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月令│五月花神——石榴

2020-12-10 三水書院

題榴花

唐·韓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

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

顛倒青苔落絳英。

螻蟈鳴,麥秋至,石榴花開

五月初夏,披翠吐丹,翦碎紅綃卻作團

月令花譜

石榴本非原生樹種,漢代時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引種栽培的花木果樹之一,亦被稱為金罌、金龐、塗林、天漿、若榴、丹若。

據《博物志》記載:「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安石國即現在的巴爾幹半島至伊朗一帶,據此古人常以「安石榴」、「海榴」代稱石榴。

石榴引入中國之初,種於上林苑、驪山溫泉一帶,為皇室園林中的奇珍異木,魏晉時屬於珍稀貢品。唐宋以後廣泛種植,使得石榴地位一落千丈,還被宋人視為「村客」。

石榴花花期4月底至6月中,如此漫長的花期在眾花中實屬少見。不同於其他花,石榴花並非一次性全部綻放,而是開完一朵再開一朵,正所謂「榴花次第開」。

石榴分果石榴觀賞石榴,按照花瓣類型又分為單瓣和千葉。千葉石榴又名餅子榴,只開花不結果,月季石榴,千葉白石榴,黃石榴,瑪瑙石榴皆屬於觀賞石榴。

《群芳譜》記:「花有大紅、粉紅、黃、白四色」,在袁枚看來,「榴花深紅重臺為上」,這種榴花被稱為「重臺榴」,以花頭大,花色紅豔著稱。

月令詩話

在眾芳蕪穢的初夏,石榴花這抹「萬綠從中一點紅」,自然分外惹眼,填補了詩人五月無花可賞的空窗期,在王安石看來,著實是不可多得的「動人春色」。

榴花的紅,濃豔似火,燃燒著文人心頭的詩情。「風翻火焰欲燒人」也好,「熱火燒紅錦」也罷,終不如「遊蜂錯認枝頭火,忙駕薰風過短牆」,俏皮地勾勒出榴花的火辣。

有些詩人覺著,不與眾芳爭春的石榴花如酷愛清淨的高隱逸士,淡泊名利,獨善其身。「不向春光競物華,幽深庭院更棲霞」,為這抹豔色無端端添了一絲高冷氣息。

也有文人覺得,榴花沒有趕上大好春光,終歸是遺憾的。「榴花自恨來時晚,惆悵春期獨後期。」一句「開花不及春」,飽含了多少不得志的苦悶和同病相憐的感慨。

寫石榴最絕的,還是蘇軾。「風流意不盡,獨自送殘芳。色作裙腰染,名隨酒盞狂。」首句典出《酉陽雜俎》,描述了石榴花神阿措的故事,「送殘芳」點出石榴錯過春期的寂寥。

後半句意指「石榴裙」與扶南國的「榴花酒」,全詩處處言榴花,卻未有一字提及石榴,言短而意深

月令紅妝

以花卉為紋樣的服飾自古以來不在少數,專門以花卉命名的服飾卻不多見,石榴裙可謂獨享殊榮,這個詞最早源於梁元帝的《烏棲曲》裡的「芙蓉為帶石榴裙」。

從那時起,「石榴裙」便是美人的代名詞,文人詩中的寵兒,更是流行千年的時尚單品。沾滿淚痕的石榴裙,改變了武則天的命運,也讓這位千古女帝難得流露繾綣情意。

石榴裙不著他色,就能襯託美人妍麗姿容,深受女性青睞。與石榴裙一樣,極具觀賞性的榴花,也可用作古代女性日常妝品——胭脂的原料。

《齊民要術》中「殺花法」記載:將花瓣研磨成漿,用絹紗濾去雜質,取純厚汁液,一周後選晴天曝曬四五天至幹透,即可入妝袋使用。古時還有一款胭脂,就叫「石榴嬌」。

榴花可作胭脂,亦可作簪花。「帶前結香草,鬢邊插石榴」,美人簪榴花,無限相思令人浮想聯翩。《清嘉錄》記:五日俗稱端午……婦女簪艾葉榴花,為的是驅邪避

當然,簪花並非女性的特權,唐宋時男子簪花也屬常態。《武林舊事》云:「…正月元日,自皇帝以至群臣禁衛吏卒,往來皆簪花。」若能得到皇帝賜花,更是無上榮耀。

月令玩賞

露天栽種石榴的技術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時的 《齊民要術》,元代起盆栽石榴開始普及,被列為「盆景十八學士」之一,其花枝、果枝也是極好的瓶花素材。

