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榴月榴子鮮:鍾馗竟然是花神?阮小五大男子也簪花?

2020-12-24 蝴蝶飛舞Butterfly

芒種在老百姓口中也稱「忙種」「忙著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也是夏季的第3個節氣。顧名思義,芒種就是有芒的大麥、小麥已經成熟,可以收割了。

2020年,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我國迎來了「芒種」節氣——標誌仲夏開始,也即進入典型的夏季。

提到芒種之花或五月盛夏之花,當屬韓愈那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深入人心。

而《水滸傳》中也有阮小五簪花的描寫:「那阮小五斜戴一朵榴花........」

石榴花從伊朗、阿富汗等國傳入我國的,深受中國人喜愛。所謂「榴開百子」,寓意多子多孫;此外,因「榴」發音與「留」同,所以送人石榴,寓意保留一份情誼。很有講究,是不是。

石榴花是北非國家利比亞的國花。

在我國,把石榴花作為市花的有:

陝西省西安市,

山東省棗莊市,

湖北省十堰市、黃石市、荊門市,

河南省新鄉市,

安徽省合肥市。

01《題榴花》韓愈

《題榴花》韓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唐代詩人、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韓愈借榴花自比,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落寞。

大意:農曆五月,石榴花開,丹紅似火,透過樹枝,小榴子一晃一晃,隱約可見。只可惜,這麼好的花卻無人來賞。百般無奈,掉落在長著蒼苔的地上。

02《石榴》李商隱

《石榴》李商隱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李商隱這首《石榴》運用複詞重言手法,使節奏迴環,多次連環回復。

大意:石榴樹枝婀娜搖擺,石榴果掛滿枝頭。果實裡面有透明的薄膜和鮮美的石榴子。

瑤池的碧桃樹儘管令人羨慕,可是碧桃雖美卻要3千年以後才結果一次。

「瑤池」取自《漢武內傳》載:西王母命侍女索桃,須臾,以玉盤盛仙桃七顆,以五顆與武帝,帝輒收其核,欲種之。西王母曰:「此桃三幹年一實,中夏地薄,種之不生。」瑤池碧桃指此。

李商隱寫過許多這樣的詩。1.有同步往復的,如「一弦一柱思華年」,「此花此葉長相映」。2.有同句雙步往復的,如「一夕南風一葉危」,「半留相送半迎歸」。3.還有同聯前後蟬聯的,如「巴江可惜柳,柳色綠侵江」。

03《詠鄰女東窗海石榴》李白

《詠鄰女東窗海石榴》李白

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

清香隨風發,落日好鳥歸。

願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

無由共攀折,引領望金扉。

大意:美麗的山東女子在窗下種一株罕見的海石榴。連映照綠水的珊瑚,也比不過石榴的綠葉滋潤。海石榴的清香隨風飄散,黃昏時鳥兒回巢。我寧可成為海石榴樹上那朝向東南的枝條,低低地垂下,時時牽拂你的繡花衣裙。唉!找不到藉口與你一起折花枝,權且伸長脖子望著你閨房描金的門窗吧!

第一句引用《太平廣記》:新羅多海紅並海石榴。唐贊皇李德裕言:花名中帶「海」者,悉從海東來。

第二句引用潘嶽《安石榴賦》:「似長離之棲鄧林,若珊瑚之映綠水。」

第三句引用《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清商隨風發。」

第四句出自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第五句引用潘嶽詩:「引領望京室。」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排金扉而北入。」張銑註:「扉,門扉也。」

04 海石榴的雙重「花」格

李白筆下的「海石榴」同時也是山茶花的古名,如何判斷古人筆下到底寫的是茶花還是榴花?

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簡單,因為山茶花在初春開放,而石榴花在夏天芒種開花。

這幅元代畫家錢舜舉(錢選)的《四季花木· 山茶》簡直雅致之極,都快看哭了,好嗎!

錢舜舉《四季花木· 山茶》

那麼,隋朝人 江總 《山庭春日》詩:「岸綠開河柳,池紅照海榴。」 此處,春天開的海榴必是山茶,據說還能助瀉。

《山庭春日》隋 江總

洗沐惟五日,棲遲在一丘。

古楂橫近澗,危石聳前洲。

岸綠開河柳,池紅照海榴。

野花寧待晦,山蟲詎識秋。

人生復能幾,夜燭非長遊。

05 男子簪花為哪般?

為何鍾馗、阮小五要頭戴石榴花?原來「拜倒在石榴裙下」了!

黃曆說,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一個「五毒」盡出的日子。這一天,人們不僅中門上懸掛艾葉、菖蒲,並將它們煎水擦洗身體;此外,飲雄黃酒也是闢邪的法子。記得嗎?那白素貞白娘子,就是喝了雄黃酒後被打回原形的。

從清代開始,人們又時興起「請」鍾馗來家闢邪的習俗。

清|任伯年《簪花鐘馗圖》

恰好五月正是石榴花盛開的季節,加之紅色向來被認為是闢邪色,於是百姓們便將鍾馗和石榴花組合在一起,讓他擔當榴花花神,是不是很反差萌?

