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欣賞》》
陳昇作為老牌的臺灣藝人,曾經風光一時,獨特的嗓音氣質,濃厚的文藝氣息,成為臺灣歌壇獨樹一幟的另類歌手。他的作品在注重思想和表達自我之外,唱腔和歌曲都顯得有點另類,總體來說還是偏向通俗的歌手,但也並非真正的主流歌手。他不會刻意迎合大眾和市場,不矯揉造作,不裝腔作勢,敢於唱出自己的心聲。他的歌,訴說著一個男人心底最深處的一種悲傷,像一杯紅酒,越品越香,越久越陳。
原文連結: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12581/note/168809777/
陳昇一共發過26張專輯,從1988年《擁擠的樂園》開始一直到2010年的《P.S.是的,我在臺北》,基本保持每年1到2張的穩定發片量。其中91年專輯《私奔》中的《把悲傷留給自己》一曲讓他迅速在臺灣走紅。92年專輯《別讓我哭》中一曲《北京一夜》,真的讓他一夜紅遍大江南北。之後他就一直不溫不火的在歌壇時隱時現,直到08年的專輯《美麗的邂逅》讓陳昇被更多的大陸歌迷所熟悉和接受,並且擁有了一大批穩定忠實的鐵粉。其中的歌曲《美麗的邂逅》《牡丹亭外》更是被一時傳唱。
關於愛,陳昇也選擇把悲傷留給自己。
那就是他和劉若英之間由師生關係發展出來的一段錯位的愛戀。
陳昇應該算是劉若英引路人或者說是老師,他是在一次聚會上認識劉若英的,並把她引向歌壇的。就連劉若英的藝名奶茶也是陳昇給取的,劉若英還曾經當過陳昇的經紀人。劉若英為了他等了整整十年。因為陳昇早已結婚,所以一直不能對奶茶有所回應。就這樣把悲傷留給自己。
陳昇曾做過件很煽情的事。他提前一年預售了自己演唱會的門票。僅限情侶購買。一人的價格可以獲得兩個席位。但是,一份情侶券分為男生券和女生券。戀人雙方各自保存屬於自己的那張券,一年後,兩張券合在一起才能奏效。票當然賣得很快。也許這個是戀人雙方證明自己愛情的方式吧。「我們要在一起一輩子呢。」「一年,算什麼。」
這場演唱會的名字叫做:明年你還愛我嗎?聽似很簡單的疑問句,實現起來卻被赤裸裸的現實擊敗。到了第二年。陳昇專設的情侶席位。果然空了好多位子。他面對著那一個個空板凳,臉上帶著怪異的歉意,唱了最後一首歌:把悲傷留給自己。
關於愛情,不堅定的情感遍地開花,泛濫成災,繁榮昌盛。連明年的愛,都確定不了嗎?那我腦海裡的,一起走。直到銀髮蒼蒼,要到哪裡去尋找?
情歌裡難免會蹦出來永遠愛你這個主題,我願意相信每個人在每段感情裡,不論時間地點人物,忽略當時的天氣溼度溫度。當我們羞澀的說出這幾個字的時候都是認真且嚴肅的,雖然有時候再回過頭去想去看,大都得到的是嘲弄與失望,我也曾經會想會問,明天你還愛我麼?明年你還愛我麼?以後你還愛我麼?你會永遠愛我麼?這都是些沉浸在愛情甜蜜裡的傻問題吧。連自己都不能保證的未來,別人又怎麼會知道呢?也許重要的不是以後,起碼我們愛過,且正在相愛。那何必去在乎那些無法操控的未來呢?於是我更滿意的是,你每天都愛我。
那天無意中看到一篇關於陳昇的樂評,不是專業的評論,但卻字字道出了心聲。
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我會這樣的聽陳昇。一個人去旅行,我覺得他真是寫進了我的心底。
曾經,只看過他的樣子,只聽說過他和奶茶劉若英的種種傳奇故事,只記得那個完全不可能以貌取勝的中年男人,他不挺拔,他不帥氣,他漫不經心,他穿衣皺皺巴巴儘管那都很貴,他的唱功實在不咋滴。
我甚至一度很不能理解奶茶這麼一個倔強高眼光的女人怎麼怎麼怎麼怎麼怎麼會對他死心塌地好多年。
直到那次《桃色蛋白質》後,我聽了《一個人去旅行》。
我漸漸地走進那個他的音樂裡描述的場景。
他像是一個跋山涉水孤獨寂寞過的長者,用曾經的經歷告訴我,我的選擇並不是孤寂,那只是個…過程。
一字一句就像是我的內心獨白。
我想,我尋覓到了這樣一個聲音,他可以沒有磁性,但他一定看得一切都明了。
於是開始理解奶茶的難以放棄。
他亦師亦友,又像是一個爸爸,特別懂你的爸爸。
你摸他不透,他卻把你看得清楚明白。
他寫給20歲的男人,不該哭泣,寫給30歲的女人,不再讓你寂寞,寫給所有在路上堅定著的人們,40歲那年我們再重逢。
我認同他的話。20歲的男人需要去流浪,即使布滿傷口與艱辛,風花雪月算什麼,夢想在他方,路途遙遠我們一起吧。
曾經有一度,我把他的牡丹亭外當成自己的起床鈴聲。
風流人物今在何方
從古到今說來話
不過是情而已
這人間苦什麼馬不能越千裡
這世界有點假
可我莫名愛上他
荒涼一夢二十年依舊是不懂愛
也不懂情寫歌的人假正經啊
聽歌的人最無情
背景音樂:
《牡丹亭外》
《把悲傷留給自己》
《一個人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