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20年,這些白茶入門基礎知識,仍舊不能丟,喝茶喝個明白!

2020-12-21 騰訊網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

來鴻對去雁,宿鳥對鳴蟲。

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

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

……

這是聲律啟蒙當中,最耳熟能詳的部分。小侄子上小學時,國學課上,老師要求每位同學,全文背誦。

故而,有段時間,看到小侄子,基本都在背誦聲律啟蒙。

對,還有李麻花,這位ABC,也一樣在背誦。

你還真別說,聲律啟蒙背完後,有那麼段時間,麻花妹子的口中,三不五時,會冒出一兩句詩來。

你看她在形容老白茶時,也能說——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意外的驚喜。

都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正是熟能生巧。

無他,唯手熟爾。

一件事做的久了,掌握了其中的精髓,自然可以做到信手拈來。

另一個處世哲學,是溫故而知新。

在日常喝茶的過程中,有些白茶知識,該實時溫習,才能讓喝茶,變得更輕鬆。

作為白茶愛好者,我們該掌握哪些喝茶知識呢。

看完接下來的這些問答,你對白茶的了解,更將更加深刻。

《2》

基礎知識篇

1.怎麼辨別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要辨別這三種白茶,主要是看外觀。

白毫銀針,用茶樹(大白茶或者是水仙茶)的嫩芽製作而成。福鼎白毫銀針的標準長相,是帶有一旗一槍。肥壯的芽頭,密披白毫,在芽頭身側,帶有小葉殼。

白牡丹,用茶樹(大白茶或者是水仙茶)的嫩芽葉製作,通常是一芽一葉或者是一芽二葉的外觀特點。

壽眉,用茶樹(大白茶或者是水仙茶、菜茶)的嫩梢製作而成,多有一芽 三葉,一葉四葉的特點。

從外觀上,就能會直接區分三種白茶。

2.春白茶和秋白茶,有什麼不同?

外觀,是春秋白茶最大的差別。

尤其是通過顏色,就能直接看到差別。

春白茶,以綠白二色為主。

從白毫銀針到白牡丹,再到春壽眉,都是以綠白二色為主。

綠色,是葉片帶有不同程度的綠。白色,則是白毫所擁有的顏色。

秋白茶,顏色多為五彩色。

顏色古銅、黃褐、磚紅、銀灰、深綠。

3.味道淡的白茶不好,味道濃的白茶才好

這是一個謬論。

白茶品質的優劣,不以濃淡為標準。

要判斷白茶的品質優劣,要從它的色香味等指標入手。

滿足鮮香醇爽,香清甘活的品質特徵,白茶才能算得上是好茶。

4..散茶比餅茶更有收藏價值?

未必。

要判斷一款白茶是否值得收藏,並不能只是簡單地看形態。

我們首先要考慮的,仍舊是茶葉的品質。

原料好,工藝好,才是值得買的白茶。

在滿足值得收藏的條件之後,我們可根據個人需求,考慮選擇散茶,還是餅茶。

並且,散茶與餅茶之間,並沒有誰值得收藏的比較。

散茶,它自然,淳樸,擁有最鮮爽的風味。

餅茶,它成熟,甘醇,擁有散茶所沒有的醇厚感與成熟感。

散茶與餅茶,各有千秋。

《3》

衝泡篇

1.棗香衝泡是不會出來,只能煮出來?

當然不是!

棗香,是老白茶餅(壽眉),它自帶的一種香氣。這種香氣,是藏在白茶葉片當中的。這類香氣,自然而然會存在於白茶當中。

並且,真正有棗香的老白茶,在幹茶時期,就能聞到。

這是類似紅棗幹的氣味。

這股棗香,經過衝泡過後,能夠附著在杯蓋上,被清晰感受到。還會落入湯水當中。輕啜一口茶湯,也能輕鬆感受到。

所謂的棗香只能煮出來,是典型誤區。

如果一款老白茶,棗香只能煮出來。也並不意味著它是品質好。

2.白茶是泡還是煮?

