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繼關門,深圳美資史丹利、日資升龍科技宣布解散,有什麼原因?

2020-12-16 騰訊網

前後也就是一個月時間,兩家深圳的外資企業相繼關門,10月26日美資企業深圳史丹利關門後,日資一高科技企業升龍科技也在11月26日宣布將在今年12月9日解散。

深圳史丹利解散公告

升龍東光科技解散說明書

11月26日,日本企業株式會社村田製作所發布通知稱,其全資子公司——埼玉村田製作所(原東光株式會社)將於2020年12月關閉其生產子公司——升龍科技。升龍科技全稱升龍東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這兩家外資企業都位於深圳市,其中美資企業史丹利位於深圳寶安區,宣布解散前剛剛獲得深圳市寶安區「堅守先進位造標杆企業」榮譽稱號的企業,在宣布解散前,外界對其解散消息一無所知。

升龍科技公司是2005年8月在深圳成立的電子元器件公司,主營產品為生產線圈、半導體、電子陶瓷、模塊產品等, 主要應用在手機、筆記本電腦、音響系統、車載電子設備上。母公司表示,「此次關閉生產子公司對本年度本公司業績的影響輕微,公司將力爭建立整體更強大的生產和經營體制。」

可以說,這兩家解散的公司中,都是屬於「短命」之列,史丹利經營了8年,升龍科技經營了15年。

是什麼原因讓兩家外資企業選擇解散、關門大吉呢?

先來說說深圳史丹利公司解散原因。

在史丹利公司給出的解散解釋中,我們找到了答案。隨著市場整體環境的變化和行業競爭的加劇,集團基於戰略發展需求不得不重整業務資源以提升市場競爭力。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公司解散基本上都是因為公司資不抵債被迫宣布破產解散不同,深圳史丹利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相反地,從2019年財報和今年前三季度的經營業績來看,該公司的發展還在走上坡路。

數據顯示,深圳史丹利成立於2012年,註冊資本1000萬美元。2019年實現營收20.2億元,淨利潤1.5億元,員工有1000多人。另外,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收到了3.7億美元的訂單,比以往年份平均3.2億美元的訂單還要多。

雖然公司給出了史丹利解散的原因,但是總感覺那是提前打好的「草稿紙」,屬於官方語言,有點讓人捉摸不透,倒是史丹利經理的解釋更有說服力。他說,最主要的是經營成本太大了,場地是租來了,明年即將到期,如果續租的話,租金要38元一平方,這個價格公司無法承受。因為史丹利在蘇州還有一家公司,場地是自己的,深圳公司解散後,產能將轉移給蘇州公司,公司的經營成本壓力比較小。

再來看看升龍科技公司解散原因。

公司自己的說法是,市場對公司生產產品需求急劇減少,價格競爭激烈等原因導致需工廠被關閉。

根據工廠員工和中介反映,龍崗區工業園廠房租金連續上漲、人工成本居高不下也是其宣布結業的重要影響因素。據悉,目前工業園租金大多在24塊錢一平方,且租賃合同籤約期限越來越短,續一次租金漲一次,未來租金對企業盈利能力影響太大。

有知情者透露,升龍科技生產的產品價格較高,定位高端,導致其市場佔有率有限,因為在國內可以找到價格較低的替代產品。按照母公司的說法,公司將力爭建立整體更強大的生產和經營體制。因此從這個方面來說,因為公司戰略調整,進行有關產品調整也屬於正常情況。

其實,不管是內資還是外資,正常的戰略調整不足為奇。特別是對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來說,實際上是整個中國製造業進行轉型升級的一個具體表現。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廣東就已經推出了騰籠換鳥的策略,就是在推動整個製造業體系的轉型升級,而最近這些年其實製造業也開始逐漸轉型升級的過程。

公開數據顯示,從2015年開始,深圳製造業年度註冊企業數量逐年下降,2015年~2019年註冊量分別為34034家、30970家、23540家、20107家、13536家,截至11月27日,2020年共註冊了10696家。2020年的製造業註冊數量僅約2015年的三分之一。

深圳早已脫胎換骨,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貧窮的小漁村了。雖然曾經的製造業為深圳的騰飛助力,但是隨著城市的發展,深圳各項成本也與經濟一樣猛增,特別是高租金和高房價,讓很多人逃離了深圳。

同時,高科技企業的飛速發展也壓縮了深圳製造業的生存空間。現在,深圳的高科技企業也越來越多,比如耳熟能詳的騰訊集團,還有華為公司,深圳在高科技企業方面的創新能力實際上在不斷提升。作為一個高科技企業的創新中心,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是深圳正在向一個原先以製造業為核心的產業類型,向以高科技為核心的產業類型轉移,而高科技的利潤水平無疑會比製造業更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科技企業無疑在地租上面能夠有更多的市場競爭力,這種市場競爭力就會推動深圳快速進行產業轉型和升級,也會加速深圳產業的優勝劣汰。可以說,深圳曾經是無數製造企業期待安居的「熱土」,但如今已經轉變成了需要「足夠的勇氣和能力」才能選擇的城市。

