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玩轉「海上森林」 廈門市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海洋文化嘉年華21日啟幕
東南網11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秋燕)百人研學、觀鳥寫生、增殖放流、「紅樹漫舞」快閃、紅樹苗認養……自11月21日廈門市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四大主題展館正式開館迎客、海洋文化嘉年華同步啟幕之後,兩日來,嘉年華系列互動性強、體驗度高的活動陸續上演,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也讓他們在玩轉這片「海上森林」的同時,更深入地了解紅樹林,進一步提高了關注海洋、熱愛海洋、保護海洋的意識。
本次嘉年華以「同護紅樹林 共築生態美」為主題,由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主辦、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承辦、海峽導報社執行,是2020廈門國際海洋周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活動將持續至11月26日。今日還將繼續舉辦「紅樹林生態暢想」觀鳥寫生、增殖放流體驗活動,同時還將有「魅力下潭尾」無人機攝影採風。嘉年華期間,到現場的市民還可認養紅樹苗回家培育,計劃發放1000株。
昔日淤泥灘涂變海上森林
成市民休閒好去處
下潭尾紅樹林公園位於翔安區同安灣核心地帶,這裡曾是雜亂的淤泥灘涂,無序的海上養殖破壞著生態環境。在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的大力推進下,經9年的人工修復和管理養護,如今,依海而生的秋茄、桐花樹、木欖、白骨壤、無瓣海桑等紅樹林連綿成片,鬱鬱蔥蔥,白鷺等鳥類林間飛翔覓食,魚兒水中嬉戲,這裡已成為景色宜人的「海上森林」。公園預計於明年6月全部建成,屆時將成為全省最大的人工重構紅樹林生態公園。
開館迎客的四大主題展館——「公園展示館」「紅樹植物館」「紅樹林生態館」「紅樹林攝影館」,是廈門首個以紅樹林為主題的科普展館。四大主題展館展陳各有千秋,市民可通過圖文介紹與實物展示,更深入、直觀地了解「海岸衛士」紅樹林。隨著四大主題展館的開館,這裡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市民前來,他們在領略海洋生態之美的同時,也開啟了紅樹林保護之旅。
百組親子家庭開啟研學之旅
沉浸式了解紅樹林
在21日的啟動儀式上,除了機器人帶來精彩舞蹈助陣以外,還有親子家庭代表宣讀《海洋守護者宣言》,宣誓共同守護紅樹林,並舉行了第三屆「愛海洋 愛廈門」攝影大賽頒獎儀式。隨後,通過前期公益招募的百組家庭率先在公園內開啟了一場別樣的紅樹林生態科普與海洋保護行動之旅。
「招潮蟹好萌呀,有一隻大鉗子,有的顏色和形狀還不一樣。」親子研學團在老師和志願者帶領下,深度體驗四大主題展館,聽取老師專業的環境教育課程,近距離觀察木欖、秋茄、海蓮、桐花樹等紅樹植物盆栽,觀看招潮蟹、白鷺等各種標本,在顯微鏡下觀察葉子裡的奧秘等,更深入、直觀地了解「海岸衛士」紅樹林。
孩子們還在老師帶領下親自動手做實驗,近距離觀察招潮蟹,找出各種招潮蟹的差異;測測紅樹林泥土的酸鹼性;一起加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行動者(中國夥伴圈),開啟廈門的 SDGs「ACT NOW」行動元年,百人研學團代表廈門向世界發聲。
觀鳥寫生、增殖放流
活動豐富多彩
「哇!好多小螃蟹和小魚呀」、「你看,你看那白鷺在吃東西」……這兩日,在公園木棧道上劃定的觀鳥、寫生區域,時常坐滿了來體驗以「紅樹林生態暢想」為主題的觀鳥寫生活動的市民,他們通過現場配備的觀鳥望遠鏡,觀看退潮後的紅樹林公園。近距離看到這些海洋生物的小孩們更是興奮異常,一張張生動的畫卷也就此繪就。
「我要把紅樹林帶回家啦!」到公園參觀遊玩的眾多市民,還通過參與現場互動,獲得1株「紅樹苗」,在專業種植指導後認養回家培育,參與「紅樹苗認養計劃」的公益項目。倘若培育成功,明年開春將被邀請返回下潭尾紅樹林公園進行現場移植,讓紅樹苗「回家」,成為真正的「海岸衛士」。本次嘉年華期間的認養計劃將發放「紅樹苗」1000株。
在增殖放流活動中,家長和孩子們一起親手把小魚兒放歸大海,進一步增強海洋保護意識。「紅樹漫舞」快閃,這個有趣的活動,昨日也引得公園內眾多市民圍觀,多位孩子踴躍加入,舞出對紅樹林與海洋的熱愛。
此外,昨日舉行的「紅樹林與海洋保護」直播沙龍,吸引了10多萬人次觀看,現場來自教育、環保、媒體、網際網路、藝術等不同行業的人士,與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環境教育註冊講師林蔚芳一起探討海洋生態面臨的問題及解決之道,共創實現SDGs行動者「ACT NOW」海洋保護項目在廈門的落地與發展。
家長感謝提供平臺
培養孩子保護海洋意識
嘉年華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也讓參與的家長和孩子收穫滿滿。原是翔安區村民的林玉墅先生,很早就搬進島內安家了,8歲的兒子就是在島內出生長大,但他對大海的熱愛從未減退,每次看到汙水隨意排入大海、垃圾亂扔海裡等畫面,他都很生氣,希望能呼籲更多人來保護海洋。林先生告訴導報記者,此次特地帶兒子回來參加活動,「就是為了讓他看看這裡重建成一片那麼漂亮、保護著海洋生態的紅樹林,通過親眼觀看、親身感受,更直觀地了解海洋生物,才能更好地培養他保護海洋的意識」。
林毓琳和女兒呂玥含參加了百人研學團活動,並作為其中一組家庭代表上臺宣讀《海洋守護者宣言》。「這種儀式,相信會給我女兒留下更深刻的記憶,這次的活動也會在她心裡播下保護海洋的種子。」林女士很感謝主辦方為市民提供了這樣一個活動平臺。林女士認為,現在的孩子太少接觸自然了,平日裡,為了女兒的身心全面發展,還讓她去培訓機構上自然課程。這次,玥含是和幾個同學一起報名參加活動,一起實地學習,邊玩邊學,最後還能帶一株「紅樹苗」回家培育,讓她認識了好幾種紅樹植物,對紅樹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玩得很開心!
來自蓮龍小學三年級的胡芯暢也學得很認真、玩得很開心,跟著老師做每個實驗,測試出紅樹林的泥土是鹼性的;通過觀察認識了3種不同的招潮蟹,更懂得了不能去傷害它們;學到了泡沫要更薄更寬,浮力才更大等,最後在加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行動者時,她寫下自己可以做的是「提醒人們要做好垃圾分類,不往海裡扔垃圾」。她說,如果海裡垃圾多了,海洋生物就無法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