看白茶的年份。

選擇不同的衝泡方式,年份是關鍵所在。

先說泡。

用白瓷蓋碗衝泡,是適用於所有白茶,不論新茶、陳茶還是老茶,都可以用白瓷蓋碗衝泡。並且用蓋碗衝泡,還可以感受到白茶的各類香氣。毫香、花香、鮮筍香、粽葉香、藥香等,都是蓋碗泡茶可以帶給我們的種種好處,

選對材質,用對水溫,掌握正確方式,自然可以成就一杯好白茶。

再說煮茶。

煮茶,適用於有一定年份的白茶。

選擇有年份的白茶,是因為有年份的白茶,它的內在物質含量會有所變化。原本含量極高的茶多酚、咖啡鹼等物質,逐年下降,即便是煮茶,也不會出現苦澀感。

而沒有經過陳化,白茶中的茶多酚與咖啡鹼含量太高,容易把茶湯煮的苦澀。

故而,不是所有的白茶,都適合煮著喝。

3.什麼樣的茶,適合煮著喝?

有年份,是前提條件。

為了煮的更好喝,壽眉茶,是第一選擇。

尤其是剛學習煮白茶的朋友,建議先從壽眉茶開始。

壽眉,它的茶梗粗大,適合煮茶。

特別是會讓人產生誤會的茶梗,更讓壽眉具有獨一無二的,適合煮著喝的特性,蓋因,茶梗它富含芳香物質和糖分,會讓茶顯得更香也更甜醇。

相比之下,沒有茶梗的白毫銀針,若是用煮茶法,對煮茶技巧,有極高的要求。

還有白牡丹,也對煮茶技巧,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

若是沒有控制好煮茶時間,以及煮茶時長,容易把茶湯煮濃,影響喝茶。

4.我的蓋碗買小了,減少投茶量可以嗎?

不建議大家使用非標準的白瓷蓋碗衝泡。

更換蓋碗的大小,也要改變投茶量。

從理論上來說,調整投茶量,的確是行得通。

但結合實際衝泡來說,卻有許多的弊端。

譬如,用蓋碗容量太小的蓋碗,不容易控制好注水量,以及出水時間。就有可能導致白茶泡得太濃,茶湯苦澀。

還有,就是使用蓋碗容量太大的,也不適合。

蓋碗大了,就要多增加投茶量,以及注水量。無形當中,增加了手腕的受力。就將導致出湯比較費力。這樣,就容易耽誤出湯時間。

當然,若是您已經用慣了大蓋碗衝泡,就不必擔心這些問題。按照同比例增加投茶量。

最好的,還是使用標準容量的蓋碗衝泡。

110毫升左右的容量,投茶5克即可。

《4》

保存篇

1.三層包裝法是哪三層?是紙、袋子和罐子嗎?

不是。

村姑陳首推的三層包裝法,是指鋁袋、塑膠袋、五層瓦楞紙箱組合包裝。

並不是說在存茶的時候,隨便用三層袋子包裝在一起,就完事兒。

之所以要選擇這三層包裝法,也是因為這些包裝,各有所長。

鋁袋,可以遮光、防潮、防異味。

塑膠袋,可以防潮、適當防異味。

紙箱,可以遮光、抗壓、防潮等。

換作其他的組合包裝,未必能滿足白茶的保存需求。遮光、密封、乾燥、陰涼、無異味,才是存白茶的關鍵所在!

2.請問用薄膜包裝過後,茶葉怎麼呼吸?

薄膜,即保存白茶當中的塑膠袋。

在這裡,要明確一個概念,密封保存,並不等於真空包裝。

密封保存,塑膠袋當中仍舊會殘存空氣,這些空氣,會參與白茶的後期陳化,讓白茶蛻變,陳化出陳香、藥香、棗香等。

故而,大可不必擔憂塑膠袋保存,白茶不能呼吸。

3.老白茶不能夠使用紫砂罐存儲,那可以用陶瓷罐儲存嗎?