石榴插枝入地即能生根,《閒情偶寄》稱其「喜日、喜壓」,性宜沙石,喜肥而不畏暑,正午澆灌,花更茂盛。《遵生八箋》曰:堂前宜種石榴,多嗣,大吉。

相較而言,火石榴更適合做盆栽。據《秘傳花鏡》記載,這種石榴「樹高不過一、二尺,自能開花結實,以供盆玩,粉紅純白者皆可人目。」

火石榴好肥,盛夏時放置於花架或者屋上,枝條就不會生得過長。如果枝頭葉繁花少,就摘掉梢頭嫩芽,再趁烈日澆水施肥,花兒就能開得紅紅火火。

石榴與石榴花,都是瓶花清供的常客。明張岱《夜航船》稱:「端陽日以石榴、葵花、菖蒲、艾葉、黃梔花插瓶中,謂之五瑞,闢除不祥。」

《花鏡》中提到有種石榴,花與果實並枝頭,折插瓶中,觀之甚是有趣。而有時修剪瓶花掉落的殘花也勿丟棄,擱在一旁,也可作為清供賞玩。

月令飲饌

石榴可作藥材的歷史記錄比栽種技術更為悠久,成書於漢末的《名醫別錄》就有:「味甘,酸,無毒,主咽燥渴,損人肺,不可多食」的記載。

石榴花作為藥材,最顯著的功效要數收斂止瀉,殺蟲止血。《隨息居飲食譜》傳:「花,治吐血,研末吹鼻,止衂血,亦敷金瘡出血,以千葉大紅者良。」

石榴花據說還有白髮變黑的功效,據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述:「榴花陰乾為末,和鐵丹(鐵粉)服,一年變白髮如漆。」所謂護膚明目等功效,醫書中未見記載。

