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芒種時節送花神,唯美的畫面,充滿青春氣息!

2020-12-21 白雲間的自由

誰家秋院無秋風,誰人不知紅樓夢。白雲間徜徉 ,人世間行走。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白雲間的自由,定期為大家更新我的原創作品,希望大家多多關注。

《紅樓夢》中祭餞花神畫面描寫的非常唯美,儀式非常的隆重,這一天是芒種,這天過了黃昏以後就等於春天過完了,等於跨到夏天了,那古代的風俗芒種這一天都要設擺各色的禮物來祭餞花神。我們現在很少聽到一個神叫花神,現在北方的人很少聽說到祭花神,但是蘇州到杭州看到花神廟,就是祭花神用的東西,基本上北方也很少看到,大概都是江南,裡面有一種美的東西,有一種唯美儀式也非常的隆重,大家都非常的看重,而且江南的春天大概也特別讓人家感覺到某一種美,並且充滿的青春的朝氣。

所以有花神廟,如果大家有機會到蘇杭一帶旅行,你會看到很多的花神廟,那這個花神廟就是祭花神。就是一年當中有幾次的節日是跟花神有關的。那西方有一個神,在美術史上大家都知道波提切利就畫花神,它是希臘的神,是宣告春天來臨的神。所以這一點這個芒種節的花神跟西方希臘的弗羅拉非常的像。只是我們的花神,其實形貌上我們不太清楚。我們不太知道他長什麼樣子,希臘的花神是一個女女性,然後她的衣服都是花,她用花去撒的,大家可能記得玻璃這裡畫的,他們畫的弗羅拉就變得很豐滿、

可是我剛才提到說東方的花神一直不清楚,我只有一次在崑曲的遊園裡面看到花神出來。你可以感覺到跟花的告別,跟花的詞形裡面有一種很美的東西。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宋美齡104歲生日的時候,跟人家說我的生日是花神的生日,就是大概就是這個季節,那個東西事實上很江南的風俗,北方也很少聽到花神這個東西,大概是一個唯美的文化,才會有一個對花神的告別儀式,而且所有的女孩都參加。如果大家有機會到日本的話,在春夏之交的話這種儀式還在,所以現在有時候你去看櫻花季的時候,也感覺到對花的那個眷戀很深,好像有很多儀式是跟著春天跟花卉合併在一起的。

所以在閨房裡面更新這件風俗,因為覺得花是少女,所以大觀園的人都起得很早,女孩子們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花神要走了,要走怎麼走?要坐轎子、騎馬走,所以就用花根柳樹的枝來編成各種樣子的轎子跟馬。其實我覺得民間的風俗非常有趣,我就是一常常看到這一段,其實如果把這種儀式恢復是非常有趣的,就是男孩女孩她們其實比過情人節有趣的多,去買個巧克力送來送去的。那個柳枝跟花編成轎子跟馬,因為要讓花神走!所以這裡面有一種美學的東西在裡面,而且有心情,就是送春的儀式,那編成轎子或者馬車,那麼這些東西都是因為花神是一個神,這些東西就是陣仗。

帝王或者貴族出來,前面有很多儀式的陣仗那麼神出來也有,那麼這個東西就用錦紗羅來做,然後用彩線綁起來,然後每一棵樹每一枝花上面都綁了這些東西,表示花神要走了,所以把這些做好的東西綁在花束上。那滿園裡繡帶飄搖花枝招展。我們可以看到這四個成語花枝招展,現在還常常用,可是招展兩個字的寫法已經跟古書裡的寫法有點不太一樣,這裡都有一點花在風裡面飄動的感覺,滿園繡帶飄搖,然後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就是女孩子打扮得非常漂亮,那漂亮到桃花杏花都不如了,鶯都有一點覺得慚愧,所以這些花葉的東西,其實我在南方看到花神廟的對聯寫的就是這個東西。

風風雨雨,寒寒暖暖,處處尋尋覓覓,下聯是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就是南方的花神的對聯,就是這樣的句子,就是風風雨雨寒寒暖暖,所以季節一直在過去,可是處處尋尋覓覓,到處在找!找什麼東西沒有講。這麼多的花葉,可是人對自己愛人講話,就是跟最親的人講話會用卿卿這兩個詞,就認定只有這一個人,所以花神廟其實是很感性的一個神。可是花神其實很少女,非常少女的一個情感,所以我一直覺得很有趣,民間儀式裡面保有了這種感覺,它裡面有一種唯美性,有一種唯美在裡面。

