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是荷蘭的國花,花朵豔麗,豐富多彩,深得人們的喜愛。鬱金香還是世界著名的球根花卉,優良的切花品種,花卉剛勁挺拔,葉色素雅秀麗。小編比較喜歡鬱金香的,因為它不光顏值好,氣味也是小編喜歡的。那麼,鬱金香到底該怎樣種植崔氏最好的呢?現在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鬱金香種植方法和花後管理技巧。首先就是土壤的選擇上面,鬱金香喜歡通透性強、富含腐殖質的沙性土壤,加入適量的腐熟肥,在園內種植鬱金香時,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性較好的地方。 選好土之後,將土進行處理,過溼要晾乾,加入適量的腐熟肥,然後澆灌上福馬林蓋上塑料薄膜進行消毒。
種植前一天揭開塑料薄膜,準備種植。採用幹雞糞或腐熟的堆肥作基肥並充分灌水,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要在定植前三天仔細耕粗確保土質疏鬆。種球生出兩片葉後可追施液體肥,生長旺季每月施氮、磷、梆均衡的複合肥,花期要停止施肥,花後施磷酸二氫伺或複合肥的液肥。種球貯藏的條件直接影響到種球內的花芽分化及植株的開花時間,收穫後的種球應儘量放於通風、乾燥、涼爽的地方。有條件的可在七月高溫季節把種球放於冷庫中,則種球發育順利,並能促進其花芽分化和發育。若種球置於三十六度以上的高溫下,會出現花芽敗育,發育畸形。為保證植株正常生長和防止病蟲害,要對種球進行消毒,用託布津溶液和除蟎特溶液浸泡,但在消毒時要注意,稀釋的消毒液最多只能用半天,不能用之前的。
種球要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浸泡十五分鐘取出,時間不宜過長。消毒後的種球在陰涼處晾乾,再種植。種球消毒晾乾後立即種植,不要等到第二天。一般於出苗後、花蕾形成期及開花後進行追肥。冬季鱗莖生根,春季開花前,追肥2次。鬱金香差不多會在三月底開花,六月初地上部葉片枯黃進入休眠。生長過程中一般不必澆水,保持土壤溼潤即可,天旱時適當澆些水。鬱金香的栽培管理要點基本與風信子相同;只是鬱金香品種間易雜交使品種混雜,應注意隔離栽植。鬱金香鱗莖含澱粉多,貯藏期間易被老鼠吃掉,應注意收藏,大家在這個時候要多加注意一些。鬱金香在我國大多用於園林、庭院的景觀布置,種球直接種植。種植後條件適宜,半個月就能髮根。填土時,用手指適當按壓花盆周圍,可以更好地固定種球。正中種球部位不要按,否則容易損傷。按壓過後再鬆軟的填平就行。
然後就是澆水方面,小編提醒大家要在種植後,根據土壤的乾濕程度適當澆水,不要積水,保持土壤相對溼潤有利於髮根。一般鬱金香種植後立即澆一次透水,此後保持土壤溼潤直到鬱金香發芽。鬱金香萌芽出土後,小編一般都是每半個月左右施一次稀薄液肥,孕蕾至開花前增施一次磷鉀肥。經常保持盆土溼潤,放在向陽處養護。然後就是對於病原體的防治方面的問題了。鬱金香的病害主要有腐朽菌核病、灰黴病和碎色花瓣病。防治方法首先是儘可能選用無病毒種球,並進行土壤和種球的消毒,及時焚燒病球、病株等,然後每半個月用苯來特可溼性乳劑噴殺。鬱金香的蟲害主要有蚜蟲和根蟎,蚜蟲一般採用樂果乳劑液噴殺。
小編一般都是在次年二月氣溫回升,頂芽會露出地面。這時小編就會用用託布津溶液噴灑以防止病害發生,同時追加複合肥一次。當葉子逐漸展開,但在開花之前,再用託布津溶液噴灑一次,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適當施肥。鬱金香碎色病毒還可為害百合、好望角萬年青、黃花貝母等。發病特點:鬱金香碎色病毒可由汁液、蚜蟲及種球傳播,鬱金香圓尾蚜蟲主要在鱗莖貯藏期傳毒,生長期則不能。上海等地從荷蘭進口種用鱗莖大部分品種只能種植2-3年,後逐漸退化變小,甚至不能開花,該病毒是退化的主要原因。
防治方法是選用無病鱗莖做為繁殖材料。對引進的鬱金香種球,應集中採用莖尖培養與熱處理相結合的 方法進行脫毒,建立無病毒繁育基地,獲取無毒苗,再進入市場。鱗莖貯藏期如發現鬱金香圓尾蚜活動,或田間發現其它蚜蟲,應及時噴樂果乳油殺滅,防其傳毒。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種植鬱金香的田塊,最好遠離百合屬植物,防止傳毒。發病重的地區生產上還是選用較抗病的單瓣鬱金香品種為妥。還有一點就是鬱金香耐寒不耐熱,零下三十度也能成活,但在炎熱的季節就會進入休眠,想要鬱金香開花,種球一定要經歷低溫洗禮才能開花,所以,想讓鬱金香開花一定要記得低溫處理種球哦。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鬱金香的種植方法和管理技術,希望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