石榴花做的石榴晶餅

石榴花可入藥,更可以釀酒。宋時海南就有以「安石榴釀酒」的習俗:崖州婦人……以安石榴花著釜中,經旬即成酒,其味香美,仍醉人。

雲南素來以花入饌,石榴花自然也不例外,炒石榴花就是一道極具大理特色的美食:選新鮮石榴雄花,去蕊洗淨入滾水汆至半熟撈出瀝乾,再在清水中浸泡三五天以去除澀味。

泡好的石榴花擠幹備用,熱鍋中辣椒臘肉爆香,加入石榴花翻炒,最後加韭菜、幹豆豉等調味即可,炒熟的石榴花瓣口感生脆,略帶苦味,清熱解毒,適宜夏季食用。

初夏的五月

石榴花開,點綴枝頭

梅樹的枝幹,柳樹的葉片

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比正紅輕盈,比橙黃濃烈

丹華灼烈,朵朵如霞

照亮了誰的眼

相關焦點

  • 三水月令│十一月花神之山茶
    茶花花期很長,可以從10月一直開到次年五月,故又被稱為耐冬。山茶花屬於中國原生植物,最早的栽植歷史源於三國時期蜀漢平昌令撰寫的《花經》,將其列為「七品三命」,說明山茶是當時公認的名花,在四川已有栽種。《群芳譜》中則收錄有鶴頂茶、瑪瑙茶、寶珠茶、楊妃茶、石榴茶、罄口茶、正宮粉、一捻紅等名品。從《天龍八部》中可知,雲南盛產茶花,段譽所說的「十八學士」,「抓破美人臉」確有其花,只不過十八學士因相鄰兩角花瓣排列為18輪得名,有白、紅、粉諸色,亦屬珍品。
  • 十二月令的代表花及十二月令花神的傳說
    李白的沉香亭詠牡丹名句,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所以李白就成了牡丹花神。五月石榴:花神(鍾馗)農曆五月俗稱榴月,五月盛開的石榴花,豔紅似火,有著火一般的光輝。古代許多女子都喜歡將石榴花戴在雲鬢上,增添嬌豔。
  • 三水月令│七月花神之蜀葵
    據《群芳譜》記載:花開盡帶青,收起稭,勿令枯槁,水中浸一二日,取皮為縷,可織布及作繩用。此外,蜀葵還有更小資的兩個用途:製作葵箋和香炭墼(jī)。葵箋由唐代名臣許遠所創,他曾製作此箋贈予白居易和元稹,彼此作詩唱和。
  • 文創|賞十二月花神 品十二月花語
    四月牡丹爭豔「枝生無限月﹐花滿自然秋」八月桂花飄香「素豔雪凝樹,清香風滿枝」十一月梅花傲雪十二月,月月有風情古人浪漫風雅十二月令花神的傳說讓人神往,分別為: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蓮花、七月蘭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月季、十一月梅花以及十二月水仙。
  • 十二個月十二種花,十二位花神,中國傳統花朝節太美太浪漫了
    在百花的傳說中,以農曆十二個月令的代表花與司十二個月令花的花神之傳說最令人神往。花的美是渾然天成,無可比較。下面是十二個月相應的十二種花以及守護每種花的十二花神:一月梅花-(梅花花神)牡丹花花神五月石榴花-(石榴花花神)
  • 中國十二花神,一個月份對應一種花,快看看你是哪個花神
    簡單來說,十二花神就是農曆中十二個月份對應的代表花卉,通過歷代文人的詩詞歌賦渲染,從而造出了有男女之分的男花神和女花神。一月花神按照男花神來說,一月花神是蘭花,在文人眼中,蘭花是君子之花,象徵高尚的君子之風。但按女花神來說,一月花神卻是梅花。
  • 五月的精靈——石榴花開
    石榴花因其豔麗,自古以來頗得詩人的讚許,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白居易的《題山石榴花》「一叢千朵壓闌幹,翦碎紅綃卻作團。風嫋舞腰香不盡,露銷妝臉淚新幹。薔薇帶刺攀應懶,菡萏生泥玩亦難。爭及此花簷戶下,任人採弄盡人看。」
  • 上海非遺挖掘式微民俗 十二花神「飄」入古猗園
    原標題:上海非遺挖掘式微民俗,十二花神「飄」入古猗園  這12位「花神」高60釐米、寬近40釐米,均是由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項目「剪紙花樣經」的代表性傳承人鄭樹林剪出來的。    這12位「花神」高60釐米、寬近40釐米,均是由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項目「剪紙花樣經」的代表性傳承人鄭樹林剪出來的。按照月份從小到大排列,分別是:一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五月石榴、六月荷花、七月鳳仙、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芙蓉、十一月茶花、十二月水仙。
  • 十二花神 | 石榴紅
    2017年以「十二花神」為主題撰寫植物隨筆。第一次去大理的時候,在洱海旁買過兩個石榴。兩個不大,又不紅的石榴。乘船遊洱海時,這兩個白石榴還被同行旅人嘲笑了好久。不服氣,但看他拿出的兩個石榴,又大又紅,頓時就洩了氣。但好在兩個石榴只花了一塊錢,五角一個,心裡也就平衡了不少。石榴買了自然要吃,剝開一嘗。哇!好甜!好多汁!