小編認為,講到這個園子裡面的美說一時也道不盡,紅樓夢之所以喜歡閱讀,還有一個就是這種「美」在裡面,充滿青春的氣息,不僅僅有人與人之間的瑣事,或者說勾心鬥角,還有就是關於習俗自然地描寫,這是很能豐富我們的文化知識的,更能感受到美的享受,所以這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一本著作,祭花神的畫面描寫的就非常的唯美,姑娘們精心打扮,大觀園弄得非常漂亮,給人美的享受。

誰家秋院無秋風,誰人不知紅樓夢。白雲間徜徉 ,人世間行走。如有侵權,請告知將會立即刪除。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會立即刪除。

本文由白雲間的自由原創,希望大家多多關注,謝謝欣賞。

相關焦點

  • 芒種有一個重要的節俗,今日已然不存,但在《紅樓夢》中尚可看到
    眼前的場景,讓我立即對當下所處的時節產生了清晰直觀的認識。這不同於手機裡的時節提示,眼前的景象鮮活而有力地讓我意識到——芒種要來了。芒種,是一個從字面意義上,就非常好理解的節氣。「芒」,指的是有芒的農作物,「種」,為播種之意。芒種時節,正是種植有芒作物的最佳時機。
  • 芒種:春紅零落綠正濃 生如夏花愛高潔
    芒種之於他的記憶,除了黍稷稼穡的事,花神退位需要祭祀餞行,這讓芒種節氣多了些許唯美想像。「芒種一過便是夏至。」何倬光說,在嶺南以北,此時百花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的送別儀式。「一是感激花神給人間帶來的美麗和呵護,二是祝禱來年再次相會。」何倬光推測,送花神是古人對大自然的一種親近,表達對生態的敏感和重視。
  •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芒種芒種夏季的第三個節氣此時人間,氣溫升高,雨水充沛有芒的麥子快收>一候 | 螳螂生芒種時節,新生的小螳螂,感陰氣初回,欲破殼而出。芒 種 · 送 別 花 神 十二花神落人間。一月寒梅,二月杏子,三月碧桃,四月牡丹,五月榴花,六月清蓮,七月秋海棠,八月桂香,九月秋菊,十月芙蓉花,十一月山茶,十二月水仙。
  • 芒種即「忙種」,古代以農立國,自然少不了跟芒種有關的詩詞!
    芒種是一個耕種忙碌的節氣,民間也稱其為「忙種」,農諺雲「芒種忙、忙著種」。這個時節,正是南方種稻與北方收麥之時。農曆二月二是花朝節上迎花神,而芒種則有送花神,一迎一送是中國很多傳統節日的固定模式,比如灶王爺就接灶王爺和送灶王爺一迎一送之風俗。
  • 2018今天是芒種帶圖心情句子 芒種節氣物語說說朋友圈
    2018今日芒種帶圖心情說說芒種芒種,忙著播種:種下一份事業,收穫滿滿的成功;種下一份樂觀,收穫燦爛的笑容!伴隨著芒種的溫暖氣息,讓我們在忙碌中升華,在平淡中知足,在簡單中常樂!今日芒種,種下善良的種子,才可收穫寬容和美好!種下勤勞的種子,才會收穫豐盛的物質。
  • 「芒種節氣」芒種是什麼意思 芒種詩詞有哪些 芒種習俗與養生
    春爭日,夏爭時,芒種的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就連芒種的安苗、開犁節、打泥巴仗等習俗也是在田裡熱鬧。這個時節氣溫高、雨量足,容易燥熱,要注意防暑,多吃有利脾胃的食物。本期芒種的專題,Maigoo節氣小編就為大家介紹芒種的習俗、農事活動、養生知識還有芒種詩詞,讓您體會一下「芒種芒種,連收帶種」的忙碌時節。1、芒種是什麼意思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 芒種:收穫和希望交織的季節
    南宋詩人範成大在《梅雨五絕》中,寫出了芒種時節的景象。收穫成熟的麥子,插秧播種秋日的莊稼,農民們忙碌地奔波于田間地頭。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也是一個栽種希望的季節。芒種民間習俗拜花神:芒種時節,百花開始凋零,民間會在這一天,舉行祭祀花神儀式,拜送花神,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但這個習俗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 芒種:清熱祛溼 吃啥最合適?
    鵙即伯勞鳥,曹子建寫到,「伯勞以五月鳴,其聲鵙鵙。」五月,便是芒種的第二候,此時,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響亮地鳴叫。與此相反,能夠學習其它鳥叫的反舌鳥,卻停止了鳴叫。  芒種民間習俗    拜花神:芒種時節,百花開始凋零,民間會在這一天,舉行祭祀花神儀式,拜送花神,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但這個習俗現在已經不存在了。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曾寫到:「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
  • 杏林e+ | 24節氣養生之芒種: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芒種和端午節每年都很接近,今年芒種的第二日便是端午節,只差一天。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農戶用新麥麵蒸發包,把面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上顏色,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打泥巴仗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