也不行。

不論是紫砂罐,還是陶瓷罐。它們都不適合存白茶。

罐子存茶,本身就存在諸多限制。

首先,罐子的密封性不好。

其次,罐子容易吸收水汽。

最後,罐子能保存白茶的數量有限。

結合白茶保存時,要做到遮光、密封、乾燥、陰涼、無異味等特性來看,罐子存茶,並不是第一選擇。

4.白茶也講究幹倉、溼倉?

白茶當中,並沒有幹倉與溼倉的概念。

所謂的幹倉與溼倉,這是普洱茶保存時,才會有的概念。

白茶保存,是最講究乾燥度的。

存茶的環境,空氣溼度,不得高於45%。

白茶保存,本就喜乾燥,並沒有幹倉與溼倉的說法。

《5》

於老茶友而言,這些問答,其實都很熟悉。

與君初相識。

這是我們與白茶剛剛結緣時,多多少少會有的疑惑。

喝茶,就是這樣。

不斷遇到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而後,我們再不斷豐富白茶知識,從此,也就能成為茶圈當中的喝茶達人了!

2020年,我們與白茶的緣分,還在繼續。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新手喝茶必備之一,基礎茶知識
    喝茶,獨啜是修身養性,怡然自得;共品是溝通橋梁,主客盡歡;收藏茶是雅趣,贈茶是人見人愛。只是喝茶的人多,懂茶的人少。因為不懂,對茶的負面評價就出現了:又苦又澀,喝了失眠,喝了肚子不舒服、頭暈等等。這不是茶的錯。
  • 掌握白茶的四大基本知識,輕鬆入門,人手一份!
    是時候肅清這些誤區,還你們一個真相,給你們一個更為明朗的喝茶環境。關於白茶,我們有四大知識點需要掌握,這是入門必備,人手一份。《2》白茶入門,請學會分類標準。白茶,品類相對而言比較簡單,不似武夷巖茶,品種可多達上千種。就連紅茶,都有滇紅、閩紅等差異,閩紅中,又有正山小種、金駿眉、坦洋工夫等差異。
  • 白茶新手如何才能喝懂白茶?除了與好茶相伴,聞香嘗湯也不能少!
    新手入門喝白茶,若想擺脫新茶客身份,進階成為老茶鬼,離不開正確的道路和堅定的信念。   如此方能撥開重重迷霧,找到正確的康莊大道,喝白茶的進階過程,走得更快一些!
  • 新手入門白茶,別只知道喝白毫銀針!
    但前階段有新茶友問小白,剛入門白茶,是不是應該選擇價格不菲的白毫銀針,才能更快的入門?小白想和剛入門的新茶友們說,最貴的並不一定是最適合的,新手入門白茶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循序漸進,一步到不了天邊,先懂得喝,然後才是喝懂。
  • 梗粗葉大的壽眉,為什麼是白茶入門的好選擇?
    與此同時,對於白茶初入門者來說,壽眉,可是個入門的好茶選。喝白茶,莫要做外觀黨,白茶入門選壽眉,最為穩妥!《2》白茶壽眉,品類豐富,價格實惠!在白茶的江湖中,乍眼一看粗梗大葉,外在質樸的壽眉,細細分辨下來,滋味有著別樣的精彩。橫跨春秋兩季皆有出場的壽眉茶,能覆蓋更為全面的白茶風味,對於入門者來言,風味選擇更豐富!選擇壽眉茶作為白茶入門茶選,可以領略到白茶春秋的不同滋味,帶來更為全面的喝茶感受。
  • 白茶新手入門,該選白牡丹還是壽眉呢?4點教你擺脫疑惑
    如今七月的驕陽似火,夏燥起,喝一點帶花香的清茶,能開竅解鬱。最開始喝今年的春白茶,就在2020年的一級白牡丹裡感受出了清晰的茉莉香、梔子香。這些清鬱、奔放的夏花香氣,聞起來特別清爽。喝一泡新茶,那種輕盈俏皮,甜美仙飄的香氣,分外撩人。
  • 適合新茶友的入門級白茶,應該考慮的是白茶的品牌還是種類?