  • 浙博四季課堂——博物館裡的十二花神 | 活動預告
    在百花的傳說中,農曆十二月令花神的傳說最令人神往。文人騷客賦予花以人格特質,顏色濃淡、姿態香氣、花期習性等都成為人類不同品性的象徵。漸漸地,具有相應特質的歷史人物也成為花神,有男有女,康熙所鍾愛的「十二月花神杯」便取材於此,十二花神的傳說寄予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懷念。
  • 「五月榴花照眼明」,石榴照過每一個人的悲歡和時代盛衰
    榴花開於仲夏,即農曆五月,因此五月又雅稱「榴月」。榴花多為紅色,燦若明霞,絢爛之極,有如美人。相傳,楊貴妃曾在驪山遍種石榴。「鳳凰山下榴花發,一杯香露融春雪」,榴花,開在宋詞的仲夏裡,如一闋清麗的詞章,輕輕舒捲,靜靜綻放。
  • 芒種榴月榴子鮮:鍾馗竟然是花神?阮小五大男子也簪花?
    提到芒種之花或五月盛夏之花,當屬韓愈那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深入人心。而《水滸傳》中也有阮小五簪花的描寫:「那阮小五斜戴一朵榴花........」石榴花從伊朗、阿富汗等國傳入我國的,深受中國人喜愛。大意:農曆五月,石榴花開,丹紅似火,透過樹枝,小榴子一晃一晃,隱約可見。只可惜,這麼好的花卻無人來賞。百般無奈,掉落在長著蒼苔的地上。02《石榴》李商隱《石榴》李商隱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 十大名花之五月花神——芍藥
    芍藥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十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現已被尊為七夕節的代表花卉。另外,「憨湘雲醉眠芍藥裀」是被譽為紅樓夢中經典情景之一。傳說中牡丹芍藥都不是凡花種,是某年人間瘟疫,玉女或者花神為救世人盜了王母仙丹撒下人間。
  • 十二位詩人和十二花神的傳說,你聽說過嗎?
    也造就出「日日有花開,月月有花神」的優美佳話流傳至今。哪些文人獲得了「花神」的桂冠?筆者現將」花神「分別簡介於後。 一月蘭花神--屈原。 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278)他親手在家「滋蘭九畹,樹蕙百畝」將愛國熱情寄託於蘭花,讚頌蘭花是「幽而有芳」; 並常身佩蘭花。
  • 「十二花神」曝形象大片 小蘿莉著古裝甜美乖巧,如仙子下凡
    「十二花神」曝形象大片 小蘿莉著古裝甜美乖巧,如仙子下凡 2017-05-24 10:30:48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陳彩燕    浙江在線杭州5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彩燕)日前,萬眾期待的「十二花神」形象大片全面曝光。
  • 又是一個芍藥花開的季節,到興慶公園邂逅「五月花神」
    五月,一個春花浪漫的季節,五一小長假也是人們去旅行的季節。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西安市興慶宮公園,每年的這個季節都籠罩在奼紫嫣紅的濃濃的花香裡。西安興慶公園建於1958年,是在原唐興慶宮部分遺址上興建起來一座集文化娛樂與遺址保護於一體的西安市內最大的城市公園。
  • 應季鮮花上市 「五月花神」受追捧
    而我喜歡『五月花神』芍藥花,外形好看,價格也不是很貴,只要它一上市就買些擺在屋裡。」多家花店經營者表示,小長假期間,不僅來買花的市民明顯增多,而且不少商家開業或者店慶,同樣給花店帶來了好生意,工作人員說,假期裡各種慶典花籃銷量大增,每天從早忙到晚。
  • (原創)五月花神芍藥(三十)
    芍藥是毛莨科屬多年生草本,花型、花姿、花色變化豐富 ,不遜色於牡丹,被譽為「花仙和」花相「,又被稱為」五月花神。 我參觀了上海辰山植物園的勺藥花園區,五彩繽紛的芍藥花正在怒放,花朵又大又豔麗漂亮極了。
  • (原創)五月花神芍藥(三十二)
    芍藥是毛莨科屬多年生草本,花型、花姿、花色變化豐富 ,不遜色於牡丹,被譽為「花仙和」花相「,又被稱為」五月花神。 我參觀了上海辰山植物園的勺藥花園區,五彩繽紛的芍藥花正在怒放,花朵又大又豔麗漂亮極了。
  • 立夏賞芍藥,菏澤的「五月花神」驚豔全城!
    牡丹被稱為「花王」,芍藥則被譽為「花相」和「花仙」,更有「五月花神」的美譽。牡丹花盛開的時候,芍藥只是靜悄悄地孕育著花蕾;牡丹花謝了,芍藥才漸漸地綻放。看那爭奇鬥豔的芍藥花,紅的灼烈,黃的清秀,紫的雅致,白的淡雅,粉的妖冶,交相輝映,飛彩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