意濃」詩句正是對應了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說法。
  • 詩詞趣話:開到荼蘼花未了,楝花開後始無春-賞析唐宋楝花詩
    楝花風吹起,春天就要結束了穀雨節氣持續十五天,然後就立夏了,春天結束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也就吹到了盡頭。花信風,梅花風最先,荼蘼花風倒數第二,楝花風最後,共計二十四番,稱為二十四番花信風。楝花風起,意味著春天的終結。
  • 楝花
    每到暮春,楝花盛開,紫花盈盈,馨香滿懷。這村子,除了兩任房東的家人,沒人讓我感到溫暖,但窗前的楝花,卻給了我莫大的慰藉。楝花初綻,白中帶紫,半樹翠葉,半樹繁花。它的花型細小,碎作五瓣。我就喜歡這樣細細碎碎的花兒。
  • 一信楝花風,一年春事空,古詩詞裡的楝花!
    五月將近,楝花盛開。此時已是殘紅褪盡,花事荼靡。古人曾說,開到荼蘼花事了,一信楝花風,一年春事空。楝花開後,春芳暫歇,立夏將至。人們習慣把楝樹稱為苦楝。《花鏡》上說:「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風,梅花為首,楝花為終。」楝花是江南二十四番花信風之尾,楝花謝盡,花信風止,便是綠肥紅瘦的夏天了。 楝花,淡紫的小花,細細碎碎。楝花雖小,且不事張揚,可香氣馥鬱,微風拂過,芳香四溢,令人心曠神怡。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詠楝花的詩篇。
  • 苦澀的楝子樹
    秋天,楝子樹的種子隨風掉落在地上,來年便會生出很多小楝樹來。我家這棵楝子樹,不知道是什麼時間生長起來的。只知道,我有記憶的時候,它便像一個巨人,站立在我家門前。聽母親說,楝子樹的枝葉、樹幹及根系都是苦的,樹上很少蚊蟲光顧。這樣一棵平凡的楝子樹,它卻伴隨我度過了懵懂的幼年。    母親一生,如同楝子樹一樣,是苦的。她12歲那年,父母雙亡,孤苦伶仃,被好心的爺爺收為童養媳。
  • 「詩詞鑑賞」又見春光到楝花,古詩詞裡的楝花!
    楝花,始於暮春,收梢於初夏。《花鏡》上說:「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風,梅花為首,楝花為終。」楝花是江南二十四番花信風之尾,楝花謝盡,花信風止,便是綠肥紅瘦的夏天了。楝花就是苦楝花,別名苦苓、金鈴子。宋代學者羅願在《爾雅翼》裡說:「楝葉可以練物,故謂之楝。」楝花綻放,香味素雅,團團簇簇,分外妖嬈。王安石曾吟詠道:「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梅堯臣筆下的楝花更是美不勝收:「紫絲暉粉綴鮮花,綠羅布葉攢飛霞」......「門前桃李都飛盡,又見春光到楝花。」
  • 又見蘇北故鄉的楝子樹
    及至年長一些,知道了楝樹開花正是春末夏初,此時,宅前院後、溝邊渠畔,一株株高大的楝樹已進入花期,細碎的淡紫色的楝花盛開在枝椏間,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一樹樹,稠密而熱鬧。遠遠望去,燦若雲霞,楝花馥鬱的幽香,氤氳在村莊的上空。
  • 「詩詞鑑賞」一信楝花風 一年春事空
    「風到楝花,二十四番吹遍」,楝花是穀雨節氣的最後一種「花信風」。楝花薰風吹起,濃烈的夏天,便要來了。楝樹樹形瀟灑,枝葉秀美,一叢叢淡紫色的小花開得淡雅,綴滿枝頭、芳香沁人。《草花譜》:「苦楝發花如海棠,一蓓數朵,滿樹可觀」。
  • 和楝花有關的詩詞擷拾賞析
    ,二十四番花信風始於梅花,終於楝花。楝花開後,春芳暫歇,百花凋零,落紅遍地,綠葉鬱郁,立夏將至,意味著夏季即將來臨。楝花,屬於芸香目楝科楝屬落葉喬木,楝屬植物大約有20種,其中我國主要是苦楝和川楝兩種,苦楝野生分布於山東、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陝西、甘肅、臺灣、四川、雲南、海南等省;川楝野生分布於中國甘肅、湖北、四川、貴州和雲南等省。
  • 散文:五月楝花兒正濃時:《天香薰羽葆,宮紫暈流蘇》
    五月楝花兒正濃時:《天香薰羽葆,宮紫暈流蘇》出院,花香襲人,抬頭,方知楝花兒又開。但見路邊的楝樹紫綠捧蔭,藍天做襯,怎一幅賞心悅目之五月景!二十四番花信風始於梅花,終於楝花。卻原來,楝花還是「二十四番花信風」的最後一番花信風,如此,更是平添了楝花的神秘和魅惑。唐代溫庭鈞有首《苦楝花》,詩中「天香、流蘇、晻曖、惜別」八個字將楝花的香、型、韻、意表達的可謂極致。
  • 楝花飄 簌簌清香細
    隨意在城中漫步,總感覺水鄉溫潤的空氣中,氤氳著淡淡的清香。尋了半天無所獲。誰想,跨過一道水巷,臨水,一樹樹紫雲獨秀於濃陰翠葉間。原來,是楝花盛放的季節了,。  順序為: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穀雨:一候牡丹
  • 民諺「打楝花,男十七女十八」是什麼意思?真有中藥作用嗎?