其實,明初時施耐庵的《水滸傳》就有阮小五簪花的描寫:「那阮小五斜戴一朵榴花........」

《水滸傳》簪花阮小五

其實,在更早時的宋代,已有男子簪花的風俗。婚禮、慶典、宴席甚至刑獄等場合,男子要簪花。

民間習俗反過來影響到藝術創作,所以當我們見到「鍾馗簪花」以及阮小五簪花,也就不足為奇了。

宋|馬麟《石榴文鳥》

不過簪什麼花,也是有講究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石榴的寓意不僅僅是「榴開百子」。還因石榴之「榴」與「留」同音,古代有「送榴傳誼」的習俗。每逢秋天石榴成熟,親朋好友常常互贈石榴,以表友誼之情。

石榴花寓意多子多孫,「石榴裙」如此鮮豔明媚,難怪古代許多男子情不自禁地「拜倒在石榴裙下」了。

結語

榴花盛開在五月,所以五月也被稱為「榴月」。榴花的花神,也變成了民間避邪除災的神仙鍾馗。

石榴因為花和果實盡美,因此中國人喜歡在院子裡栽石榴,接著又被喜愛盆栽的人種進了花盆中。在明人的插花「主客」理論中,榴花總是被列為花主之一,稱為花盟主,輔以梔子、蜀葵、孩兒菊、石竹、紫薇等花客卿或花使令。石榴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尊貴地位可見一斑。