如今,深圳高昂的土地租金和高房價,加之深圳發展的轉型升級,已經容不下製造業了,美資企業史丹利、日資升龍科技撤離,說明了資本向來都是逐利性的,當沒有更多利潤可圖的時候,這些企業自然會選擇退出。

在轉型的陣痛時刻,有關製造業的撤離,並不讓人覺得意外。

相關焦點

  • 相繼關門大吉,美資史丹利、日資升龍科技撤離深圳,是什麼原因?
    滿打滿算也就是一個月時間,既10月26日美資企業深圳史丹利關門後,相差前後一個月,日資一高科技企業升龍科技也宣布將在今年12月9日解散。升龍科技全稱升龍東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這兩家外資企業都位於深圳市,其中美資企業史丹利位於深圳寶安區,宣布解散前剛剛獲得深圳市寶安區「堅守先進位造標杆企業」榮譽稱號的企業,在宣布解散前,外界對其解散消息一無所知。
  • 剛獲「堅守製造標杆」就宣布解散,深圳史丹利的結局說明了什麼?
    當一家企業宣布解散、結束營業的時候,最先讓人想到的是什麼?我想絕大多數人會覺得這家企業肯定是經營不善、資不抵債,最終只能宣布結業,但今天要說的這家企業並非這種情況。很突然的消息,深圳史丹利工廠也就是史丹利百得精密製造(深圳)有限公司,在深圳運行了八年之後,這家主營電動工具、吸塵器及附件等的企業,出於戰略需求而解散。
  • 史丹利百得宣布解散,老牌名企搬離深圳
    10月26日,位於深圳的史丹利百得精密製造(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得精密)發布公告,公司股東和董事會遺憾地決定自2020年10月26日起全面停止生產經營活動,並提前解散百得精密。有關資料顯示,這一榮譽僅有18家企業獲得,而在整個深圳寶安區有超過5萬家的工業企業,可以想像,能獲得這一殊榮,企業要有多麼的優秀。但是諷刺的是,獲獎還沒兩個月,這家優秀的老牌企業就迅速搬離了深圳...
  • 深圳史丹利,盈利解散不合常理,高額補償不合邏輯,說明了什麼
    深圳史丹利解散,不僅不合常理,也不合邏輯,這又說明了什麼呢「我工作了20多年了,解散賠償這麼高的,我還是第一次遇見,可以這麼說,我們公司沒有一個人是悲傷離開的。」曾經的深圳史丹利經理對於公司的解散表示理解,並對因公司解散而給予公司所有員工的經濟補償表示滿意,看著經理滿臉的笑容,我們看不出現在已經下崗的經理有任何的悲傷。
  • 史丹利搬離深圳 員工:解散賠償這麼高 沒有一個人是悲傷的
    雖然頭頂深圳市寶安區「堅守先進位造標杆企業」的光環,但現實中沉重的經營成本卻讓這家老牌美資製造企業——史丹利百得深圳工廠不得不選擇離開。三天內解散千餘名員工,就地解散的工人被周邊企業迅速吸納,招工企業從南山區、東莞市甚至浙江省遠道而來,大多數卻撲了個空,從中得以一窺「招工難、用工荒」的境況。
  • 史丹利百得解散深圳工廠,數千人被要求三日內解除合同
    今天下午,一條史丹利百得精密製造(深圳)有限公司(以前叫捷和百得)解散工廠的通告在微信朋友圈瘋傳,並在製造業圈層引發了強烈地震。有網友驚呼,又有幾千人要失業了,房貸怎麼還!
  • 多變的市場需求和瘋漲的廠租:深圳又一製造大廠解散
    來源:一財網深圳又一家製造大廠宣布解散。11月26日早上,日本企業株式會社村田製作所(下稱「村田」)發布通知稱,其全資子公司——埼玉村田製作所(原東光株式會社)將於2020年12月關閉其生產子公司——升龍科技。
  • 著名工廠史丹利撤離深圳,突發解散公告令外界意外
    作為美國史丹利百得集團在深圳投資的獨資公司,史丹利百得於2020年10月26日正式發布提前解散公告,公司自即日起全面停止生產經營活動。對於撤離深圳的原因,該企業一位領導回應稱是成本上漲,除了史丹利百得外,一些外企如飛利浦、三星電子也陸續撤離了深圳。
  • 又一巨頭撤離深圳,解散賠償讓員工「笑開顏」,有人獲得60萬補償
    很難想像,一個解散賠償最高能拿到60萬,這是深圳一家製造業公司給出的員工補償,當公司就地解散的那一刻,所有人面帶微笑地離開。又一巨頭撤離深圳,解散賠償讓員工「笑開顏」,有人獲得60萬補償。說到史丹利百得精密製造(深圳)有限公司,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然而由於市場的競爭和招工難題,讓史丹利百得精密製造工廠宣布解散,所以有的員工停止生產和經營活動。據公司裡的高層說,今年深圳的租金漲到38一平,再加上招工難,雙重壓力下,只能搬離到蘇州!
  • 深圳一日資工廠突然停產關門,1500員工面臨失業