    本文所謂的新茶友,是指從來沒有喝過白茶,或者買過白茶,或者喝白茶的時間,少於一年的茶友。所以,老茶友們,就不必看本文啦。坐著喝茶吧。新茶友們,買白茶的時候,通常會發暈。秋茶季產的白茶,叫秋白茶。春白茶裡,有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秋白茶裡,有少量白牡丹,大量秋壽眉。春季的白茶,由於日平均氣溫低,空氣溼度大,降水多霧氣濃,有的年份還會倒春寒,這些氣候特徵,形成了茶湯內質豐富,湯水清冽的特色。
  • 喝白茶為什麼既安神,又提神?看完茶友喝茶的完整親歷,你就懂了
    並且由於白天工作比較忙, 他大多數時候是晚上喝茶。然後,經過多次真實經歷後, 他發現了個奇怪的現象。晚上喝白茶,喝白毫銀針往往不會失眠。但喝了春壽眉後,十有八九會輾轉反側一兩個小時,才能入睡。喝到這樣的好茶,不易失眠。而喝到一款苦澀味重,咖啡鹼含量高的劣質白茶,容易影響睡眠質量。喝銀針不易失眠,喝壽眉反而不好入睡,這背後還得從產區,工藝等品質問題找原因!
  • 都說做舊老白茶不能喝,為什麼我覺得味道還可以?沒喝過好茶罷了
    所以,一位初入門的、喝白茶經驗尚不豐富的茶友,認為一款做舊老白茶餅還可以喝,口感還行,並不能代表所有茶友的觀點和認知。 這只是這位茶友個人的觀點罷了。 並不能就此就得出結論,說「做舊老白茶味道都還行」。 如果真這麼理解,那可就不客觀、不公正了。
  • 2020年的白牡丹,為什么喝出了茉莉花香,難道白茶也有窨制嗎?
    夏日喝茶,能清心,也能解煩悶。泡一杯清香淡雅的新白茶,花香清芬馥鬱,喝起來滿口留香,特別消夏解暑。不久前,有位北方的茶友剛泡了2020年的白牡丹,而後過來交流喝茶的感受。為什麼在白茶裡也能喝出茉莉花香,難道是像花茶那樣用窨制的方法嗎?
  • 我喝到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所以,老白茶就是巧克力味的
    因為,我喝到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或者是酸梅味的。所以,肯定老白茶就是巧克力味的。」這個邏輯,村姑陳真是大寫的服。因為自己喝到過的所有老白茶都是巧克力味,所以巧克力味就是老白茶該有的味道嗎?因為自己遇到的男人都是渣男,所以就認為天下男人都是負心漢?
  • 日常喝的白茶你是如何選擇的?是好喝就行,還是能喝就行?
    喜歡在喝茶這件事情上多花一點錢的,那就喝貴一點的茶。並且,多花點心思,了解行情,學習喝茶的知識。用茶知識把自己武裝起來。方才不枉費多花的這些錢。不喜歡在喝茶這件事上多花錢的,那就買便宜一點的茶。高高興興地當這是一款價格與價值等同的好白茶,興致飽滿地喝下去,順便還拍個照片發朋友圈。把那真正的開心,釋放到海角天涯。《3》可見,王陽明大師的心學,多麼地管用。
  • 入門版茶經與喝茶的那些事兒
    老先生幼年被高僧收養,年輕時遊歷全國,沿途親自採茶尋泉,研習烹茶,歷時10年,寫下三卷10章的《茶經》。這本書,是世界上第一部與喝茶相關的著作,雖然只有區區7000多字,但它卻系統的記載了從茶樹種植,到茶葉採制與飲用經驗的全流程的知識,甚至還專門摘抄了很多與茶相關的人文軼事,並據此,創建了所謂的「茶道」,我姑且將之稱為【陸氏茶道】。
  • 夏天喝綠茶、白茶,冬天喝紅茶、烏龍茶,這樣的喝茶說法靠譜嗎?
    這時候,能喝上一杯餘味悠長的清茶是最大的消遣。提到夏天喝茶,茶圈內有種說法很常見——冬紅夏綠。指夏天喝綠茶,冬天喝紅茶。將喝茶的選擇範圍,擴散到六大茶類。順應著季節的變化喝茶。夏天多喝綠茶、以及新上市的春白茶是不錯的喝茶建議。但這並非意味著,夏天只能喝這兩類茶。以綠茶為例,前面說到綠茶經過了殺青。並且,殺青屬於綠茶加工的重要工序。