    這首《鐘山晚步》是北宋著名詩人王安石寫的一首描寫楝花美景的傳世之作。楝花開的時候非常美麗而且香味四溢,連北宋藥學專著《證類本草》中都對楝花的美麗和花香做了精要描述:「紅紫色,芬香滿庭間」。民間傳說農曆四月八的楝花能治男女之病今年的5月22日是四月初八,也是很多地方楝樹花開的時候,有的地方民間有傳說:「四月八打楝花,男十七女十八」,這是什麼意思呢?比較常見的傳說是楝花是一種藥,可用於治療男人的梅咳氣、女人的「倒開花」,類似於現代醫學的子宮癌。
  • 物候志 | 年年春深待楝花
    我覺得花信風裡邊最美的,是楝花風,有一種舊風塵的味道。楝花就是苦楝花,別名苦苓、金鈴子。我單位舊址所在的主辦公樓前,便有一大樹苦楝,每到暮春時節,花葉披拂,紫煙嫋嫋,好看極了。落葉喬木逢秋冬落葉,這原是稀鬆平常的景象。唯有苦楝,人們尤其不喜歡它凋零枯萎。
  • 向秋散文|楝子樹與睡鴨石
    文、圖 / 向秋楝子樹與睡鴨石在濱湖新區,欽利對一棵樹動了感情,我對一塊石頭念念不忘。樹是楝子樹,也叫苦楝子樹,是一種常見樹種。石頭是塊奇石,形狀像只憨睡的小鴨,難得一見。楝子樹在胡家溝拆遷區內,其周圍碎磚亂石,遍地狼藉。樹幹從底部分為兩股,一東一西,相依相偎。西幹又斜逸一枝,狀若飄飛。從南面看,此樹枝柯硬朗,樹形優美,是不可多得的好樹。其寓意也美。楝子音同「戀子」或「憐子」,即有愛戀的意味,也有疼惜的意思。怪不得欽利見樹思情,難以割捨。
  • 蘇州常熟古琴川河畔,楝花盛開,花團錦簇,與千年古街相映詩意濃
    「楸花落盡楝花繁」,初夏,楝花盛開。常熟古琴川河畔,幾株高大的楝樹,枝繁葉茂,花團錦簇,馨香撲鼻。碧綠清新的葉片間,掩映著一簇簇、一串串粉紫花兒。宛如綠雲上飄逸的紫霞,蔚蔚然,甚是壯觀。密密匝匝的粉紫花團綴滿枝頭,無以計數的楝花好像翻滾的浪花,擊打著礁石;又似飛花碎玉。
  • 二十四番花信風,為什麼說始於梅花終於楝花,那荷花菊花呢?
    宋朝晏殊」二十四番風信催,郭南間道有花開。園官欲鬥金錢賞,名字先供百品來。」宋朝蘇泂《金陵雜興》初衣解詩:是忽然看見,瑞香花開,才發現這是大寒節氣的花侯。瑞香我們知道,這是一種非常可愛的冬天的花木,先花後葉,尤其是結香,此時正探出青黃的花蕾,它們花開時,一樹金黃,看起來端莊祥瑞。二候蘭花,普通的家庭則不多見,因為蘭花名貴,雖然蘭花也傲寒凌雪,孤寂開放,但山間的清泉和透水透氣的環境,才是它們真正吐露芬芳的最好環境。
  • 楝- 本草專區 - 生物谷
    楝 來源:本草綱目 2006-12-10 22:56 釋名:苦楝。實名金鈴子。
  • 楝葉- 專區 - 生物谷
    楝葉(《綱目》)【來源】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葉。植物形態詳"川楝子"及"苦楝皮"條。【採集】夏、秋採,曬乾。【藥理作用】苦楝子葉的水提取液(2~5%)可防止蚱蜢、蝗蟲等對植物之侵害,而對人、畜無毒,其有效成分為類胡蘿蔔烴。【性味】《廣東中藥》Ⅱ:"苦,寒,有小毒。"
  • 今日對聯134期,滿樹楝花流水,春將離去
    出句:滿樹楝花流水,春將離去(艾曉東)2. 對句:一犁梅雨潤田,夏欲歸來(艾曉東).3. 出句:滿樹楝花流水,春將離去(艾曉東)4.出句:滿樹楝花流水,春將離去(艾曉東)6. 對句:一池楊柳籠煙,雨後餘清(花花)7. 出句:滿樹楝花流水,春將離去(艾曉東)8. 對句:三千弟子復學,校顯喧騰(鄧友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