    即使已經過了大半年,筆者依然記得今年4月初,日本政府以疫情為由,公然出資鼓勵日資企業將生產撤出中國,將產線遷回本!這次的日資企業關門,不知道是不是與此有關!被動元件大廠株式會社村田表示,由於升龍科技生產品類的需求急劇減少,價格競爭激烈等情況,因此決定停產並將公司關閉。11月24日,村田發布公告表示,將於2020年12月關閉旗下全資子公司埼玉村田製作所(原東光株式會社)的生產子公司——升龍科技。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村田第一次以這種理由關停在華工廠。
  • 深圳史丹利解散,最高60萬補償,員工多少呢?高標準補償令人意外
    公司宣布解散,如何給予員工符合法律的經濟補償是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深圳史丹利解散,最高60萬補償,員工多少呢?高標準補償令人意外。 頭頂剛剛獲得的深圳市寶安區「堅守先進位造標杆企業」的光環,但現實中高租金、高人工等經營成本卻讓這家外資企業不得不做出決定:公司解散,給予員工補償和獎勵。
  • 史丹利百得精密製造公司宣布解散,上千員工面臨失業
    10月26日,位於深圳寶安石巖的史丹利百得精密製造(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得精密」)發布公告,宣布在經過慎重分析與討論後,公司股東和董事會遺憾地決定自2020年10月26日起全面停止生產經營活動,並提前解散百得精密。
  • 世界500強史丹利搬離深圳:除了房價還有什麼原因
    (原標題:世界500強史丹利工廠搬離深圳調查:除了房價成本高,還有什麼不得不分手原因?)
  • 深圳又一製造工廠解散?又一日本巨頭撤離,深圳製造到底該咋看?
    升龍科技全稱升龍東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所在地為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同樂社區高科大道8號東光電子廠(B棟、C棟、D棟),設立於2005年8月10日,投資資本金18,886,716美元。升龍科技2018年養老保險繳納人數為1337人,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等繳納人數為1468人(2019年未公開)。
  • 又一電子巨頭撤離深圳!部分員工在等候賠償方案
    又一知名外資企業關閉其深圳工廠,回憶往昔,老員工不無感慨。近日,日本知名電子元器件製造商村田製作所在其官網宣布,將於2020年12月關閉其位於深圳的生產子公司升龍科技。證券時報記者實地走訪,探尋工廠關閉背後的原因以及善後處理情況等。
  • 又一電子巨頭撤離深圳 老員工感慨:以前這裡效益很好的
    「以前這裡效益很好的,三、四年前高峰期工人就有1300多個」。又一知名外資企業關閉其深圳工廠,回憶往昔,老員工不無感慨。近日,日本知名電子元器件製造商村田製作所在其官網宣布,將於2020年12月關閉其位於深圳的生產子公司升龍科技。證券時報記者實地走訪,探尋工廠關閉背後的原因以及善後處理情況等。
  • 「扛不住」深圳高廠租,大型製造企業開始加入外遷洪流
    可比肩住宅高度的16層廠房 最近一個月內,深圳市兩家大型製造業公司美國史丹利百得和日本村田製做所相繼搬離和倒閉,究其原因,或與深圳的高租金有關
  • 「扛不住」深圳高廠租 大型製造企業開始加入外遷洪流
    來源:華夏時報最近一個月內,深圳市兩家大型製造業公司美國史丹利百得和日本村田製做所相繼搬離和倒閉,究其原因,或與深圳的高租金有關,對此,《華夏時報》記者近日走訪了深圳市多個產業園區,以期深入了解深圳市的產業園區租賃情況。
  • 「扛不住」深圳高廠租,大型製造企業開始加入外遷洪流,僅剩的廠房...
    來源:華夏時報最近一個月內,深圳市兩家大型製造業公司美國史丹利百得和日本村田製做所相繼搬離和倒閉,究其原因,或與深圳的高租金有關,對此,《華夏時報》記者近日走訪了深圳市多個產業園區,以期深入了解深圳市的產業園區租賃情況。
  • 史丹利工廠搬離深圳:除了房價成本高 還有什麼不得不分手原因?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原標題:世界500強史丹利工廠搬離深圳調查:除了房價成本高,還有什麼不得不分手原因? 摘要:對於深企變遷,宋丁用「騰籠換鳥」來形容。「『騰籠』是必然現象,主要在於『換鳥』,即能否建立起適合在深圳生存的新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