  • 常識,白茶為什麼不能久泡卻能煮著喝?
    如茶友在喝白茶時就遇到了一個問題:「白茶能煮著喝,為什麼不能長時間泡著喝呢?」這個話題,困擾了不少的茶友,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聊聊。《02》白茶為什麼不能久泡?久泡,指茶葉和水長時間接觸。除了對身體有利,煮出來的白茶還有不一樣的感受。白茶經過煮茶後,影藏在茶梗深處的多糖、果膠等物質也被釋放出來,這些果膠和多糖物質使茶湯變得更加醇厚、稠滑。同時,香氣物質也變激發出來,使的茶湯中的香味更叫飽和。煮出來的茶湯,往往湯水細膩,香氣清幽,能夠完美地提高喝茶的愉悅程度。
  • 想優雅的喝茶,這些入門茶知識你必須知道
    在中國、日本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愛上喝茶,而每個地方都有其獨特的飲茶文化,想要優雅又不失禮貌的喝上一杯茶,不知道點茶知識還真不行,所以今天書呆子小編將為大家介紹一些相關茶知識,讓你優雅的喝上一杯好茶。茶道入門知識:一、認識茶飲茶講究茶道,茶道不僅僅講一種文化精神更多的是一種規範,為發揮各類茶的茶性,揚長避短,茶禮中應遵循「和儉敬美」的要義,中國的茶類多種多樣,都要遵循茶道基本要義。
  • 喝白茶有危害,春夏秋不能喝?撥亂反正,真實說說白茶的「危害」
    他一到店,所有喝茶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老A,你肚子又圓了!」他不回答,對老闆說,「普洱,還要一杯清水。」便撈出他的筆記本,好似在記錄什麼。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隨便寫壞人家的好茶了!」A先生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什麼清白?
  • 夏秋之交喝茶解燥,喝白茶的「最佳時間」你知道嗎?
    文 | 小白01早晨起床,明顯的感覺到山裡的氣溫變低了一些,打開窗戶便是一陣清涼的風吹進房間,不禁打了個寒顫。可越到中午,太陽慢慢的升起之後,氣溫也變得熱了一些,確實能夠感受到,夏天還在持續著。但與之前悶熱潮溼的氣候不同,到了這個夏秋交替的時候,空氣中的溼度降低了,所以很多人都被口乾舌燥,鼻咽乾燥等現象困擾。我們茶農家緩解秋燥最好的辦法,就屬喝上一杯清甜爽口的白茶了。別看白茶清清淡淡,裡面含的營養物質可豐富了,所以小白平常很少喝飲料,最多的就是把白茶當成飲品啦。
  • 新茶友的困惑,不是說喝茶能解暑嗎?為什麼有的白茶卻越喝越渴?
    因不揉捻,不殺青,白茶芽葉上的白毫能夠得到較為完好的保留。對於這層纖細的白毫,個別朋友會比較敏感。喝到一杯白毫含量比較高的茶湯時,容易粘在喉嚨和口腔內 ,隔絕口腔黏膜和口腔裡的水分接觸,讓人產生缺水的感覺。於是,就會讓人形成越喝茶,越口乾,越口渴的錯覺。
  • 為什麼說綠茶與白茶不能一起混泡?有7大原因,看完漲知識
    不少年輕人總是抱怨,自己不會喝茶,飲茶這件事太難了。茶文化燦爛、茶歷史厚重,自己根本就不知從何學起,且又沒信心,覺得自己不可能學會。確實,對於新人來講,想要迅速入門並非易事,更別說精通。那麼問題來了,飲茶這件事到底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