相關焦點

  • 幾月出生,就是哪朵花,看看你與哪個花神最投緣?
    一年有十二個月,一種花代表一個陰曆月份,看看你與哪位花神最有緣? ▲ 一月花神 【蘭花】 寒谷初消雪半林,紫花搖弄晝陰陰。
  • 「男子簪花」:中國古代社會的一種另類時尚和風雅!
    實際上,簪花,也就是在頭上插花,作為習俗,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現象。 而且,更為有趣的是,在中國古代,不光女子喜歡簪花,男子也有簪花的風俗。例如:唐人南卓撰寫的《羯鼓錄》就說了這麼一個故事:小名「花奴」的汝陽王李班,平時經常喜歡在頭上簪花。有一次,他給唐玄宗表演擊鼓,唐玄宗親自摘了一朵紅槿花放在他的帽子上。李班擊鼓不止,花朵竟然穩穩地沒有掉落。
  • 2020年芒種是幾月幾日具體幾點幾分 芒種節氣是哪一天
    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將迎來「芒種」節氣。芒種,又名「忙種」,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進入 「芒種」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空氣溼度慢慢增大,北京的汛期也到來了。  芒種為五月節。
  • 《紅樓夢》芒種時節送花神,唯美的畫面,充滿青春氣息!
    《紅樓夢》中祭餞花神畫面描寫的非常唯美,儀式非常的隆重,這一天是芒種,這天過了黃昏以後就等於春天過完了,等於跨到夏天了,那古代的風俗芒種這一天都要設擺各色的禮物來祭餞花神。我們現在很少聽到一個神叫花神,現在北方的人很少聽說到祭花神,但是蘇州到杭州看到花神廟,就是祭花神用的東西,基本上北方也很少看到,大概都是江南,裡面有一種美的東西,有一種唯美儀式也非常的隆重,大家都非常的看重,而且江南的春天大概也特別讓人家感覺到某一種美,並且充滿的青春的朝氣。
  • 「芒種節氣」芒種是什麼意思 芒種詩詞有哪些 芒種習俗與養生
    本期芒種的專題,Maigoo節氣小編就為大家介紹芒種的習俗、農事活動、養生知識還有芒種詩詞,讓您體會一下「芒種芒種,連收帶種」的忙碌時節。1、芒種是什麼意思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 芒種 || 梅天風雨涼,榴花照眼明
    日/6月21日今天下午12:58:18,時至芒種。榴花的花神,也變成了民間避邪除災的神仙鍾馗。《芒種謠》裡如此唱:「芒種忙,麥上場,起五更來打老晌。搶收搶運搶脫粒,曬乾揚淨快入倉。芒種忙,種秋糧,玉米高粱都耩上。高地芝麻窪地豆,雨插紅薯栽稻秧。」
  • 芒種:收穫和希望交織的季節
    五月,便是芒種的第二候,此時,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響亮地鳴叫。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叫的反舌鳥,卻停止了鳴叫。芒種民間習俗拜花神:芒種時節,百花開始凋零,民間會在這一天,舉行祭祀花神儀式,拜送花神,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但這個習俗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 芒種忙乎多少事,一年最是好時光——《滿庭芳苑》芒種節氣專輯
    皇甫國(湖北)瘟神送罷送花神,米飯秧歌禹甸新。芒種風和時雨潤,郊原禾豆釀來春。朱洪滔(江蘇)栽秧割麥鬧翻天,一樣心思九不全。朱光國(湖北)時逢芒種果蔬鮮,機器歡歌陌野邊。最是農家忙碌日,開鐮割麥插秧田。黃召晨(山東)大野茫茫送夏香,層層麥浪湧金黃。
  • 芒種:清熱祛溼 吃啥最合適?
    鵙即伯勞鳥,曹子建寫到,「伯勞以五月鳴,其聲鵙鵙。」五月,便是芒種的第二候,此時,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響亮地鳴叫。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叫的反舌鳥,卻停止了鳴叫。  芒種民間習俗    拜花神:芒種時節,百花開始凋零,民間會在這一天,舉行祭祀花神儀式,拜送花神,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但這個習俗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曾寫到:「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
  • 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 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
    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  將迎來「芒種」節氣。  芒種,又名「忙種」,  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進入 「芒種」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空氣溼度慢慢增大,北京的汛期也到來了。
  • 芒種的民俗文化與養生
    芒種的黃經度數芒種度數信:以五月節為周期律中的空間之度和時間之數,以火德能量之氣依時而至為信陽曆時間:2017年6月6日,每年6月5日至7日期間黃道位置:太陽到達黃經75度亦指人類生命自父母遺傳以及從0歲到女子14歲、男子16歲所集聚的先天元精能量滿則溢,通過物化為男子的後天之精和女性的經血的排出而造成的先天元精能量庫儲損耗。人類先天元精的庫儲和腎炁能量的充足是生命活力的根本。)人是萬物之靈,古代聖悊們既能夠充分認識物相境內物種的意義,也能把握和認識質象境內芒種的意義和作用。
  • 芒種即「忙種」,古代以農立國,自然少不了跟芒種有關的詩詞!
    鬥指丙,太陽黃經達75°,一般是每年公曆6月5-7日是「芒種「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氣溫顯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氣溼度大,適宜晚稻等穀類作物種植。青梅也是上市季節,所以有煮梅之說!農事耕種以這一時節為界,過此之後成活率就越來越低。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芒種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更是幹支歷午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此時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 三水月令│五月花神——石榴
    安石國即現在的巴爾幹半島至伊朗一帶,據此古人常以「安石榴」、「海榴」代稱石榴。石榴引入中國之初,種於上林苑、驪山溫泉一帶,為皇室園林中的奇珍異木,魏晉時屬於珍稀貢品。唐宋以後廣泛種植,使得石榴地位一落千丈,還被宋人視為「村客」。
  • 民間十二花神守護凡花,其中李白、鍾馗、陶淵明竟也是花神(下)
    文/曉夢閣主花神,即花木之神。傳說每年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民間會在這天依照禮俗祭花神,向花神祝壽,以祈願風調雨順、富貴平安。民間根據每個月獨特的花,選出了12種花,而每一種花都有一個守護神。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於是封她為桂花的花神。九月菊花——花神陶淵明菊花,又叫帝女花,因獨特的花形和深秋的花期,九月因此也稱菊月。而菊花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花之四君子之一。代表著高潔、潔身自好。而菊花的花神自然就是那位深愛菊花的陶潛,他就是五柳先生,陶淵明。
  •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芒種芒種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此時人間,氣溫升高,雨水充沛有芒的麥子快收芒種之後,百花落盡,眾神退位,古時便有送花神的風俗。《紅樓夢》中就有一段: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
  • 杏林e+ | 24節氣養生之芒種: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芒種Grain in Ear2020年6月5日四月十四星期五節氣物語芒種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夏天第三個節氣,更是幹支歷午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
  • 芒種:春紅零落綠正濃 生如夏花愛高潔
    芒種之於他的記憶,除了黍稷稼穡的事,花神退位需要祭祀餞行,這讓芒種節氣多了些許唯美想像。「芒種一過便是夏至。」何倬光說,在嶺南以北,此時百花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送別儀式。「一是感激花神給人間帶來的美麗和呵護,二是祝禱來年再次相會。」何倬光推測,送花神是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表達對生態的敏感和重視。
  • 6月送花神?青海門源油菜花正含苞待放
    芒種時節至,雨水增多。明清時期,人們普遍認為芒種過後,便是炎熱的盛夏,百花開始凋零,於是紛紛選在芒種日「送花神」,寓意感謝花神的關照,希望來年春日能繼續給予庇護,保佑人間風調雨順。平原地區的花逐漸進入它們的垂暮期,但高原地區卻迎來繁花爭奇鬥豔。想要在6月也能有美美的花海可以拍照嗎?青海滿足你!
  • 24節氣|芒種 忙種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散播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