  • 今日芒種丨不負光陰不負卿 願你收穫美好播種希望
    時間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我們迎來了芒種節氣。芒種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鷃始鳴;三候反舌無聲。」剛出生的小螳螂在枝頭搖搖晃晃,伯勞鳥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反舌鳥反而安靜了下來,停止了鳴叫。芒種芒種,先收後種,連收帶種。二十四節氣中,沒有哪一個節氣像芒種這樣,讓人們同時體驗稼穡的艱辛和歡愉。看!那點點鬥笠,來回穿梭譜出最動聽的音符;聽!那金黃的麥浪,在天地間奏起原野的交響。芒種前後是一段農事活動非常忙碌的時間,勞動人民抓緊收割播種,淳樸的臉龐被驕陽曬得黝黑。
  • 相逢問蠶麥,農人最忙時節,品讀古詩詞中的芒種
    李頎《送陳章甫》「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陰長」,李白《荊州歌》「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荊州麥熟繭成蛾,繅絲憶君頭緒多,撥穀飛鳴奈妾何」,王建《田家行》「五月雖熱麥風清,簷頭索索繰車鳴」,白居易《觀刈麥》「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所寫都是芒種前後風光。
  • 24節氣|芒種 忙種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散播播種
  •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芒種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更是幹支歷午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時。芒種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此時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
  • 2020年芒種是幾月幾日具體幾點幾分 芒種節氣是哪一天
    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將迎來「芒種」節氣。芒種,又名「忙種」,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進入 「芒種」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空氣溼度慢慢增大,北京的汛期也到來了。  芒種為五月節。
  • 芒種是什麼意思含義 芒種節氣的習俗風俗及養生飲食技巧
    北京時間6月5日12時58分  將迎來「芒種」節氣。  芒種,又名「忙種」,  是二十四節氣之第九個節氣,  夏季的第三個節氣。  芒種,是「有芒之穀類作物可種」的意思。此時,仲夏已至,北方麥黃,江南梅熟。進入 「芒種」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空氣溼度慢慢增大,北京的汛期也到來了。
  • 芒種丨仿佛世間萬物,都以種子與大地的方式聯在一起
    芒種是種紅薯的時節。紅薯,也是一輩子無法忘卻的滋味。 多少次,在老屋前的菜地,抑或是在棠坡的山頭,父親將土地整成一壟一壟。當他坐在泥地上小憩時,我便一蹦一跳上前去,將那剪得短短的紅薯苗一根一根擺到那一線黑色的豬糞上,等著父親來蓋上泥土。那時候,紅薯也是家裡的糧食。記憶中,很難吃到一餐純粹的白米飯。
  • 我們的節日(三)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到了芒種時節,盆地內尚未移栽的中稻,應該抓緊栽插;如果再推遲,因氣溫提高,水稻營養生長期縮短,而且生長階段又容易遭受乾旱和病蟲害,產量必然不高。農諺"芒種忙忙栽"的道理就在這裡。 芒種是很忙的節氣。陝西,甘肅、寧夏是「芒種忙忙種,夏至谷懷胎」。廣東是「芒種下種、大暑蒔(蒔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種前三日秧不得,芒種後三日秧不出"。貴州是"芒種不種,再種無用"。福建是"芒種邊,好種秈,芒種過,好種糯"。江蘇是"芒種插得是個寶,夏至插得是根草"。山西是"芒種芒種,樣樣都種"。"
  • 芒種,觀復貓的仲夏之夢
    每年 6 月 5 日或 6 日,太陽黃經為 75°,是為芒種。芒種,又稱「忙種」,此時就是忙忙忙!忙著幹什麼呢?忙著收割有芒的麥子,忙著栽種有芒的稻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
  • 芒種食經:祛溼、利水、潤燥 飲酸梅湯品楊梅酒
    芒種,是農作物成熟的意思。一般在6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75的時候。這一時節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 中國古代將芒種分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鵬始鳴;三候反舌無聲。」
  • 芒種,又到青梅煮酒時 | 節氣
    芒種後,天氣逐漸鬱熱,食用桑葚可補血滋陰,除熱渴,生精神。桑葚是桑樹的果實。每年四至六月,桑葚的顏色由綠變為紫紅或紫黑,即是成熟。以桑葚加冰糖與檸檬汁,小火慢煮至黏稠做成桑葚醬,便是芒種時節裡一劑簡單的養生方了。